正在阅读:

【好问】是什么毒倒了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好问】是什么毒倒了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

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中国土壤污染规模史无前例,但遗憾的是,中国土壤修复尚无成功案例,生态炸弹依然是隐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影响世界的书——《寂静的春天》,在这本书中她描述了一种叫做“DDT”的杀虫剂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的世界。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各国政府面前。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中国常州,类似的场景仍在现实上演,面临威胁的却是人类自己……

据央视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专家称校区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但在4月18日下午17时3分,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央视报道有“硬伤”,包括引用的数据、观点、甚至镜头语言,都带有强烈的导向性。

究竟如何看待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我们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界面好问邀请梅晓洁博士答疑解惑。

Q: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疾病是由于学校周围检测出的地下水、空气污染造成的吗?

梅晓洁:早在今年1月12日,人民网报道了“常州外国语学校引空气质量问题宣布停课”的新闻。经调查,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新校区毗邻常隆化工厂旧址,这片旧址是几十年前的农药厂、化工厂,工厂运行当年为图省事,曾把危险废弃物偷偷埋到了地下,后来工厂拆迁,污染场地闲置下来。2015年,当地政府计划将该片区进行土壤修复用于商业开发,在土壤开挖过程,尘封已久的有机污染物再次散发出来,导致了这次群体性环境污染事件,而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师生是最近的受害者。

Q:学校地址邻近受污染的土地,这样选址安全吗?

梅晓洁:毋庸置疑,不仅是学校选址,居民住宅、商业楼宇等民用建筑邻近受污染的土地都是极不安全也是不允许的。国家规定,对于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而在此事件中,污染场地距离学校尚不到100米。

再说环评,学校选址的环评报告明确指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且提到“如果在修复验收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而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对周围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却并未发现异常。就在“明知山有虎,不知虎在哪”的情况下,学校新址选在了附近,也随即引发了污染事件。那问题出在哪呢?多个媒体报道都把矛头指向了“二次开挖”,早年偷埋的危险废弃物像一颗生态炸弹,突然暴露在人们的视线里。对于该事件,环保部门补救失败是一方面,前期土地规划失误更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

Q:有新闻报道,污染来自化工厂的违规排放。环境影响报告上,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苯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

梅晓洁: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致癌化学物分为四类,以上这些污染物多数为1类致癌物(对人致癌)、2A类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和2B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其中苯并芘属1类致癌物,氯苯、二氯苯、二甲苯属2A类致癌物,四氯化碳属2B类致癌物;而上述的重金属污染物也全部属于我国优先登记的有毒化学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会导致癌症等疾病。

Q:常隆化工生产农药,农药会对土地和水造成污染吗?

梅晓洁:生产农药是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农药本身也是无罪的,但其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因工厂偷排偷埋、运输/储存过程泄露以及农业滥施乱用,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不可逆的污染。值得一提的是,土壤不会永久地固定残留农药,而会通过大气、水体、农作物等浓缩富集,最终进入食物链的顶端,引起生命体的各项慢性或急性病害。说一种广为人知的,DDT就是一种持久性高残留农药,性质稳定,在环境或生物体内不易降解转化,而又有一定的毒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生产了约1500万吨DDT(其中约100万吨残留在海水里),诸如此类的有机氯农药性质非常稳定且不易分解,已经污染了地球上每一个角落,连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有机氯农药,令人胆颤!对于今后农药的替代品,或以筛选低毒高效新型农药,或以提倡“以鸟治虫”、“以虫治虫”,而对于农业生产大国来说,完全取缔农药的使用目前尚是一纸空谈。

Q:已经污染的土地能够修复吗?通常如何修复?修复后的土地还能够利用吗?

梅晓洁:直白地讲,已经污染的土地很难修复,特别是受到有机污染或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过程相当漫长,成本也非常之高。本次事件中,修复方案采取了黏土覆盖,这也是应对土壤突发污染事件最简单经济的方案。但治标未治本,生态炸弹依然是隐患。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土壤修复尚无成功案例。就美国而言,从1990年代起开始致力于土壤修复,投资有近1000亿美元,采取了原位蒸发提取、异位固化/稳定化、异位离场焚烧(因二次污染而越来越少被采用)等技术,多项萃取、生物修复近几年也备受关注。

再来说中国的现状,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中国土壤污染规模史无前例。技术不成熟、资金不足、评估标准模糊三大难题使得防治与修复的路很难走,有待即将出台的“土十条”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能破题!

梅晓洁,同济大学博士,有着八年多的专业学习,立足于水环境的污染控制与减量,着重研究氧膜法水处理技术与污水中资源能源回收。

提问请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好问】是什么毒倒了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

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中国土壤污染规模史无前例,但遗憾的是,中国土壤修复尚无成功案例,生态炸弹依然是隐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影响世界的书——《寂静的春天》,在这本书中她描述了一种叫做“DDT”的杀虫剂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的世界。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各国政府面前。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中国常州,类似的场景仍在现实上演,面临威胁的却是人类自己……

据央视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专家称校区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但在4月18日下午17时3分,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央视报道有“硬伤”,包括引用的数据、观点、甚至镜头语言,都带有强烈的导向性。

究竟如何看待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我们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界面好问邀请梅晓洁博士答疑解惑。

Q: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疾病是由于学校周围检测出的地下水、空气污染造成的吗?

梅晓洁:早在今年1月12日,人民网报道了“常州外国语学校引空气质量问题宣布停课”的新闻。经调查,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新校区毗邻常隆化工厂旧址,这片旧址是几十年前的农药厂、化工厂,工厂运行当年为图省事,曾把危险废弃物偷偷埋到了地下,后来工厂拆迁,污染场地闲置下来。2015年,当地政府计划将该片区进行土壤修复用于商业开发,在土壤开挖过程,尘封已久的有机污染物再次散发出来,导致了这次群体性环境污染事件,而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师生是最近的受害者。

Q:学校地址邻近受污染的土地,这样选址安全吗?

梅晓洁:毋庸置疑,不仅是学校选址,居民住宅、商业楼宇等民用建筑邻近受污染的土地都是极不安全也是不允许的。国家规定,对于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而在此事件中,污染场地距离学校尚不到100米。

再说环评,学校选址的环评报告明确指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且提到“如果在修复验收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而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对周围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却并未发现异常。就在“明知山有虎,不知虎在哪”的情况下,学校新址选在了附近,也随即引发了污染事件。那问题出在哪呢?多个媒体报道都把矛头指向了“二次开挖”,早年偷埋的危险废弃物像一颗生态炸弹,突然暴露在人们的视线里。对于该事件,环保部门补救失败是一方面,前期土地规划失误更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

Q:有新闻报道,污染来自化工厂的违规排放。环境影响报告上,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苯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

梅晓洁: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致癌化学物分为四类,以上这些污染物多数为1类致癌物(对人致癌)、2A类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和2B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其中苯并芘属1类致癌物,氯苯、二氯苯、二甲苯属2A类致癌物,四氯化碳属2B类致癌物;而上述的重金属污染物也全部属于我国优先登记的有毒化学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会导致癌症等疾病。

Q:常隆化工生产农药,农药会对土地和水造成污染吗?

梅晓洁:生产农药是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农药本身也是无罪的,但其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因工厂偷排偷埋、运输/储存过程泄露以及农业滥施乱用,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不可逆的污染。值得一提的是,土壤不会永久地固定残留农药,而会通过大气、水体、农作物等浓缩富集,最终进入食物链的顶端,引起生命体的各项慢性或急性病害。说一种广为人知的,DDT就是一种持久性高残留农药,性质稳定,在环境或生物体内不易降解转化,而又有一定的毒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生产了约1500万吨DDT(其中约100万吨残留在海水里),诸如此类的有机氯农药性质非常稳定且不易分解,已经污染了地球上每一个角落,连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有机氯农药,令人胆颤!对于今后农药的替代品,或以筛选低毒高效新型农药,或以提倡“以鸟治虫”、“以虫治虫”,而对于农业生产大国来说,完全取缔农药的使用目前尚是一纸空谈。

Q:已经污染的土地能够修复吗?通常如何修复?修复后的土地还能够利用吗?

梅晓洁:直白地讲,已经污染的土地很难修复,特别是受到有机污染或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过程相当漫长,成本也非常之高。本次事件中,修复方案采取了黏土覆盖,这也是应对土壤突发污染事件最简单经济的方案。但治标未治本,生态炸弹依然是隐患。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土壤修复尚无成功案例。就美国而言,从1990年代起开始致力于土壤修复,投资有近1000亿美元,采取了原位蒸发提取、异位固化/稳定化、异位离场焚烧(因二次污染而越来越少被采用)等技术,多项萃取、生物修复近几年也备受关注。

再来说中国的现状,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中国土壤污染规模史无前例。技术不成熟、资金不足、评估标准模糊三大难题使得防治与修复的路很难走,有待即将出台的“土十条”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能破题!

梅晓洁,同济大学博士,有着八年多的专业学习,立足于水环境的污染控制与减量,着重研究氧膜法水处理技术与污水中资源能源回收。

提问请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