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一条河,养育一座城,《苏州河的儿女们》是一部记录历史变革的史歌。
2021年6月2日,大型原创话剧《苏州河的儿女们》在普陀上演。该剧艺术地再现了普陀区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勇于改革创新,团结奋斗拼搏,成功实现苏州河畔老工业园区破茧重生、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据悉,该剧于2019年11月首演,被列入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宣传部、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力量进一步修改打磨剧本,努力将其打造成一部讴歌党、讴歌改革,传承苏州河百年工业文明、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和普陀人精神的精品力作。6月2日,《苏州河的儿女们》经反复修改打磨,再度登台上演。
伴着激越的钟声,大幕徐徐拉开,苏州河两岸观众熟悉的场景和人物扑面而来……戏的尾声,苏州河两岸璀璨的美景展现在天幕上,首尾呼应,变化翻天覆地。现场观众纷纷起立,向为实现这一变化而奋力拼搏的苏州河儿女们报以热烈掌声。
剧中,苏州河由黑臭到水清岸绿、风景如画,老工业园区从衰败不堪到高楼林立、生机勃勃,剧中人物有不忘初心的领导干部,有忠于职守的“末代厂长”,还有知恩图报的农民工子弟,都让观众感觉似曾相识,他们都是上海经济转型和城市变迁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
据介绍,该剧根据嵇启春同名长篇纪实文学改编。此次复排演出,由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宣传部、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万寻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海锦辉艺术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并演出,聘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导演雷国华执导。在此过程中,市、区有关部门两次组织京沪等地专家座谈研讨,为剧本的打磨提升把脉会诊。
早在2019年首演时,雷国华导演就曾表示:“主旋律作品也要很好看。”新一版的剧作,在塑造区委书记陆新申、开发办主任郭玉成、“末代厂长”成贵宝等不同岗位上的党员干部舞台艺术形象上下功夫,以生动的剧情和生活化的细节,揭示了改革转型时期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和责任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区委书记的戏份进一步强化,作者还专门加写一场戏,多侧面地表现陆新申贯彻转型发展方略的坚定、识才爱才的慧眼、力挽狂澜的深谋远虑。特别是他念兹在兹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核心台词,结合剧情演进反复出现,对强化剧中人物的动作目标、深化剧作的主题思想起到重要作用。
戏的开场,面对工人下岗、苏州河黑臭等现状,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陆新申心情沉重:“老百姓梦想的好日子,不应该是这样子啊!”戏的中场,陆新申满怀激情地畅想:“老百姓梦想的好日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一间宽敞的住房,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苏州河水清岸绿,景色宜人;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去,不担心被坏人拐走;也不再为看病难发愁……”。
戏的终场,面对老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和苏州河两岸翻天覆地的变化,陆新申一方面清醒意识到“改革转型发展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前面还会有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坚信“老百姓梦想的好日子,一定会到来!”充分展示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对奋斗目标的坚定自信。
原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戏剧评论家王蕴明在评论中论及陆新申等人物形象时说:“这些心系群众、牢记使命的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既是怀抱理想的人民公仆,也是新时代勇立潮头的中坚力量。”王蕴明称赞新版话剧《苏州河的儿女们》“是一部接地气、有时代高度的可期之佳作”。
据悉,为庆祝建党百年,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区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文化主题展演展示活动,表达全区人民对党的忠诚和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全力营造庆祝建党百年喜庆热烈氛围。具体包括举办一场歌咏大赛及展演、创作出版一本红色报告文学集、举办一场美术书法作品展、排演一场话剧、推出红色旅游路线等。话剧《苏州河的儿女们》的复排复演就是其中之一。接下来,各项文化活动将会陆续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