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申码”作为个人健康状态核验依据,成为了上海市民出门标配。事实上,“随申码”作为真实、有效的电子身份凭证,它还是上海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市民随身服务码。近日,奉贤区在全市率先将“随申码”应用拓展至城管执法“开具简易处罚决定书”场景中,以“随申码”为数字入口,在社会治理领域打造互联、泛在、智慧的“码服务”。
“你这个豆浆机摆放的位置超出了你门店的范围,我们将对你处以50元的罚款,麻烦配合打开你的随申码。”6月2日上午,西渡街道城管中队分队长秦震宇在例行街面巡查时,发现新南菜场一家早餐店存在一处超出门窗经营的现象,随即进行处置。与以往不同的是,执法人员不再需要反复询问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只需通过执法终端APP软件扫描一下对方出示的“随申码”,便轻松完成了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确认与采集,随即一张当场处罚决定书交到了当事人手中。
“以前我们使用城管执法终端上开单的话,需要手动采集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在采集过程中,可能碰到生僻字、冷僻字,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准确度也无法保证达到百分百。现在,我们通过扫一扫当事人的随申码,就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读取他的身份信息,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准确率,也提高了我们执法的效率。”秦震宇说。
然而,方便执法人员的同时,也让不少市民担忧——万一我的“随申码”被人偷扫了会不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呢?对此,记者来到区政务数据管理中心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大可不必担心。“‘随申码’亮码及扫码数据统一存放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政务云数据湖中,传输按国保标准进行加密,无论是个人信息还是用码记录都是符合国家等保三级安全认证。”奉贤区政务数据管理中心数据应用科工作人员唐佳莹解释道。
此外,唐佳莹还补充,“随申码”是一个动态的二维码,每60秒就会更新一次,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在未经本人确认的状态下,是无法被查看和调用的,保证了个人信息无法被盗用。
接下来,奉贤城管将继续扩展“随申码”应用场景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效能。“下阶段,我们将在奉贤城管执法信息系统建设当中加入‘随申码’的应用环节,主要用于电子责令整改通知书等法律文书的开具。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区政务服务办、区政务数据管理中心等部门合作,就市民‘随申办’APP及‘一网通办’企业专属应用页加入城管执法应用的场景。”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刘伟红说。
记者:陆婷婷 王东
编辑:吴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