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民日报:自工业革命起 中国对全球变暖贡献率约为10%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民日报:自工业革命起 中国对全球变暖贡献率约为10%

研究发现,在过去这些年,虽然中国碳排放总量上升,但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比率变化并不大,稳定保持在8%、9%左右,最大不超过1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类在使用化石能源等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中国对全球变暖到底该承担多大的责任?《自然》杂志上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第一次定量分析了中国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这篇文章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本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4年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从1750年工业革命至今,我国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约为10%。这一数字远低于近年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球占比。

困难重重的科研攻关

研究时间跨度为1750-2010年,考虑了10种影响气候的因子

中国该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多少责任,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没有系统的综合评估结果。

为什么这一问题被反复讨论,但是科研结果迟迟未出?“因为要得到综合量化的评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李本纲介绍,“第一是时间条件,要从1750年工业革命一直研究到现在,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模拟困难。第二是要素条件,如果要综合评估一个区域或国家的贡献,就必须包括所有已知的导致气候变化的因子。缺乏任何一个,最后的综合指标就没法完成。”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也指出,由于基础数据繁杂、研究方法多样、评估标准不一等原因,研究一国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容易。

虽然预料到会遭遇重重挑战,李本纲及其研究团队还是于2012年底开始着手研究。“这件事就是再难,也得有人做,将中国的贡献研究清楚,就可以为国际气候变化的相关讨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李本纲说。

为克服时间跨度大、数据不一致的难题,研究团队利用气候变化领域常用的主要数据,结合北大自己的排放清单数据,解决了排放数据的“时间延展”和“数据同化”问题,得到10种影响气候因子1750—2010年的全球数据和中国数据。所谓时间延展,即纵向上将不同时间段的所有排放数据串联并统一扩展到1750—2010年。数据同化,则是横向上尽量减小不同数据源在精度和分辨率方面的不一致性。

“研究考虑了目前已知的所有人为影响因子。结论是,自1750年到现在,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率是10(±4)%。这是首次明确综合评估出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应负的具体责任。”李本纲说,“我们把不确定性控制在了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黄磊认为,这一研究厘清了中国对全球变暖的具体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重大的“约10%”

有助于客观认识中国需承担的责任,制定公平的减排方案

10%左右,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董文杰表示,就目前排放量而言,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进行量化减排。“然而,从人均排放和历史排放的角度来看,中国不应该承担发达国家所要求的减排义务。”

董文杰指出,争取气候变化外交谈判话语权的关键,在于研究工作的进步。一个严谨科学的结论,能够帮助全世界科学家和决策者,客观认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需承担的责任,进而制定并实施公平合理的减排方案。

10%左右这个数字,是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李本纲指出,中国自2005年起,碳排放的全球占比超过了20%。如果不讨论对气候变化效应的长期贡献,仅仅看近年来碳排放占比的话,中国的减排压力会大得多。“虽然我们的本意不是做政策研究,但结果却能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温室气体排放和变暖效应之间不是线性关系。”李本纲介绍,美国、英国等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它们当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占比更大。而中国等后来开始发展工业的国家,即便排放了与当年等量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也不会那么大。

研究发现,在过去这些年,虽然中国碳排放总量上升,但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比率变化并不大,稳定保持在8%、9%左右,最大不超过12%。李本纲表示,“这一结论让很多人惊讶,不少外国专家表示他们没想到。”

在碳排放量上涨的同时,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能保持稳定,与两类重要大气成分的不同作用有关。

“随着工业化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增加;与此同时,气溶胶也在增加。二氧化碳、甲烷等长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有制暖作用,硫酸盐、臭氧、有机颗粒等短生命周期的气溶胶有制冷作用,二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李本纲说。

引发争议的一句话

治理雾霾会导致气候变暖?实际是提醒注意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同步减排”

文章中提到,“中国正在实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可能会导致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百分比的增加。硫酸盐、硝酸盐的减少会减弱制冷效应,可能会增加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的比例。”这句话,引发了巨大争议。

“审稿专家在看到这句话后提醒我们,要么进行论证,要么删掉。团队讨论了很久,一致认为不应该删除。因为这一可能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也提出了空气质量改善是否会对气候变化有影响这一问题。”李本纲说。

后来,研究团队在文章附件中对这句话进行了论证。他们计算出,如果二氧化硫下降到2000年的排放量,中国的全球变暖贡献率会上升到12%,而如果降至1980年的排放量,则会让贡献率升至13%。

难道这意味着,治理雾霾反而会增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我们保留这句话,并不是说治理雾霾会导致气候变暖,而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同步减排。”李本纲解释道,“如果只减少气溶胶,而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制冷效果会减弱,制暖效果不变或加强,就有可能引发升温。”

“减缓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我们必须双管齐下。”董文杰说,“长期来看,需要分别设置减排目标,强调‘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基本原则,并通过一些市场手段来提高实施效率,例如碳交易等。”

李本纲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应协同减排、协同控制。减排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政策需要精确设计并同步实施。例如,控制甲烷排放可以降低臭氧浓度,在降低温室效应的同时,改善了空气质量,就是一个典型的“双赢”局面。再如,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及节能,可以同步降低二氧化硫、黑碳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则可能是“多赢”的局面。“然而,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加强研究,将有助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的制定及其综合效应的评估。”

气溶胶是什么?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液态或固态微粒,含有各种微量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并参与各种化学循环。

气溶胶按其来源可分为一次气溶胶(以微粒形式直接从发生源进入大气)和二次气溶胶(在大气中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生成),它们可以来自被风扬起的灰尘、海水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爆发的散落物以及森林燃烧的烟尘等天然源,也可以来自化石和非化石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以及各种工业排放的烟尘等人为源。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算清排放账 合力促减排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民日报:自工业革命起 中国对全球变暖贡献率约为10%

研究发现,在过去这些年,虽然中国碳排放总量上升,但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比率变化并不大,稳定保持在8%、9%左右,最大不超过1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类在使用化石能源等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中国对全球变暖到底该承担多大的责任?《自然》杂志上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第一次定量分析了中国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这篇文章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本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4年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从1750年工业革命至今,我国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约为10%。这一数字远低于近年来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球占比。

困难重重的科研攻关

研究时间跨度为1750-2010年,考虑了10种影响气候的因子

中国该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多少责任,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没有系统的综合评估结果。

为什么这一问题被反复讨论,但是科研结果迟迟未出?“因为要得到综合量化的评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李本纲介绍,“第一是时间条件,要从1750年工业革命一直研究到现在,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模拟困难。第二是要素条件,如果要综合评估一个区域或国家的贡献,就必须包括所有已知的导致气候变化的因子。缺乏任何一个,最后的综合指标就没法完成。”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教授也指出,由于基础数据繁杂、研究方法多样、评估标准不一等原因,研究一国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容易。

虽然预料到会遭遇重重挑战,李本纲及其研究团队还是于2012年底开始着手研究。“这件事就是再难,也得有人做,将中国的贡献研究清楚,就可以为国际气候变化的相关讨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李本纲说。

为克服时间跨度大、数据不一致的难题,研究团队利用气候变化领域常用的主要数据,结合北大自己的排放清单数据,解决了排放数据的“时间延展”和“数据同化”问题,得到10种影响气候因子1750—2010年的全球数据和中国数据。所谓时间延展,即纵向上将不同时间段的所有排放数据串联并统一扩展到1750—2010年。数据同化,则是横向上尽量减小不同数据源在精度和分辨率方面的不一致性。

“研究考虑了目前已知的所有人为影响因子。结论是,自1750年到现在,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率是10(±4)%。这是首次明确综合评估出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应负的具体责任。”李本纲说,“我们把不确定性控制在了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黄磊认为,这一研究厘清了中国对全球变暖的具体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重大的“约10%”

有助于客观认识中国需承担的责任,制定公平的减排方案

10%左右,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董文杰表示,就目前排放量而言,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进行量化减排。“然而,从人均排放和历史排放的角度来看,中国不应该承担发达国家所要求的减排义务。”

董文杰指出,争取气候变化外交谈判话语权的关键,在于研究工作的进步。一个严谨科学的结论,能够帮助全世界科学家和决策者,客观认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需承担的责任,进而制定并实施公平合理的减排方案。

10%左右这个数字,是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李本纲指出,中国自2005年起,碳排放的全球占比超过了20%。如果不讨论对气候变化效应的长期贡献,仅仅看近年来碳排放占比的话,中国的减排压力会大得多。“虽然我们的本意不是做政策研究,但结果却能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温室气体排放和变暖效应之间不是线性关系。”李本纲介绍,美国、英国等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它们当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占比更大。而中国等后来开始发展工业的国家,即便排放了与当年等量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也不会那么大。

研究发现,在过去这些年,虽然中国碳排放总量上升,但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比率变化并不大,稳定保持在8%、9%左右,最大不超过12%。李本纲表示,“这一结论让很多人惊讶,不少外国专家表示他们没想到。”

在碳排放量上涨的同时,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能保持稳定,与两类重要大气成分的不同作用有关。

“随着工业化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增加;与此同时,气溶胶也在增加。二氧化碳、甲烷等长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有制暖作用,硫酸盐、臭氧、有机颗粒等短生命周期的气溶胶有制冷作用,二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李本纲说。

引发争议的一句话

治理雾霾会导致气候变暖?实际是提醒注意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同步减排”

文章中提到,“中国正在实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可能会导致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百分比的增加。硫酸盐、硝酸盐的减少会减弱制冷效应,可能会增加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的比例。”这句话,引发了巨大争议。

“审稿专家在看到这句话后提醒我们,要么进行论证,要么删掉。团队讨论了很久,一致认为不应该删除。因为这一可能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也提出了空气质量改善是否会对气候变化有影响这一问题。”李本纲说。

后来,研究团队在文章附件中对这句话进行了论证。他们计算出,如果二氧化硫下降到2000年的排放量,中国的全球变暖贡献率会上升到12%,而如果降至1980年的排放量,则会让贡献率升至13%。

难道这意味着,治理雾霾反而会增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我们保留这句话,并不是说治理雾霾会导致气候变暖,而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同步减排。”李本纲解释道,“如果只减少气溶胶,而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制冷效果会减弱,制暖效果不变或加强,就有可能引发升温。”

“减缓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我们必须双管齐下。”董文杰说,“长期来看,需要分别设置减排目标,强调‘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基本原则,并通过一些市场手段来提高实施效率,例如碳交易等。”

李本纲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空气污染,应协同减排、协同控制。减排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政策需要精确设计并同步实施。例如,控制甲烷排放可以降低臭氧浓度,在降低温室效应的同时,改善了空气质量,就是一个典型的“双赢”局面。再如,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及节能,可以同步降低二氧化硫、黑碳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则可能是“多赢”的局面。“然而,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加强研究,将有助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的制定及其综合效应的评估。”

气溶胶是什么?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液态或固态微粒,含有各种微量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并参与各种化学循环。

气溶胶按其来源可分为一次气溶胶(以微粒形式直接从发生源进入大气)和二次气溶胶(在大气中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生成),它们可以来自被风扬起的灰尘、海水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爆发的散落物以及森林燃烧的烟尘等天然源,也可以来自化石和非化石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以及各种工业排放的烟尘等人为源。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算清排放账 合力促减排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