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个人意见 | 《1921》:革命火种的理想主义式表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个人意见 | 《1921》:革命火种的理想主义式表达

黄建新的近代史表达,宏大叙事的新技巧。

本文少量剧透,谨慎阅读,推荐观看。

《1921》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点主旋律影片之一。

2009年,黄建新与韩三平联合执导的电影《建国大业》开启了重大历史题材献礼片的商业化运作,2011年两人又联合执导了《建党伟业》。到了电影《1921》,黄建新作为监制和导演(与郑大圣联合执导)算是完成了重大历史叙事的系列作品。

主旋律电影,表面上看是以电影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其实也是时代因素参与了电影的叙事,是一个努力探索宏大叙事与个人命运关系的过程。

《1921》这部电影,能看到导演黄建新在历史素材、时代需求、公众认知和商业目标的微妙平衡之间的求新求变,这些努力,表现在电影上,是类型化、戏剧化的叙事和人物塑造技巧;隐藏在其后的,是一种历史观的重新塑造。

《1921》海报

激荡大历史的“新鲜”面孔

电影《1921》讲的是一种青春热血的革命理想主义者的状态,以第一代年轻共产党人多线展开,铺陈1919年至1921年之间,整个中国的历史画卷。对比《建党伟业》,《1921》难度更大,也对黄建新的创作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样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片,《建党伟业》着眼于历史进程,从民国初建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召开“一大”,从过程得出结果。《1921》是“青春”、“年轻”,真实的历史里,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所有参与成员平均年龄才28岁。

历史叙事年轻化的方式,首先是演员。王仁君饰演毛泽东,陈坤饰演陈独秀,李晨饰演李大钊,黄轩饰演李达、倪妮饰演王会悟、刘昊然演刘仁静……

李晨饰演李大钊(图片来源:《1921》剧照)

而将《1921》整部影片结构起来的针线,其实是李达。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历史课本里,我们对李达的印象,好像仅仅停留在名字上。

黄轩饰演的李达,是一个纯粹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者和践行者。选择这个人物,一方面有陌生感,有人物塑造的空间,同时又有足够生动的细节可以展开。

黄建新这回在人物塑造上比较成功,李达的纯粹、坚持与理想主义情怀很有感染力,而王仁君版毛泽东展现了这个人物有强烈主见、进步意识,同时又不拘一格的丰满形象。

其中,影片在塑造李达这个为了实现革命理想而上下求索的人物形象时,细节感人至深。

在历史上,李达最为人熟知的事迹,除了骂过陈独秀,还有就是他和夫人王会悟的婚礼,就在《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举行,婚房随后成为《共产党》月刊编辑部,颇有传奇色彩。

黄轩饰演李达(图片来源:《1921》剧照)

李达是一个以革命理想主义为存在基础的人物,中国共产党一大的组织与召开、两次会议地址的选择,基本都由李达与王会悟夫妻主动负责完成。影片以李达推动组织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主线,在从《新青年》编辑部的婚礼切入展开,找到了一个更生动的叙事方式,从大历史背景进入个人化叙事,同时把革命者的理想主义营造成一种超越世俗政治的意象,升华了主题。

影片中有一场戏,倪妮饰演的王会悟为李达端来汤圆,两人在夜色下互诉衷肠,李达忽然动情地讲述了“抵制日货”的风潮,当时他正要点燃一批日货,忽然发现手里的火柴居然也是日本制造,当时就懵了。李达眼含热泪,表情夹杂着痛苦、困惑和壮志难酬的愤懑,“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相信这一段会让很多大银幕前的观众为之动容。

五四运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华语地区范围内的历史研究会围绕 “民主”“自由”和“民族主义”等不同角度来论述五四对于中国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巨大作用,但重点不同。《1921》中这段李达的讲述,其实融合了多重信息与观点,从“抵制日货”讲起,透露了五四运动的爱国和民族主义上的属性,又从盲目的民族主义中冷静下来,反思中国的革命者要放眼看世界,学习先进思潮,同时又要时刻思考本土革命事业的生存根基。

倪妮饰演王会悟(图片来源:《1921》剧照)

这段在私人情感中表达理想主义的戏,最终以李达清唱当时版本的《国际歌》结束,革命理想与历史巨变融入到了个人化叙事中。据黄轩说,流泪之后清唱《国际歌》是他和倪妮现场的发挥,自然流露的情感更具感染力。

将革命者的精神根基升华为“火种”的意象,是李达作为一个革命理论家所能触及的关于革命本质的思考,这一次点题足以把《1921》在历史层面上的思考串联起来。

《1921》中还有一个年轻面孔,是由欧豪饰演的工人领导者李启汉。这条线表现的是工人运动和阶级矛盾,以罢工、游行乃至更激烈的行为反抗资本家的压迫,这是共产党在中国最初登上历史舞台的必备条件之一。

欧豪饰演李启汉(图片来源:《1921》剧照)

历史学家沈志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革命有一个悖论,革命本身是超越国界的、是要改变全世界的,但革命者一旦掌权就要维护国家利益,成为民族主义者。

在《1921》中,李达提到五四时“抵制日货”,思考革命的“火种”在哪里,最终以清唱《国际歌》结束;中国共产党一大参与者在讨论革命时,毛泽东会提到“农民”的重要性;刘仁静则坚持彻底的暴力革命;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发起人最初是想怎样才能救中国。

阶级的、国家的、民族的、世界的……在一部电影里,要把所有的集体行为的动机,简化成一种叙事的推动,是电影叙事在时间限制和故事规律下要做的事情,而这恰恰又是如今的时代在统一宏观叙事时,亟需达到的目的。《1921》在这个层面上能让我接受,是因为黄建新能够正视历史的复杂性,从而让影片有了历史的真实语境和层次感。

黄建新的近代史表达,宏大叙事的新技巧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出大量先锋而大胆的电影,例如,《黑炮事件》《错位》《脸对脸,背靠背》等,至今还有媒体多次提起这些“神片”。黄建新擅长用黑色电影、表现主义等影像技巧,不惮尝试科幻、悬疑、喜剧等多种电影类型,显示出极为敏感的时代感知能力和先锋新锐的电影艺术探索意识。自中国电影市场化改制以来,黄建新的身份逐渐以电影监制、项目操盘手为主,在推进中国电影商业化、主流价值观与流行文化的结合上做了巨大努力。

《建党伟业》剧照

而从《建国大业》开启的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开始,黄建新一直在寻找与重大历史题材主旋律电影有关的宏大叙事创新。例如,《建国大业》的故事主线是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影片从国民党组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失败开始,到毛泽东主持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为民主政治和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重庆谈判、三大战役等等都是服务于这个主线;而《建党伟业》则展现了从民国初建、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十年;到了《1921》,影片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想进一步凝华,因此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的色彩,年轻而新鲜的银幕形象、宏大历史进程与个人化叙事相结合,或许是黄建新在尝试的一种与青年群体对话、统一“输出”历史观的方式。

《建国大业》用强阵容来演绎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的过程,影像上保留了传统政治题材影片的一贯风格;《建党伟业》演绎近代史又进了一步,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这一具体事件切入,见微知著,呈现激荡历史的丰富性与戏剧感;到了《1921》,黄建新则用横向展开的方式来全景式地展现百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以人物推动剧情走向。首先立住人物,再勾勒时空轮廓,再加上一众实力演员的共同演绎,在影像风格上一改历史题材的厚重感,变得更加透亮、明快,例如,在表现五四运动的那一场戏中,从镜头里走来的是一群白衣少年,群情激昂,大步向前。黄建新用新的影像去突破历史题材的时空距离限制,用流行文化的方式与年轻观众对话,既是技巧创新,也是时代需要。

五四运动(图片来源:《1921》剧照)

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面向大众讲述历史,需要有明确的价值论断。电影《1921》必须明确表达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于中国历史的重大意义,并以当下的价值观来明确历史叙述,比如,片中李达面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时,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不是共产国际的分部”的合理想象,当下的时代,这种历史讲述的处理又显得非常合理,因为讲述者和受众都需要明确、简单而清晰的历史判断。

《1921》用电影为时代重述近代国史,在政治正确的目标下展现历史的复杂性,以人物为中心探索宏大叙事的明确化与统一化。讲好这个故事并不容易,但对于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观众来说,值得观赏探讨玩味之处,或许已经超出预期。而黄建新所推动的电影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探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个人意见 | 《1921》:革命火种的理想主义式表达

黄建新的近代史表达,宏大叙事的新技巧。

本文少量剧透,谨慎阅读,推荐观看。

《1921》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点主旋律影片之一。

2009年,黄建新与韩三平联合执导的电影《建国大业》开启了重大历史题材献礼片的商业化运作,2011年两人又联合执导了《建党伟业》。到了电影《1921》,黄建新作为监制和导演(与郑大圣联合执导)算是完成了重大历史叙事的系列作品。

主旋律电影,表面上看是以电影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其实也是时代因素参与了电影的叙事,是一个努力探索宏大叙事与个人命运关系的过程。

《1921》这部电影,能看到导演黄建新在历史素材、时代需求、公众认知和商业目标的微妙平衡之间的求新求变,这些努力,表现在电影上,是类型化、戏剧化的叙事和人物塑造技巧;隐藏在其后的,是一种历史观的重新塑造。

《1921》海报

激荡大历史的“新鲜”面孔

电影《1921》讲的是一种青春热血的革命理想主义者的状态,以第一代年轻共产党人多线展开,铺陈1919年至1921年之间,整个中国的历史画卷。对比《建党伟业》,《1921》难度更大,也对黄建新的创作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样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片,《建党伟业》着眼于历史进程,从民国初建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召开“一大”,从过程得出结果。《1921》是“青春”、“年轻”,真实的历史里,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所有参与成员平均年龄才28岁。

历史叙事年轻化的方式,首先是演员。王仁君饰演毛泽东,陈坤饰演陈独秀,李晨饰演李大钊,黄轩饰演李达、倪妮饰演王会悟、刘昊然演刘仁静……

李晨饰演李大钊(图片来源:《1921》剧照)

而将《1921》整部影片结构起来的针线,其实是李达。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历史课本里,我们对李达的印象,好像仅仅停留在名字上。

黄轩饰演的李达,是一个纯粹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者和践行者。选择这个人物,一方面有陌生感,有人物塑造的空间,同时又有足够生动的细节可以展开。

黄建新这回在人物塑造上比较成功,李达的纯粹、坚持与理想主义情怀很有感染力,而王仁君版毛泽东展现了这个人物有强烈主见、进步意识,同时又不拘一格的丰满形象。

其中,影片在塑造李达这个为了实现革命理想而上下求索的人物形象时,细节感人至深。

在历史上,李达最为人熟知的事迹,除了骂过陈独秀,还有就是他和夫人王会悟的婚礼,就在《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举行,婚房随后成为《共产党》月刊编辑部,颇有传奇色彩。

黄轩饰演李达(图片来源:《1921》剧照)

李达是一个以革命理想主义为存在基础的人物,中国共产党一大的组织与召开、两次会议地址的选择,基本都由李达与王会悟夫妻主动负责完成。影片以李达推动组织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主线,在从《新青年》编辑部的婚礼切入展开,找到了一个更生动的叙事方式,从大历史背景进入个人化叙事,同时把革命者的理想主义营造成一种超越世俗政治的意象,升华了主题。

影片中有一场戏,倪妮饰演的王会悟为李达端来汤圆,两人在夜色下互诉衷肠,李达忽然动情地讲述了“抵制日货”的风潮,当时他正要点燃一批日货,忽然发现手里的火柴居然也是日本制造,当时就懵了。李达眼含热泪,表情夹杂着痛苦、困惑和壮志难酬的愤懑,“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相信这一段会让很多大银幕前的观众为之动容。

五四运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华语地区范围内的历史研究会围绕 “民主”“自由”和“民族主义”等不同角度来论述五四对于中国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巨大作用,但重点不同。《1921》中这段李达的讲述,其实融合了多重信息与观点,从“抵制日货”讲起,透露了五四运动的爱国和民族主义上的属性,又从盲目的民族主义中冷静下来,反思中国的革命者要放眼看世界,学习先进思潮,同时又要时刻思考本土革命事业的生存根基。

倪妮饰演王会悟(图片来源:《1921》剧照)

这段在私人情感中表达理想主义的戏,最终以李达清唱当时版本的《国际歌》结束,革命理想与历史巨变融入到了个人化叙事中。据黄轩说,流泪之后清唱《国际歌》是他和倪妮现场的发挥,自然流露的情感更具感染力。

将革命者的精神根基升华为“火种”的意象,是李达作为一个革命理论家所能触及的关于革命本质的思考,这一次点题足以把《1921》在历史层面上的思考串联起来。

《1921》中还有一个年轻面孔,是由欧豪饰演的工人领导者李启汉。这条线表现的是工人运动和阶级矛盾,以罢工、游行乃至更激烈的行为反抗资本家的压迫,这是共产党在中国最初登上历史舞台的必备条件之一。

欧豪饰演李启汉(图片来源:《1921》剧照)

历史学家沈志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革命有一个悖论,革命本身是超越国界的、是要改变全世界的,但革命者一旦掌权就要维护国家利益,成为民族主义者。

在《1921》中,李达提到五四时“抵制日货”,思考革命的“火种”在哪里,最终以清唱《国际歌》结束;中国共产党一大参与者在讨论革命时,毛泽东会提到“农民”的重要性;刘仁静则坚持彻底的暴力革命;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发起人最初是想怎样才能救中国。

阶级的、国家的、民族的、世界的……在一部电影里,要把所有的集体行为的动机,简化成一种叙事的推动,是电影叙事在时间限制和故事规律下要做的事情,而这恰恰又是如今的时代在统一宏观叙事时,亟需达到的目的。《1921》在这个层面上能让我接受,是因为黄建新能够正视历史的复杂性,从而让影片有了历史的真实语境和层次感。

黄建新的近代史表达,宏大叙事的新技巧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出大量先锋而大胆的电影,例如,《黑炮事件》《错位》《脸对脸,背靠背》等,至今还有媒体多次提起这些“神片”。黄建新擅长用黑色电影、表现主义等影像技巧,不惮尝试科幻、悬疑、喜剧等多种电影类型,显示出极为敏感的时代感知能力和先锋新锐的电影艺术探索意识。自中国电影市场化改制以来,黄建新的身份逐渐以电影监制、项目操盘手为主,在推进中国电影商业化、主流价值观与流行文化的结合上做了巨大努力。

《建党伟业》剧照

而从《建国大业》开启的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开始,黄建新一直在寻找与重大历史题材主旋律电影有关的宏大叙事创新。例如,《建国大业》的故事主线是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影片从国民党组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失败开始,到毛泽东主持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为民主政治和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重庆谈判、三大战役等等都是服务于这个主线;而《建党伟业》则展现了从民国初建、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十年;到了《1921》,影片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想进一步凝华,因此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的色彩,年轻而新鲜的银幕形象、宏大历史进程与个人化叙事相结合,或许是黄建新在尝试的一种与青年群体对话、统一“输出”历史观的方式。

《建国大业》用强阵容来演绎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的过程,影像上保留了传统政治题材影片的一贯风格;《建党伟业》演绎近代史又进了一步,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这一具体事件切入,见微知著,呈现激荡历史的丰富性与戏剧感;到了《1921》,黄建新则用横向展开的方式来全景式地展现百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以人物推动剧情走向。首先立住人物,再勾勒时空轮廓,再加上一众实力演员的共同演绎,在影像风格上一改历史题材的厚重感,变得更加透亮、明快,例如,在表现五四运动的那一场戏中,从镜头里走来的是一群白衣少年,群情激昂,大步向前。黄建新用新的影像去突破历史题材的时空距离限制,用流行文化的方式与年轻观众对话,既是技巧创新,也是时代需要。

五四运动(图片来源:《1921》剧照)

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面向大众讲述历史,需要有明确的价值论断。电影《1921》必须明确表达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于中国历史的重大意义,并以当下的价值观来明确历史叙述,比如,片中李达面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时,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不是共产国际的分部”的合理想象,当下的时代,这种历史讲述的处理又显得非常合理,因为讲述者和受众都需要明确、简单而清晰的历史判断。

《1921》用电影为时代重述近代国史,在政治正确的目标下展现历史的复杂性,以人物为中心探索宏大叙事的明确化与统一化。讲好这个故事并不容易,但对于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观众来说,值得观赏探讨玩味之处,或许已经超出预期。而黄建新所推动的电影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探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