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高校输送乒乓人才!宝山这所学校这样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高校输送乒乓人才!宝山这所学校这样做……

为高校输送乒乓人才!宝山这所学校这样做……

2017年9月,一个名叫段蕾的小姑娘,以乒乓球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全新的环境、更紧张的学习氛围,让她感受到了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习的压力。半天读书、半天训练的她,在第一次月考后成绩排在年级300名。

3年后,好消息传来,段蕾在北京大学的高水平队招生测试乒乓球项目中,同时取得了文化测试和专项测试第一名(乒乓球项目需加试数学、英语),高考后,成功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

这神奇的3年中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段蕾的母校——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探访这里蓬勃开展的乒乓球运动。

乒乓精神滋养新校

2003年,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上海大学原校长钱伟长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成立后开始开展乒乓球运动,2007年5月被评为上海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2009年成为中国中学生乒乓球协会会员单位,2010年上升为上海市乒乓球二线学校。

▲学校开展乒乓球比赛

2012年,上大附中与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宝山区教育局、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四方签约共建“乒乓球一条龙”,使乒乓球运动员“专业竞技训练+优质学校文化学习”的双轨培养体系全线贯通,“这也让学生看到了出路!”

2013年初,学校发起倡议成立宝山区乒乓球联合体。2019年7月,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和宝山区教育局、宝山区体育局、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杨泰实验学校共同签署协议,使得乒乓球项目培养得到进一步贯通,推进项目高水平发展。

这里曾培养出全国冠军

国内乒乓球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拿世界冠军易,拿全国冠军难”。而在乒乓球项目贯通培养、国球精神滋养下,2018年学校就涌现出了一位全国冠军——张誉文。在那年的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她获得了高中组女子单打冠军。她也是上大附中第一位通过高水平运动员选拔方式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

▲张誉文参加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

一年后的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张誉文蝉联了这个项目的冠军,小师妹段蕾则与队友合作,拿下了女子双打的银牌。那也是上大附中满载而归的一届比赛,他们还获得了高中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上大附中乒乓队近几年主要比赛成绩

为985高校输送乒乓人才

2019年,张誉文被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距离她成为一名外交官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在师姐光芒的掩映下,段蕾的比赛成绩并不突出,半天训练、半天上课,“背着两个书包”走路的她在刚刚入学时一度不太适应高中的生活节奏。发现这样的情况,年级组长蔡弋老师主动与她进行了沟通,并与各科任课老师有针对性地为她制订了学习计划并进行一对一辅导,高一期末时,她的成绩一跃进入年级前10%。

▲段蕾在比赛中

学校分管体育比赛的陈国明老师在说起这些乒乓球队的学生们时一直感叹他们“不容易、不容易”,“为了保持竞技水平,他们经常要到上海市队或者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进行训练,还要经常去外地比赛,经常在火车车厢里一起‘刷题’。”

对于体育专项学生,学校一直持续关注他们的状态,不仅仅是比赛中的,还有学习上的,激励他们把体育竞技精神用在克服学习困难上,任课老师会帮他们进行专门辅导,哪怕是寒暑假或者他们去外地比赛,也会在线上与他们进行沟通。

竞技水平与学习成绩双管齐下,除了张誉文、段蕾考入北京大学,学校每年都能为985高校输送人才。

校园乒乓运动蓬勃开展

乒乓球运动也在上大附中学生中蓬勃开展。学校外聘了曹燕华、许昕两位教练进校园,学校师生与世界冠军零距离接触,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用心专注的优秀品质,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精神力量。

2019年,世界冠军、国际乒联终身荣誉主席徐寅生,乒乓球世界冠军、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授刘伟等也来到学校,校园再度掀起乒乓球热潮。

去年“乒动杯”上大附中校园乒乓球赛开始举办,这是学生们切磋球技、相互交流的平台。比赛也“催生”了一批教工乒乓球爱好者,校园乒乓球赛上,学校还为乒乓指导教师颁发了聘书。学校也加强专职体育教师培训,过半教师可胜任乒乓球基础课。

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乒乓球兴趣小组(除乒乓球二线队的学生),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兴趣小组进行辅导,为参加阳光体育大联赛打下基础。每学期还组织一次兴趣小组的面试(选拔赛),吸引更多学生能够融入进来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组内学生的作用。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高校输送乒乓人才!宝山这所学校这样做……

为高校输送乒乓人才!宝山这所学校这样做……

2017年9月,一个名叫段蕾的小姑娘,以乒乓球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全新的环境、更紧张的学习氛围,让她感受到了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习的压力。半天读书、半天训练的她,在第一次月考后成绩排在年级300名。

3年后,好消息传来,段蕾在北京大学的高水平队招生测试乒乓球项目中,同时取得了文化测试和专项测试第一名(乒乓球项目需加试数学、英语),高考后,成功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

这神奇的3年中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段蕾的母校——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探访这里蓬勃开展的乒乓球运动。

乒乓精神滋养新校

2003年,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上海大学原校长钱伟长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成立后开始开展乒乓球运动,2007年5月被评为上海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2009年成为中国中学生乒乓球协会会员单位,2010年上升为上海市乒乓球二线学校。

▲学校开展乒乓球比赛

2012年,上大附中与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宝山区教育局、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四方签约共建“乒乓球一条龙”,使乒乓球运动员“专业竞技训练+优质学校文化学习”的双轨培养体系全线贯通,“这也让学生看到了出路!”

2013年初,学校发起倡议成立宝山区乒乓球联合体。2019年7月,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和宝山区教育局、宝山区体育局、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杨泰实验学校共同签署协议,使得乒乓球项目培养得到进一步贯通,推进项目高水平发展。

这里曾培养出全国冠军

国内乒乓球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拿世界冠军易,拿全国冠军难”。而在乒乓球项目贯通培养、国球精神滋养下,2018年学校就涌现出了一位全国冠军——张誉文。在那年的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她获得了高中组女子单打冠军。她也是上大附中第一位通过高水平运动员选拔方式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

▲张誉文参加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

一年后的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张誉文蝉联了这个项目的冠军,小师妹段蕾则与队友合作,拿下了女子双打的银牌。那也是上大附中满载而归的一届比赛,他们还获得了高中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上大附中乒乓队近几年主要比赛成绩

为985高校输送乒乓人才

2019年,张誉文被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距离她成为一名外交官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在师姐光芒的掩映下,段蕾的比赛成绩并不突出,半天训练、半天上课,“背着两个书包”走路的她在刚刚入学时一度不太适应高中的生活节奏。发现这样的情况,年级组长蔡弋老师主动与她进行了沟通,并与各科任课老师有针对性地为她制订了学习计划并进行一对一辅导,高一期末时,她的成绩一跃进入年级前10%。

▲段蕾在比赛中

学校分管体育比赛的陈国明老师在说起这些乒乓球队的学生们时一直感叹他们“不容易、不容易”,“为了保持竞技水平,他们经常要到上海市队或者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进行训练,还要经常去外地比赛,经常在火车车厢里一起‘刷题’。”

对于体育专项学生,学校一直持续关注他们的状态,不仅仅是比赛中的,还有学习上的,激励他们把体育竞技精神用在克服学习困难上,任课老师会帮他们进行专门辅导,哪怕是寒暑假或者他们去外地比赛,也会在线上与他们进行沟通。

竞技水平与学习成绩双管齐下,除了张誉文、段蕾考入北京大学,学校每年都能为985高校输送人才。

校园乒乓运动蓬勃开展

乒乓球运动也在上大附中学生中蓬勃开展。学校外聘了曹燕华、许昕两位教练进校园,学校师生与世界冠军零距离接触,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用心专注的优秀品质,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精神力量。

2019年,世界冠军、国际乒联终身荣誉主席徐寅生,乒乓球世界冠军、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授刘伟等也来到学校,校园再度掀起乒乓球热潮。

去年“乒动杯”上大附中校园乒乓球赛开始举办,这是学生们切磋球技、相互交流的平台。比赛也“催生”了一批教工乒乓球爱好者,校园乒乓球赛上,学校还为乒乓指导教师颁发了聘书。学校也加强专职体育教师培训,过半教师可胜任乒乓球基础课。

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乒乓球兴趣小组(除乒乓球二线队的学生),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兴趣小组进行辅导,为参加阳光体育大联赛打下基础。每学期还组织一次兴趣小组的面试(选拔赛),吸引更多学生能够融入进来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组内学生的作用。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