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鸿蒙已经起飞,但别忘了谷歌手里的牌不止安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鸿蒙已经起飞,但别忘了谷歌手里的牌不止安卓

从硬件到软件,华为的破冰之路仍需摸索。

图片来源:Pexels-PhotoMIX Company

文|BT财经

安卓IOS,绕不开的两座大山

2007年,苹果推出iOS和iPhone,全球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后,谷歌推出了开源的安卓系统,此后两位抢占了先机的互联网巨头就成为“移动生态系统”领域不可跨越的两座大山。

看到风向,想要另辟山头的公司有很多,但是许多都不了了之。毕竟,两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与专利保护让后来者很难再去找到一条完全没有人走过的路。

2013年,阿里巴巴曾大张旗鼓开发YunOS,尝试搭建起自己的操作系统,然而自主代码不等于自主专利,谷歌在产权代码层面迅速翻出一大批专利。YunOS走到哪里,谷歌的法务部就“追杀”到哪里,一直得不到厂商和开发者的支持。有报道称,谷歌紧咬不放的追杀和阿里为此投入的巨额资金让王坚博士在阿里内部的年会上都因为压力过大而忍不住黯然泪下。

最终,YunOS在手机端黯然退出,只得转向商用服务。

强如阿里都难以招架,其他公司更是不再敢尝试。最近十年,无论手机厂商如何更改硬件型号,无论软件开发者如何搭建自己的地盘,但最终总是殊途同归,逃不过在必要时刻给安卓与iOS“上供”。

据statcounter数据,2009-2021年全球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中安卓和IOS市场份额分别为63.25%和21.94%,两者总和超过84%。

当然,谷歌和苹果也会拥有“幸福”的烦恼——垄断调查。

6月,日本和英国相关部门都宣布会对谷歌、苹果是否在移动生态中存在“双头垄断”开展调查。

英国的监管机构认为,两家巨头在移动生态中的地位妨碍了数字市场的竞争,阻碍创新,垄断使得数字广告定价过高,导致设备、应用或者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体验下降,价格上涨。

而在日本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苹果iOS和谷歌安卓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本有关部门宣布会调查日本智能手机制造商和美国企业之间的联系,一旦发现任何可疑的问题会收紧相关反垄断法规。

在问题面前,两家公司也各自寻找说辞。

据SamMobile报道,谷歌正邀请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提供反馈,寻找哪些手机品牌机型杀后台严重。

如果你正在看视频,切出画面打开微信,等再回到视频发现应用重新打开就是所谓的杀后台,这一现象在安卓机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用户普遍会认为“杀后台”是安卓系统运行不畅。其实如果手机RAM足够,可以锁定后台使其一直运行,只不过很多手机的UI会激活关闭进程。

谷歌委屈的原因正是觉得自己替手机厂商挨了骂,明明是手机厂商用牺牲用户体验的方式提升手机续航,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据悉,谷歌或将督促厂商整改,此前就已要求硬件制造商将杀后台的规则与设定透明化。

当地时间6月17日,苹果CEO库克在采访中表示欧盟拟定的《数字服务法案》将迫使iPhone允许侧载应用,这会破坏iPhone的安全性以及iOS系统建立的许多隐私倡议。库克称:“这些东西都将不复存在,除非是人们继续停留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所以我对隐私和安全深感担忧。”

库克不忘拖对手下水,他强调安卓上的恶意软件比iOS多47倍,与之相对比“iOS所有应用在上架前都要经过审核,把很多恶意软件排除在了生态系统之外。”

说来说去,两家的本质态度很接近:承认有问题,但责任不在自己,反而是我们的存在让一切更好。

华为被迫用鸿蒙突围

iOS和安卓的两分天下,第三方势力能否突围?华为不得不去尝试。

从2012年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成立,华为就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余承东曾如此解释 “鸿蒙”命名的含义:“‘鸿蒙’中文有‘开天辟地’的意思,英语取名Harmony,希望给世界带来更多和平、方便。”

经历了多次磨合后,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2及包括Mate 40系列新版本在内多款搭载该系统的新产品。同时,华为把鸿蒙最核心的基础架构部分(Open Harmony)全部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各个公司可以平等地从该机构获得相关代码,根据自己业务的需求来做产品。

根据华为规划,今年将实现超过3亿台设备升级鸿蒙,其中包含1亿台第三方设备;到2021年上半年,将实现上百款华为自有品牌机型升级。此外,华为希望今年能有120万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

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在此前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内部今年为鸿蒙设下的生死线是16%的市场占有率”。这一数字有现实的根据,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作为第二名的iOS市占率保持在18.7%以上、没有足够的市场,系统难以长期维系。

根据公开报道,鸿蒙系统在一周内获得了千万级用户,包括微博、京东、优酷在内的多家企业挺身而出,推出鸿蒙系统专用版本。

虽然外界会用鸿蒙对比安卓,华为并不这么看待。

有质疑者甚至提出鸿蒙不过是安卓换了一个马甲,原因是首款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产品荣耀智慧屏在其设置页面出现的ADB(Android Debug Bridge)选项,这是一个安卓系统的调试工具。也有论坛网友挖掘出鸿蒙和安卓会出现相似的运行错误信息。

不过,华为也提到使用Android开源项目作为构建其期望的鸿蒙系统体验的过渡版本,以弥补差距。而在正式版本中,相关内容已经获得修改。

鸿蒙系统与iOS和安卓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采用linux微内核设计,相当于将所有智能工具放到一个“元程序”池子里,随时根据需求调取不同的部分使用,硬件开发商可以根据自身硬件的算力需求来选择要使用哪些代码。

杨海松强调:“鸿蒙不是安卓,也不是iOS的复制品……鸿蒙是面向万物互联的,我们设计之初就是面向IoT。”

物联网给了鸿蒙机会

追随巨头的脚步是无法实现超越的,在他人的地盘上寻找道路总是容易出现问题,鸿蒙寻找破冰机会的逻辑就是要重新规划地盘。十多年前,iOS和安卓正是用开辟移动互联网系统的方式才得以实现PC时代未能完成的对微软系统超越。

物联网是华为看中的机会。

余承东在介绍鸿蒙系统开发初衷时表示:“随着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到来,华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包括支持全场景、跨多设备和平台的能力,以及应对低时延、高安全性挑战的能力,因此逐渐形成了鸿蒙OS的雏形。鸿蒙应未来而生。”

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就超过了100亿,据推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超过252亿,随着智能手机增长进入平稳期,未来的增长点会集中在各项设备之间的互联。

余承东明确表示:鸿蒙对标的不是安卓系统,而是谷歌的多设备操作系统Fuchsia。

对于非行业内人士,这可能都是相对陌生的名称。

Fuchsia是谷歌正在开发的一款全新跨设备操作系统,长期处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不时有消息留出,但是具体的规划没有人能看清楚。

根据外界推测,其目标是能够运行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笔记本电脑等任何合适的设备之上,从Android系统和Chrome OS交接用户,顺利统一在同一套系统之下。

有报道称,2018年华为和谷歌曾展开了深入合作,华为的Honor Play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款在Fuchsia OS 上测试的消费级 Android 设备,同时所有的华为麒麟 970 处理器都得到Fuchsia支持。

或许受到了鸿蒙的刺激,谷歌也加快了Fuchsia落地的步伐。

5月底,谷歌确认Fuchsia OS 将应用于初代Nest Hub智能显示器,更新后的 Nest Hub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感知并不明显,在操作上与之前完全没有任何不同,但系统底层将由基于 Linux 的 Cast OS 变更为Fuchsia OS。

当然,这只是前期的尝试,后续进展有待观察。

另一个要强调的是Fuchsia不是基于Linux内核,而是基于谷歌开发全新微内核——Zircon。这可能是谷歌面向未来的秘密武器,但在现阶段由于鸿蒙和安卓的底层都来源于linux,因此鸿蒙更易于完成设备之间的兼容,在抢占市场方面更有优势。此前,包括美的、九阳和老板电器在内的一系列第三方IoT产品就搭载了鸿蒙系统。

无论如何,鸿蒙在物联网系统领域已面临着一眼可知的激烈竞争。杨海松感叹过:“实际上我觉得留给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时间不多了,因为谷歌、苹果都在瞄准着万物互联,瞄准着AIoT。”

面对谷歌手中的另一张牌,快速拓展应用设备和场景,沉住气修炼内功或许才是鸿蒙起飞之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鸿蒙已经起飞,但别忘了谷歌手里的牌不止安卓

从硬件到软件,华为的破冰之路仍需摸索。

图片来源:Pexels-PhotoMIX Company

文|BT财经

安卓IOS,绕不开的两座大山

2007年,苹果推出iOS和iPhone,全球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后,谷歌推出了开源的安卓系统,此后两位抢占了先机的互联网巨头就成为“移动生态系统”领域不可跨越的两座大山。

看到风向,想要另辟山头的公司有很多,但是许多都不了了之。毕竟,两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与专利保护让后来者很难再去找到一条完全没有人走过的路。

2013年,阿里巴巴曾大张旗鼓开发YunOS,尝试搭建起自己的操作系统,然而自主代码不等于自主专利,谷歌在产权代码层面迅速翻出一大批专利。YunOS走到哪里,谷歌的法务部就“追杀”到哪里,一直得不到厂商和开发者的支持。有报道称,谷歌紧咬不放的追杀和阿里为此投入的巨额资金让王坚博士在阿里内部的年会上都因为压力过大而忍不住黯然泪下。

最终,YunOS在手机端黯然退出,只得转向商用服务。

强如阿里都难以招架,其他公司更是不再敢尝试。最近十年,无论手机厂商如何更改硬件型号,无论软件开发者如何搭建自己的地盘,但最终总是殊途同归,逃不过在必要时刻给安卓与iOS“上供”。

据statcounter数据,2009-2021年全球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中安卓和IOS市场份额分别为63.25%和21.94%,两者总和超过84%。

当然,谷歌和苹果也会拥有“幸福”的烦恼——垄断调查。

6月,日本和英国相关部门都宣布会对谷歌、苹果是否在移动生态中存在“双头垄断”开展调查。

英国的监管机构认为,两家巨头在移动生态中的地位妨碍了数字市场的竞争,阻碍创新,垄断使得数字广告定价过高,导致设备、应用或者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体验下降,价格上涨。

而在日本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苹果iOS和谷歌安卓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本有关部门宣布会调查日本智能手机制造商和美国企业之间的联系,一旦发现任何可疑的问题会收紧相关反垄断法规。

在问题面前,两家公司也各自寻找说辞。

据SamMobile报道,谷歌正邀请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提供反馈,寻找哪些手机品牌机型杀后台严重。

如果你正在看视频,切出画面打开微信,等再回到视频发现应用重新打开就是所谓的杀后台,这一现象在安卓机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用户普遍会认为“杀后台”是安卓系统运行不畅。其实如果手机RAM足够,可以锁定后台使其一直运行,只不过很多手机的UI会激活关闭进程。

谷歌委屈的原因正是觉得自己替手机厂商挨了骂,明明是手机厂商用牺牲用户体验的方式提升手机续航,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据悉,谷歌或将督促厂商整改,此前就已要求硬件制造商将杀后台的规则与设定透明化。

当地时间6月17日,苹果CEO库克在采访中表示欧盟拟定的《数字服务法案》将迫使iPhone允许侧载应用,这会破坏iPhone的安全性以及iOS系统建立的许多隐私倡议。库克称:“这些东西都将不复存在,除非是人们继续停留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所以我对隐私和安全深感担忧。”

库克不忘拖对手下水,他强调安卓上的恶意软件比iOS多47倍,与之相对比“iOS所有应用在上架前都要经过审核,把很多恶意软件排除在了生态系统之外。”

说来说去,两家的本质态度很接近:承认有问题,但责任不在自己,反而是我们的存在让一切更好。

华为被迫用鸿蒙突围

iOS和安卓的两分天下,第三方势力能否突围?华为不得不去尝试。

从2012年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成立,华为就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余承东曾如此解释 “鸿蒙”命名的含义:“‘鸿蒙’中文有‘开天辟地’的意思,英语取名Harmony,希望给世界带来更多和平、方便。”

经历了多次磨合后,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2及包括Mate 40系列新版本在内多款搭载该系统的新产品。同时,华为把鸿蒙最核心的基础架构部分(Open Harmony)全部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各个公司可以平等地从该机构获得相关代码,根据自己业务的需求来做产品。

根据华为规划,今年将实现超过3亿台设备升级鸿蒙,其中包含1亿台第三方设备;到2021年上半年,将实现上百款华为自有品牌机型升级。此外,华为希望今年能有120万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

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在此前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内部今年为鸿蒙设下的生死线是16%的市场占有率”。这一数字有现实的根据,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作为第二名的iOS市占率保持在18.7%以上、没有足够的市场,系统难以长期维系。

根据公开报道,鸿蒙系统在一周内获得了千万级用户,包括微博、京东、优酷在内的多家企业挺身而出,推出鸿蒙系统专用版本。

虽然外界会用鸿蒙对比安卓,华为并不这么看待。

有质疑者甚至提出鸿蒙不过是安卓换了一个马甲,原因是首款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产品荣耀智慧屏在其设置页面出现的ADB(Android Debug Bridge)选项,这是一个安卓系统的调试工具。也有论坛网友挖掘出鸿蒙和安卓会出现相似的运行错误信息。

不过,华为也提到使用Android开源项目作为构建其期望的鸿蒙系统体验的过渡版本,以弥补差距。而在正式版本中,相关内容已经获得修改。

鸿蒙系统与iOS和安卓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采用linux微内核设计,相当于将所有智能工具放到一个“元程序”池子里,随时根据需求调取不同的部分使用,硬件开发商可以根据自身硬件的算力需求来选择要使用哪些代码。

杨海松强调:“鸿蒙不是安卓,也不是iOS的复制品……鸿蒙是面向万物互联的,我们设计之初就是面向IoT。”

物联网给了鸿蒙机会

追随巨头的脚步是无法实现超越的,在他人的地盘上寻找道路总是容易出现问题,鸿蒙寻找破冰机会的逻辑就是要重新规划地盘。十多年前,iOS和安卓正是用开辟移动互联网系统的方式才得以实现PC时代未能完成的对微软系统超越。

物联网是华为看中的机会。

余承东在介绍鸿蒙系统开发初衷时表示:“随着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到来,华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包括支持全场景、跨多设备和平台的能力,以及应对低时延、高安全性挑战的能力,因此逐渐形成了鸿蒙OS的雏形。鸿蒙应未来而生。”

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就超过了100亿,据推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超过252亿,随着智能手机增长进入平稳期,未来的增长点会集中在各项设备之间的互联。

余承东明确表示:鸿蒙对标的不是安卓系统,而是谷歌的多设备操作系统Fuchsia。

对于非行业内人士,这可能都是相对陌生的名称。

Fuchsia是谷歌正在开发的一款全新跨设备操作系统,长期处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不时有消息留出,但是具体的规划没有人能看清楚。

根据外界推测,其目标是能够运行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笔记本电脑等任何合适的设备之上,从Android系统和Chrome OS交接用户,顺利统一在同一套系统之下。

有报道称,2018年华为和谷歌曾展开了深入合作,华为的Honor Play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款在Fuchsia OS 上测试的消费级 Android 设备,同时所有的华为麒麟 970 处理器都得到Fuchsia支持。

或许受到了鸿蒙的刺激,谷歌也加快了Fuchsia落地的步伐。

5月底,谷歌确认Fuchsia OS 将应用于初代Nest Hub智能显示器,更新后的 Nest Hub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感知并不明显,在操作上与之前完全没有任何不同,但系统底层将由基于 Linux 的 Cast OS 变更为Fuchsia OS。

当然,这只是前期的尝试,后续进展有待观察。

另一个要强调的是Fuchsia不是基于Linux内核,而是基于谷歌开发全新微内核——Zircon。这可能是谷歌面向未来的秘密武器,但在现阶段由于鸿蒙和安卓的底层都来源于linux,因此鸿蒙更易于完成设备之间的兼容,在抢占市场方面更有优势。此前,包括美的、九阳和老板电器在内的一系列第三方IoT产品就搭载了鸿蒙系统。

无论如何,鸿蒙在物联网系统领域已面临着一眼可知的激烈竞争。杨海松感叹过:“实际上我觉得留给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时间不多了,因为谷歌、苹果都在瞄准着万物互联,瞄准着AIoT。”

面对谷歌手中的另一张牌,快速拓展应用设备和场景,沉住气修炼内功或许才是鸿蒙起飞之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