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郫都聚焦“五链融合”,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郫都聚焦“五链融合”,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主题,紧扣“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党建引领凝心共筑,医企共建联动共赢。近日,成都现代工业港党工委与三甲医院郫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举行了“党建联合体”共建签约仪式,开启了医企党组织“结对共建”新篇章。

聚焦“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主题,紧扣“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党建联合体将共享“三张”清单——将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知名企业开通健康体检绿色服务通道、急救健康快车,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急救技能培训以及派驻“健康管理员”或“健康联络员”,真正为企业职工带来生活便利,提升安全感、幸福感。

“紧盯企业发展需要,紧扣产业群体偏好。”在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主任景硕看来,组建“党建联合体”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按照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要求,工业港党工委、管委会正聚焦城市战略精准发力、整体成势,牢固树立“需要什么主动创造什么”的开放思维,通过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形成行业竞争优势,定义城市经济功能的最新要求。“党建联合体”的共建,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才这个“要素链”。

聚焦城市战略,有效承载功能,建立相互成就、协同共进的利益共同体

6月9日,华为·成都智算中心项目开工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高新-郫都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举行。“此次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是成都实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成为成都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

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包含“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即“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I类节点”,将结合成都在西部的经济、科技中心地位,承接国家重要需求、科研创新和战略落地;“三平台”包括城市智脑平台、全球领先(E级)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全球智能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科研创新平台。

活动现场,电子科大、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长虹、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考拉悠然、罗克佳华等首批15个生态伙伴签约入驻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开工暨生态伙伴的入驻,标志着成都市推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进入新的重要阶段。”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入驻生态伙伴涵盖产、学、研各个领域,有利于在成都市快速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接下来将结合成都新基建、“十四五”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把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成为成都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城市智能中枢,把现有城市数字大脑升级为城市智能体,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让企业和市民享受智能、高效和贴心的服务。

同时,为进一步助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梅塞尔、元六鸿远、菲斯特、上海嘉捷通、香港高科、世强硬创等15个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项目也举行了集中签约,签约投资额总计达125亿元。

系列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是高新-郫都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聚焦“五链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市的支柱型产业。成都高新西区、郫都区地域相接、功能互补、交通互联,正高标准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两区打破行政区划、创新产业用地协同合作模式,建设“利益共同体”,在郫都区范围内划定1361亩(其中工业净用地面积1053亩)区域作为协同共建园区,建立“领导小组+执委会+合资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按6∶4的出资比例组建合资公司,在规划设计、产业导入、资产运营、成果转化等环节实施市场化专业运营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担机制。

两区从统筹的视野推动产业和城市功能的有机耦合,统一规划实施清水河绿道贯通工程,羊西线快速化改造工程、成灌高速与绕城高速“高接高”联网工程已经通达,开通功能区公交线路62条,建成西源大道跨越南北大道、郫温路跨线桥2座,下一步还将联合推动货运大道东延线、滨河路东延线、西区大道等交通道路综合改造,有效疏解功能区交通压力。

产业协作配套,突出集群态势,围绕“链主企业”强链补链扩链

上午9∶00,在郫都区电子信息标准厂房二期大门,成都安捷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刚刚生产的OLED玻璃盖板便打包装车,不到20分钟,这批货就进入京东方。“每天配送2次,每次2万至3万片,每月为京东方提供150万片玻璃盖板。”成都安捷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涛说,公司与客户的距离不到8公里,“半小时”配套圈让他们更好地服务客户。

成都安捷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只是郫都瞄准“半小时”配套圈,大力推动产业链“同城化”的实例之一。

森林的形成,既要参天大树,也要灌木丛林。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郫都积极做好“产业的配角、配套的主角”,打破功能边界,以人为中心纽带,通过瞄准“两个85%”的本地配套率、优化生产性和生活性两个服务、降低企业经营和产业人群生活两个成本,重点在核心区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打造、区域功能优化、生态价值释放、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精准发力。

像安捷诚一样快速落子郫都,是近年来郫都区紧紧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京东方、华为等龙头型、赋能型企业,大力推动产业链“同城化”的生动缩影。

围绕“链主企业”华为成研所,软通动力把西南总部设在了郫都区,此前租楼办公,如今已成功取得产业用地,项目建成后将聚集软件工程师上万名。郫都区还创造性地引进拓米国际、上海昕东等新型显示行业国际贸易类企业,这些企业转身搞起了研发做起了智能制造,让“链主企业”的原材料、备件、设备由进口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在成都现代工业港,一组数据被管委会工作人员随手拈来:亚通达科技为京东方B7提供超过60%的SCF复合散热乃膜/OCA光学胶;深圳泰宇科技可为富士康提供iPAD、iPHONE生产所需100%的声学半导体材料功能件。

 

“我们通过功能性项目招引实现龙头企业原材料、设备、备件的供应、维护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并全面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生产能力,面向全球协同配置资源要素。”工业港管委会主任景硕说,发挥龙头企业吸附效用,围绕“两图一表”重点培育和招引了佳驰电子、蕊源半导体、安捷诚等产业链配套项目40余个,龙头企业配套率从2017年不足15%提升至2020年32%,这有效提升了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整体实力,增强了细分领域话语权和显示度。

强链补链扩链的工作还在继续,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5G通讯三大主导产业,工业港发挥京东方、华为、四威、东方电气等“链主”企业作用,以大代小、延链补链,进一步增强产业韧性,按照“产业链上缺什么,就招什么”的招商理念,去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灵活对接目标企业,叩门拜访目标企业148家,备案亿元以上有效项目信息85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个,总投资近200亿元。

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双创管委会也以项目引育为重点推动实体赋能。聚焦产业链断点、堵点、弱点,双创管委会赴北京、杭州、苏州、重庆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开展线上对接活动3次,拜访目标企业26家,签约引进金凤鸣半导体、弘讯科技等16个创新型项目。同时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实施郫都区成长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等双创企业提质增效行动,华烨科技等18家企业进入梯度培育企业库,新享科技等76家企业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频岢微电子等22家双创企业入选2021年成都市新经济梯度培育名单。

园区城市化、布局邻里化,加快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生活共同体

“早上在菁蓉湖畔、清水河边或东林艺术村晨跑,吃完早饭后步行到位于功能区产业园的公司去上班,沿途是公园城市美丽风光;中午在附近星级农家乐或酒店进行商业谈判;晚上到田园综合体里体验田园风光。”谈起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不断完善的要素链,功能区几家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功能区的配套越来越完善,员工不出功能区就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这样的生活状态很惬意。

南有兴隆湖,西有菁蓉湖。菁蓉湖科创商务区,作为郫都区公园城市生态地标,承载着郫都人“居之有其湖”的情结,越来越多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公园城市新场景正在逐一呈现。

今年4月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指出,未来城市竞争不止于经济实力之争,根本是人文生态之争。加快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生活共同体是郫都区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的力作,而菁蓉湖科创商务区就是承担这复合功能的郫都代表作。

菁蓉湖科创商务区以菁蓉湖为核心,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通讯等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加快建设成都西部国际科创商务中心、高品质生态宜居中心、时尚生活消费中心,着力打造“人城境业”和谐共融的产业型公园城市示范区。

菁蓉湖畔还规划了智荟城人才公寓、极客公社高端居住区、爱思瑟国际学校、粤港澳(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喜来登国际酒店等15个高品质配套项目。其中,喜来登酒店已封顶,预计2022年上半年正式对外营业;爱思瑟国际学校也将在9月正式开校,满足功能区相关产业人群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此外,菁蓉湖城市生态公园、数字体育公园等相继建成,菁蓉街、人才夜市等产业活力社群场景相继呈现;“源立方”荣膺成都公园城市场景营造优秀案例;26万平方米国有标准厂房建成投用;佛罗伦萨小镇—成都名品奥特莱斯二期项目春节前已经封顶;国盾融合创新中心等高品质科创空间加速建设……

“郫都作为成都‘11+2’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39万,居全市第三,城市化率76.4%,比2010年增长10个百分点。”郫都区相关人士表示,为了更好地实现产业聚人、城市留人,该区通过对细分领域在产业和人群两方面的需求性、偏好性分析并不断完善,实现了产业不断涌入、要素不断丰富、供应逐渐通畅、价值得以释放、创新双向发展,通过突出“五链融合”的行业性和区域性竞争优势,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新定义城市和经济功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郫都聚焦“五链融合”,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主题,紧扣“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党建引领凝心共筑,医企共建联动共赢。近日,成都现代工业港党工委与三甲医院郫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举行了“党建联合体”共建签约仪式,开启了医企党组织“结对共建”新篇章。

聚焦“高质量发展攻坚年”主题,紧扣“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党建联合体将共享“三张”清单——将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知名企业开通健康体检绿色服务通道、急救健康快车,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急救技能培训以及派驻“健康管理员”或“健康联络员”,真正为企业职工带来生活便利,提升安全感、幸福感。

“紧盯企业发展需要,紧扣产业群体偏好。”在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主任景硕看来,组建“党建联合体”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按照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要求,工业港党工委、管委会正聚焦城市战略精准发力、整体成势,牢固树立“需要什么主动创造什么”的开放思维,通过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形成行业竞争优势,定义城市经济功能的最新要求。“党建联合体”的共建,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才这个“要素链”。

聚焦城市战略,有效承载功能,建立相互成就、协同共进的利益共同体

6月9日,华为·成都智算中心项目开工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高新-郫都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举行。“此次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是成都实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成为成都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

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包含“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即“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I类节点”,将结合成都在西部的经济、科技中心地位,承接国家重要需求、科研创新和战略落地;“三平台”包括城市智脑平台、全球领先(E级)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全球智能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科研创新平台。

活动现场,电子科大、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长虹、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考拉悠然、罗克佳华等首批15个生态伙伴签约入驻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开工暨生态伙伴的入驻,标志着成都市推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进入新的重要阶段。”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入驻生态伙伴涵盖产、学、研各个领域,有利于在成都市快速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接下来将结合成都新基建、“十四五”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把成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成为成都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城市智能中枢,把现有城市数字大脑升级为城市智能体,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让企业和市民享受智能、高效和贴心的服务。

同时,为进一步助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梅塞尔、元六鸿远、菲斯特、上海嘉捷通、香港高科、世强硬创等15个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项目也举行了集中签约,签约投资额总计达125亿元。

系列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是高新-郫都合作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聚焦“五链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市的支柱型产业。成都高新西区、郫都区地域相接、功能互补、交通互联,正高标准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两区打破行政区划、创新产业用地协同合作模式,建设“利益共同体”,在郫都区范围内划定1361亩(其中工业净用地面积1053亩)区域作为协同共建园区,建立“领导小组+执委会+合资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按6∶4的出资比例组建合资公司,在规划设计、产业导入、资产运营、成果转化等环节实施市场化专业运营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担机制。

两区从统筹的视野推动产业和城市功能的有机耦合,统一规划实施清水河绿道贯通工程,羊西线快速化改造工程、成灌高速与绕城高速“高接高”联网工程已经通达,开通功能区公交线路62条,建成西源大道跨越南北大道、郫温路跨线桥2座,下一步还将联合推动货运大道东延线、滨河路东延线、西区大道等交通道路综合改造,有效疏解功能区交通压力。

产业协作配套,突出集群态势,围绕“链主企业”强链补链扩链

上午9∶00,在郫都区电子信息标准厂房二期大门,成都安捷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刚刚生产的OLED玻璃盖板便打包装车,不到20分钟,这批货就进入京东方。“每天配送2次,每次2万至3万片,每月为京东方提供150万片玻璃盖板。”成都安捷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涛说,公司与客户的距离不到8公里,“半小时”配套圈让他们更好地服务客户。

成都安捷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只是郫都瞄准“半小时”配套圈,大力推动产业链“同城化”的实例之一。

森林的形成,既要参天大树,也要灌木丛林。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郫都积极做好“产业的配角、配套的主角”,打破功能边界,以人为中心纽带,通过瞄准“两个85%”的本地配套率、优化生产性和生活性两个服务、降低企业经营和产业人群生活两个成本,重点在核心区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打造、区域功能优化、生态价值释放、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精准发力。

像安捷诚一样快速落子郫都,是近年来郫都区紧紧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京东方、华为等龙头型、赋能型企业,大力推动产业链“同城化”的生动缩影。

围绕“链主企业”华为成研所,软通动力把西南总部设在了郫都区,此前租楼办公,如今已成功取得产业用地,项目建成后将聚集软件工程师上万名。郫都区还创造性地引进拓米国际、上海昕东等新型显示行业国际贸易类企业,这些企业转身搞起了研发做起了智能制造,让“链主企业”的原材料、备件、设备由进口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在成都现代工业港,一组数据被管委会工作人员随手拈来:亚通达科技为京东方B7提供超过60%的SCF复合散热乃膜/OCA光学胶;深圳泰宇科技可为富士康提供iPAD、iPHONE生产所需100%的声学半导体材料功能件。

 

“我们通过功能性项目招引实现龙头企业原材料、设备、备件的供应、维护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并全面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生产能力,面向全球协同配置资源要素。”工业港管委会主任景硕说,发挥龙头企业吸附效用,围绕“两图一表”重点培育和招引了佳驰电子、蕊源半导体、安捷诚等产业链配套项目40余个,龙头企业配套率从2017年不足15%提升至2020年32%,这有效提升了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整体实力,增强了细分领域话语权和显示度。

强链补链扩链的工作还在继续,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5G通讯三大主导产业,工业港发挥京东方、华为、四威、东方电气等“链主”企业作用,以大代小、延链补链,进一步增强产业韧性,按照“产业链上缺什么,就招什么”的招商理念,去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灵活对接目标企业,叩门拜访目标企业148家,备案亿元以上有效项目信息85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个,总投资近200亿元。

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双创管委会也以项目引育为重点推动实体赋能。聚焦产业链断点、堵点、弱点,双创管委会赴北京、杭州、苏州、重庆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开展线上对接活动3次,拜访目标企业26家,签约引进金凤鸣半导体、弘讯科技等16个创新型项目。同时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实施郫都区成长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等双创企业提质增效行动,华烨科技等18家企业进入梯度培育企业库,新享科技等76家企业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频岢微电子等22家双创企业入选2021年成都市新经济梯度培育名单。

园区城市化、布局邻里化,加快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生活共同体

“早上在菁蓉湖畔、清水河边或东林艺术村晨跑,吃完早饭后步行到位于功能区产业园的公司去上班,沿途是公园城市美丽风光;中午在附近星级农家乐或酒店进行商业谈判;晚上到田园综合体里体验田园风光。”谈起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不断完善的要素链,功能区几家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功能区的配套越来越完善,员工不出功能区就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这样的生活状态很惬意。

南有兴隆湖,西有菁蓉湖。菁蓉湖科创商务区,作为郫都区公园城市生态地标,承载着郫都人“居之有其湖”的情结,越来越多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公园城市新场景正在逐一呈现。

今年4月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指出,未来城市竞争不止于经济实力之争,根本是人文生态之争。加快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生活共同体是郫都区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的力作,而菁蓉湖科创商务区就是承担这复合功能的郫都代表作。

菁蓉湖科创商务区以菁蓉湖为核心,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通讯等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加快建设成都西部国际科创商务中心、高品质生态宜居中心、时尚生活消费中心,着力打造“人城境业”和谐共融的产业型公园城市示范区。

菁蓉湖畔还规划了智荟城人才公寓、极客公社高端居住区、爱思瑟国际学校、粤港澳(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喜来登国际酒店等15个高品质配套项目。其中,喜来登酒店已封顶,预计2022年上半年正式对外营业;爱思瑟国际学校也将在9月正式开校,满足功能区相关产业人群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此外,菁蓉湖城市生态公园、数字体育公园等相继建成,菁蓉街、人才夜市等产业活力社群场景相继呈现;“源立方”荣膺成都公园城市场景营造优秀案例;26万平方米国有标准厂房建成投用;佛罗伦萨小镇—成都名品奥特莱斯二期项目春节前已经封顶;国盾融合创新中心等高品质科创空间加速建设……

“郫都作为成都‘11+2’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39万,居全市第三,城市化率76.4%,比2010年增长10个百分点。”郫都区相关人士表示,为了更好地实现产业聚人、城市留人,该区通过对细分领域在产业和人群两方面的需求性、偏好性分析并不断完善,实现了产业不断涌入、要素不断丰富、供应逐渐通畅、价值得以释放、创新双向发展,通过突出“五链融合”的行业性和区域性竞争优势,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新定义城市和经济功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