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网络大电影推送一文《网络大电影进入精品化时代,只有会“玩”的人才能赚钱》,文中提到,对于现在的网络大电影市场而言,题材>剧情>演员>制作(服装、场景)。
毫无疑问,作为传统电影市场的内容补充角色,网络大电影现在的出路在于题材的开放程度和能够接地气的剧情。
而在题材类型选择上,网络大电影人们一位追“新”,似乎完全忽略了我们还有很多经典题材,事实上,再经典题材上拍全新的网生内容,是网大电影人们最适合走的一条路。
一、 老树真的就“老”了吗?
如今院线市场上,题材类型面临着观众们的审美疲劳,很多经典类型,如武侠、动作、古装等经典题材都成了“冷饭”。而与之相反,网络大电影领域上,动作、探案等题材的作品却得到较高的关注度,在网络大电影领域,老树并没有真的“老”。
无论是网大刚刚开始萌芽的前两年,还是野蛮生长的如今,捉妖、探险、探案等传统的悬疑故事一直比较受欢迎。
而其中道士捉鬼这样的题材更是有铺天盖地之势,目前网络大电影的主要受众年龄介于20与40岁之间,这群人大都接受过港片的“洗礼”,对捉鬼这样的内容情怀满满也并不值得惊讶。
老树应该开花,但如果只是把二十年前的东西丢到网上,那只能算是“明日黄花”了。
之前网络大电影(微信号wxs360)对于网络大电影的题材和市场有过总结:三幻烧钱不实在,道士僵尸烂题材,低俗露肉火才怪,断袖百合是真爱,软科异能待开采,喜剧混搭久不衰,悬疑黑点卖得快,竞技游戏是蓝海!
去年火热的僵尸鬼怪题材,现在几乎快要烂大街了(本来这个题材就已经是块盐碱地),在这个题材当中再想搞出动静,真的不太容易。
但实际上,在经典悬疑题材之下,还有探案、探险、警匪等等等等,仍有很大的空间有待开发。奇怪的是如今琳琅满目的网络大电影货架上,这些领域的故事基本还处于“独孤求败”的境地,真的没有竞争对手唉!
尤其是经典的侦探片类型,想起来真是有点纳闷,一方面,国民们哭着喊着要看福尔摩斯,快三十岁的人都在看日本小学生柯南,为了追《神探夏洛克》这样的侦探片,不惜麻烦卡梅伦老人家去催剧了。可另一方面在国产作品架上,小编翻了半天,就看到了个这个:
▲ 号称第一位“靠声音来查案的侦探”是目前网络大电影上唯一的侦探片
不光这部《左耳神探》,在小编刚刚提到的几个题材当中,但凡认准了去做的,基本上都预定了爆款。
二、经典题材更有助于类型化风格化的成熟
一部影视作品最终市场反响如何,和投资大小、场景服装甚至演员阵容都没有本质上的因果关系,对于网络大电影同样如此:类型才是王道。
而网大电影人去驾驭经典的电影题材,显然要比试水高风险的“三幻题材”更靠谱,永远记住这一条原则:院线市场的高收益大多是建立在大牌明星、大场面和昂贵特效之上的,说白了就是用钱圈钱。
相比之下,网络大电影不需要如此高昂的成本就能在成熟的题材下操作,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去探索和尝试不同类型片的玩法,可以说占尽了优势。
除了网剧、网络大电影,传统媒介哪部作品也不敢说自己是“中国的福尔摩斯”“中国的百万宝贝”什么的。
▲上文提到的《左耳神探》宣传是“中国的福尔摩斯”
当然了,事实情况是,如果在传统媒介上您还想看侦探片,只能接着去刷狄仁杰元芳什么的···
哦或者是月亮的后裔···
网络大电影是个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开放的市场,只要你“懂”市场,会和网络用户“玩”,哪怕是小的影视制作公司,也可以以小博大。
三、空降的资金和大牌演员,应该带来除营销效果以外的东西
随着网络大电影行业火爆,明星空降式的加盟越来越不稀奇了(《左耳神探》就请来了郭晓峰)。
在以往,如《煎饼侠》《山炮进城》等作品中,明星出现的营销效应远远大于其参演本身。
就像昨天文章中说的“演员只要能认真演,是不是大明星,并没那么重要”。
如果明星空降,只是为了营销或者分一杯羹的话,那其实价值有限,网络大电影需要这些人带来的,是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拍摄经验和资源,以及对品质的把控。
实际上,一部电影作品如果拥有一位好的监制或者制片人,能带来很大的质量保证,甚至比演员更为关键。
▲金牌监制陈国富部分作品
▲金牌制片人江志强部分作品
而网络大电影非常需要这样的“掌舵者”,就像明星改行做导演,总会请一位“师父”带路一样,网络大电影同样需要这样的领路人。
经过早期用明星来撑阵容造噱头的探索之后,如今很多网大作品会让明星发挥更大的力量。
明星不仅仅是营销和噱头,也不仅仅只是露个脸,能给网大作品本身带来更多正面的推动作用,才能真的叫“加盟”。
四、网络大电影上,题材混搭是未来的趋势
经典题材只是“老树”,重要的是“新花”。网生内容的捷径是——混搭。
在之前,网大作品对于题材的混搭十分生硬,比如说从恐怖桥段“无缓冲”的直接对接到搞笑环节当中去。
事实上,尽管这么做最终导致一部电影变成了烂片,但这种尝试是很正面的:如今成熟的院线电影当中,不管什么题材的作品,幽默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类型早就不像以前那么泾渭分明了。
网络大电影在这方面尤为重要,未来,网大作品将会模糊不同类型之间的界线,在探案、动作、警匪等经典题材之下,将各类风格杂糅在一起是网大创作者们都应该尝试的事情。
▲穿越+古装+同性
▲探案+悬疑+同性
(顺便吐槽一句:为毛现在都有同性元素?直的小编好悲伤)
不过类型混搭没错,但不要成了大杂烩反倒没了类型,因为不同的类型针对的是不同的受众,能把某一种类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说:网生导演会出现中国的斯皮尔伯格。
那么,理所当然,在出现中国的斯皮尔伯格之前,网络大电影需要出现《大白鲨》《拯救大兵瑞恩》这样影响力的作品。
没有什么是偶然发生的,只有精心选题、精心打磨剧本,用良心主创阵容把握作品走向,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出现所谓中国的斯皮尔伯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