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经看过了碧昂斯的Lemonade视觉专辑——但如果你还没有,请不要吝啬17.99美元,它能启发你思考自己的生活——但你真的看懂Lemonade了吗?
它是一个明星八卦故事;它是一个音乐商业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在美国人心智中占据强势地位的非裔美国女人的故事;它讲述了有着非洲血统的艺术家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美国南部黑人女性的故事;这个故事探讨了女权主义和妇女主义——这些艺术家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称为女权主义者;这个故事同时还展现了社交媒体的强大力量,它将我们连接在一起,共同创造文化的历史性时刻。
当然,这也是一张音乐专辑——是一张很棒的音乐专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一个活着的音乐艺术家能够只通过发布一张新专辑就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即使是一张视觉专辑,而这也是碧昂斯的第二张视觉专辑——或者说,又有哪个艺术家能够让一部时长一小时、充满视觉叙事符号的音乐录像带成为周六晚间人们竞相通过订阅有线频道收看的现象级影片,又有哪位艺术家能够凭借着自己的一张专辑拯救垂死的流媒体音乐服务软件(Tidal),碧昂斯对于Tidal并没有太多的商业兴趣,而只是因为那是丈夫Jay-Z创办的流媒体。Tidal同iTunes、Spotify和Amazon等流媒体巨头相比没有太大的市场竞争力。
这是碧昂斯的世界,而我们恰巧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并且付费收听着她的音乐。碧昂斯通过Lemonade彻底改变了音乐专辑的形态,你若想要听就得听完整张专辑。首先是一部长达一小时的音乐录像带发布在网站上。接着,这张专辑在Tidal首发,并且在24小时内独占,随后才上架iTunes和Amazon,但听众要买的话只能买下整张专辑。
在一个日益碎片化的音乐行业中,听众已经习惯了从一张专辑中买一到两首歌,尤其是在当今的音乐行业中,许多艺术家发布的专辑并不是每首歌都值得你购买,碧昂斯做出了一件宏大的、紧凑的、内容丰富的作品,并跳脱出了单曲打榜、在电台收听的音乐营销模式——就像是古典摇滚和灵歌时代的艺术家所做的那样。这是一张你需要从头听到尾的专辑,而不是播放列表上一首一首的单曲。
尽管碧昂斯被标榜为音乐艺术的先锋,但同样值得一提的是,Prince在发布最后几张专辑的时候也脱离掉了音乐厂牌,先由网络独占首发,然后才在实体店上架,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媒体宣传活动来进行推广。碧昂斯深得精髓,并进一步发扬了这一点;只不过她的时间点或许更好。
Lemonade是碧昂斯的第二张视觉专辑,但正如Miriam Bale在Billboard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她的第一张视觉专辑更像是音乐录影带的合集。Lemonade专辑里的音乐更像是Lemonade大电影的配乐。唯一的例外就是全专的最后一首歌——《Formation》——今年2月,碧昂斯毫无预兆地发布了这支单曲的MV,但它看上去更像是Lemonade大电影的预告片,即使它游离在整部影片的叙事模式之外。
Lemonade大电影解释了《Formation》歌词里“hot sauce in my bag”其实是一根棒球拍。它启发你思考,《Formation》到底是终章还是序言,碧昂斯到底把谁带去了Red Lobster,《Sorry》在第二段主歌中对此进行了解释(不要打断我/我没有在“想你”)——Lemonade大电影中并没有那么多谣传的自传元素值得我们去探索。
但是专辑一经发布就引来了无数的谣言,网友们扒出设计师Rachel Roy的一张Instagram照片,并认为《Sorry》这首歌的歌词里所说的“他最好还是打电话给那个发型时髦的Becky吧”(He better call Becky with the good hair)指的就是Rachel Roy(Roy否认跟碧昂斯的丈夫Jay-Z有染),我们有必要记住一点,碧昂斯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总是来源于私人生活经历,但这种类型的艺术并不天然是自传。
(对啦,Becky这个名字在白人女性中很常见,但却会让非裔美国女性感觉受到了侮辱。)
即使你不是碧昂斯、不是索兰格,如果Jay-Z出轨了,你的生活以及你对Lemonade的爱是否会因此改变?如果碧昂斯利用她的恐惧、害怕和忧伤——因为担忧自己的丈夫有一天会出轨,因她的爸爸会对她的妈妈做出不忠的行为——来创作一件关于爱和忠诚的艺术品,讲述为什么一个女性想要离开或是为什么她愿意留下,而不是她自己的婚姻经历,这难道会让Lemonade变得不那么有力量吗?
Omise’eke Natasha Tinsley在《时代周刊》中指出,Lemonade绝对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部自传:
碧昂斯表达了一个黑人女性遭到背叛后的暴怒,但这种天神视角的演绎并不是她自己的故事——Lemonade是一件艺术品,不是一部自传,它延续了女性蓝调艺术家的反叛传统。在黑人女性的音乐中,微不足道的男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父权社会的转喻词,他们从未给与黑人女性理应得到的爱和自由生活。
无论是艺术品还是自传,碧昂斯和Jay-Z当然知道电影的叙事以及专辑会对我们的追星文化带来何种影响。当然,很多她的粉丝护主心切,自然而然地认为Jay-Z和那个“有着时髦发型的Becky有染”。粉丝和小报也会很自然地开始搜寻现实生活中那个Becky是谁。毫无疑问,如果媒体对于音乐本身的关注多过对于艺术的关注,那么有关Lemonade专辑的报道就会变得毫无章法。
碧昂斯早已预料到了人们的这种推测,她邀请Jay-Z和自己的家人出现在电影的最后一段中,她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解释,为什么在遭到伤害、怒火中烧、夙兴夜寐以及接受事实之后,像她这样的人会选择留下来。Lemonade并不一定是碧昂斯个人生活的故事;无论是不是,她都想要通过她的音乐和影片来启发观众思考,许多女性在类似的情境中会怎么想,以及为什么很多女性会留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碧昂斯发表Irreplaceable这首歌时,并没有人指责Jay-Z出轨了,碧昂斯也参与了Irreplaceable这首歌的创作和制作。(这首歌唱道:“打电话给那个小妞,看看她在不在家/Oops,我猜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以为我让你出去是为什么?/因为你谎话连篇,开着我买给你的那辆车到处转。”)一个艺术家能够预想到人们会对她的作品反应激烈,但绝不会想到可怜的Rachel Ray竟成了众矢之的。
碧昂斯同样试图将影片的叙事复杂化,而不仅仅停留在探讨婚姻忠贞或者她和Jay-Z的关系上。正如她在2013年Flawless的音乐录影带中借用了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TED演讲的标题《我们都应该成为女权主义者》(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此次她从索马里英语诗人Warsan Shire的诗作、尼日利亚艺术家Laolu Senbanjo受到约鲁巴人启发的画作、导演Kahlil Joseph那里汲取了灵感,正如Fader的记者Anupa Mistry所报道的那样,碧昂斯还引用了加纳裔美国作家Yaa Gyasi还未出版的新书《Homegoing》中的一段文字,这样的文字通常能够吸引大众的广泛关注。Lynsey Chutel在Quartz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她再一次利用她的资源力挺了一些非裔艺术家,向世人展现这些艺术家对她的影响,她认为他们应该获得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如果我们从黑人女孩的希望、梦想、痛苦、快乐、失败、肉体、声音、故事、表达、风格、家庭、历史和未来中汲取灵感,并把她们放置到艺术创作的中心,以此为出发点,会发生些什么呢?”作家梅丽莎·哈里斯·佩里(Melissa Harris Perry)说,“Lemonade就是这样一件艺术成果。当然,还有许多创作的可能性,但艺术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因为我们很少将黑人女性放置在艺术创作的中心。”
Fusion记者科利尔·梅耶松(Collier Meyerson)说:
白人男性将我们从他们的历史书中清除了,将我们从所属的家庭中抹掉了,剥夺了我们致富的权利。所以,碧昂斯将数百年来他们做的坏事还施彼身——在碧昂斯创造的美国南部图景中没有一个白人男性。但Lemonade将白人男性从画面上抹去并没能带走他们强加在我们身上的痛苦和殒命事实。南方的复杂性都表现在黑人女性身上——我们站起来做自己的女王,却同时也戴着沉重的镣铐。
诚如Ijeoma Oluo在卫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Lemonade讲述的是黑人女性拥有的那份爱——这份爱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疯狂,会让我们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强。”
Lemonade以及Formation并不是想要引来白人的侧目;它也不想取悦大多数白人;它也不想向白人高贵的社会地位请安。它想要表达的恰恰是,如果它让某些观众反感,那么这是观众的想象力出现了问题,而不是碧昂斯这件艺术品本身存在问题。
影片中碧昂斯对女权主义者的诠释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卫报》记者Dave Schilling认为碧昂斯塑造的女权主义者形象更加真实:“她没有强调女权主义盛气凌人的一面,她是有血有肉的个体——她会犯错,她很敏感,她为各种矛盾思想所左右。”
女权主义者毕竟还是人——混乱、复杂、容易犯错,最终都不是完美的。两个不完美的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也同样是混乱、复杂、充满矛盾的,需要双方的妥协和谅解才能维系这段感情。女权主义并不会因为表演者完美的形象而得到改善,因为这样的女权主义没有回旋的余地,有种不容商榷的霸道。
名人的生活也不是完美的。碧昂斯邀请我们走进她不完美、耐人寻味、充满了起伏的个人生活。不完美并不会减少我们对她的尊敬。Lemonade能够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我们一点都不意外;令人意外的是,这么多人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意识到她一直是一个值得人敬仰的艺术家。
翻译:韩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