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亚楠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街一巷,这是一座城。老有所养,住所常新,安全便利,这是一座“智慧城”。
伴随数字化吹起的号角,不断激起智慧的回音。在城市建设的竞争赛道上,一个确定的趋势便是城市将变得越来越智慧。
进入2021年,青岛推进数字化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一个个关于青岛数字城市的会议,一项项布局数字经济的举措无一不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数字城市的建设,青岛等不起,也慢不得。
青春之岛,阳光之城,数字未来。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数字山东”“数字青岛”建设要求,探讨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路径,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6月27日,青岛市城阳区在全市积极行动,成功举办数字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为数字青岛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当数字城市建设浪潮涌来,城阳携带着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决心,借助一系列成效与举措,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
未来可见
共绘数字城市发展蓝图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囊括了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们的一切生活轨迹。因此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加的智慧、健康和宜居,是城市化工作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
步入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城市治理和建设已然翻开了一页全新的篇章。
在“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化”被多次提及,成了越来越“热门”的词汇。如何高质量地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成为各个城市的一道“必选题”。

盛会赋能,共绘蓝图。6月27日,数字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城阳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未来可见,数字即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国家工程院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了数字城市的热点前沿议题,以及所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新目标,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智慧盛宴。
当下,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正驱动着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建设新型数字城市,已不仅仅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未来构建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础。
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会议中表示,城阳区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等数字产业特色突出,已率先走在青岛市前列,希望同当地政府、企业、院校有更多的交流,为当地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基础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政务民生,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无缝融合。

在会议现场推介环节,青岛(城阳)数字产业发展园区与中电科、华炫鼎盛、百度、海纳云、深圳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浙大中控、万达信息、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8家头部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此外,浪潮、平安、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意向入驻青岛(城阳)数字产业发展园区的企业与管委会、园区完成项目签约。截止目前,已有52家企业在园区注册。
勇当数字青岛建设先行区,城阳用一系列数据和成绩,为城区迈向智慧城市,做足了铺垫。
数字城市箭在弦上
智慧城阳走在青岛前列
迎来信息时代,城市之间的竞技也随之杀入了新的赛场。“智慧城市”此起彼伏、“数字转型”群声鼎沸。截止2019年底,国内便有不少于700个城市在政府工作计划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2021年的全国两会,提出了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随后,国家网信办明确,《“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正在抓紧制定,未来将从九个方面推动落实数字中国的建设。
面对事关发展成败的关键选择,青岛早已有了自己的选择: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数字青岛建设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中,城阳定位为青岛中央活力区、幸福新城阳,肩负着青岛贯通南北、联通东西的发展使命,回归助力“数字青岛”建设,城阳同样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早在2017年,城阳就已着眼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在全市率先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前瞻性研究与谋划。近年来,城阳区围绕数字“优政、惠民、兴业、强基”,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一体化谋划,加快推进数字青岛先行区建设。
2019年,城阳区获评“中欧绿色智慧城市产业创新城市”,作为青岛市首个县(市、区)获批山东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
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城市技术架构是实现城市全局结构性突破、质变的基础。
在标准制定和企业率先探索方面,城阳也引领在前,并与华为公司、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顶层规划设计城阳区新型智慧城市,并制定了《城阳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设计》《城阳区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从本质上来看,数字政府建设始终是围绕解决群众需求,通过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来增强公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一直把民生改善放在首位的城阳深谙此道。为此,树立起了“慧民生”标杆,率先完成“青e办”APP城阳分厅试点建设,已完成57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和9项地方特色应用接入;“城阳人民医院”等5大场景应用荣获“2020青岛市民最喜爱的掌上政务服务应用”;在全市率先试点实施城阳区义务教育招生掌上办,实现家长报名、材料提交、信息审核、录取发布全程“零证明”“零跑腿”,提高群众办事效率……
毫无疑问,城阳持续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农业发力,数字城市已经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融入到了城市发展、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
透过这一件件工作和成果,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一场数字化智慧浪潮正在涌向城阳。
迈向高质量!
城阳探索智慧化数字城区建设
一座现代化的数字城市,不仅有产业的奇兵突进,也应有看不见的城市温暖,一座城区亦如此。从内到外,从企业到市民,从安居到乐业,提升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向高品质之城蓬勃奋进。
走进城阳,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见证者。
展望“十四五”,城阳数字城市建设将与企业、产业、市民一起,不断激活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城市层面,城阳将高标准建设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力争达到省级五星级智慧城市标准。持续通过数字化赋能,全面提升“掌上办”服务能力,让企业和市民办事更加智能、方便、快捷。加强移动政务服务运营推广,做好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进一步拓展数据资源在社会治理、公共安全、民生服务、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赋能应用,让城市运行更智慧,真正地实现生活舒心。
在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方面,城阳也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每年安排1亿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设立10亿元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专项基金,以此来加大应用场景的阳光开放,支持各行业领域的头部企业能够落户城阳,共建共享数字城阳发展机遇。
同时,在开放更多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方面,城阳持续推进“企业提需求、政府配政策”机制,聚力招项目、引人才、聚产业、培税源,努力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四链合一”发展生态,吸引更多的数字城阳建设“城市合伙人”。
依托数字城市建设,城阳区不断释放创新活力,轨道交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智慧农业等乘势而起,以此为基础,高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产业等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的城阳,也将为青岛加快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并推进城市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建设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贡献城阳力量。
城市有格局、产业有路径、民生有温度,美好蓝图正日渐化为今日阳光城阳正在崛起的崭新轮廓。伴随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可以预见,焕活阳光、勇担使命的城阳,迈向“智慧城区”的步伐坚定而稳健。

来源:凤凰网青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