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财务自由,我们大多会心里“咯噔”一下,然后盘算自己现在有多少钱,要多少钱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得出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然而我们每个人列出的这两个数字很少有一样的,尤其是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多少钱这个数字,十之八九是不同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这是不是一个可以用钱衡量的概念呢?
什么是财务自由?
关于财务自由,很多人说,买我想买的东西不问价,这是自由;也有人说,我不想工作就不工作,影响不到我的正常生活,这是财务自由;还有人说,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就算财务自由。那么,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呢?
在经济学里,财务自由指的是个人(或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工作收入,即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有源源不断的钱进账,不用为生计奔波,这就是财务自由,比如股票分红、银行利息、租金收益、版权收益、专利收益等等。
财务自由和收入高低有必然关系吗?
看完了上面的财务自由概念,我们来厘清其中的要点之一,财务自由和收入高低有关系吗?有,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是不是必须得有很多钱,才算财务自由?
我们看个例子,小A原本是一个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屌丝,在遇到他现任老板前,一直干着一份月薪3000块的工作,生活过得不咸不淡,自从换工作遇到了对他青眼相加的现任老板,小A的薪水就从3000块翻到了6000块,瞬间,小A觉得自己实现了财务自由,买不买房买不买车,其实他觉得租房坐公共交通也不错,而现在每月进账6000块,他可以实现自己出去玩的愿望,对他来说这就是财务自由。
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小B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技术高管,年薪百万,有车有房,以前他一直觉得自己过得还算自由,至少生活里他想买的东西随时都可以买下。但自从他上了某高校的总裁班之后,突然觉得紧张起来,原先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危机感越来越强,因为他的“同学”个个不逊色于他,还每天都在解锁新的赚钱方式,他突然担忧起来,自己赚的钱是否真的够花?从此,他再没觉得“自由”过。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月收入6000可以让人觉得财务自由,同样,月收入10万也可能让人觉得不自由。可见,实现财务自由需要的金钱,是一个相对值,它更接近“效用÷期望值”。
财务自由不是说不工作也有钱进账么?
说实话,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人是每天什么都不需要做的,也许你会说,富二代啊,他们每天吃吃喝喝到处玩也可以月入几百万(老爹留下来的分红),这样讲,恐怕错解了一个概念,工作并不只有为钱而忙这一种,还有一种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忙碌。比如,“万达公子”王思聪,他喜欢玩游戏,投资了好几个游戏公司,凭借着自己的专业和眼光,竟然还获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
所以,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不是你上不上班,而是你有没有在某一领域特别擅长,以至于仅凭出卖这项技能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