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战旗村时称赞“战旗飘飘,名副其实”,作出“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重要指示。牢记嘱托,成都市郫都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秉持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思维,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典范城区为统揽,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转型发展样板区,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奋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科学规划
构筑“一区四片五带多廊”生态格局
郫都区坚决落实“西控”“中优”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推动绿色城市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构建“五区二轴二带”全域空间布局,守住“山水林田园”生态本底,锚定2.2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加快细化“三线一单”,建设“青山绿道蓝网”大尺度生态廊道和滨水景观体系,构筑“一区四片五带多廊”生态格局,营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美绿色青山生态名城、中国最美生态宜居名城等殊荣。

绿色发展
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郫都区出台“绿色发展20条”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产业生态圈理念引领产业功能区发展。坚持城乡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建设128平方公里“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和42公里乡村振兴示范环线,构建“10+3”特色产业体系,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区,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连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生态惠民
绘就天更蓝山更绿 水更清的美好图景
郫都区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价值取向,久久为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立足担负成都市主城区86.3%以上供水任务的最大区情,划定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36.21平方公里,生态搬迁1002户、3224人,关闭“散乱污”企业1849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100%达标。同时,坚持“三治一增”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0年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100%,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空气优良天数290天、较“十二五”末提高126天,呈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景更美的生态画卷。

安逸宜居
进可拥都市繁华 退可享田园静谧
郫都区牢固树立“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发展定位,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取向,打出了绿色营城、宜居宜业的“组合拳”。
加快开发东南部新城,启动建设10个地铁TOD项目,改造提升151个老旧院落、4个城中村、6个棚户区,城市面貌基本完成向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蜕变。高标准建设菁蓉湖公园“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成城市公园、生态湿地、小游园和微绿地142个,绿道354公里。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传承城市文脉,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厚植文化自信,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打造战旗村、吕家院子、云桥湿地等一批生态价值转化典型场景。加快构建“轨道+交通+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公交高铁地铁无缝衔接,一批新消费地标相继落成,市民进可享都市繁华、退可拥田园静谧。

来源:天府郫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