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东鹏饮料是否值得“千亿市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东鹏饮料是否值得“千亿市值”?

能量饮料界“群雄逐鹿”,东鹏饮料能否持续领跑,值得深思。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每日财报 赵景致

六月,东鹏饮料一个月内发出三则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随之而来的消息,是东鹏饮料市价破千亿、成为A股功能饮料第一股。

东鹏饮料市值破千亿的新闻,也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从股票发行到市值过千亿东鹏仅用了半个月,目前市值就饮料品类而言,仅次于农夫山泉(港股)。

与此同时,能量饮料也是中国饮料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市场规模直逼600亿元。能量饮料赛道厮杀也相当残酷,霸主红牛之后还有乐虎、战马、脉动等一众玩家,目前,这条赛道上人员还在不断涌入,呈现群雄逐鹿之势,东鹏饮料能否持续领跑,也值得深思。

能量饮料占比超九成,非能量饮料发展受限

根据东鹏饮料的招股书,2021年1-3月份东鹏饮料的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83.37%,营业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108.08%,能量饮料市场占有率15%。

东鹏饮料的财报数据相当亮眼。但在财报数据背后,却存在着诸多隐患,收入来源单一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的功能饮料公司,都有一款主打的产品,东鹏饮料也不例外,其拳头产品就是“东鹏特饮”,“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深入人心,已然成为东鹏饮料的代名词。尽管单一产品策略给东鹏饮料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从整体来讲,并不利于公司扩大消费群体,目前东鹏特饮的定位明显是年轻的男性客群,缺少适合其他客群的产品。

从数据上来看,2020年东鹏能量饮料占公司总收入的94.32%,占比过高,相对单一的产品结构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对能量饮料的销售依赖程度较高,如果能量饮料行业市场环境出现恶化、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以及相关行业监督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东鹏饮料虽率先 IPO,但瓶装饮料正处在咖啡、奶茶和新式茶饮的夹击之中。东鹏饮料 IPO 之前,它与红牛的最新融资分别停留在 2017 年与 2015 年。这之后,“0糖0卡”的饮品开始成为各个饮料品牌的卖点,大量融资事件发生在元气森林、喜茶等新消费品牌的身上。

显然东鹏饮料也对此进行了战略布局。2018年,东鹏特饮对陈皮特饮重新进行包装,2019年推出新品“由柑柠檬茶”,东鹏加気、东鹏零糖等,2020年3月再次推出全新包装上市的“由柑柠檬茶王炸”。不过截至目前,这些尝试效果并不理想。

研发投入占比较小,产品竞争点尚不明显

对单品依赖过度的背后,也显示出了东鹏对产品研发方面的重视不足。

数据显示,研发人员在东鹏人数占比仅为1.58%,2018到2020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72%,0.67%,0.72%。与之相对,销售人员占比67.4%,销售费用分别占比31.92%,23.37%,20.98%。在东鹏的59项专利中,大多都是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有关发明的项目仅为两项。

然而在快消行业,研发水平和配方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时刻跟随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才能保证在市场中的位置不被超越。而大量的研发投入是保持推陈出新的必要条件。

研发投入较少,同样会造成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东鹏想要在被红牛占据的市场“冲出来”,就只能向红牛看齐。口味上来说,东鹏特饮和红牛相似,广告上,前有“累了困了喝红牛”,后就有“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从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选择东鹏特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较高的性价比,消费者对东鹏特饮产品没有刚性的追求,既然东鹏特饮可以用性价比占据市场,未来也会有其他品牌抢夺东鹏特饮市场,东鹏特饮还需要在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寻找独有的竞争点。

销售区域相对集中,销售渠道过于单一

从市场范围来讲,东鹏饮料还存在销售区域相对集中的隐患。

东鹏饮料最早起步于广东地区,2013年开始进军全国市场,目前以深圳为营销计划中心,设立了广东、广西、华中、华东等事业部,完成全国市场的基本布局,但时至今日公司对计划中心市场仍较为依赖,广东和广西市场撑起了东鹏的大多数业绩。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广东、广西区域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达到70%左右。

从知名度来看,东鹏饮料在北方的知名度并不高。不少北方的消费者只知有“红牛”而不知有“东鹏特饮”。而且,招股书中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东鹏所有的10家全资子公司,全部处于秦岭以南,也就是南方地区。

事实上,东鹏特饮也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其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在广东区域的销售占比仍然较高,销售区域较为集中。因此该区域的经济结构、市场容量、消费水平及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将对公司未来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鹏饮料选择扩产能这条路子。此番上市,东鹏募集8.09亿元用于规划建设11条生产线,一旦顺利建成将形成近90万吨的生产能力。

不过,东鹏饮料现有的产能也并未达到完全饱和状态。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东鹏饮料的产能分别约为74.04万吨、104.53万吨、153.08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1%、62.03%、66.38%。对此,证监会也曾提出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是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疑问。

除了销售区域较为集中外,东鹏饮料目前的销售渠道也较为单一。

从数据来看,经销收入在近三年来占比都达到了97%以上,几乎是东鹏的全部收入来源。

而从目前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看来,快消行业的渠道变革日新月异。在互联网电商冲击和新零售启发下,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大趋势。食品业龙头达利食品前些年便是通过渠道和产能制胜市场竞争,但近几年开始存在着业绩增长乏力的问题,达利目前也在不断尝试开拓新的渠道。而东鹏饮料如此倚重线下经销商,直营渠道和线上渠道过于薄弱,能走多远还需时间的考验。

总而言之,产品、区域、渠道的单一,是东鹏饮料目前面对的三个挑战,如果不能加以解决,“千亿市值”似乎过于夸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东鹏饮料

539
  • 东鹏饮料一季度净利增长超30%,东鹏特饮收入占比近九成
  • 东鹏饮料(605499.SH):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为6.64亿元,同比增长33.5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东鹏饮料是否值得“千亿市值”?

能量饮料界“群雄逐鹿”,东鹏饮料能否持续领跑,值得深思。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每日财报 赵景致

六月,东鹏饮料一个月内发出三则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随之而来的消息,是东鹏饮料市价破千亿、成为A股功能饮料第一股。

东鹏饮料市值破千亿的新闻,也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从股票发行到市值过千亿东鹏仅用了半个月,目前市值就饮料品类而言,仅次于农夫山泉(港股)。

与此同时,能量饮料也是中国饮料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市场规模直逼600亿元。能量饮料赛道厮杀也相当残酷,霸主红牛之后还有乐虎、战马、脉动等一众玩家,目前,这条赛道上人员还在不断涌入,呈现群雄逐鹿之势,东鹏饮料能否持续领跑,也值得深思。

能量饮料占比超九成,非能量饮料发展受限

根据东鹏饮料的招股书,2021年1-3月份东鹏饮料的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83.37%,营业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108.08%,能量饮料市场占有率15%。

东鹏饮料的财报数据相当亮眼。但在财报数据背后,却存在着诸多隐患,收入来源单一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的功能饮料公司,都有一款主打的产品,东鹏饮料也不例外,其拳头产品就是“东鹏特饮”,“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深入人心,已然成为东鹏饮料的代名词。尽管单一产品策略给东鹏饮料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从整体来讲,并不利于公司扩大消费群体,目前东鹏特饮的定位明显是年轻的男性客群,缺少适合其他客群的产品。

从数据上来看,2020年东鹏能量饮料占公司总收入的94.32%,占比过高,相对单一的产品结构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对能量饮料的销售依赖程度较高,如果能量饮料行业市场环境出现恶化、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以及相关行业监督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东鹏饮料虽率先 IPO,但瓶装饮料正处在咖啡、奶茶和新式茶饮的夹击之中。东鹏饮料 IPO 之前,它与红牛的最新融资分别停留在 2017 年与 2015 年。这之后,“0糖0卡”的饮品开始成为各个饮料品牌的卖点,大量融资事件发生在元气森林、喜茶等新消费品牌的身上。

显然东鹏饮料也对此进行了战略布局。2018年,东鹏特饮对陈皮特饮重新进行包装,2019年推出新品“由柑柠檬茶”,东鹏加気、东鹏零糖等,2020年3月再次推出全新包装上市的“由柑柠檬茶王炸”。不过截至目前,这些尝试效果并不理想。

研发投入占比较小,产品竞争点尚不明显

对单品依赖过度的背后,也显示出了东鹏对产品研发方面的重视不足。

数据显示,研发人员在东鹏人数占比仅为1.58%,2018到2020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72%,0.67%,0.72%。与之相对,销售人员占比67.4%,销售费用分别占比31.92%,23.37%,20.98%。在东鹏的59项专利中,大多都是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有关发明的项目仅为两项。

然而在快消行业,研发水平和配方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时刻跟随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才能保证在市场中的位置不被超越。而大量的研发投入是保持推陈出新的必要条件。

研发投入较少,同样会造成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东鹏想要在被红牛占据的市场“冲出来”,就只能向红牛看齐。口味上来说,东鹏特饮和红牛相似,广告上,前有“累了困了喝红牛”,后就有“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从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选择东鹏特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较高的性价比,消费者对东鹏特饮产品没有刚性的追求,既然东鹏特饮可以用性价比占据市场,未来也会有其他品牌抢夺东鹏特饮市场,东鹏特饮还需要在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寻找独有的竞争点。

销售区域相对集中,销售渠道过于单一

从市场范围来讲,东鹏饮料还存在销售区域相对集中的隐患。

东鹏饮料最早起步于广东地区,2013年开始进军全国市场,目前以深圳为营销计划中心,设立了广东、广西、华中、华东等事业部,完成全国市场的基本布局,但时至今日公司对计划中心市场仍较为依赖,广东和广西市场撑起了东鹏的大多数业绩。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广东、广西区域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达到70%左右。

从知名度来看,东鹏饮料在北方的知名度并不高。不少北方的消费者只知有“红牛”而不知有“东鹏特饮”。而且,招股书中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东鹏所有的10家全资子公司,全部处于秦岭以南,也就是南方地区。

事实上,东鹏特饮也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其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在广东区域的销售占比仍然较高,销售区域较为集中。因此该区域的经济结构、市场容量、消费水平及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将对公司未来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鹏饮料选择扩产能这条路子。此番上市,东鹏募集8.09亿元用于规划建设11条生产线,一旦顺利建成将形成近90万吨的生产能力。

不过,东鹏饮料现有的产能也并未达到完全饱和状态。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东鹏饮料的产能分别约为74.04万吨、104.53万吨、153.08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1%、62.03%、66.38%。对此,证监会也曾提出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是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疑问。

除了销售区域较为集中外,东鹏饮料目前的销售渠道也较为单一。

从数据来看,经销收入在近三年来占比都达到了97%以上,几乎是东鹏的全部收入来源。

而从目前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看来,快消行业的渠道变革日新月异。在互联网电商冲击和新零售启发下,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大趋势。食品业龙头达利食品前些年便是通过渠道和产能制胜市场竞争,但近几年开始存在着业绩增长乏力的问题,达利目前也在不断尝试开拓新的渠道。而东鹏饮料如此倚重线下经销商,直营渠道和线上渠道过于薄弱,能走多远还需时间的考验。

总而言之,产品、区域、渠道的单一,是东鹏饮料目前面对的三个挑战,如果不能加以解决,“千亿市值”似乎过于夸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