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4家!今年它们扎堆干这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4家!今年它们扎堆干这事

争当行动派。

图片来源:Pexels-cottonbro

文|青眼  小鱼

近期,海外美妆品牌电商代运营商高浪控股开启上市辅导。经青眼统计,今年有24家相关企业要么已经成功在股市交易,要么正摩拳擦掌走在上市的道路上。

不过相比前两年,企业上市最快只要2-3月,今年上市周期普遍翻倍,随着监管审核收紧,也不乏有企业打起了退堂鼓,上市也越来越难了。

24家企业IPO

前不久,天美生物、百洋医药前后脚登陆股市引发关注,前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者选择了国内A股。据悉,天美生物专注于香精香料生产,系宝洁、花王等化妆品日化企业供应商。借助在医药零售与运营的经验,百洋医药则正在着手打造功效型化妆品商业化平台。

实际上,今年3月份,嘉亨家化和贝泰妮也几乎是同一时间敲钟上市。再加上联合利华、卡诗等美妆代运营商凯淳股份,今年已经有5家化妆品相关企业上市。

除此之外,还有19家化妆品企业启动IPO,涵盖化妆品原料、代工、包材、品牌、代运营商、零售商。其中,新瀚新材、艾录股份、悠可集团等多家企业已经过会,进入到上市关键期。

又如凯诘电商、数聚智连则在上个月首次披露了招股书,另外花印母公司、代工厂克劳丽化妆品等6家企业也正在进行上市辅导,均向资本市场发起了进攻。

当然也不乏有企业屡败屡战,一直坚持闯关。由此可见,一旦时机成熟,通过上市融资来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都在争当行动派。

原料、代运营商最疯狂

现如今,还未上市的头部品牌企业已经所剩不多,反倒是在国内经济和化妆品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上下游企业的上市热情高涨,尤其是代运营商和原料商,共有14家企业IPO。

阿里系、京东系代运营商逐个登台。自从壹网壹创成功上市,电商代运营商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扎堆进入股市。品牌“上线”需求高涨,专业代运营公司就成为首选。除了壹网壹创、丽人丽妆、凯淳股份这些阿里系电商平台代运营商,数聚智连、路捷鲲驰等京东代运营商也一一亮相资本市场。

对这些企业而言,业绩增长和电商发展的大趋势是支撑他们涌向股市的动力。从已有数据可知,除了凯淳股份和青木股份,其他几家企业规模都是10亿以上,实力不容小觑,第二次冲击港股的优趣汇以28亿排名第一。(注:优趣汇与悠可集团归母净利润摘取的是年内利润。)

传统原料商规模小、缺乏话语权。在原料端,化妆品行业也仍面临着“卡脖子”的风险,因为绝大部分国内企业规模小,缺少话语权。从下表也可以看到,各家企业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湖南丽臣年营收23.7亿元,金三江只有1.9亿元。

当然,湖南丽臣所生产的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更为广泛,而金三江主营牙膏用二氧化硅,相对有品类局限,所以应用范围不同,体量存在差异也是无法避免的。

更重要的还是,国内日化与化妆品原料产业基础薄弱,企业也缺乏一定的品牌意识,由此造成落后局面。不过未来随着这些企业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不断优化产能、技术工艺,直接对接终端品牌企业客户,拓宽销路也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免税店巨头中国中免开启A股与H股并行路线,正式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该公司去年免税香化收入180.33亿元。在A股上市仅3个月,贝泰妮也将打算在港股二次上市。看得出,国内企业都迫切希望吸纳更多资本,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收缩,这些企业打“退堂鼓”

要进入股市,上市前的“考试”必不可少。从证券交易所受理企业IPO申请,到审核问询、上市委员会审议,乃至被抽中现场检查,每一个环节都十分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过程也比较长。

从这24家企业的IPO进度可知,从提交招股书到最终上市,基本都要花上1年左右时间。对比此前上市的企业,今年上市周期拉长、审核趋严,上市明显变难了。

以深交所创业板为例,去年上市的爱美客、谱尼测试等大量企业从IPO受理到注册生效平均时长大约是2-3个月。据悉,证券交易所于2020年6月30日受理爱美客的IPO申请,3个月后的9月28日该公司正式敲钟上市,效率可谓相当高。

▍截自深交所创业板官网

再看今年,大半年甚至一年时间过去,新瀚新材、亚香股份、艾录股份、金三江等化妆品企业还卡在提交注册环节,迟迟没有结果。如果注册生效,下一步就可以招股并敲钟上市,若是注册失败也就代表一切归零。

▍截自深交所创业板官网

如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监张鹏公开发言所分析的,注册制的审核理念是强监管,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从IPO申报时第一稿,到注册过程中的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处处体现了严监管的态势。

今年新股审核的环境不是很宽松,也出现了企业主动撤材料,搁浅上市计划的现象。今年1月5日,伊贝诗、果本品牌母公司仙迪股份在经历了几次问询之后,决定撤回上市申请材料,最终IPO终止。同行企业中,格林生物、南讯股份的IPO也已经终止。其中格林生物主要从事生物源香料和全合成香料的生产销售;南讯股份则为企业提供CRM软件及服务,客户涵盖欧莱雅、杭州悠可等公司。

格林生物彼时终止IPO恐怕也与被中国证监业协会抽中,要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进行检查无不关系。而且有意思的是,与格林生物同一批被抽中检查的其他19家企业,如恒伦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凤凰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也都撤回材料,终止了IPO,十分罕见。

▍截自中国证监业协会官网

▍截自深交所创业板官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集体撤材料的情况,无外乎是对自身财务、主营业务各方面缺乏信心,而现场检查无疑是放大了企业的担忧和问题,所以为了避免暴露更多问题,这些企业也只好及时退出。

不过在那次上市计划告吹后,仙迪股份透露不久之后会重新来过,但到目前还没有最新进展。反倒是格林生物悄悄地更换了保荐人,于今年6月在浙江证监局备案,重启了IPO。

但就目前来说,监管审核趋严,狠抓上市企业质量,未来化妆品企业上市更要练好内功,做足功课再来迎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4家!今年它们扎堆干这事

争当行动派。

图片来源:Pexels-cottonbro

文|青眼  小鱼

近期,海外美妆品牌电商代运营商高浪控股开启上市辅导。经青眼统计,今年有24家相关企业要么已经成功在股市交易,要么正摩拳擦掌走在上市的道路上。

不过相比前两年,企业上市最快只要2-3月,今年上市周期普遍翻倍,随着监管审核收紧,也不乏有企业打起了退堂鼓,上市也越来越难了。

24家企业IPO

前不久,天美生物、百洋医药前后脚登陆股市引发关注,前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者选择了国内A股。据悉,天美生物专注于香精香料生产,系宝洁、花王等化妆品日化企业供应商。借助在医药零售与运营的经验,百洋医药则正在着手打造功效型化妆品商业化平台。

实际上,今年3月份,嘉亨家化和贝泰妮也几乎是同一时间敲钟上市。再加上联合利华、卡诗等美妆代运营商凯淳股份,今年已经有5家化妆品相关企业上市。

除此之外,还有19家化妆品企业启动IPO,涵盖化妆品原料、代工、包材、品牌、代运营商、零售商。其中,新瀚新材、艾录股份、悠可集团等多家企业已经过会,进入到上市关键期。

又如凯诘电商、数聚智连则在上个月首次披露了招股书,另外花印母公司、代工厂克劳丽化妆品等6家企业也正在进行上市辅导,均向资本市场发起了进攻。

当然也不乏有企业屡败屡战,一直坚持闯关。由此可见,一旦时机成熟,通过上市融资来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都在争当行动派。

原料、代运营商最疯狂

现如今,还未上市的头部品牌企业已经所剩不多,反倒是在国内经济和化妆品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上下游企业的上市热情高涨,尤其是代运营商和原料商,共有14家企业IPO。

阿里系、京东系代运营商逐个登台。自从壹网壹创成功上市,电商代运营商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扎堆进入股市。品牌“上线”需求高涨,专业代运营公司就成为首选。除了壹网壹创、丽人丽妆、凯淳股份这些阿里系电商平台代运营商,数聚智连、路捷鲲驰等京东代运营商也一一亮相资本市场。

对这些企业而言,业绩增长和电商发展的大趋势是支撑他们涌向股市的动力。从已有数据可知,除了凯淳股份和青木股份,其他几家企业规模都是10亿以上,实力不容小觑,第二次冲击港股的优趣汇以28亿排名第一。(注:优趣汇与悠可集团归母净利润摘取的是年内利润。)

传统原料商规模小、缺乏话语权。在原料端,化妆品行业也仍面临着“卡脖子”的风险,因为绝大部分国内企业规模小,缺少话语权。从下表也可以看到,各家企业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湖南丽臣年营收23.7亿元,金三江只有1.9亿元。

当然,湖南丽臣所生产的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更为广泛,而金三江主营牙膏用二氧化硅,相对有品类局限,所以应用范围不同,体量存在差异也是无法避免的。

更重要的还是,国内日化与化妆品原料产业基础薄弱,企业也缺乏一定的品牌意识,由此造成落后局面。不过未来随着这些企业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不断优化产能、技术工艺,直接对接终端品牌企业客户,拓宽销路也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免税店巨头中国中免开启A股与H股并行路线,正式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该公司去年免税香化收入180.33亿元。在A股上市仅3个月,贝泰妮也将打算在港股二次上市。看得出,国内企业都迫切希望吸纳更多资本,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收缩,这些企业打“退堂鼓”

要进入股市,上市前的“考试”必不可少。从证券交易所受理企业IPO申请,到审核问询、上市委员会审议,乃至被抽中现场检查,每一个环节都十分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过程也比较长。

从这24家企业的IPO进度可知,从提交招股书到最终上市,基本都要花上1年左右时间。对比此前上市的企业,今年上市周期拉长、审核趋严,上市明显变难了。

以深交所创业板为例,去年上市的爱美客、谱尼测试等大量企业从IPO受理到注册生效平均时长大约是2-3个月。据悉,证券交易所于2020年6月30日受理爱美客的IPO申请,3个月后的9月28日该公司正式敲钟上市,效率可谓相当高。

▍截自深交所创业板官网

再看今年,大半年甚至一年时间过去,新瀚新材、亚香股份、艾录股份、金三江等化妆品企业还卡在提交注册环节,迟迟没有结果。如果注册生效,下一步就可以招股并敲钟上市,若是注册失败也就代表一切归零。

▍截自深交所创业板官网

如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监张鹏公开发言所分析的,注册制的审核理念是强监管,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从IPO申报时第一稿,到注册过程中的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处处体现了严监管的态势。

今年新股审核的环境不是很宽松,也出现了企业主动撤材料,搁浅上市计划的现象。今年1月5日,伊贝诗、果本品牌母公司仙迪股份在经历了几次问询之后,决定撤回上市申请材料,最终IPO终止。同行企业中,格林生物、南讯股份的IPO也已经终止。其中格林生物主要从事生物源香料和全合成香料的生产销售;南讯股份则为企业提供CRM软件及服务,客户涵盖欧莱雅、杭州悠可等公司。

格林生物彼时终止IPO恐怕也与被中国证监业协会抽中,要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进行检查无不关系。而且有意思的是,与格林生物同一批被抽中检查的其他19家企业,如恒伦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凤凰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也都撤回材料,终止了IPO,十分罕见。

▍截自中国证监业协会官网

▍截自深交所创业板官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集体撤材料的情况,无外乎是对自身财务、主营业务各方面缺乏信心,而现场检查无疑是放大了企业的担忧和问题,所以为了避免暴露更多问题,这些企业也只好及时退出。

不过在那次上市计划告吹后,仙迪股份透露不久之后会重新来过,但到目前还没有最新进展。反倒是格林生物悄悄地更换了保荐人,于今年6月在浙江证监局备案,重启了IPO。

但就目前来说,监管审核趋严,狠抓上市企业质量,未来化妆品企业上市更要练好内功,做足功课再来迎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