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00后选大学看什么?当然是录取通知书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00后选大学看什么?当然是录取通知书了

当新一代青年在选择学校时,除了看院校排名、学科建设等标准化指标之外,他们究竟还想要些什么?

文  | 文化产业评论 辣笔小新

编辑 | 周嘉瑜

7月10日,清华大学首封录取通知书发出。然而,网友们的反应却是“今年的清华不太行”。

清华:What?哪里不太行???

当复旦大学拿出一个“迎新大礼包”时,清华学子顿悟了……

随着网上各大高校通知书设计细节的曝光,号称史上最卷的一届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当新一代青年在选择学校时,除了看院校排名、学科建设等标准化指标之外,他们究竟还想要些什么?

一年一度: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又来了

显然,学校作为青年集体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意味着营造一个好的精神环境和修养氛围,更重要地是展现出一种充满朝气的校园制度和创新表达能力。

在这样的标准下,一批表现优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脱颖而出。不少人看到后,甚至表示“希望重新参加高考”ORZ……

首先登台的是“玩转黑科技组”,以各大理工类院校为代表,通知书上处处流露着理科生的浪漫。

天津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封面开合处,装置了一颗可以手触温感变色的“星星”。而这颗“星星”就是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8917号小行星——名为“天津大学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则被誉为“开箱盲盒”。团队共设计有7种不同的航空、航天、民航飞行器等徽章,新生将随机收获放置在录取通知书中的任意2枚。

而东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太会了”,不单能“唱歌”,还会发光!当通知书启封后校歌便自动播放,同时,校内的标志性建筑大礼堂也随之被点亮。“星空”的照耀,使得这所百年大学仿佛在熠熠生辉。

接着上场的是“传统文化组”,以师范类大学为首,把当地手艺人请进了校园,将非遗工艺存续在了录取书之上。

尽管今年各大高校在设计上花式battle,但陕西师范大学依旧坚持“手写即正义”。“用毛笔书写录取书”这项传统,至今延续了15年。每年的迎新季,该校十多名老教授便同校友代表一起,花上大概一周的时间,用书法来完成大约4500份录取书的署名和签名。

温州大学则以瑞安市东源村的国家级非遗“木活字印刷技艺”为原型,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木活字”录取通知书。据悉,每一张录取证书都由非遗传承人亲手印刷。两位传承人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共印制出了5200张录取证书。

继2019年推出漳浦剪纸版录取通知书后,2020年,闽南师范大学推出了漳州木版年画版录取通知书,再次以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方式,向新生们发出了邀请。

最后一组,是氛围拉满的“精致文艺组”,凭借巧妙的设计击中了许多新生的心。

“夹带私货”第一名的要属南开大学。随通知书一同寄出的,还有一个荷包,里面装着两粒来自浙江嘉兴的莲花种子,鼓励着青年要把种子“一颗留在故乡,不改初心;一颗带来校园,见证成长”。

另一边,今年的清华通知书还是延用以往的3D纸雕技术,配合手工拼插模式,完美复刻了清华“二校门”,就连门两边的贴砖都一起带上了,其设计内涵寓意着每个闪光少年,都能破壁追光,圆梦清华!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把录取通知书看作一项重要的校园文创,不仅呈现出了一种紧跟文化新潮的姿态,更彰显着当代高校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

比肩博物馆:校园文创已有百年史

谈到文创,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与博物馆周边有关。但研究之后,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发现,高校所接触到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要素,并不逊色于博物馆。而世界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正是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面向公众开放的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

当一众博物馆机构还在试水文创的时候,早在1882年,美国「The Coop」礼品店,就已经开始专门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制作各式各样的文化纪念品了。这大概能够称得上是最早的校园文创周边。

从另一个角度看,高校作为时代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一直以来都在产生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

近期的热播剧《觉醒年代》中,就复原了一段鲁迅在1917年受蔡元培委托,为北大设计校徽的历史往事。校徽造型借用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却又映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

“北大”用篆体书写,二字上下排列,让“北”字看起来像是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则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三个“人”字,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寓意着希望北大的仁人志士,能够肩负起开启民智的重任。

因诞生于“五四”时代风潮之下,这枚北大徽章,便承载了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份量。时至今日,以“北大”标识作为IP符号开发的校园文创,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品牌矩阵,不单线下落地了纪念品直营店,线上也开设有网店。

而受地域文化影响,最负盛名的校园文创非武汉大学莫属。每年的三四月份,人们的“樱花情结”集体爆发。武汉大学“云赏樱”开播的第一天,仅1分钟内就涌入了30万人。

今年2月,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少女心”,武大樱花邮局在原有120余种文创产品和40余套武大特色明信片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樱花季限定的26款文创新品,包括樱花扇、樱花文化衫、祈愿牌以及油纸伞等,在赏花期间向游客供应。

总地来说,校园文创IP主要以地标建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校园生活(教学日常/生活轨迹)、隐性文化(校训/校徽/校花/办学理念)等为创作原型,借用叙事与创意融合的方式去解构校园文化。

出钱出力又出圈:校园文创为何越做越精致?

校园语境下的创意产品,无疑是再现和促进校园文化的主要手段。一个形象突出、意趣生动的校园文创IP,具有很强的精神意义和物化价值,将利于高校事半功倍地进行文化宣传。比如提到同济大学,我们总会想到校徽上“三人成众,同舟共济”的意象。

当下,校园文创已然成为了高校构建产学研平台的重要手段。校方通过聚合校友资源,联动非遗组织、政府、企业等主体,进一步推动创新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对接。而校园文创的跨界衍生,亦得益于多方主体对创意新势力的培育、以及对新品类的开发。

例如华东理工大学,就在建校68周年之际,定制了一组化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十二雅馨”香氛。这款产品由12支独立香氛组成,每支香氛都有专属名称,并分别对应校内不同月份、不同地点中常见的植物。无形的香味,就转化成了一幅唯美的“嗅觉记忆地图”。

据团队介绍,该创意始于王利民教授开设的艺术与化学公共选修课,同时基于精细化工日用化学品长期以来的科研经验支撑而成。

项目前期,在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党委宣传部和校友与发展联络处的指导和帮助下,主创人员还进入到国际大型的香氛公司学习闻香、识香和调香技艺。

在创新教育资源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的条件下,华理工已经成功申请了“十二月香”和“二十四节气香”系列香氛的发明专利技术。未来,该文创品牌还将继续谋求与“东方美谷”“美妆小镇”以及华理科技园等主体在产学研用领域上的合作。

另外,许多高校还在继续培育校园文创的热搜体质,不断地通过结合建党百年、迎新季、毕业季、校友返校、校庆等主题,自主举办文创设计大赛,推动更多文创成果的落地转化,进一步赋能高校的文化话语权。

近日,清华大学就推出了限定雪糕,其造型灵感来自于清华的系列代表性符号,如大礼堂、紫荆花、日晷、水木清华等。清新可爱的文创雪糕,被网友们赐名为“知识的味道”。

这些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创,在提升大学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之余,也正逐渐成为院校招生时所要展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软实力。

反观此前,一些高校在宣传上“用力过猛”,利用女生举牌招生,文案内容更是引起不适。而富有人性化又极具亲和力的校园文创,则来得更加高级,也更加有趣。

难道,这不比招生简章管用吗?

结语

事实上,“高校录取通知书”能够冲上热搜榜,正在像人们释放出一个信号:与其吐槽,精益求精的通知书设计是一种“内卷”,毋宁说,这是“后标准化”时代下,社会普遍对大学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期待。而这对于校园文创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参考资料:

1.韦璇,袁俊杰:《高校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初探——以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博物馆为例》

2.罗娟:《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研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00后选大学看什么?当然是录取通知书了

当新一代青年在选择学校时,除了看院校排名、学科建设等标准化指标之外,他们究竟还想要些什么?

文  | 文化产业评论 辣笔小新

编辑 | 周嘉瑜

7月10日,清华大学首封录取通知书发出。然而,网友们的反应却是“今年的清华不太行”。

清华:What?哪里不太行???

当复旦大学拿出一个“迎新大礼包”时,清华学子顿悟了……

随着网上各大高校通知书设计细节的曝光,号称史上最卷的一届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当新一代青年在选择学校时,除了看院校排名、学科建设等标准化指标之外,他们究竟还想要些什么?

一年一度: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又来了

显然,学校作为青年集体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意味着营造一个好的精神环境和修养氛围,更重要地是展现出一种充满朝气的校园制度和创新表达能力。

在这样的标准下,一批表现优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脱颖而出。不少人看到后,甚至表示“希望重新参加高考”ORZ……

首先登台的是“玩转黑科技组”,以各大理工类院校为代表,通知书上处处流露着理科生的浪漫。

天津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封面开合处,装置了一颗可以手触温感变色的“星星”。而这颗“星星”就是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8917号小行星——名为“天津大学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则被誉为“开箱盲盒”。团队共设计有7种不同的航空、航天、民航飞行器等徽章,新生将随机收获放置在录取通知书中的任意2枚。

而东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太会了”,不单能“唱歌”,还会发光!当通知书启封后校歌便自动播放,同时,校内的标志性建筑大礼堂也随之被点亮。“星空”的照耀,使得这所百年大学仿佛在熠熠生辉。

接着上场的是“传统文化组”,以师范类大学为首,把当地手艺人请进了校园,将非遗工艺存续在了录取书之上。

尽管今年各大高校在设计上花式battle,但陕西师范大学依旧坚持“手写即正义”。“用毛笔书写录取书”这项传统,至今延续了15年。每年的迎新季,该校十多名老教授便同校友代表一起,花上大概一周的时间,用书法来完成大约4500份录取书的署名和签名。

温州大学则以瑞安市东源村的国家级非遗“木活字印刷技艺”为原型,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木活字”录取通知书。据悉,每一张录取证书都由非遗传承人亲手印刷。两位传承人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共印制出了5200张录取证书。

继2019年推出漳浦剪纸版录取通知书后,2020年,闽南师范大学推出了漳州木版年画版录取通知书,再次以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方式,向新生们发出了邀请。

最后一组,是氛围拉满的“精致文艺组”,凭借巧妙的设计击中了许多新生的心。

“夹带私货”第一名的要属南开大学。随通知书一同寄出的,还有一个荷包,里面装着两粒来自浙江嘉兴的莲花种子,鼓励着青年要把种子“一颗留在故乡,不改初心;一颗带来校园,见证成长”。

另一边,今年的清华通知书还是延用以往的3D纸雕技术,配合手工拼插模式,完美复刻了清华“二校门”,就连门两边的贴砖都一起带上了,其设计内涵寓意着每个闪光少年,都能破壁追光,圆梦清华!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把录取通知书看作一项重要的校园文创,不仅呈现出了一种紧跟文化新潮的姿态,更彰显着当代高校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

比肩博物馆:校园文创已有百年史

谈到文创,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与博物馆周边有关。但研究之后,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发现,高校所接触到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要素,并不逊色于博物馆。而世界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正是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面向公众开放的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

当一众博物馆机构还在试水文创的时候,早在1882年,美国「The Coop」礼品店,就已经开始专门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制作各式各样的文化纪念品了。这大概能够称得上是最早的校园文创周边。

从另一个角度看,高校作为时代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一直以来都在产生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

近期的热播剧《觉醒年代》中,就复原了一段鲁迅在1917年受蔡元培委托,为北大设计校徽的历史往事。校徽造型借用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却又映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

“北大”用篆体书写,二字上下排列,让“北”字看起来像是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则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三个“人”字,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寓意着希望北大的仁人志士,能够肩负起开启民智的重任。

因诞生于“五四”时代风潮之下,这枚北大徽章,便承载了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份量。时至今日,以“北大”标识作为IP符号开发的校园文创,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品牌矩阵,不单线下落地了纪念品直营店,线上也开设有网店。

而受地域文化影响,最负盛名的校园文创非武汉大学莫属。每年的三四月份,人们的“樱花情结”集体爆发。武汉大学“云赏樱”开播的第一天,仅1分钟内就涌入了30万人。

今年2月,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少女心”,武大樱花邮局在原有120余种文创产品和40余套武大特色明信片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樱花季限定的26款文创新品,包括樱花扇、樱花文化衫、祈愿牌以及油纸伞等,在赏花期间向游客供应。

总地来说,校园文创IP主要以地标建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校园生活(教学日常/生活轨迹)、隐性文化(校训/校徽/校花/办学理念)等为创作原型,借用叙事与创意融合的方式去解构校园文化。

出钱出力又出圈:校园文创为何越做越精致?

校园语境下的创意产品,无疑是再现和促进校园文化的主要手段。一个形象突出、意趣生动的校园文创IP,具有很强的精神意义和物化价值,将利于高校事半功倍地进行文化宣传。比如提到同济大学,我们总会想到校徽上“三人成众,同舟共济”的意象。

当下,校园文创已然成为了高校构建产学研平台的重要手段。校方通过聚合校友资源,联动非遗组织、政府、企业等主体,进一步推动创新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对接。而校园文创的跨界衍生,亦得益于多方主体对创意新势力的培育、以及对新品类的开发。

例如华东理工大学,就在建校68周年之际,定制了一组化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十二雅馨”香氛。这款产品由12支独立香氛组成,每支香氛都有专属名称,并分别对应校内不同月份、不同地点中常见的植物。无形的香味,就转化成了一幅唯美的“嗅觉记忆地图”。

据团队介绍,该创意始于王利民教授开设的艺术与化学公共选修课,同时基于精细化工日用化学品长期以来的科研经验支撑而成。

项目前期,在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党委宣传部和校友与发展联络处的指导和帮助下,主创人员还进入到国际大型的香氛公司学习闻香、识香和调香技艺。

在创新教育资源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的条件下,华理工已经成功申请了“十二月香”和“二十四节气香”系列香氛的发明专利技术。未来,该文创品牌还将继续谋求与“东方美谷”“美妆小镇”以及华理科技园等主体在产学研用领域上的合作。

另外,许多高校还在继续培育校园文创的热搜体质,不断地通过结合建党百年、迎新季、毕业季、校友返校、校庆等主题,自主举办文创设计大赛,推动更多文创成果的落地转化,进一步赋能高校的文化话语权。

近日,清华大学就推出了限定雪糕,其造型灵感来自于清华的系列代表性符号,如大礼堂、紫荆花、日晷、水木清华等。清新可爱的文创雪糕,被网友们赐名为“知识的味道”。

这些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创,在提升大学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之余,也正逐渐成为院校招生时所要展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软实力。

反观此前,一些高校在宣传上“用力过猛”,利用女生举牌招生,文案内容更是引起不适。而富有人性化又极具亲和力的校园文创,则来得更加高级,也更加有趣。

难道,这不比招生简章管用吗?

结语

事实上,“高校录取通知书”能够冲上热搜榜,正在像人们释放出一个信号:与其吐槽,精益求精的通知书设计是一种“内卷”,毋宁说,这是“后标准化”时代下,社会普遍对大学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期待。而这对于校园文创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参考资料:

1.韦璇,袁俊杰:《高校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初探——以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博物馆为例》

2.罗娟:《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研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