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605499.SH)上市后首份成绩单出炉,上半年业绩预增超过50%。
7月14日,东鹏饮料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5亿元至6.85亿元,同比增长50.69%-55.22%。
东鹏饮料称,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以及市场渗透提高。
具体来看,东鹏饮料上半年预计营收36.00亿元-37.20亿元,同比增加45.78%-50.64%;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开拓传统渠道的同时开发现代渠道,由此提升了产品的整体铺市率与覆盖广度。
传统渠道包括华东、华中、西南等省市地区的小卖店、独立便利店、报刊亭等;特通/现代渠道包括高速路服务区、加油站、大型卖场、连锁商超、连锁便利店等。
作为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于今年5月份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46.27元/股。上市仅半个月,公司市值就突破千亿元。截至7月1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49.94元/股,总市值为999.8亿元。
目前,东鹏饮料主要产品包括能量饮料东鹏特饮、非能量饮料(由柑柠檬茶、陈皮特饮)、以及包装饮用水等。其中,东鹏特饮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90%。
东鹏饮料此前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业绩的增长主要系500ml金瓶销量快速提升。该产品属于东鹏特饮3种包装产品中的一种,2020年占能量饮料的比例高达66.28%,而另外2种产品金罐特饮和金砖特饮则作为瓶装产品的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东鹏饮料作为一家市值接近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其收入来源单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东鹏饮料营收分别为30.38亿元、42.09亿元、49.59亿元,其中,能量饮料在报告期内贡献的营收占总收入的94.99%、95.11%、93.88%,比例高居不下。而非能量饮料历年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均未超过5%。
尽管2021年上半年东鹏特饮销量的增长带动东鹏饮料整体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但是该产品的营收占比已经居于高位,这种依靠单一产品获得业绩增长的情况能持续多久呢?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功能饮料具有单品带动的潜力,以红牛为例,已经在全球有几十年成长的成功经验。但是,东鹏饮料在发展中有很明显的短板,就是区域性太强,如果不能突破区域约束,那么很可能无法提升增长的天花板。”
数据显示,东鹏饮料销售地区覆盖了广东、广西、华中、华东等市场,其中,广东地区是公司历年来的核心销售市场,2018年-2020年该地区收入占比分别为61.10%、60.12%、55.74%。可以说,广东撑起了东鹏饮料过半的营收业绩。

显然,东鹏饮料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其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通过不断推进全球化战略以此带动除广东区域外销售收入提升。但是,截至2020年,公司在广东区域的营收为27.51亿元,在除广东外的全国区域营收为21.28亿元,差距仍较为明显。
此外,销售渠道单一也是东鹏饮料存在的另一争议点。近三年来,公司从经销渠道获得的收入占比均达到97%以上,几乎是公司全部收入来源。
从业绩预告可以看到,东鹏饮料为此也做出努力。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一方面拓展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的传统销售渠道,一方面开发高速路服务区、加油站、大型卖场、连锁商超、连锁便利店等现代渠道。
但值得注意的是,东鹏饮料在2021年一季度已实现归母净利润3.42亿元,以此测算,公司二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约3.23亿元至3.43亿元,环比出现下滑态势。
沈萌表示,“东鹏饮料在功能饮料市场虽然不是第一,但是最先上市成为其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加上在经济相对疲软的背景下,功能饮料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而二季度与一季度的业绩表现相比,一方面是因为食品饮料行业存在春节销售高峰的传统,另一方面在五月底上市后,东鹏饮料有更多资源去进行份额扩张,这种投入的收益率可能就会较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