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单月5宗海外并购,海航系已经停不下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单月5宗海外并购,海航系已经停不下来了

以海航系目前在国内的规模,要想达成未来10年,进入世界500强前10名的目标,仅靠国内市场显然不可能。因此,海外并购就成了其当前的主要战略之一。

海航系仅4月份已宣布5宗跨境并购,要达成陈峰宣布的10年内进入世界500强前十的目标,海航海外收购的脚步停不下来了。

如果说刚刚去过的2016年第一季度是中国大买手们在跨境并购领域的关键时点,那么刚过去的4月份则是海航这一超级大买手进行跨境并购战略的尖峰时刻。

海航系尖峰时刻

根据晨哨网监测,2016年第一季度中企海外并购披露金额为731.90亿美元(中国化工宣布430亿美元并购先正达统计在2015年)(彭博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中资海外并购披露金额1300亿美元);而据晨哨初步统计,海航系仅在4月份内就宣布5宗跨境并购,已披露的3宗总金额已超145亿元人民币。

4月5日:海航资本以4.63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收购曼哈顿写字

4月11日:海航集团以14亿瑞郎(约93亿人民币)收购瑞士航空服务商 Gategroup

4月15日:海航集团收购英国外币兑换运营商ICE(金额未披露)

4月19日:海航国际投资以1.31亿英镑(约12.4亿人民币)收购伦敦金丝雀码头商厦

4月27日:海航旅游收购美国Carlson Hotels的100%股权,包括后者持有的Rezidor Hotel Group AB的51.3%股权(金额未披露)

其他方面,4月12日,海航集团旗下大型新金融创新公司海航云商则与沙特Mazaya公司签署了战略协议,海航云商将向Mazaya公司提供新型POS机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支持等服务,帮助Mazaya开拓沙特支付市场。

此外,3月底还曾传出海航有意竞购维珍美国(4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宣布亦正在收购维珍美国);4月15日,外媒称已聘请投行对海航可能收购英国君主航空股权一事进行评估。

尽管海航系近几年一直活跃于中资跨境并购中,但像本月这样密集宣布并购战果尚属首次,加之今年2月份以6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IT分销商Ingram Micro。种种迹象表明,海航系正在加速其全球布局的节奏。

图:截至2015年11月24日海航对外投资分布  来源:CAPA - Centre for Aviation

海航骨子里的扩张基因

海航董事长陈峰曾在海航20周年主题会上回忆说,“当年老省长给了我一千万人民币让我在海南成立航空公司,我跟省长说,你这不是害我吗,一千万连飞机的翅膀都买不了呢?”

而正是这个在1989年仅以1000万元人民币起家的海南省航空公司,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年营收达256.5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2015年7月)。回顾其二十多年的历史,“扩张”的基因是海航发展不断获得突破的关键因素。

当年购买一架波音737需要3亿元,1000万简直是杯水车薪。1992年之后,国家体改委出台了《股份公司暂行条例》、《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允许企业组建股份公司在社会上募集资金。海航抓住机遇,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募集了2.5亿元资金。随后,海航又凭借这笔2.5亿元的资金获得了6亿元贷款,购买了两架飞机。

1994年4月,海航与哈德逊国际集团就境外发行7000万股外资股事宜达成协议;1995年9月,美国索罗斯量子基金入股海航,海南省航空公司由此成为首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

借由这几次外部融资,海航完成了最初的扩张。

2000年开始,民航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展开,地方航空被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大举兼并重组。不甘被吞并的海航开始大肆借债并购,壮大自身。2000年,海航兼并长安航空;2001年,海航出资51%控股新华航空,此后又出资控股山西航空。除了兼并航空公司,海航还出资7.8亿控股海口美兰机场,运营管理海南机场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通过这一系列的收购兼并动作,令海航免于被兼并的命运,但同时也使海航意识到,海航要想继续独立经营下去,只有通过不断扩张。

可以说,从这时起,“扩张”的基因就存在于海航的命运里。

2008年危机后的强势海外扩张

1994年4月,海航与哈德逊国际集团就境外发行7000万股外资股事宜达成协议可以看做是海航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化运作。

图:2008年前海航的海外布局(部分)

但是,海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若不是海南政府及时注资,海南航空可能因资金问题而遭遇重大灾难。也正是当年的危机,使海航意识到分散风险的重要性,尽管当时集团已经多元化经营,但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国内市场,不利于分散风险。自那以后,海航集团开启“海外买买买”模式,强势推行其国际化战略。

​图:2010年后以海航的对外布局(部分)

2010年以前,海航国际化主要是自身对外扩展,而在2010年第一次澳大利亚AllCO集团航空租赁业务,海航就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海外收购,覆盖旗下各个产业板块。

航空板块,2012年收购法国蓝鹰航空(AIGLEAZUR)48%股权,成为仅次于法国GoFast集团的蓝鹰航空第二大股东。

实业板块,2015年8月28日,海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英国路透社总部大楼(30 South Colonnade)的项目正式签约,成为海航集团实业板块在海外的第一笔收购。

资本板块,旗下渤海租赁在2012年至2015年分别收购了香港航空租赁68.78%股权,全球第六大集装箱租赁公司Seaco SRL100%股权,全球第八大集装箱租赁公司Cronos,飞机租赁公司Avolon Holdings Ltd.100%股权。

物流板块,2015年宣布以27.3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75亿元)全资收购全球最大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Swissport。

海航目标:未来10年进入世界500强前十名

在2015年海航首次以营业收入256亿4640万美元位列世界500强的第464位时,陈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入世界500强只是海航的新起点,现在海航又立下了新目标:未来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50名至100名之间。未来10年,海航将进入世界500强的第一方队,入列前10名。未来20年,海航将不再以世界500强的收入为评选目标,将从商业的制高点转为道德精神文明的制高点,用新的商业文明和慈悲、利他以及智慧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今年以来海航系如此密集的海外并购了。以海航系目前在国内的规模,要想达成未来10年,进入世界500强前10名的目标,仅靠国内市场显然不可能。因此,海外并购就成了其当前的主要战略之一。

60亿美元收购美国IT分销商Ingram Micro)可以使海航以航运物流为出发点,延伸价值链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并辅以金融服务完成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

收购Gategroup和ICE,则可以使海航以航运为出发点,延伸价值链到旅行定制服务、酒店服务、邮轮、汽车租赁等产业,并辅以支付、换汇等金融服务完成整个一站式旅游服务。

为达成10年内进入世界500强前十的目标,海航系海外收购的脚步或许还远未停下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单月5宗海外并购,海航系已经停不下来了

以海航系目前在国内的规模,要想达成未来10年,进入世界500强前10名的目标,仅靠国内市场显然不可能。因此,海外并购就成了其当前的主要战略之一。

海航系仅4月份已宣布5宗跨境并购,要达成陈峰宣布的10年内进入世界500强前十的目标,海航海外收购的脚步停不下来了。

如果说刚刚去过的2016年第一季度是中国大买手们在跨境并购领域的关键时点,那么刚过去的4月份则是海航这一超级大买手进行跨境并购战略的尖峰时刻。

海航系尖峰时刻

根据晨哨网监测,2016年第一季度中企海外并购披露金额为731.90亿美元(中国化工宣布430亿美元并购先正达统计在2015年)(彭博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中资海外并购披露金额1300亿美元);而据晨哨初步统计,海航系仅在4月份内就宣布5宗跨境并购,已披露的3宗总金额已超145亿元人民币。

4月5日:海航资本以4.63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收购曼哈顿写字

4月11日:海航集团以14亿瑞郎(约93亿人民币)收购瑞士航空服务商 Gategroup

4月15日:海航集团收购英国外币兑换运营商ICE(金额未披露)

4月19日:海航国际投资以1.31亿英镑(约12.4亿人民币)收购伦敦金丝雀码头商厦

4月27日:海航旅游收购美国Carlson Hotels的100%股权,包括后者持有的Rezidor Hotel Group AB的51.3%股权(金额未披露)

其他方面,4月12日,海航集团旗下大型新金融创新公司海航云商则与沙特Mazaya公司签署了战略协议,海航云商将向Mazaya公司提供新型POS机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支持等服务,帮助Mazaya开拓沙特支付市场。

此外,3月底还曾传出海航有意竞购维珍美国(4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宣布亦正在收购维珍美国);4月15日,外媒称已聘请投行对海航可能收购英国君主航空股权一事进行评估。

尽管海航系近几年一直活跃于中资跨境并购中,但像本月这样密集宣布并购战果尚属首次,加之今年2月份以6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IT分销商Ingram Micro。种种迹象表明,海航系正在加速其全球布局的节奏。

图:截至2015年11月24日海航对外投资分布  来源:CAPA - Centre for Aviation

海航骨子里的扩张基因

海航董事长陈峰曾在海航20周年主题会上回忆说,“当年老省长给了我一千万人民币让我在海南成立航空公司,我跟省长说,你这不是害我吗,一千万连飞机的翅膀都买不了呢?”

而正是这个在1989年仅以1000万元人民币起家的海南省航空公司,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年营收达256.5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2015年7月)。回顾其二十多年的历史,“扩张”的基因是海航发展不断获得突破的关键因素。

当年购买一架波音737需要3亿元,1000万简直是杯水车薪。1992年之后,国家体改委出台了《股份公司暂行条例》、《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允许企业组建股份公司在社会上募集资金。海航抓住机遇,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募集了2.5亿元资金。随后,海航又凭借这笔2.5亿元的资金获得了6亿元贷款,购买了两架飞机。

1994年4月,海航与哈德逊国际集团就境外发行7000万股外资股事宜达成协议;1995年9月,美国索罗斯量子基金入股海航,海南省航空公司由此成为首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

借由这几次外部融资,海航完成了最初的扩张。

2000年开始,民航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展开,地方航空被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大举兼并重组。不甘被吞并的海航开始大肆借债并购,壮大自身。2000年,海航兼并长安航空;2001年,海航出资51%控股新华航空,此后又出资控股山西航空。除了兼并航空公司,海航还出资7.8亿控股海口美兰机场,运营管理海南机场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通过这一系列的收购兼并动作,令海航免于被兼并的命运,但同时也使海航意识到,海航要想继续独立经营下去,只有通过不断扩张。

可以说,从这时起,“扩张”的基因就存在于海航的命运里。

2008年危机后的强势海外扩张

1994年4月,海航与哈德逊国际集团就境外发行7000万股外资股事宜达成协议可以看做是海航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化运作。

图:2008年前海航的海外布局(部分)

但是,海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若不是海南政府及时注资,海南航空可能因资金问题而遭遇重大灾难。也正是当年的危机,使海航意识到分散风险的重要性,尽管当时集团已经多元化经营,但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国内市场,不利于分散风险。自那以后,海航集团开启“海外买买买”模式,强势推行其国际化战略。

​图:2010年后以海航的对外布局(部分)

2010年以前,海航国际化主要是自身对外扩展,而在2010年第一次澳大利亚AllCO集团航空租赁业务,海航就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海外收购,覆盖旗下各个产业板块。

航空板块,2012年收购法国蓝鹰航空(AIGLEAZUR)48%股权,成为仅次于法国GoFast集团的蓝鹰航空第二大股东。

实业板块,2015年8月28日,海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英国路透社总部大楼(30 South Colonnade)的项目正式签约,成为海航集团实业板块在海外的第一笔收购。

资本板块,旗下渤海租赁在2012年至2015年分别收购了香港航空租赁68.78%股权,全球第六大集装箱租赁公司Seaco SRL100%股权,全球第八大集装箱租赁公司Cronos,飞机租赁公司Avolon Holdings Ltd.100%股权。

物流板块,2015年宣布以27.3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75亿元)全资收购全球最大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Swissport。

海航目标:未来10年进入世界500强前十名

在2015年海航首次以营业收入256亿4640万美元位列世界500强的第464位时,陈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入世界500强只是海航的新起点,现在海航又立下了新目标:未来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50名至100名之间。未来10年,海航将进入世界500强的第一方队,入列前10名。未来20年,海航将不再以世界500强的收入为评选目标,将从商业的制高点转为道德精神文明的制高点,用新的商业文明和慈悲、利他以及智慧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今年以来海航系如此密集的海外并购了。以海航系目前在国内的规模,要想达成未来10年,进入世界500强前10名的目标,仅靠国内市场显然不可能。因此,海外并购就成了其当前的主要战略之一。

60亿美元收购美国IT分销商Ingram Micro)可以使海航以航运物流为出发点,延伸价值链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并辅以金融服务完成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

收购Gategroup和ICE,则可以使海航以航运为出发点,延伸价值链到旅行定制服务、酒店服务、邮轮、汽车租赁等产业,并辅以支付、换汇等金融服务完成整个一站式旅游服务。

为达成10年内进入世界500强前十的目标,海航系海外收购的脚步或许还远未停下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