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要减产也要保供稳价,中国钢铁如何修炼平衡术?丨钢市观察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要减产也要保供稳价,中国钢铁如何修炼平衡术?丨钢市观察⑮

调整钢材的进出口政策来实现保供稳价,效果尚不确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王勇

编辑 | 张慧

如何在压减粗钢产量和保供稳价之间寻找平衡点?这是下半年中国钢铁市场面临的重要课题。

自6月下旬以来,江苏、安徽、甘肃、山东、浙江、湖南、山西、江西等省份相继提出,2021年全年粗钢产量不超过2020年的要求。

7月2日举办的2021年江西省钢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上提出,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压减产量任务。

安徽省、甘肃省化解过剩产能办公室也均要求,确保2021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加,即不得超过2020年产量。

从各省措辞看,国家层面已传达了钢铁压减产量的声音,但至今仍未下发正式文件。

华宝证券研究指出,预计粗钢压减具体政策,将在今年三季度、去产能“回头看”工作上报国务院后正式出台。

企业已有减产动作。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6月,山西建龙、鞍钢、宝武鄂钢、莱钢、山钢日照、张家港华伟中板、河钢宣钢、河钢承钢等钢厂发布了停产和检修消息,涉及减产量超过110万吨。此外,武钢于6月29日开始对6#高炉进行检修150天。

为何减产?

2020年底,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今年4月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就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求重点检查2016年以来各有关地区钢铁去产能工作开展及整改落实情况,再次明确提出,确保实现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两部委表示,一要检查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打击“地条钢”涉及的冶炼装备关停和退出情况;二是检查钢铁冶炼项目建设、投产运行情况;三是历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四是举报线索核查以及整改情况;五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情况。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充分考虑供需平衡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在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与强度、碳达峰等差异化约束,对粗钢产量进行调控将可能成为长效机制。”

“钢铁企业将逐步进入到,在诸多约束条件中寻找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新发展格局中。”

他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环境容量、能耗总量、土地、原燃料等制约明显增强,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这些要素已无法继续支撑中国钢铁行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粗钢产量。

李新创认为,国家要求压减粗钢产量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钢铁行业是中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之一,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15%。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10.65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一半以上。降低粗钢产量,是钢铁行业最简单最直接的减碳手段。

二是减少铁矿石需求的直接途径之一。铁矿石是钢铁的重要原材料。中国市场所需的铁矿石,八成以上依靠进口。

李新创表示,根据上半年平均铁钢比0.81推算,下半年生铁产量约4.1亿吨,环比上半年减少5100万吨,约折合铁矿石消费量下降约8200万吨,这将导致铁矿石供需出现逆转。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5.63亿吨,同比增加11.8%;生铁产量4.56亿吨,同比增加4%;铁矿石进口量5.6亿吨,同比增加2.6%。

由于国内下游消费旺盛,叠加铁矿石市场结构性问题,上半年铁矿石价格非理性大幅上涨至最高233美元/吨,目前仍在210美元-220美元/吨高位运行。

在解读4月初两部委对钢铁行业下发的政策时,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也表示,压减粗钢产量是率先实现碳达峰的重要举措。

他同时指出,在这过程中,积极推进短流程炼钢、非高炉炼铁和氢冶金等工艺流程结构优化和新技术应用,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兼并重组的有效举措。

张龙强表示,目前中国前十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仍未突破40%。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通过全国统筹和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各地区环境敏感程度、企业环保水平和能耗水平高低分类施策,将有效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兼并重组进程,提升产业集中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2016-2020年的钢铁行业工作重点是去产能,今年的工作重心则向压减粗钢产量转移。企业加速兼并重组,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也确实在加强。

7月14日,山东钢铁(600102.SH)公告称,山东省国资委正在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宝武)筹划对山东钢铁集团战略重组事项。按照2020年两大集团产量计算,成功合并后中国宝武粗钢产量将达到1.46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达到13.88%。

过去两年,中国宝武接连重组了马钢集团、太钢集团和重庆钢铁(601005.SH)等多家大型钢铁企业,还先后托管了央企中钢集团和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昆钢控股)。

减产后果

根据光大证券数据,今年1-5月,江苏、安徽、甘肃、山东、浙江、湖南、山西、江西的粗钢产量为1.48亿吨,同比去年增长2632.72万吨。

如果完全贯彻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加,那上述八省份下半年的粗钢产量将同比降幅达到4.75%。

如果全国性限产,下半年粗钢产量同比降幅将达到11.61%,才能达到不超过2020年的目标。

但这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是,在目前全球通胀预期仍未回落的情况下,供应减少将导致钢铁产品价格的上涨。

“大宗商品稳价需要增加供应。在减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对经济运行特别是下游产业的冲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

他认为,压减粗钢产量与保供稳价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不能为了压减产量而去压减。”

从环比数据看,全国6月粗钢产量已有所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中国粗钢产量9388万吨,同比增长1.5%;全国粗钢日均产量312.9万吨,环比则下降2.5%。

由此带来的是钢材期货价格预期的拉升。截至7月26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报价5690元/吨,较一个月之前已上涨12%。

申港证券统计,7月19-25日一周内,螺纹、热卷期货即期利润由上周末的1165元/吨、1358元/吨,回升至1405元/吨与1473元/吨;较一个月之前的724元/吨、922元/吨,分别增长94%、60%。

螺纹、热卷现货即期利润,由上周末的456元/吨、856元/吨回升至655元/吨与995元/吨。

“期货走强且远高于现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上述人士表示,“如果下半年钢铁产量实现同比下降,那钢材价格或超过5月的高点。从政策平衡的角度来看,必然会再加以干预。”

回顾今年以来的钢铁产品涨价潮,最高点出现在5月。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数据显示,5月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总指数为182.27,同比增长60.57%;钢铁类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65.69,同比增长60.47%。

国内钢铁期货价格从2020年10月开始持续上涨,当年10月底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3457元/吨;今年5月12日,报价最高达6200元/吨,涨幅约八成。

供需紧张支撑了此轮钢铁价格一路上扬。受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能耗双控制度的出台、超低排放政策的执行,以及2021年压减粗钢产量工作的部署等因素影响,河北省多地实施限停产等,导致国内钢材市场由产能过剩时期的低迷状态,进入供紧需强的卖方市场。

中国钢材消费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今年1-6月,中国钢材消费量同比增速超过10%。

另一方面,为美元超发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引起了外部通胀失控。基于国际定价的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企,造成国内钢材价格明显的成本支撑。

光大证券认为,从当前需求侧情况看,地产新开工、基建、工业品三大链条需求走弱,粗钢压减政策正当时。

截至7月9日,地产新开工、基建,石油沥青开工率、全钢胎开工率均处于五年同期最低值。

李新创对界面新闻表示,受2020年下半年钢材需求基数大、2021年下半年投资拉动作用减弱等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钢材需求同比将有所下降。

但亦有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地产、基建等对钢铁的需求并不会产生大的拖累,仅是拉升的动力有所减弱,总体需求仍是稳定的。”

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21年“大建筑”行业钢材需求量保持高位,制造业钢材需求量小幅增长,全年钢材需求将在高位徘徊。

如何找到平衡点?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表示,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要严肃追责违规倒卖大宗商品等行为,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再提保供稳价,这表明政策端仍将在压减产量和保供稳价间进行平衡。

李新创预计,下半年钢市将受到原料成本支撑、粗钢减产预期增强、国内外钢材价差、需求相对减弱、政策调控等多因素综合影响,预计钢材价格将有望维持在合理区间,大概率不会再现5月行情。

从应对措施看,或可从钢材的进出口政策调整上,来实现国内的保供稳价。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出口钢材5367.7万吨,约占钢材(扣重复材后)产量的5.3%。

减少或限制钢材出口的相关政策已经陆续出台。

4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取消大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共涉及146个商品代码。

与此同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的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提高硅铁、铬铁和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25%出口税率、20%出口暂定税率和15%出口暂定税率。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未来还有可能对部分品种提升出口关税,提高出口成本进而制约出口。

李新创表示,减少钢材的出口,将助力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有利于实质性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的粗钢产量。

除减少出口外,进口方面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4月12日明确指出:面对资源和环境有约束、绿色发展有要求的新形势,钢铁行业“从现在起要转变观念,逐步适应钢材净出口向进出口平衡甚至净进口的转变”。

关税公告提出,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

一位不愿具名的钢铁生产企业人员亦持有上述观点,“国家希望通过增加进口来调节市场价格,但效果如何仍不确定。”

王国清表示,“双碳”目标下,钢铁产能处于优化过程,长流程炼钢体系会有所减弱,短流程特别是电炉炼钢(废钢利用)体系会增强,也会相应减少铁矿石应用。

她预测,如果今年粗钢产量不高于去年水平的政策落地,将对下半年钢铁市场供需格局产生较明显影响,推动钢铁价格再次上涨。下半年钢铁市场将呈现区间震荡态势,震荡幅度弱于上半年,钢材均价亦低于上半年。

“从利润区间看,下半年铁矿石价格依旧维持高位,钢材价格上限大概率会控制在上半年的高位以下,下半年钢厂利润水平或低于上半年水平。”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要减产也要保供稳价,中国钢铁如何修炼平衡术?丨钢市观察⑮

调整钢材的进出口政策来实现保供稳价,效果尚不确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王勇

编辑 | 张慧

如何在压减粗钢产量和保供稳价之间寻找平衡点?这是下半年中国钢铁市场面临的重要课题。

自6月下旬以来,江苏、安徽、甘肃、山东、浙江、湖南、山西、江西等省份相继提出,2021年全年粗钢产量不超过2020年的要求。

7月2日举办的2021年江西省钢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上提出,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压减产量任务。

安徽省、甘肃省化解过剩产能办公室也均要求,确保2021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加,即不得超过2020年产量。

从各省措辞看,国家层面已传达了钢铁压减产量的声音,但至今仍未下发正式文件。

华宝证券研究指出,预计粗钢压减具体政策,将在今年三季度、去产能“回头看”工作上报国务院后正式出台。

企业已有减产动作。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6月,山西建龙、鞍钢、宝武鄂钢、莱钢、山钢日照、张家港华伟中板、河钢宣钢、河钢承钢等钢厂发布了停产和检修消息,涉及减产量超过110万吨。此外,武钢于6月29日开始对6#高炉进行检修150天。

为何减产?

2020年底,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今年4月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就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求重点检查2016年以来各有关地区钢铁去产能工作开展及整改落实情况,再次明确提出,确保实现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两部委表示,一要检查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打击“地条钢”涉及的冶炼装备关停和退出情况;二是检查钢铁冶炼项目建设、投产运行情况;三是历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四是举报线索核查以及整改情况;五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情况。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充分考虑供需平衡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在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与强度、碳达峰等差异化约束,对粗钢产量进行调控将可能成为长效机制。”

“钢铁企业将逐步进入到,在诸多约束条件中寻找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新发展格局中。”

他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环境容量、能耗总量、土地、原燃料等制约明显增强,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这些要素已无法继续支撑中国钢铁行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粗钢产量。

李新创认为,国家要求压减粗钢产量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钢铁行业是中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之一,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15%。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10.65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一半以上。降低粗钢产量,是钢铁行业最简单最直接的减碳手段。

二是减少铁矿石需求的直接途径之一。铁矿石是钢铁的重要原材料。中国市场所需的铁矿石,八成以上依靠进口。

李新创表示,根据上半年平均铁钢比0.81推算,下半年生铁产量约4.1亿吨,环比上半年减少5100万吨,约折合铁矿石消费量下降约8200万吨,这将导致铁矿石供需出现逆转。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5.63亿吨,同比增加11.8%;生铁产量4.56亿吨,同比增加4%;铁矿石进口量5.6亿吨,同比增加2.6%。

由于国内下游消费旺盛,叠加铁矿石市场结构性问题,上半年铁矿石价格非理性大幅上涨至最高233美元/吨,目前仍在210美元-220美元/吨高位运行。

在解读4月初两部委对钢铁行业下发的政策时,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也表示,压减粗钢产量是率先实现碳达峰的重要举措。

他同时指出,在这过程中,积极推进短流程炼钢、非高炉炼铁和氢冶金等工艺流程结构优化和新技术应用,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兼并重组的有效举措。

张龙强表示,目前中国前十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仍未突破40%。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通过全国统筹和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各地区环境敏感程度、企业环保水平和能耗水平高低分类施策,将有效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兼并重组进程,提升产业集中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2016-2020年的钢铁行业工作重点是去产能,今年的工作重心则向压减粗钢产量转移。企业加速兼并重组,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也确实在加强。

7月14日,山东钢铁(600102.SH)公告称,山东省国资委正在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宝武)筹划对山东钢铁集团战略重组事项。按照2020年两大集团产量计算,成功合并后中国宝武粗钢产量将达到1.46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达到13.88%。

过去两年,中国宝武接连重组了马钢集团、太钢集团和重庆钢铁(601005.SH)等多家大型钢铁企业,还先后托管了央企中钢集团和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昆钢控股)。

减产后果

根据光大证券数据,今年1-5月,江苏、安徽、甘肃、山东、浙江、湖南、山西、江西的粗钢产量为1.48亿吨,同比去年增长2632.72万吨。

如果完全贯彻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加,那上述八省份下半年的粗钢产量将同比降幅达到4.75%。

如果全国性限产,下半年粗钢产量同比降幅将达到11.61%,才能达到不超过2020年的目标。

但这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是,在目前全球通胀预期仍未回落的情况下,供应减少将导致钢铁产品价格的上涨。

“大宗商品稳价需要增加供应。在减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对经济运行特别是下游产业的冲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

他认为,压减粗钢产量与保供稳价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不能为了压减产量而去压减。”

从环比数据看,全国6月粗钢产量已有所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中国粗钢产量9388万吨,同比增长1.5%;全国粗钢日均产量312.9万吨,环比则下降2.5%。

由此带来的是钢材期货价格预期的拉升。截至7月26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报价5690元/吨,较一个月之前已上涨12%。

申港证券统计,7月19-25日一周内,螺纹、热卷期货即期利润由上周末的1165元/吨、1358元/吨,回升至1405元/吨与1473元/吨;较一个月之前的724元/吨、922元/吨,分别增长94%、60%。

螺纹、热卷现货即期利润,由上周末的456元/吨、856元/吨回升至655元/吨与995元/吨。

“期货走强且远高于现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上述人士表示,“如果下半年钢铁产量实现同比下降,那钢材价格或超过5月的高点。从政策平衡的角度来看,必然会再加以干预。”

回顾今年以来的钢铁产品涨价潮,最高点出现在5月。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数据显示,5月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总指数为182.27,同比增长60.57%;钢铁类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65.69,同比增长60.47%。

国内钢铁期货价格从2020年10月开始持续上涨,当年10月底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3457元/吨;今年5月12日,报价最高达6200元/吨,涨幅约八成。

供需紧张支撑了此轮钢铁价格一路上扬。受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能耗双控制度的出台、超低排放政策的执行,以及2021年压减粗钢产量工作的部署等因素影响,河北省多地实施限停产等,导致国内钢材市场由产能过剩时期的低迷状态,进入供紧需强的卖方市场。

中国钢材消费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今年1-6月,中国钢材消费量同比增速超过10%。

另一方面,为美元超发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引起了外部通胀失控。基于国际定价的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企,造成国内钢材价格明显的成本支撑。

光大证券认为,从当前需求侧情况看,地产新开工、基建、工业品三大链条需求走弱,粗钢压减政策正当时。

截至7月9日,地产新开工、基建,石油沥青开工率、全钢胎开工率均处于五年同期最低值。

李新创对界面新闻表示,受2020年下半年钢材需求基数大、2021年下半年投资拉动作用减弱等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钢材需求同比将有所下降。

但亦有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地产、基建等对钢铁的需求并不会产生大的拖累,仅是拉升的动力有所减弱,总体需求仍是稳定的。”

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21年“大建筑”行业钢材需求量保持高位,制造业钢材需求量小幅增长,全年钢材需求将在高位徘徊。

如何找到平衡点?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表示,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要严肃追责违规倒卖大宗商品等行为,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再提保供稳价,这表明政策端仍将在压减产量和保供稳价间进行平衡。

李新创预计,下半年钢市将受到原料成本支撑、粗钢减产预期增强、国内外钢材价差、需求相对减弱、政策调控等多因素综合影响,预计钢材价格将有望维持在合理区间,大概率不会再现5月行情。

从应对措施看,或可从钢材的进出口政策调整上,来实现国内的保供稳价。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出口钢材5367.7万吨,约占钢材(扣重复材后)产量的5.3%。

减少或限制钢材出口的相关政策已经陆续出台。

4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取消大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共涉及146个商品代码。

与此同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的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提高硅铁、铬铁和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25%出口税率、20%出口暂定税率和15%出口暂定税率。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未来还有可能对部分品种提升出口关税,提高出口成本进而制约出口。

李新创表示,减少钢材的出口,将助力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有利于实质性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的粗钢产量。

除减少出口外,进口方面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4月12日明确指出:面对资源和环境有约束、绿色发展有要求的新形势,钢铁行业“从现在起要转变观念,逐步适应钢材净出口向进出口平衡甚至净进口的转变”。

关税公告提出,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

一位不愿具名的钢铁生产企业人员亦持有上述观点,“国家希望通过增加进口来调节市场价格,但效果如何仍不确定。”

王国清表示,“双碳”目标下,钢铁产能处于优化过程,长流程炼钢体系会有所减弱,短流程特别是电炉炼钢(废钢利用)体系会增强,也会相应减少铁矿石应用。

她预测,如果今年粗钢产量不高于去年水平的政策落地,将对下半年钢铁市场供需格局产生较明显影响,推动钢铁价格再次上涨。下半年钢铁市场将呈现区间震荡态势,震荡幅度弱于上半年,钢材均价亦低于上半年。

“从利润区间看,下半年铁矿石价格依旧维持高位,钢材价格上限大概率会控制在上半年的高位以下,下半年钢厂利润水平或低于上半年水平。”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