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雷军官宣做互联网金融四年后,小米的金融业务怎么样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雷军官宣做互联网金融四年后,小米的金融业务怎么样了?

2017年,雷军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小米的核心战略之一。如今,小米已涉猎银行,消金、小贷、第三支付等金融领域。

文|空景 卡贝

前宜信首席风控官(CRO)季春江已经加入小米旗下的天星数科。

近日,据消金界报道,天星数科迎来新的CRO,即前宜信首席风控官—季春江,目前,该消息已得到宜信内部人士证实。

据了解,季春江毕业于美国Utah State University并获得经济学硕士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拥有18年的风险管理与决策科学工作经验。加入宜信前,季春江在美国花旗银行决策科学部担任总监,还曾在花旗银行及摩根大通银行风险管理部历任SVP,执行总监。

目前,作为小米旗下品牌的天星数科共涉及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产业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个人金融服务。

今年1月底,天星数科副总裁赵卫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天星数科直接服务的企业客户有3000多家,辐射的企业有17000多家,三年累计放款900亿元。

2017年,雷军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小米的核心战略之一。如今,小米已涉猎银行,消金、小贷、第三支付等金融领域。

业绩成谜的天星数科

小米开始做金融要追溯到2014年,彼时, P2P已经开始爆发,小米在当年9月投资了积木盒子,或是受小米背书所影响,积木盒子成交额迅速飚升破亿。

尝到金融甜头的小米迅速下一步动作。

2015年初,小米正式推出了第一款金融产品“小米钱包”。同年5月11日,小米金融APP正式上线,11月9日,小米金融APP全网发布,内含理财产品“小米活期宝”、“小米基金宝”、“小米定期宝”,以及贷款产品“小米贷款”。

贷款业务没让小米失望,据媒体报道,小米金融消费贷业务从2017年1月份开始月放款突破10亿元,2018年10月,小米金融消费贷业务月放款已达58.96亿元。

不过,这样的规模并没有让小米金融实现盈利,2018年全年,小米金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此后,小米金融业务业绩成谜。小米在财报中不再具体披露金融业务的业绩,而是将其与互联网广告,游戏等一并归为互联网服务业务,进行简短介绍。但从这些数据中,仍然可以大致看出小米金融业务的规模。

在2019年半年报中,小米称其金融科技业务主要为消费贷款和供应链金融,由此产生的收入为7.92亿元,同比增长62.7%。

2019年四季度,小米虽称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具体数据未作详细披露。不过,2019年6月5日,小米金融董事长助理胡伟曾公开表示小米互联网小贷板块消费贷款已累计放款超1500亿,在贷余额超300亿。

需要注意的是,据同年自媒体消金界报道,在小米小贷的贷款余额中,现金贷规模占比超过97%,分期产品占比则仅为2.2%,而在2017年末,现金贷业务占据小米小贷整体业务规模为93.5%。

2020年,小米在财报中提及金融科技毛利率有所下滑,但具体数据亦未披露。

而在这期间(2020年10月19日),小米金融业务“小米数科”品牌升级为“天星数科”,小米金融App 也正式更名为天星金融App。

据天星数科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3月份开始截至品牌升级,天星数科从手机、电子元器件、智能硬件等产业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服务,迄今已为3000多家产业实体提供了累计超过900亿元的信贷支持。

官网显示,目前,天星数科共有三大业务,分别是产业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和个人金融服务。

全面开花的金融业务

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后,小米的金融业务不断延伸,如今,银行、消费金融、保险、支付等业务,小米均有涉及。

2016年是小米金融业务突飞猛进的一年,这一年,小米几乎完成了所有金融的初步布局。

对于获取牌照,小米的方法是收购。

2016年1月,小米以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捷付睿通 65%的股权,最终拿到捷付睿通的全部股权是在2020年。但其实,早在2013年底,小米就成立了支付公司,主营“米币”,而收购捷付睿通,在业内看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支付牌照,毕竟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地基,也是小米要发展金融的重要一环。

同年1月,为了获得保险经纪牌照,小米收购了北京宏源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小米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随后便在小米金融APP上线了小米大病保、小米少儿保等产品,产品主要以车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为主。

另据今年5月,多家媒体报道,小米又入股了拥有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的大鱼科技。

2016年9月,小米支付产品MiPay、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米筹金服上线;2016年12月,小米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银米科技持股29.5%的新网银行正式获批开业。

在银行层面,除新网银行之外,小米还于2019 年 5 月 9 日获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2020年6月11日,天星银行开业,雷军发微博称这是小米金融业务新的里程碑。

此外,小米还联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优质企业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2020年5月29日,小米消费金融获批开业,注册资本15亿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小米消费金融放款总数突破50亿,服务用户超30万,且获得34家银行授信,累计授信额度超过100亿。

至此,小米已拥有银行、消金、小贷、第三方支付、商业保理、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

牌照已到手,业务已展开,小米的金融业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其实,不然。

虽然,小米的规模及用户群体给了小米金融业务强大的支持,使其具备了内在的优势,但外部用户的投诉,同行的竞争,仍令小米的金融业务面临诸多挑战。

除贷款业务面临投诉之外,小米的消费金融业务,虚拟银行业务也正面临多重挑战。这其中,激烈的行业竞争便是其中之一。

从开业顺序来看,小米消费金融是第26家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虽背靠小米,但意欲深度挖掘的3C、旅游、家装、教育等场景早已被先入局者分食。

不仅如此,携程、度小满、唯品会等也都对消费金融虎视眈眈,这样来看,小米消费金融可谓“前有强敌,后有追兵”。

对于虚拟银行,与天星银行一同获得牌照的还有渣打、众安、中银香港、WeLab、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从规模来看,均不容小觑。

如此,小米虽手握多张牌照,但要在金融领域大展拳脚,与诸多行业巨头竞争,立足行业头部地位,也并非易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雷军

  • 雷军和周鸿祎成车展“顶流”|2024北京车展
  • 雷军:小米汽车3年后启动国际市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雷军官宣做互联网金融四年后,小米的金融业务怎么样了?

2017年,雷军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小米的核心战略之一。如今,小米已涉猎银行,消金、小贷、第三支付等金融领域。

文|空景 卡贝

前宜信首席风控官(CRO)季春江已经加入小米旗下的天星数科。

近日,据消金界报道,天星数科迎来新的CRO,即前宜信首席风控官—季春江,目前,该消息已得到宜信内部人士证实。

据了解,季春江毕业于美国Utah State University并获得经济学硕士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拥有18年的风险管理与决策科学工作经验。加入宜信前,季春江在美国花旗银行决策科学部担任总监,还曾在花旗银行及摩根大通银行风险管理部历任SVP,执行总监。

目前,作为小米旗下品牌的天星数科共涉及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产业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个人金融服务。

今年1月底,天星数科副总裁赵卫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天星数科直接服务的企业客户有3000多家,辐射的企业有17000多家,三年累计放款900亿元。

2017年,雷军将互联网金融定位为小米的核心战略之一。如今,小米已涉猎银行,消金、小贷、第三支付等金融领域。

业绩成谜的天星数科

小米开始做金融要追溯到2014年,彼时, P2P已经开始爆发,小米在当年9月投资了积木盒子,或是受小米背书所影响,积木盒子成交额迅速飚升破亿。

尝到金融甜头的小米迅速下一步动作。

2015年初,小米正式推出了第一款金融产品“小米钱包”。同年5月11日,小米金融APP正式上线,11月9日,小米金融APP全网发布,内含理财产品“小米活期宝”、“小米基金宝”、“小米定期宝”,以及贷款产品“小米贷款”。

贷款业务没让小米失望,据媒体报道,小米金融消费贷业务从2017年1月份开始月放款突破10亿元,2018年10月,小米金融消费贷业务月放款已达58.96亿元。

不过,这样的规模并没有让小米金融实现盈利,2018年全年,小米金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此后,小米金融业务业绩成谜。小米在财报中不再具体披露金融业务的业绩,而是将其与互联网广告,游戏等一并归为互联网服务业务,进行简短介绍。但从这些数据中,仍然可以大致看出小米金融业务的规模。

在2019年半年报中,小米称其金融科技业务主要为消费贷款和供应链金融,由此产生的收入为7.92亿元,同比增长62.7%。

2019年四季度,小米虽称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具体数据未作详细披露。不过,2019年6月5日,小米金融董事长助理胡伟曾公开表示小米互联网小贷板块消费贷款已累计放款超1500亿,在贷余额超300亿。

需要注意的是,据同年自媒体消金界报道,在小米小贷的贷款余额中,现金贷规模占比超过97%,分期产品占比则仅为2.2%,而在2017年末,现金贷业务占据小米小贷整体业务规模为93.5%。

2020年,小米在财报中提及金融科技毛利率有所下滑,但具体数据亦未披露。

而在这期间(2020年10月19日),小米金融业务“小米数科”品牌升级为“天星数科”,小米金融App 也正式更名为天星金融App。

据天星数科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3月份开始截至品牌升级,天星数科从手机、电子元器件、智能硬件等产业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服务,迄今已为3000多家产业实体提供了累计超过900亿元的信贷支持。

官网显示,目前,天星数科共有三大业务,分别是产业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和个人金融服务。

全面开花的金融业务

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后,小米的金融业务不断延伸,如今,银行、消费金融、保险、支付等业务,小米均有涉及。

2016年是小米金融业务突飞猛进的一年,这一年,小米几乎完成了所有金融的初步布局。

对于获取牌照,小米的方法是收购。

2016年1月,小米以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捷付睿通 65%的股权,最终拿到捷付睿通的全部股权是在2020年。但其实,早在2013年底,小米就成立了支付公司,主营“米币”,而收购捷付睿通,在业内看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支付牌照,毕竟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地基,也是小米要发展金融的重要一环。

同年1月,为了获得保险经纪牌照,小米收购了北京宏源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小米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随后便在小米金融APP上线了小米大病保、小米少儿保等产品,产品主要以车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为主。

另据今年5月,多家媒体报道,小米又入股了拥有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的大鱼科技。

2016年9月,小米支付产品MiPay、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米筹金服上线;2016年12月,小米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银米科技持股29.5%的新网银行正式获批开业。

在银行层面,除新网银行之外,小米还于2019 年 5 月 9 日获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2020年6月11日,天星银行开业,雷军发微博称这是小米金融业务新的里程碑。

此外,小米还联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优质企业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2020年5月29日,小米消费金融获批开业,注册资本15亿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小米消费金融放款总数突破50亿,服务用户超30万,且获得34家银行授信,累计授信额度超过100亿。

至此,小米已拥有银行、消金、小贷、第三方支付、商业保理、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

牌照已到手,业务已展开,小米的金融业务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其实,不然。

虽然,小米的规模及用户群体给了小米金融业务强大的支持,使其具备了内在的优势,但外部用户的投诉,同行的竞争,仍令小米的金融业务面临诸多挑战。

除贷款业务面临投诉之外,小米的消费金融业务,虚拟银行业务也正面临多重挑战。这其中,激烈的行业竞争便是其中之一。

从开业顺序来看,小米消费金融是第26家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虽背靠小米,但意欲深度挖掘的3C、旅游、家装、教育等场景早已被先入局者分食。

不仅如此,携程、度小满、唯品会等也都对消费金融虎视眈眈,这样来看,小米消费金融可谓“前有强敌,后有追兵”。

对于虚拟银行,与天星银行一同获得牌照的还有渣打、众安、中银香港、WeLab、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从规模来看,均不容小觑。

如此,小米虽手握多张牌照,但要在金融领域大展拳脚,与诸多行业巨头竞争,立足行业头部地位,也并非易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