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暑托“遇冷”是家长真的不需要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暑托“遇冷”是家长真的不需要吗?

学校和教师没有参与暑托服务的积极性,家长也不会把孩子送到只提供看护的暑托服务。

图片来源:图虫

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随着各地暑假校内托管服务的陆续开营,校园里又活跃起孩子们的身影。出人意料的是,被寄予厚望的暑托班却出现不同程度的“遇冷”现象。

据报道,北京十八中附小校长王志清向媒体介绍,十八中附小第一期目前托管了来自周边11所小学、不同年级的53名学生。十八中附小全校有700多名学生,两期托管总计只有3名学生来自该校。另据了解,海淀区一所小学二年级5个班中,有一个班级只有一人报托管班,另一个班级没有人报名。

暑托班“遇冷”,并不意外。

只提供看护服务,不搞任何其他活动的暑托服务,即便家长有看护的需求,也不可能把孩子送到这样的暑托班。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哪里过暑假,还涉及到机会成本问题。而有的暑托班,能提供给学生的就是看护服务,这些暑托班遇冷,也就在预料之中。

暑托班当然不应是“全民”暑托——所有孩子都参加,而是为部分有需求的孩子过有意义的暑假提供有意义的去处,但是一个班只有一个人报名,也是不太正常的。从现实看,双职工家庭还是学生家庭的大多数,不少家庭存在暑假照顾孩子的难题,以前,由于学校和社区没有暑托班,家长只将孩子送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暑期托管班,就是为这部分家长分忧。

有看护孩子需求的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到学校开展的暑托班,主要原因是暑托服务只是低水平维持型的看护服务。

一名既是家长又是记者的朋友告诉我,看到要求学校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她高兴坏了,想到终于不用送孩子去校外培训班了。可接下来却被泼冷水,学校告诉学生和家长,暑托服务就是看护服务,学生到校后只能呆在教室里,学校既不会上新课,也不会组织开展其他活动,还要求家长提供不能照看孩子的证明。她十分不理解:这样的暑托班,怎么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的态度太明显了:你们不要来学校的暑托班。

这是因为学校和教师均没有参与暑托服务的积极性。

有关部门发文要求学校开展暑托服务很容易,但没有考虑暑托的经费保障、教师的权利保障,以及暑托服务内容问题。暑托服务是公益性的,因此,如果向家长收费,也只能是按成本的一定比例分摊定价,要开展高质量的托管服务,就必须有财政补贴。在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既可尊重教师的意愿,由教师选择是否参加托管服务,也可用经费招聘校外师资,甚至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暑托服务。这样的暑托服务,服务内容才可能更加丰富,而不是只有基本的看护服务。

我一直建议,暑期托管服务应该由社区统筹提供,不宜由学校提供,因为学校会存在想当然的问题,教师也没有积极性,暑托班就会变为形式、沦为摆设。

学校暑托班还会存在的另一种情况是,强制所有学生参加,每个学生缴费集体补课。而由社区组织开展,则更强调暑托服务的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属性,社区可统筹所有公共资源,包括社区内学校教育,向社区中有需要的学生开放,同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在基本看护服务基础上,开展艺术、体育、科技、文化等兴趣与素质拓展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我国已有部分地区由社区开展托管服务。但社区托管服务覆盖面窄,暑假有七八周,可一期托管服务的时间只有两三周,家长很难安排时间,为避免折腾还不如送孩子去校外培训班。如果暑期托管服务,从放假后的第一工作日就推出,到开学前一天都提供,而且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家长能不欢迎吗?

有人说,暑期托管服务如果搞得这么好,还要家庭教育干什么?要知道,就是搞得这么好,也只是提供差异化选择,家长不会都送孩子到暑托班,而且,暑托班是为大部分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的,不办好怎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另外,从政策出发点看,开展暑托服务是服务于“双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暑托服务由此要回答这一问题:限制(禁止)校外机构在节假日开展学科培训,暑托班能有效补位,为学生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生活提供去处吗?当然,暑托班不是学科培训班,但在学科培训外,如何设计拓展素质和兴趣的活动,是暑托班能否得到家长认可的关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暑托“遇冷”是家长真的不需要吗?

学校和教师没有参与暑托服务的积极性,家长也不会把孩子送到只提供看护的暑托服务。

图片来源:图虫

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随着各地暑假校内托管服务的陆续开营,校园里又活跃起孩子们的身影。出人意料的是,被寄予厚望的暑托班却出现不同程度的“遇冷”现象。

据报道,北京十八中附小校长王志清向媒体介绍,十八中附小第一期目前托管了来自周边11所小学、不同年级的53名学生。十八中附小全校有700多名学生,两期托管总计只有3名学生来自该校。另据了解,海淀区一所小学二年级5个班中,有一个班级只有一人报托管班,另一个班级没有人报名。

暑托班“遇冷”,并不意外。

只提供看护服务,不搞任何其他活动的暑托服务,即便家长有看护的需求,也不可能把孩子送到这样的暑托班。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哪里过暑假,还涉及到机会成本问题。而有的暑托班,能提供给学生的就是看护服务,这些暑托班遇冷,也就在预料之中。

暑托班当然不应是“全民”暑托——所有孩子都参加,而是为部分有需求的孩子过有意义的暑假提供有意义的去处,但是一个班只有一个人报名,也是不太正常的。从现实看,双职工家庭还是学生家庭的大多数,不少家庭存在暑假照顾孩子的难题,以前,由于学校和社区没有暑托班,家长只将孩子送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暑期托管班,就是为这部分家长分忧。

有看护孩子需求的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到学校开展的暑托班,主要原因是暑托服务只是低水平维持型的看护服务。

一名既是家长又是记者的朋友告诉我,看到要求学校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她高兴坏了,想到终于不用送孩子去校外培训班了。可接下来却被泼冷水,学校告诉学生和家长,暑托服务就是看护服务,学生到校后只能呆在教室里,学校既不会上新课,也不会组织开展其他活动,还要求家长提供不能照看孩子的证明。她十分不理解:这样的暑托班,怎么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的态度太明显了:你们不要来学校的暑托班。

这是因为学校和教师均没有参与暑托服务的积极性。

有关部门发文要求学校开展暑托服务很容易,但没有考虑暑托的经费保障、教师的权利保障,以及暑托服务内容问题。暑托服务是公益性的,因此,如果向家长收费,也只能是按成本的一定比例分摊定价,要开展高质量的托管服务,就必须有财政补贴。在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既可尊重教师的意愿,由教师选择是否参加托管服务,也可用经费招聘校外师资,甚至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暑托服务。这样的暑托服务,服务内容才可能更加丰富,而不是只有基本的看护服务。

我一直建议,暑期托管服务应该由社区统筹提供,不宜由学校提供,因为学校会存在想当然的问题,教师也没有积极性,暑托班就会变为形式、沦为摆设。

学校暑托班还会存在的另一种情况是,强制所有学生参加,每个学生缴费集体补课。而由社区组织开展,则更强调暑托服务的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属性,社区可统筹所有公共资源,包括社区内学校教育,向社区中有需要的学生开放,同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在基本看护服务基础上,开展艺术、体育、科技、文化等兴趣与素质拓展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我国已有部分地区由社区开展托管服务。但社区托管服务覆盖面窄,暑假有七八周,可一期托管服务的时间只有两三周,家长很难安排时间,为避免折腾还不如送孩子去校外培训班。如果暑期托管服务,从放假后的第一工作日就推出,到开学前一天都提供,而且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家长能不欢迎吗?

有人说,暑期托管服务如果搞得这么好,还要家庭教育干什么?要知道,就是搞得这么好,也只是提供差异化选择,家长不会都送孩子到暑托班,而且,暑托班是为大部分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的,不办好怎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另外,从政策出发点看,开展暑托服务是服务于“双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暑托服务由此要回答这一问题:限制(禁止)校外机构在节假日开展学科培训,暑托班能有效补位,为学生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生活提供去处吗?当然,暑托班不是学科培训班,但在学科培训外,如何设计拓展素质和兴趣的活动,是暑托班能否得到家长认可的关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