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当“林疯狂”退去以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林疯狂”退去以后

林疯狂,这是一个还没落幕的故事。

北京时间5月2日,黄蜂在抢七大战中被热火淘汰,无缘东部半决赛。林书豪连续两场被限制,失去“X因素”的光环,表现平平。其实我也知道林书豪不可能像“林疯狂”时期一样场场爆发,惊艳联盟,所以在感慨之余并没有过多的失望。林书豪本来就不是巨星(他的确打出相当高的性价比),没有詹姆斯标志性的暴扣和血帽,没有科比美如画的后仰,也没有库里不可思议的“Logo Shot”,他只有一个故事,但已经足够。真正的球迷应该与偶像荣辱与共,特别是在他低迷的时候。

和很多林书豪的球迷一样,我开始欣赏林是在遥远的2012年。没错,就是那次著名的“林疯狂”现象。对挑德隆,打脸科比,绝杀猛龙……这些都是林书豪在那段时间的经典战役。相比于球场上的表现,林书豪这个人更让我感兴趣。当然不是因为华裔,也不是他和我一样姓“林”,而是更加突出的印象——他的故事、他的影响、他的性格、他的精神。在当时,林书豪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更是一个现象级人物,他满足了世界上大部分人对于梦想的所有想象,这也是“Linsanity”能够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连起点体育首席大神林海听涛都说:林书豪就是最好的竞技小说素材(不是原话)。

但是,林书豪毕竟天赋不够,再加上其他球队对他的重视程度以及研究加深许多,他不可能在接下来的赛季保持“林疯狂”的状态,否则他早就应该扬名立万了,变成下一个乔丹了。实际情况是,“林疯狂”在火箭赛季就开始退去,林书豪场均十几分算是正常表现。他虽然偶有神奇表现,但是“林疯狂”不再是常规现象,已经不可逆转的事实。

不过,这又如何?我对林书豪的崇拜早就超越篮球定义,他代表梦想,一种小人物逆袭的正能量,还附加有“谦逊、执着、坚持”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品德。在林书豪的身上,我找到了可以激励自己为梦想拼搏的榜样力量(我的梦想是成为名作家)。所以就算林书豪不再是“林疯狂”,我对他的热爱依然不减——你若爆发,我为你鼓掌;你若失常,我为你悲伤。

尽管林书豪的比赛不再像以前一样牵动人心,但是这已经成为一种寄托,让我惦记。我也并非一定要期待林书豪每场都表现出色,像詹姆斯或者科比那样无所不能,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只要他能发挥出价值,不要像许多曾经被寄予厚望并冠上好几个头衔和外号的“方仲永”式球员一样中途陨落,我就心满意足。

看林书豪是一种习惯,也算是对梦想者的肯定和支持。和超巨崇拜不同,蜜林也许无法时刻得到球技和成绩上的满足(当然,这很重要。但即使在湖人时期,我也没放弃过林书豪),情怀却丝毫不亚于追超级巨星。这是对“林疯狂”延续的推崇,只是不同于当年的狂热状态,现在更趋向平静的跟随。

“林疯狂”的过去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世界的欢呼冷清下来以后,林书豪重新成为普通球员,我却没有失去对他的关注。他可能不是首发,他可能得分不多,他可能防不住对位的巨星。但是,我也喜欢这样的林书豪。不管如何,他的努力绝对是不可忽略的话题,否则当年的“林疯狂”也就不会发生了。

其实,“林疯狂”还在。因为林书豪拥有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及对很强的把握机会能力,他总能够打出一些精彩的比赛:例如对阵马刺的两次爆发(火箭时代的平职业生涯得分记录,和黄蜂时期的惊天大逆转)。所以人们不会把“昙花一现”的字眼用在这位神奇的球员身上,林书豪也真的能够用事实证明自己还行。

林疯狂,这是一个还没落幕的故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林疯狂”退去以后

林疯狂,这是一个还没落幕的故事。

北京时间5月2日,黄蜂在抢七大战中被热火淘汰,无缘东部半决赛。林书豪连续两场被限制,失去“X因素”的光环,表现平平。其实我也知道林书豪不可能像“林疯狂”时期一样场场爆发,惊艳联盟,所以在感慨之余并没有过多的失望。林书豪本来就不是巨星(他的确打出相当高的性价比),没有詹姆斯标志性的暴扣和血帽,没有科比美如画的后仰,也没有库里不可思议的“Logo Shot”,他只有一个故事,但已经足够。真正的球迷应该与偶像荣辱与共,特别是在他低迷的时候。

和很多林书豪的球迷一样,我开始欣赏林是在遥远的2012年。没错,就是那次著名的“林疯狂”现象。对挑德隆,打脸科比,绝杀猛龙……这些都是林书豪在那段时间的经典战役。相比于球场上的表现,林书豪这个人更让我感兴趣。当然不是因为华裔,也不是他和我一样姓“林”,而是更加突出的印象——他的故事、他的影响、他的性格、他的精神。在当时,林书豪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更是一个现象级人物,他满足了世界上大部分人对于梦想的所有想象,这也是“Linsanity”能够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连起点体育首席大神林海听涛都说:林书豪就是最好的竞技小说素材(不是原话)。

但是,林书豪毕竟天赋不够,再加上其他球队对他的重视程度以及研究加深许多,他不可能在接下来的赛季保持“林疯狂”的状态,否则他早就应该扬名立万了,变成下一个乔丹了。实际情况是,“林疯狂”在火箭赛季就开始退去,林书豪场均十几分算是正常表现。他虽然偶有神奇表现,但是“林疯狂”不再是常规现象,已经不可逆转的事实。

不过,这又如何?我对林书豪的崇拜早就超越篮球定义,他代表梦想,一种小人物逆袭的正能量,还附加有“谦逊、执着、坚持”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品德。在林书豪的身上,我找到了可以激励自己为梦想拼搏的榜样力量(我的梦想是成为名作家)。所以就算林书豪不再是“林疯狂”,我对他的热爱依然不减——你若爆发,我为你鼓掌;你若失常,我为你悲伤。

尽管林书豪的比赛不再像以前一样牵动人心,但是这已经成为一种寄托,让我惦记。我也并非一定要期待林书豪每场都表现出色,像詹姆斯或者科比那样无所不能,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只要他能发挥出价值,不要像许多曾经被寄予厚望并冠上好几个头衔和外号的“方仲永”式球员一样中途陨落,我就心满意足。

看林书豪是一种习惯,也算是对梦想者的肯定和支持。和超巨崇拜不同,蜜林也许无法时刻得到球技和成绩上的满足(当然,这很重要。但即使在湖人时期,我也没放弃过林书豪),情怀却丝毫不亚于追超级巨星。这是对“林疯狂”延续的推崇,只是不同于当年的狂热状态,现在更趋向平静的跟随。

“林疯狂”的过去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世界的欢呼冷清下来以后,林书豪重新成为普通球员,我却没有失去对他的关注。他可能不是首发,他可能得分不多,他可能防不住对位的巨星。但是,我也喜欢这样的林书豪。不管如何,他的努力绝对是不可忽略的话题,否则当年的“林疯狂”也就不会发生了。

其实,“林疯狂”还在。因为林书豪拥有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及对很强的把握机会能力,他总能够打出一些精彩的比赛:例如对阵马刺的两次爆发(火箭时代的平职业生涯得分记录,和黄蜂时期的惊天大逆转)。所以人们不会把“昙花一现”的字眼用在这位神奇的球员身上,林书豪也真的能够用事实证明自己还行。

林疯狂,这是一个还没落幕的故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