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公募REITs提高原始权益人竞争优势展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公募REITs提高原始权益人竞争优势展望

发行公募REITs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哪些好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6月21日,首批9个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项目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公募REITs的二级交易市场宣告成立。发行公募REITs将给原始权益人(发行人)带来哪些优势?发行公募REITs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哪些好处?下文将对企业发行公募REITs后的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进行展望。

转变投资管理模式,从“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链式服务供应商转型为“项目工厂+上市REITs+资产管家”环式服务供应商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在传统的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领域中直接体现为:短周期“大干快上”的“政府投资、企业建设”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快速衰退、逐渐减少,取而代之,PPP、特许经营、XOD等“政府和社会资本长期合作、企业主导建设和运营” 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快速发展、稳步增加。

而上述投融资模式无一例外,均要求和政府方合作的社会资本具备从前期项目投资、融资、设计、建设到后期项目运营、维护、更新、重置以及移交的全生命周期链式服务能力。这就导致在2015-2020年的6年中,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持有的资产和负债不断攀升,杠杆率居高不下。

在当前的直接融资渠道下,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资本想要实现杠杆率的下降,只有三种路径可供选择:转让持有资产、企业上市IPO或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但无论是上述三种方式的哪一种,都只能解决企业中短期发展的一时之困,难以在当前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筹划思路下,形成长效的企业发展战略。

这就导致了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参与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的过程中杠杆率过高最终只能变卖资产的发展困局,这种发展模式对培育基础设施产业内的优势企业、快速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利的。

而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正是对这种发展困局的破局。企业通过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将通过“企业投资培育项目——公募REITs收购项目——盘活资金孵化新项目——公募REITs收购新项目”,不断吸引社会公众的权益性投资资金帮助企业持有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资产。

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资本在上述过程中将从“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链式服务供应商转型为“项目工厂+上市REITs+资产管家”环式服务供应商,在打造“项目工厂”形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孵化器和“资产管家”形式的基础设施资产运营服务商、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同时,稳定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团队、避免管理机构冗余影响发展效率,为其更好地参加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降低投资杠杆,优化财务结构,实现资产端的“举重若轻”

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参与投资项目的增多,其面对资产负债快速增长的应对能力将不可避免的迎来挑战。以污水处理行业某国内前三的投资运营商为例,其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23.27%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61.5%,企业杠杆率快速增加,随之带来其对项目投资的放缓以及外部战略投资者的引入。

为降低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的财务生存能力,实现优势企业技术能力和运营经验的持续输出,进而培育特定行业的优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行公募REITs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首批公募REITs中大部分项目并未实现资产出表和降杠杆,主要原因是参与试点的首批公募REITs项目的大部分原始权益人属于地方国企,在结构设计上比较保守;同时当前公募基金管理人基本上没有主动运营管理经验,缺乏主动运营管理能力,从而在SPV的运营管理和运营监管结构设计上缺乏主动性。

但由于《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第二条第(三)款中明确提出,“基金管理人主动运营管理基础设施项目,以获取基础设施项目租金、收费等稳定现金流为主要目的”,所以与美国的REITs不同,我国公募REITs是围绕着基金管理人进行的结构设计。

未来随着公募REITs试点项目的进一步增多和基金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建设,公募REITs底层资产发行后剥离原始权益人报表,将是公募REITs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前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在发行公募REITs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交易结构设计也可以实现资产出表,从而优化财务结构,实现项目资产端的“举重若轻”。

“公募REITs+股票+债券”,构建企业“1+1+1>3”的直接融资新生态

对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来讲,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和企业发行债券,往往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1+1>2”的效果。

一方面,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可以使企业管理更加规划化,优化企业报表结构,提高企业评级,有利于企业债券的公开发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和项目投资用途的债券往往可以增强股票持有者的信心,促进企业市值的上涨。

同样的道理,公募REITs对企业上市和企业发行债券也同样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实现“1+1+1>3”的效果。

一方面,企业发行公募REITs后,可以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的目光,在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前让投资者对于企业底层资产的运行管理更加具有信心,同时通过公募REITs上市后的公众反馈对企业运营管理进行持续改善,实现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发行公募REITs后,企业发展和项目投资用途的债券多了一条稳定、持续的退出渠道,增强投资者购买企业债券时的信心,间接助推企业债券的发行。

因此,发行公募REITs后,“公募REITs+股票+债券”将构建企业“1+1+1>3”的直接融资新生态;同时,基础设施SPV的上市,有利于其按社会公众评价体系的要求建立规范、透明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格的内控体系,减少关联交易,助力企业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有利于培育持有型产业资本,真正实现“产融结合”

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的过程中,原始权益人和基金管理人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原始权益人参与基金份额的战略配售和基金管理人主动运营SPV持有的底层资产,实现了股权和人事参与方式的内在融合。

原始权益人和基金管理人的联系和协作,将导致双方在资金、资本以及人事上相互渗透,相互进入对方的活动领域,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向企业长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发展,企业向金融机构高效的投资管理模式对齐,最终形成长期存在的高效循环发展产融实体。

基金管理人在此过程中将通过原始权益人的扶持逐步培育为资产持有型产业资本,增强国内资本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和原始权益人之间进行高效联动,真正实现“产融结合”,在同行业中为原始权益人带来竞争优势。

转变政府投资管理模式,逐步将“财政主导政府投资”转变为“市场引导政府投资+财政调节政府投资”

自2009年“四万亿”政府负债进行基建投资后,地方债务问题在助力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埋下风险。因此,自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开始,财政部门开始跨界、主导政府投资,并尝试用财政思维来解决大额基础设施投资和政府债务所带来的衍生问题。如今已是2021年,距离财政开始主导政府投资已经过去9年之久,但是地方政府债务始终未能解决,财政思维也未能大幅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对地方政府投资公司背景的原始权益人来讲,将有利于其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并建设新的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相比于TOT模式、专项债等方式来讲,地方政府投资公司背景的原始权益人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后,资产孵化环节和战略配售的基金份额还持有在原始权益人手中,可以助力其盘活持有的存量资产和培育新的优质资产、形成投资内部的良性循环、转变“一事一议”投资管理模式的同时,还可以在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机构出现问题时通过基金管理人将其快速替换,避免出现过去TOT模式中社会资本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发生企业内部问题时出现的“尾大不掉”等各类争端。

地方政府通过不同背景的地方平台公司发行公募REITs,可以通过社会公众和战略投资者的参与,将“财政主导政府投资”转变为“市场引导政府投资+财政调节政府投资”,通过在本地每个基础设施细分行业投资中构建行业小循环,实现地方政府投资的区域中循环,从而助力构建国内大循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地方政府投资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的良性循环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将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有利于财产安全性,公开市场有利于明确财产归属和价值,原始权益人的合法权益将更容易得到保护

社会资本在与地方政府以及各种外部合作机构合作成立基础设施SPV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很容易碰到资产权属不清、资产价值不明、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等各类问题和争端。

通过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通过基金管理人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可以促使项目运营中遇到的拖欠服务费、行政审批迟缓等各类问题在公众监督更为合理地解决,有利于同类问题解决经验的不断复制,形成问题的高效沟通解决机制,减少了社会资本在SPV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沟通成本。

通过REITs上市后各SPV的表现,更为公平、合理、有效的筛选和挽留基层人才

社会资本在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随着管理SPV数量的不断增多和管理团队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地筛选和挽留基层人才将成为困扰企业的管理问题。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企业来讲,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基层人才并开发好人力资源,关键是要立足于企业内部发掘,决不能使身边的人才闲置却常叹人才难求,浪费过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做外部招聘。

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后,基金管理人、运营监管咨询机构、绩效管理咨询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对底层SPV的各管理环节将进行更为公允的评价,有利于企业管理层避免管理视角偏差进而发现基层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基层员工的潜力并及时提拔,筛选出优秀的基层人才。

通过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可以引入基层员工持有基础设施SPV的基金份额或类似于华为虚拟股的“虚拟份额”,让员工分享到基础设施SPV良好运行的红利,从而增加基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留住优秀的基层人才。

来源:顾问云

原标题:公募REITs提高原始权益人竞争优势展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公募REITs提高原始权益人竞争优势展望

发行公募REITs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哪些好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6月21日,首批9个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项目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公募REITs的二级交易市场宣告成立。发行公募REITs将给原始权益人(发行人)带来哪些优势?发行公募REITs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哪些好处?下文将对企业发行公募REITs后的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进行展望。

转变投资管理模式,从“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链式服务供应商转型为“项目工厂+上市REITs+资产管家”环式服务供应商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在传统的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领域中直接体现为:短周期“大干快上”的“政府投资、企业建设”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快速衰退、逐渐减少,取而代之,PPP、特许经营、XOD等“政府和社会资本长期合作、企业主导建设和运营” 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快速发展、稳步增加。

而上述投融资模式无一例外,均要求和政府方合作的社会资本具备从前期项目投资、融资、设计、建设到后期项目运营、维护、更新、重置以及移交的全生命周期链式服务能力。这就导致在2015-2020年的6年中,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持有的资产和负债不断攀升,杠杆率居高不下。

在当前的直接融资渠道下,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资本想要实现杠杆率的下降,只有三种路径可供选择:转让持有资产、企业上市IPO或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但无论是上述三种方式的哪一种,都只能解决企业中短期发展的一时之困,难以在当前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筹划思路下,形成长效的企业发展战略。

这就导致了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参与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的过程中杠杆率过高最终只能变卖资产的发展困局,这种发展模式对培育基础设施产业内的优势企业、快速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利的。

而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正是对这种发展困局的破局。企业通过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将通过“企业投资培育项目——公募REITs收购项目——盘活资金孵化新项目——公募REITs收购新项目”,不断吸引社会公众的权益性投资资金帮助企业持有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资产。

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资本在上述过程中将从“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链式服务供应商转型为“项目工厂+上市REITs+资产管家”环式服务供应商,在打造“项目工厂”形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孵化器和“资产管家”形式的基础设施资产运营服务商、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同时,稳定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团队、避免管理机构冗余影响发展效率,为其更好地参加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降低投资杠杆,优化财务结构,实现资产端的“举重若轻”

基础设施领域的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参与投资项目的增多,其面对资产负债快速增长的应对能力将不可避免的迎来挑战。以污水处理行业某国内前三的投资运营商为例,其资产负债率从2015年的23.27%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61.5%,企业杠杆率快速增加,随之带来其对项目投资的放缓以及外部战略投资者的引入。

为降低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的财务生存能力,实现优势企业技术能力和运营经验的持续输出,进而培育特定行业的优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行公募REITs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首批公募REITs中大部分项目并未实现资产出表和降杠杆,主要原因是参与试点的首批公募REITs项目的大部分原始权益人属于地方国企,在结构设计上比较保守;同时当前公募基金管理人基本上没有主动运营管理经验,缺乏主动运营管理能力,从而在SPV的运营管理和运营监管结构设计上缺乏主动性。

但由于《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第二条第(三)款中明确提出,“基金管理人主动运营管理基础设施项目,以获取基础设施项目租金、收费等稳定现金流为主要目的”,所以与美国的REITs不同,我国公募REITs是围绕着基金管理人进行的结构设计。

未来随着公募REITs试点项目的进一步增多和基金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建设,公募REITs底层资产发行后剥离原始权益人报表,将是公募REITs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前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在发行公募REITs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交易结构设计也可以实现资产出表,从而优化财务结构,实现项目资产端的“举重若轻”。

“公募REITs+股票+债券”,构建企业“1+1+1>3”的直接融资新生态

对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来讲,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和企业发行债券,往往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1+1>2”的效果。

一方面,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可以使企业管理更加规划化,优化企业报表结构,提高企业评级,有利于企业债券的公开发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和项目投资用途的债券往往可以增强股票持有者的信心,促进企业市值的上涨。

同样的道理,公募REITs对企业上市和企业发行债券也同样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实现“1+1+1>3”的效果。

一方面,企业发行公募REITs后,可以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的目光,在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前让投资者对于企业底层资产的运行管理更加具有信心,同时通过公募REITs上市后的公众反馈对企业运营管理进行持续改善,实现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发行公募REITs后,企业发展和项目投资用途的债券多了一条稳定、持续的退出渠道,增强投资者购买企业债券时的信心,间接助推企业债券的发行。

因此,发行公募REITs后,“公募REITs+股票+债券”将构建企业“1+1+1>3”的直接融资新生态;同时,基础设施SPV的上市,有利于其按社会公众评价体系的要求建立规范、透明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格的内控体系,减少关联交易,助力企业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有利于培育持有型产业资本,真正实现“产融结合”

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的过程中,原始权益人和基金管理人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原始权益人参与基金份额的战略配售和基金管理人主动运营SPV持有的底层资产,实现了股权和人事参与方式的内在融合。

原始权益人和基金管理人的联系和协作,将导致双方在资金、资本以及人事上相互渗透,相互进入对方的活动领域,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向企业长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发展,企业向金融机构高效的投资管理模式对齐,最终形成长期存在的高效循环发展产融实体。

基金管理人在此过程中将通过原始权益人的扶持逐步培育为资产持有型产业资本,增强国内资本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和原始权益人之间进行高效联动,真正实现“产融结合”,在同行业中为原始权益人带来竞争优势。

转变政府投资管理模式,逐步将“财政主导政府投资”转变为“市场引导政府投资+财政调节政府投资”

自2009年“四万亿”政府负债进行基建投资后,地方债务问题在助力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埋下风险。因此,自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开始,财政部门开始跨界、主导政府投资,并尝试用财政思维来解决大额基础设施投资和政府债务所带来的衍生问题。如今已是2021年,距离财政开始主导政府投资已经过去9年之久,但是地方政府债务始终未能解决,财政思维也未能大幅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对地方政府投资公司背景的原始权益人来讲,将有利于其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并建设新的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相比于TOT模式、专项债等方式来讲,地方政府投资公司背景的原始权益人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后,资产孵化环节和战略配售的基金份额还持有在原始权益人手中,可以助力其盘活持有的存量资产和培育新的优质资产、形成投资内部的良性循环、转变“一事一议”投资管理模式的同时,还可以在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机构出现问题时通过基金管理人将其快速替换,避免出现过去TOT模式中社会资本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发生企业内部问题时出现的“尾大不掉”等各类争端。

地方政府通过不同背景的地方平台公司发行公募REITs,可以通过社会公众和战略投资者的参与,将“财政主导政府投资”转变为“市场引导政府投资+财政调节政府投资”,通过在本地每个基础设施细分行业投资中构建行业小循环,实现地方政府投资的区域中循环,从而助力构建国内大循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地方政府投资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的良性循环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将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有利于财产安全性,公开市场有利于明确财产归属和价值,原始权益人的合法权益将更容易得到保护

社会资本在与地方政府以及各种外部合作机构合作成立基础设施SPV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很容易碰到资产权属不清、资产价值不明、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等各类问题和争端。

通过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通过基金管理人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可以促使项目运营中遇到的拖欠服务费、行政审批迟缓等各类问题在公众监督更为合理地解决,有利于同类问题解决经验的不断复制,形成问题的高效沟通解决机制,减少了社会资本在SPV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沟通成本。

通过REITs上市后各SPV的表现,更为公平、合理、有效的筛选和挽留基层人才

社会资本在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随着管理SPV数量的不断增多和管理团队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地筛选和挽留基层人才将成为困扰企业的管理问题。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企业来讲,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基层人才并开发好人力资源,关键是要立足于企业内部发掘,决不能使身边的人才闲置却常叹人才难求,浪费过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做外部招聘。

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后,基金管理人、运营监管咨询机构、绩效管理咨询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对底层SPV的各管理环节将进行更为公允的评价,有利于企业管理层避免管理视角偏差进而发现基层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基层员工的潜力并及时提拔,筛选出优秀的基层人才。

通过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可以引入基层员工持有基础设施SPV的基金份额或类似于华为虚拟股的“虚拟份额”,让员工分享到基础设施SPV良好运行的红利,从而增加基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留住优秀的基层人才。

来源:顾问云

原标题:公募REITs提高原始权益人竞争优势展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