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振烟台!从半年成绩单看城市“硬实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振烟台!从半年成绩单看城市“硬实力”

上半年圆满收官,下半年已完美起步。

文 | 陈明一 侯春萍

碧海青天转瞬时,步入雾中奇幻,整座城沉浸在海市蜃楼中,如痴如醉。倏尔,借一星灯塔的微光,斑驳映出一座港城的花忆前身,意犹未尽间,恍悟:这里不是“海上仙山”,而是“烟火人间”。终究,“仙境海岸·鲜美烟台”不过如此奇象……

展示屏中带来的是“新烟台、新特色、新亮点”,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16地市共签约96个项目,而烟台市独占9个,成绩不俗。

1987年7月,随着美国乐泰公司在烟台设立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拉开了世界500强企业来烟投资的序幕。随后,日本伊藤忠、韩国SK、美国通用、法国电力、德国林德等104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来烟台投资设厂,成为跨国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烟台的发展始终与改革开放紧密相关。山东对烟台提出“加快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要求,烟台也在不断深化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层次和水平。

事实上,烟台之所以深受跨国公司的青睐,终究仍要回归城市本身。

2021年,烟台市创新构建招商引资新体制,乘势抢抓对外开放“新风口”,利用外资规模平稳增长、质量持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方式日趋多元,外资“基本盘”更加稳固。1-4月份,实际使用外资7.5亿美元、增长49.7%,总量居山东省第二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上半年圆满收官,下半年已完美起步。烟台正如她美丽的气质,在重振沿海开放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率先垂范,勇往直前,再次惊艳世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优质营商,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

“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事实上,“保护市场主体”,意味着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即一个优质的“营商环境”是赢得跨国企业青睐的利器。

去年,疫情突袭,外资企业受影响最大。中国作为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市场之一,虽然全球新冠疫情阴霾尚未散却,但不少外资企业持续“加注”中国市场,探寻更多的生存空间。

对于外资企业密集的烟台而言,这是一次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稳定的“营商环境”任重道远。

鉴于受疫情影响诸多合同无法按期履约,烟台市商务局成立工作专班,及时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并会同市贸促会,协助企业向上级贸促部门和国家进出口商会联系申请办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涉及合同金额1117万美元,有效降低了企业损失。

此外,烟台市全力引导企业创新举措开拓市场,例如,应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客户承接订单,推动市场多元化。

不可忽视的是,在烟台,仅开发区就有日、韩资企业近300家,大量日、韩籍员工携家属在此工作,总数超过3万人。尤其在后疫情时期,外籍人士往返不便,成立一个专门的对外文化及商务交流场所便显得尤为重要。

开发区招商局充分利用2020年新建成的中韩、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组织、举办各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商务及政策培训活动等,体味文化特色,增强外籍员工及家属的认同感、归属感,让生活在烟台的每一位韩籍人士感受到家的温暖。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走县域,亮实招

迈入“十四五”,烟台提出经济总量要迈上万亿台阶,翻看烟台地图,你会发现,县域经济是烟台最大的希望所在。

烟台,有这个家底。细数改革开放40多年,烟台曾经创下了与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齐名的乡镇企业“胶东模式”、 5个县级市进入全国百强县、龙口 “江北第一县”等响亮名号。

然而,近些年,烟台县域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支撑不够等问题突出,加之激烈的外部竞争,烟台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重新审视的紧要关头。

今年5月,烟台市召开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打头阵、当先锋、上层次”为目标要求,出台了《关于振兴县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设立10亿元振兴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发出了全面振兴县域经济的“动员令”。

其中,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烟台的26个产业园区,贡献了全市约5成的GDP、6成的公共预算收入、7成以上的外资外贸,是培育壮大县域产业链的重要支撑。

由此,烟台研究制定了园区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推动4个国家级园区提升发展、8个省级园区转型升级、6个省级化工园区聚集发展,并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汇集、政策措施向园区倾斜、工作力量向园区加强,自此全面开启园区“二次创业”,最终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不止于此,产业链强则产业园区强,产业园区强则县域强。烟台集中力量打造现代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大力实施强链、延链、建链、补链工程,做强产业链上的县域经济。譬如生物医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已初露锋芒。

相信下一步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下,烟台千亿级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峰式崛起在即。

图片来源:摄图网

工业立市,潮起先进制造

因工而兴的烟台,唯制造业独领风骚,目前已形成了涵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溯其源头,烟台制造业的发展,可谓是一部不懈创新的史诗。

“十三五”期间,烟台以制造业强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烟台由大市向强市迈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规模大幅提高,占据了“半壁江山”。烟台还组织实施了1000余项市级科技项目攻关,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86个……这些“高光时刻”意味着,创新基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奔腾在烟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潮头。 

举例来讲,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烟台强势崛起,新的创新资源集聚洼地指日可待。

然而,创新基因也需要“头雁”引领。在烟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骨干企业是驱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烟台骨干企业争当转型升级标杆,努力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链升级做出示范,当好“领头雁”。

走进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高端现代化的实验室内,精密仪器正在高效运转,研发人员专注地进行着实验。

自2019研发中心投用以来,第一年便成功突破10余项关键和共性技术。其研发的一系列自主新产品陆续投产,带来巨大效益。依靠技术创新,万华集团实现了由依赖技术引进向坚持自主创新,由追随型本土企业向创新型跨国公司的华丽转变。

在烟台先进制造业的花名册上还有一朵“橙色云”,绽放异彩。

在 “互联网设计”行业,第一个注册企业为“橙色云互联网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建设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这朵“橙色云”,来自烟台。

2020年底,橙色云互联网设计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研发实践,整合完善,隆重发布了旗下重要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这一平台,独创性地开发了CDS云协同、CRDE云研发两大系统。可以说,橙色云在这一领域撬动了潜在的千亿级的实体产业市场。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赋能“蓝色经济”,长岛从未停歇

在城市的嘈杂中待的久了,就愈加的向往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烟台长岛,一个永远宁静如一的地方。

2017年7月1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到长岛调研指导工作,掀开了长岛发展崭新一页。4年来,长岛以良好的生态为依托,实施生态保育、发展绿色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代表地之一,书写了一份海洋生态文明的“长岛答卷”。

现在的长岛,“海上仙山” 逐步变成了 “碧海青山”。裸露的山体得到了生态修复治理,车辆“双控”全面实施,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全域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率先实施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了全域禁放烟花爆竹、集中供暖全部清洁能源替代、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近海养殖进行了腾退,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5%。

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长岛的蓝天保卫战却从未停止。

今年发布的《中共烟台市委关于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中提到:以壮士断腕勇气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长岛的天更蓝、山更绿、岸线更美、海水更清澈;以海洋牧场建设带动渔业升级,实现产业转型蝶变、渔民增收致富;以“ 山、海、岛” 为特色大力发展旅游,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碧海蓝天休闲宜居” 的环境;以保障改善海岛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群众在良好生态中得到更多实惠。

以上均预示了长岛勇立生态发展潮头的决心,这是一场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岛,以创建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为目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建成一个“山青、海蓝、林茂、岸美、滩净、城靓”的生态海岛。

过去的成绩,永远是在为更进一步的辉煌做铺垫。虽说烟台作为山东第三城的地位显然无可撼动,未来依然可期。

烟台是开放型城市,对烟台而言,今年必将是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

未来,烟台砥砺在RCEP参与中抢占先机,着力构建起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打造一座面向日韩和东北亚、连接“一带一路”、连通欧美的重要“桥头堡”,辉煌再续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征途,烟台有决心、有信心、有实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振烟台!从半年成绩单看城市“硬实力”

上半年圆满收官,下半年已完美起步。

文 | 陈明一 侯春萍

碧海青天转瞬时,步入雾中奇幻,整座城沉浸在海市蜃楼中,如痴如醉。倏尔,借一星灯塔的微光,斑驳映出一座港城的花忆前身,意犹未尽间,恍悟:这里不是“海上仙山”,而是“烟火人间”。终究,“仙境海岸·鲜美烟台”不过如此奇象……

展示屏中带来的是“新烟台、新特色、新亮点”,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16地市共签约96个项目,而烟台市独占9个,成绩不俗。

1987年7月,随着美国乐泰公司在烟台设立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拉开了世界500强企业来烟投资的序幕。随后,日本伊藤忠、韩国SK、美国通用、法国电力、德国林德等104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来烟台投资设厂,成为跨国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烟台的发展始终与改革开放紧密相关。山东对烟台提出“加快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要求,烟台也在不断深化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层次和水平。

事实上,烟台之所以深受跨国公司的青睐,终究仍要回归城市本身。

2021年,烟台市创新构建招商引资新体制,乘势抢抓对外开放“新风口”,利用外资规模平稳增长、质量持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方式日趋多元,外资“基本盘”更加稳固。1-4月份,实际使用外资7.5亿美元、增长49.7%,总量居山东省第二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上半年圆满收官,下半年已完美起步。烟台正如她美丽的气质,在重振沿海开放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率先垂范,勇往直前,再次惊艳世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优质营商,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

“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事实上,“保护市场主体”,意味着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即一个优质的“营商环境”是赢得跨国企业青睐的利器。

去年,疫情突袭,外资企业受影响最大。中国作为为数不多实现正增长的市场之一,虽然全球新冠疫情阴霾尚未散却,但不少外资企业持续“加注”中国市场,探寻更多的生存空间。

对于外资企业密集的烟台而言,这是一次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稳定的“营商环境”任重道远。

鉴于受疫情影响诸多合同无法按期履约,烟台市商务局成立工作专班,及时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并会同市贸促会,协助企业向上级贸促部门和国家进出口商会联系申请办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涉及合同金额1117万美元,有效降低了企业损失。

此外,烟台市全力引导企业创新举措开拓市场,例如,应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客户承接订单,推动市场多元化。

不可忽视的是,在烟台,仅开发区就有日、韩资企业近300家,大量日、韩籍员工携家属在此工作,总数超过3万人。尤其在后疫情时期,外籍人士往返不便,成立一个专门的对外文化及商务交流场所便显得尤为重要。

开发区招商局充分利用2020年新建成的中韩、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组织、举办各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商务及政策培训活动等,体味文化特色,增强外籍员工及家属的认同感、归属感,让生活在烟台的每一位韩籍人士感受到家的温暖。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走县域,亮实招

迈入“十四五”,烟台提出经济总量要迈上万亿台阶,翻看烟台地图,你会发现,县域经济是烟台最大的希望所在。

烟台,有这个家底。细数改革开放40多年,烟台曾经创下了与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齐名的乡镇企业“胶东模式”、 5个县级市进入全国百强县、龙口 “江北第一县”等响亮名号。

然而,近些年,烟台县域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支撑不够等问题突出,加之激烈的外部竞争,烟台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重新审视的紧要关头。

今年5月,烟台市召开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打头阵、当先锋、上层次”为目标要求,出台了《关于振兴县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设立10亿元振兴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发出了全面振兴县域经济的“动员令”。

其中,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烟台的26个产业园区,贡献了全市约5成的GDP、6成的公共预算收入、7成以上的外资外贸,是培育壮大县域产业链的重要支撑。

由此,烟台研究制定了园区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推动4个国家级园区提升发展、8个省级园区转型升级、6个省级化工园区聚集发展,并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汇集、政策措施向园区倾斜、工作力量向园区加强,自此全面开启园区“二次创业”,最终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不止于此,产业链强则产业园区强,产业园区强则县域强。烟台集中力量打造现代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大力实施强链、延链、建链、补链工程,做强产业链上的县域经济。譬如生物医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已初露锋芒。

相信下一步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下,烟台千亿级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峰式崛起在即。

图片来源:摄图网

工业立市,潮起先进制造

因工而兴的烟台,唯制造业独领风骚,目前已形成了涵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溯其源头,烟台制造业的发展,可谓是一部不懈创新的史诗。

“十三五”期间,烟台以制造业强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烟台由大市向强市迈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规模大幅提高,占据了“半壁江山”。烟台还组织实施了1000余项市级科技项目攻关,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86个……这些“高光时刻”意味着,创新基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奔腾在烟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潮头。 

举例来讲,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烟台强势崛起,新的创新资源集聚洼地指日可待。

然而,创新基因也需要“头雁”引领。在烟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骨干企业是驱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烟台骨干企业争当转型升级标杆,努力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产业链升级做出示范,当好“领头雁”。

走进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高端现代化的实验室内,精密仪器正在高效运转,研发人员专注地进行着实验。

自2019研发中心投用以来,第一年便成功突破10余项关键和共性技术。其研发的一系列自主新产品陆续投产,带来巨大效益。依靠技术创新,万华集团实现了由依赖技术引进向坚持自主创新,由追随型本土企业向创新型跨国公司的华丽转变。

在烟台先进制造业的花名册上还有一朵“橙色云”,绽放异彩。

在 “互联网设计”行业,第一个注册企业为“橙色云互联网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建设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这朵“橙色云”,来自烟台。

2020年底,橙色云互联网设计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研发实践,整合完善,隆重发布了旗下重要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这一平台,独创性地开发了CDS云协同、CRDE云研发两大系统。可以说,橙色云在这一领域撬动了潜在的千亿级的实体产业市场。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赋能“蓝色经济”,长岛从未停歇

在城市的嘈杂中待的久了,就愈加的向往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烟台长岛,一个永远宁静如一的地方。

2017年7月1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到长岛调研指导工作,掀开了长岛发展崭新一页。4年来,长岛以良好的生态为依托,实施生态保育、发展绿色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代表地之一,书写了一份海洋生态文明的“长岛答卷”。

现在的长岛,“海上仙山” 逐步变成了 “碧海青山”。裸露的山体得到了生态修复治理,车辆“双控”全面实施,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全域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率先实施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了全域禁放烟花爆竹、集中供暖全部清洁能源替代、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近海养殖进行了腾退,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5%。

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长岛的蓝天保卫战却从未停止。

今年发布的《中共烟台市委关于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中提到:以壮士断腕勇气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长岛的天更蓝、山更绿、岸线更美、海水更清澈;以海洋牧场建设带动渔业升级,实现产业转型蝶变、渔民增收致富;以“ 山、海、岛” 为特色大力发展旅游,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碧海蓝天休闲宜居” 的环境;以保障改善海岛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群众在良好生态中得到更多实惠。

以上均预示了长岛勇立生态发展潮头的决心,这是一场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岛,以创建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为目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建成一个“山青、海蓝、林茂、岸美、滩净、城靓”的生态海岛。

过去的成绩,永远是在为更进一步的辉煌做铺垫。虽说烟台作为山东第三城的地位显然无可撼动,未来依然可期。

烟台是开放型城市,对烟台而言,今年必将是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

未来,烟台砥砺在RCEP参与中抢占先机,着力构建起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打造一座面向日韩和东北亚、连接“一带一路”、连通欧美的重要“桥头堡”,辉煌再续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征途,烟台有决心、有信心、有实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