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石油寒冬里的十大奇葩事件,石油精英沦落街头根本不算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石油寒冬里的十大奇葩事件,石油精英沦落街头根本不算啥

同油价一起断崖式下跌的还有公司的工程量和自己的奖金,所以高昂的社保费用一扣除,差点就成了负数……

在这百年难得一遇的石油寒冬里,没有什么不可以发生的……被牵连的不仅仅是石油人,部分圈外人士也受到了低油价的牵连。

1.一周只上两天班、休五天假

每个周末都能够休息三天,周周都是清明五一、周周都是中秋端午,请问这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这一“美好”的愿望在委内瑞拉恰恰就变成了现实。4月初,委内瑞拉总统宣布,国家的电力不够用了,为了省电,未来2个月,特设星期五为假期。这是在向我们证明,石油就是那种牛时可以赚钱,熊时可以休假的行业吗?

由于经济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委内瑞拉公务员的假期已经延长到了每周五天!一周上两天班,休五天假,难怪公务员这么难考!这个经济大梁靠在石油细柱之上的国家,南美洲的蝴蝶拍一拍翅膀现在对它来说都等于刮了一场旋风。但愿油价能够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尽快涨起来!

2.某石油工程师月入仅50元

月收入才50元?骗人吧?再怎么降薪裁员也不至于到这份上吧?其实这事要追究起来嘛,只能怪这位石油人曾经的收入太高了,无节制地抬高了自己的社保基数。同油价一起断崖式下跌的还有公司的工程量和自己的奖金,所以高昂的社保费用一扣除,差点就成了负数……

3.石油展会成招聘会

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油气行业展会——国际海洋油气技术大会(OTC)近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今年参加展会的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8%,而更不可思议的是,据参展的中国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某个上午接待了十几个客户,但有近半数的人是来求职的。

在OTC展会大厅外面,更有一位失业的石油工程师举牌求职。据悉,该名沦落街头的精英工程师叫Raul Sanchez,今年44岁,有在通用电气和哈里伯顿工作的经验。自从失业后,一直以开Uber为生。此次前来参加展会正是想利用这个石油盛会求带走,目前已有18个路人索要了他的简历。

4.低油价连累海盗失业

对非洲几内亚湾的海盗来说,每桶油的边际成本在100美元左右。而如今30、40美元/桶的油价,强烈冲击了该地区的海盗产业。海盗企业纷纷缩减投资,大幅削减了在几内亚湾海域的作业量。据彭博社援引船运咨询公司Dryad Maritime 1月份的一份报告称,2015年几内亚湾石油运输船遭海盗攻击的数量同比降低约33%.

5.油轮闲得绕远打转,只为等油涨价

苏伊士运河,中东石油运往欧洲的重要通道,在上世纪50年代,不少国家为了抢夺这条行道的控制权还打过一仗。不过近来不少中东油轮却故意选择绕开这条航道,从非洲绕一大圈运往欧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因为绕一大圈能够拖延15~20天左右的航行时间,因为产出的原油已经没有地方放了……其实主要原因,是卖家希望多拖延一点时间,等油价多涨一点,卖个更好的价钱。

6.钻井业一把回到解放前

贝克休斯统计的美国活跃钻机数,目前每周都在刷新历史最低记录。目前已经低到什么程度了呢?目前数量为2年前的1/4不到,而且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数量比1861年石油工业起步、美国内战爆发时的数量还要低……

7.BP退出艺术圈

英国石油公司(BP)多年来不仅仅热衷于石油开采,也热衷于艺术事业。大英博物馆、爱丁堡艺术节很长时间以来都是BP的赞助对象。不过今年BP停止了对爱丁堡艺术节的赞助,而且有近百位政界、文艺界人事联名呼吁,希望大英博物馆也不要再接受BP的赞助。这些反对人士的理由是,BP开采石油这种行为不环保……而BP方面则单纯表示,今年的油价形式不太好,没有太多的资金继续赞助爱丁堡艺术节。

看到这一则消息忍不住呼吁,希望今年参加爱丁堡艺术节的人都采取全程步行、不坐飞机汽车的低碳方式出行!

8.埃克森美孚遭洛克菲勒家族遗弃

和BP公司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埃克森美孚,不过埃克森美孚的情况可不像BP遭艺术圈排挤这么简单,这次要放弃埃克森美孚的可是其创始家族——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打算出售埃克森美孚的所有股票,理由是洛克菲勒家族认为该公司在70年代就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但知情不报,罪孽深重。埃克森美孚自当不会承认,而且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官方微博也已被各种节能减排的内容刷屏。

如果接下来洛克菲洛家族不能按照5000年前茹毛饮血的环保方式来生存,那么油价萧条时期这种行为的动机确实值得怀疑。

9.某石油公司2015年利润不降反涨

难道2015年还有利润不降不亏的石油公司?不过这个事情就在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身上发生了,据该公司公布的财报显示,2015年俄石油的净利润达到61亿美元,同比增长2%.不过造成这种逆天结果的原因并不在于俄罗斯石油公司有什么高超手段,而是因为卢布汇率下跌和税收体系放宽的结果。

10.石油出口大国发生石油短缺

非洲最大的石油产国、OPEC成员之一的尼日利亚,最近发生了石油短缺。严格来说不是最近发生,而是每年到这个时候就会发生。虽然这个国家石油资源是非洲最丰富的,但是该国政府宁愿将石油出口国外,也不愿意投资修建好的炼油厂造福于民。

当今的低油价对该国经济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石油供应短缺的情况,汽车加油要排很长的队,时常会有一堆人提着油罐蜂拥前往加油站买油。不过一位叫苏博米·欧度斯的尼日利亚青年正在开发一款App软件,该软件能够实现汽油送货上门,解决尼日利亚人民排队卖油难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石油寒冬里的十大奇葩事件,石油精英沦落街头根本不算啥

同油价一起断崖式下跌的还有公司的工程量和自己的奖金,所以高昂的社保费用一扣除,差点就成了负数……

在这百年难得一遇的石油寒冬里,没有什么不可以发生的……被牵连的不仅仅是石油人,部分圈外人士也受到了低油价的牵连。

1.一周只上两天班、休五天假

每个周末都能够休息三天,周周都是清明五一、周周都是中秋端午,请问这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这一“美好”的愿望在委内瑞拉恰恰就变成了现实。4月初,委内瑞拉总统宣布,国家的电力不够用了,为了省电,未来2个月,特设星期五为假期。这是在向我们证明,石油就是那种牛时可以赚钱,熊时可以休假的行业吗?

由于经济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委内瑞拉公务员的假期已经延长到了每周五天!一周上两天班,休五天假,难怪公务员这么难考!这个经济大梁靠在石油细柱之上的国家,南美洲的蝴蝶拍一拍翅膀现在对它来说都等于刮了一场旋风。但愿油价能够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尽快涨起来!

2.某石油工程师月入仅50元

月收入才50元?骗人吧?再怎么降薪裁员也不至于到这份上吧?其实这事要追究起来嘛,只能怪这位石油人曾经的收入太高了,无节制地抬高了自己的社保基数。同油价一起断崖式下跌的还有公司的工程量和自己的奖金,所以高昂的社保费用一扣除,差点就成了负数……

3.石油展会成招聘会

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油气行业展会——国际海洋油气技术大会(OTC)近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今年参加展会的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8%,而更不可思议的是,据参展的中国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某个上午接待了十几个客户,但有近半数的人是来求职的。

在OTC展会大厅外面,更有一位失业的石油工程师举牌求职。据悉,该名沦落街头的精英工程师叫Raul Sanchez,今年44岁,有在通用电气和哈里伯顿工作的经验。自从失业后,一直以开Uber为生。此次前来参加展会正是想利用这个石油盛会求带走,目前已有18个路人索要了他的简历。

4.低油价连累海盗失业

对非洲几内亚湾的海盗来说,每桶油的边际成本在100美元左右。而如今30、40美元/桶的油价,强烈冲击了该地区的海盗产业。海盗企业纷纷缩减投资,大幅削减了在几内亚湾海域的作业量。据彭博社援引船运咨询公司Dryad Maritime 1月份的一份报告称,2015年几内亚湾石油运输船遭海盗攻击的数量同比降低约33%.

5.油轮闲得绕远打转,只为等油涨价

苏伊士运河,中东石油运往欧洲的重要通道,在上世纪50年代,不少国家为了抢夺这条行道的控制权还打过一仗。不过近来不少中东油轮却故意选择绕开这条航道,从非洲绕一大圈运往欧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因为绕一大圈能够拖延15~20天左右的航行时间,因为产出的原油已经没有地方放了……其实主要原因,是卖家希望多拖延一点时间,等油价多涨一点,卖个更好的价钱。

6.钻井业一把回到解放前

贝克休斯统计的美国活跃钻机数,目前每周都在刷新历史最低记录。目前已经低到什么程度了呢?目前数量为2年前的1/4不到,而且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数量比1861年石油工业起步、美国内战爆发时的数量还要低……

7.BP退出艺术圈

英国石油公司(BP)多年来不仅仅热衷于石油开采,也热衷于艺术事业。大英博物馆、爱丁堡艺术节很长时间以来都是BP的赞助对象。不过今年BP停止了对爱丁堡艺术节的赞助,而且有近百位政界、文艺界人事联名呼吁,希望大英博物馆也不要再接受BP的赞助。这些反对人士的理由是,BP开采石油这种行为不环保……而BP方面则单纯表示,今年的油价形式不太好,没有太多的资金继续赞助爱丁堡艺术节。

看到这一则消息忍不住呼吁,希望今年参加爱丁堡艺术节的人都采取全程步行、不坐飞机汽车的低碳方式出行!

8.埃克森美孚遭洛克菲勒家族遗弃

和BP公司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埃克森美孚,不过埃克森美孚的情况可不像BP遭艺术圈排挤这么简单,这次要放弃埃克森美孚的可是其创始家族——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打算出售埃克森美孚的所有股票,理由是洛克菲勒家族认为该公司在70年代就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但知情不报,罪孽深重。埃克森美孚自当不会承认,而且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官方微博也已被各种节能减排的内容刷屏。

如果接下来洛克菲洛家族不能按照5000年前茹毛饮血的环保方式来生存,那么油价萧条时期这种行为的动机确实值得怀疑。

9.某石油公司2015年利润不降反涨

难道2015年还有利润不降不亏的石油公司?不过这个事情就在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身上发生了,据该公司公布的财报显示,2015年俄石油的净利润达到61亿美元,同比增长2%.不过造成这种逆天结果的原因并不在于俄罗斯石油公司有什么高超手段,而是因为卢布汇率下跌和税收体系放宽的结果。

10.石油出口大国发生石油短缺

非洲最大的石油产国、OPEC成员之一的尼日利亚,最近发生了石油短缺。严格来说不是最近发生,而是每年到这个时候就会发生。虽然这个国家石油资源是非洲最丰富的,但是该国政府宁愿将石油出口国外,也不愿意投资修建好的炼油厂造福于民。

当今的低油价对该国经济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石油供应短缺的情况,汽车加油要排很长的队,时常会有一堆人提着油罐蜂拥前往加油站买油。不过一位叫苏博米·欧度斯的尼日利亚青年正在开发一款App软件,该软件能够实现汽油送货上门,解决尼日利亚人民排队卖油难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