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岛:上半年经济增速13.8%,打赢“北方第三城”守擂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岛:上半年经济增速13.8%,打赢“北方第三城”守擂战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为6539.21亿元,同比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6.7%。

文 | 董柳

百舸争流,率先亮出年中成绩单的青岛,亦在自己的城市发展航线上驶出了“加速度”。

7月2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为6539.21亿元,同比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6.7%。

这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3.96亿元,同比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44.94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080.31亿元,同比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7.1%。

对此,发言人表示,“总体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整体向好态势,各项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已达到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经济发展步入稳步增长的常态化水平”。

不难看出,数据成就了青岛对自身评价“进中提质”的底气。当开放、创新、改革的步伐从这里开启,这座青春之岛,正领先于这个时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城市活力。 

超越自己,更领跑于其他城市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与自己比,我们把视线聚焦到青岛第一季度,也就是1-3月的成绩单:

2021年一季度,青岛市生产总值为3037.42亿元,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4.7%。对此,青岛对自身的评价是“延续整体回升、持续稳定恢复态势”。而这个整体增长的“18%”,与山东持平,低于全国的18.3%,作为山东领头雁、北方第三城的青岛,这一数据更在几个月前被媒体以“低迷”来形容,有人亦对青岛的发展产生了担忧。

站在七月回望当时的数据,现在来看,起初不那么出彩的增速,或许可以看作青岛的“厚积”,而半年报的成果展示,则是青岛的“薄发”。

上半年,青岛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的13.8%,高于山东上半年GDP同比增长的12.8%,更高于全国的12.7%;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长6.7%,高于山东的6.1%,更高于5.3%。

令人欣喜的是,可以说不仅仅是青岛,整个山东都在新旧能动转换的大背景之下,呈现了领先全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而6500亿的GDP总值,让上半年的青岛生产总值晋升6000亿元级,更为青岛年终阶段在全国23座“万亿”城市中持续超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与其他城市比,纵横南北,有几个竞争城市值得我们注意一下:截止2020年终,全国“万亿”城市一共有23个,在目前已经公布年中成绩单的18座城市中,青岛同比增速排名第3,仅次于武汉和苏州,更在第一季度被无锡反超的局面下再度反超无锡。

而聚焦北方城市角逐:这一数据在拉开与天津的差距的同时亦拉开了与郑州的差距。公布当天,这一数据和全国目前城市排名便引发了媒体和群众的热议,可以说是为关心青岛发展的人带来了一颗“定心丸”。

同样的,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城,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而2021年,亦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伟亦表示,上半年,全市持续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加固,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为实现全年目标和“十四五”开好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业增势强劲、服务业增势向好,跑出青岛发展“加速度”

4月25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其中直接或间接提到青岛170余次,对青岛的第二产业发展更着墨许多——支持青岛等市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打造青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曾以制造业名震四海的青岛,或许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期待以制造业为笔,再书“青岛奇迹”。

而这一奇迹,正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

再回到数据:作为制造业强市,更作为开放发展的沿海城市,工业服务业是青岛经济发展的主轴。着重聚焦到二、三产来看:

上半年,工业增长势头良好,企业效益持续改善: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7.3%,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5个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有29个行业两年平均增速实现增长。

可以说,青岛此次工业增长势头强劲,一扫近年来青岛受工业增速影响的“阴霾”,更成为青岛此次年中经济增长的保障。现在,青岛工业发展的拐点已至,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之下,青岛即将跨越摸索的平台期,不断迎来一个又一个工业增长的巅峰。

服务业延续稳定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向好: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5.7亿元,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20.0%。32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实现增长,增长面96.9%。

聚焦到服务业,这是青岛的王牌产业,增势向好是意料之中。当前,青岛服务业发展正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青岛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频频发力,作为接下来的产业发展新引擎,稳定的增速更保障了青岛服务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落地成效显现,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10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8%,两年平均增长1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4.3%。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服务消费复苏明显。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2.1亿元,同比增长23.5%,两年平均增长5.9%。

外贸保持强劲势头,贸易对象更加多元。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975.2亿元,同比增长39.6%,两年平均增长19.2%。其中,出口2193.6亿元,同比增长31.3%;进口1781.6亿元,同比增长51.4%。

内外兼攻,是青岛打出的经济发展组合拳。

更重要的是,在项目落地年,开放的风正在这片土地激荡起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漩涡”。 

项目落地年,青岛大动作频频

今年年初的1月12日,青岛市市长赵豪志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地方经贸合作,加快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推动贸易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在今年,更重要的是,作为双节点城市,以“开放门户枢纽”的身份重新出发,借力RCEP的签署、自贸片区的落地等等国家战略赋能,更推动青岛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开放创新发展的热土。

1月18日,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开工仪式在青岛港老港区RCEP博览中心地块举行,总投资约68亿的8个项目及邮轮港区先开区市政配套一期工程集中开工。

乘RECP东风,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落子,某种程度上来看,更让青岛在履行RCEP战略中,领跑于其他城市,更领跑于一个时代。

5月8日,以“创投风投创时代,创新创业创未来—打造高质量资本聚集高地”为主题,2021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召开,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在青岛,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发挥的引导带动作用,创投风投生态逐渐形成,吸引了一批创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落户青岛,为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9日至12日,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成都、深圳两市考察,在“学深圳、赶深圳”的号角愈吹愈响的当下,青岛还远赴成都,与“黑马”携手,更在一天半内跑了11个点考察,为城市拔节生长跑出了急切的“加速度”。

7月15日至16日,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召开,青岛有12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额29.4亿美元,含8个世界500强项目和4个行业领军项目,在全省16城市中签约项目数量最多、计划总投资额最大。

7月24日,青岛采取视频形式召开上半年“项目落地年”推进情况调度会议,上半年,全市265个重点招引项目完成注册144个,注册率54.3%,落地开工83个,落地开工率31.3%;全市在建项目5129个,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加313个、1690个;249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在建234个,开工在建率94%,年度投资完成率72.7%,大幅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

项目落地年,重在看项目。上半年,青岛大项目开工成效显著,全市新开工项目1485个,其中,10亿元以上大项目100个。

在今年6月,青岛新开工项目665个,创历年月度新高。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高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6.0%、14.7%、12.6%,分别快于全市投资24.3、3.0和0.9个百分点。

在世界舞台上翩翩起舞的青岛,正以一次次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重大展会召开、大型项目落地等城市战略,实现了自身发展的一次又一次升级。

青岛将从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寻找城市活力,从更高质量的制造业发展中寻找城市动能,在期盼中,再次书写一段又一段“青岛奇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岛:上半年经济增速13.8%,打赢“北方第三城”守擂战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为6539.21亿元,同比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6.7%。

文 | 董柳

百舸争流,率先亮出年中成绩单的青岛,亦在自己的城市发展航线上驶出了“加速度”。

7月2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生产总值为6539.21亿元,同比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6.7%。

这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3.96亿元,同比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44.94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080.31亿元,同比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7.1%。

对此,发言人表示,“总体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整体向好态势,各项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已达到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经济发展步入稳步增长的常态化水平”。

不难看出,数据成就了青岛对自身评价“进中提质”的底气。当开放、创新、改革的步伐从这里开启,这座青春之岛,正领先于这个时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城市活力。 

超越自己,更领跑于其他城市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与自己比,我们把视线聚焦到青岛第一季度,也就是1-3月的成绩单:

2021年一季度,青岛市生产总值为3037.42亿元,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4.7%。对此,青岛对自身的评价是“延续整体回升、持续稳定恢复态势”。而这个整体增长的“18%”,与山东持平,低于全国的18.3%,作为山东领头雁、北方第三城的青岛,这一数据更在几个月前被媒体以“低迷”来形容,有人亦对青岛的发展产生了担忧。

站在七月回望当时的数据,现在来看,起初不那么出彩的增速,或许可以看作青岛的“厚积”,而半年报的成果展示,则是青岛的“薄发”。

上半年,青岛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的13.8%,高于山东上半年GDP同比增长的12.8%,更高于全国的12.7%;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长6.7%,高于山东的6.1%,更高于5.3%。

令人欣喜的是,可以说不仅仅是青岛,整个山东都在新旧能动转换的大背景之下,呈现了领先全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而6500亿的GDP总值,让上半年的青岛生产总值晋升6000亿元级,更为青岛年终阶段在全国23座“万亿”城市中持续超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与其他城市比,纵横南北,有几个竞争城市值得我们注意一下:截止2020年终,全国“万亿”城市一共有23个,在目前已经公布年中成绩单的18座城市中,青岛同比增速排名第3,仅次于武汉和苏州,更在第一季度被无锡反超的局面下再度反超无锡。

而聚焦北方城市角逐:这一数据在拉开与天津的差距的同时亦拉开了与郑州的差距。公布当天,这一数据和全国目前城市排名便引发了媒体和群众的热议,可以说是为关心青岛发展的人带来了一颗“定心丸”。

同样的,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城,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而2021年,亦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伟亦表示,上半年,全市持续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加固,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为实现全年目标和“十四五”开好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业增势强劲、服务业增势向好,跑出青岛发展“加速度”

4月25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其中直接或间接提到青岛170余次,对青岛的第二产业发展更着墨许多——支持青岛等市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打造青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曾以制造业名震四海的青岛,或许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期待以制造业为笔,再书“青岛奇迹”。

而这一奇迹,正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

再回到数据:作为制造业强市,更作为开放发展的沿海城市,工业服务业是青岛经济发展的主轴。着重聚焦到二、三产来看:

上半年,工业增长势头良好,企业效益持续改善: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7.3%,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5个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有29个行业两年平均增速实现增长。

可以说,青岛此次工业增长势头强劲,一扫近年来青岛受工业增速影响的“阴霾”,更成为青岛此次年中经济增长的保障。现在,青岛工业发展的拐点已至,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之下,青岛即将跨越摸索的平台期,不断迎来一个又一个工业增长的巅峰。

服务业延续稳定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向好: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5.7亿元,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20.0%。32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实现增长,增长面96.9%。

聚焦到服务业,这是青岛的王牌产业,增势向好是意料之中。当前,青岛服务业发展正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青岛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频频发力,作为接下来的产业发展新引擎,稳定的增速更保障了青岛服务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落地成效显现,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10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8%,两年平均增长1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4.3%。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服务消费复苏明显。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2.1亿元,同比增长23.5%,两年平均增长5.9%。

外贸保持强劲势头,贸易对象更加多元。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975.2亿元,同比增长39.6%,两年平均增长19.2%。其中,出口2193.6亿元,同比增长31.3%;进口1781.6亿元,同比增长51.4%。

内外兼攻,是青岛打出的经济发展组合拳。

更重要的是,在项目落地年,开放的风正在这片土地激荡起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漩涡”。 

项目落地年,青岛大动作频频

今年年初的1月12日,青岛市市长赵豪志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地方经贸合作,加快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推动贸易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在今年,更重要的是,作为双节点城市,以“开放门户枢纽”的身份重新出发,借力RCEP的签署、自贸片区的落地等等国家战略赋能,更推动青岛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开放创新发展的热土。

1月18日,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开工仪式在青岛港老港区RCEP博览中心地块举行,总投资约68亿的8个项目及邮轮港区先开区市政配套一期工程集中开工。

乘RECP东风,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落子,某种程度上来看,更让青岛在履行RCEP战略中,领跑于其他城市,更领跑于一个时代。

5月8日,以“创投风投创时代,创新创业创未来—打造高质量资本聚集高地”为主题,2021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召开,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在青岛,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发挥的引导带动作用,创投风投生态逐渐形成,吸引了一批创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落户青岛,为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9日至12日,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成都、深圳两市考察,在“学深圳、赶深圳”的号角愈吹愈响的当下,青岛还远赴成都,与“黑马”携手,更在一天半内跑了11个点考察,为城市拔节生长跑出了急切的“加速度”。

7月15日至16日,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召开,青岛有12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额29.4亿美元,含8个世界500强项目和4个行业领军项目,在全省16城市中签约项目数量最多、计划总投资额最大。

7月24日,青岛采取视频形式召开上半年“项目落地年”推进情况调度会议,上半年,全市265个重点招引项目完成注册144个,注册率54.3%,落地开工83个,落地开工率31.3%;全市在建项目5129个,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加313个、1690个;249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在建234个,开工在建率94%,年度投资完成率72.7%,大幅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

项目落地年,重在看项目。上半年,青岛大项目开工成效显著,全市新开工项目1485个,其中,10亿元以上大项目100个。

在今年6月,青岛新开工项目665个,创历年月度新高。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高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6.0%、14.7%、12.6%,分别快于全市投资24.3、3.0和0.9个百分点。

在世界舞台上翩翩起舞的青岛,正以一次次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重大展会召开、大型项目落地等城市战略,实现了自身发展的一次又一次升级。

青岛将从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寻找城市活力,从更高质量的制造业发展中寻找城市动能,在期盼中,再次书写一段又一段“青岛奇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