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次家变,一次家变未遂,李锦记家族有多少痛的感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次家变,一次家变未遂,李锦记家族有多少痛的感悟?

有着“蚝油大王”之称的李文达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带领家族式的小工厂晋升为世界级的调味品王国,也让李锦记家族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家族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李锦记集团7月27日公布,家族第三代传人、主席李文达于26日离世,享年91岁。

李锦记集团在讣告中称,李文达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他成功带领李锦记从香港走向世界,让百年品牌焕发生机,成为国际知名酱料和调味品品牌。

有着“蚝油大王”之称的李文达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带领家族式的小工厂晋升为世界级的调味品王国,也让李锦记家族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家族之一。对于他的离世,香港政商界人士纷纷表示哀悼。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日前对李文达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她说,李文达是成功商人及杰出工业家,将祖业发展成一家家喻户晓的中式酱料王国,产品销售到全球,成就卓越;他多年来致力弘扬中国传统与饮食文化,并热心公益,关心国家发展,在内地参与建设,扶贫助学,2018年获颁“银紫荆星章”,“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李文达的地位,当然也由李锦记集团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他个人获得的物质财富充分彰显。尽管李锦记未曾对外公布财报,但据业内人士估算,集团每年的营收接近100亿美元。而2021年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显示,李文达以174亿美元的资产位居第6位。

李文达走了,但他身后的李锦记家族故事,以及他对家族治理的探索,已被当作经典载入史册,成为各类华人家族研究文献中最常出现的案例。

2.

李锦记这个品牌,距今已有133年的历史,有信史可查,不是某些牵强附会的“老字号”可比的。

19世纪80年代,李锦裳出生在广东珠海的一个小渔村,自幼丧父的他,跟着母亲东奔西走。

据说,母亲曾经营过一个茶水摊,以售卖茶水和煮生蚝为生。有一次,李锦裳因为打瞌睡,忘记了锅里煮着的生蚝,由于煮蚝时间过长,剩下了一锅粘稠的黑色汤汁,却意外得浓郁、鲜美。

好奇的李锦裳开始琢磨这种汤汁。为了能让汤汁更加美味,他反复熬煮、调制,最终“发明”了一种味道比酱油浓厚、夹带生蚝鲜味的调味品,并为它取名为——蚝油。

由于蚝油味道鲜美,经常被抢购一空,李锦裳索性办起了调味铺,并取名李锦记专门售卖蚝油。就这样,靠着制作蚝油,李家有了一笔家业。

3.

李锦裳1922年去世,儿子李兆南、李兆登继承了他的蚝油生意,当然,这还只是个小生意。其中,李兆南就是李文达的父亲。

在经营家业的过程中,李兆南和李兆登改进了父亲的工艺并开辟了新的货源,让一个小作坊向现代企业进行转型。特别是,李锦记的蚝油包装开始注重品牌辨识度。

李兆南上世纪30年代将家族的蚝油生意带到香港,相比广东腹地,这里局势相对稳定,营商环境更为成熟。也就在这个时期,李文达慢慢登上了家族历史舞台。

1945年,李文达开始帮父亲的忙,骑着单车给酒楼、杂货铺送货,进一步打响了李锦记蚝油的声誉,不少高档酒楼已经指名道姓就要李锦记的蚝油。李文达在1949年还到澳门创业,短短几年就在澳门开了六家工厂。

上世纪50年代,李文达听从父亲的安排,回到香港加入李锦记。1972年,他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主席一职。

尽管已经企业化运作,但这时的李锦记,仍然是一家小公司,职工不到30人。直到李文达接班后,李锦记才真正开始了世界化之路,最终成就了一个“酱料王国”。

4.

相比中国内地,香港更早搭上了全球化的顺风车,有技术有理念,但本地市场狭小,这始终是个瓶颈。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局势日益稳定,李文达开始在内地市场投放产品,同时建设工厂。1993年,李锦记在广州黄埔设立了加工厂,此后新会和济宁的生产基地相继投产。

在内地设立生产基地并打开销路后,李文达又开始琢磨“内外结合”,开始向海外发力。他先把李锦记的商标换为英文商标,然后又引进了自动化生产设备。仅用了几年时间,李锦记就打开了东南亚和日本市场,随后进军北美和欧洲市场。

在李文达的掌舵下,李锦记如今在香港占据80%以上的市场,在美国占据90%以上的市场,而在日本的销量长期位居第二。

同时,李锦记也从蚝油这样单一的产品,发展出蚝油、酱油、虾酱、XO酱、芝麻油等几十个品类,因此被称为“酱料王国”。不仅如此,李文达还开展多元化业务,涉及中草药制品、保健食品、物业管理以及投资业务,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李锦记和李文达的生平非常传奇,香港TVB甚至为此拍了一部电视剧,名为《大酱园》。

5.

相比名动香江的家族事业,李锦记家族内部却出过不少问题,比如被港媒热炒的所谓“三次家变”。

第一次家变,发生在李文达的父亲李兆南掌舵时期,当时李文达尚未接班,一些叔叔伯伯仍有不少影响力。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香港经济开始起飞,金融、旅游、地产都是热门行业,酱料行业不被看好。一些家族成员认为,应该考虑其他投资,还有人满脑子想着移民,酱料生意似乎只要维持现状就好,没必要冒险。

不过,李兆南选择支持儿子李文达做大生意,在他的支持下,李文达最后出面买下了叔伯们的股权,从此实现家族重整,为李锦记此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6.

第二次家变,则发生在李文达兄弟之间,过程非常惨烈,被一些人视作华人家族分家的著名反面教材。

李文达兄弟姐妹共8人,其中男孩为李文达和李文乐。1987年,李文乐患癌,并提出了分家的想法。

由于李文乐并未将全部精力放到家族事业上,当时李兆南给出的分配比例为6:4,即将李锦记40%的股权给李文乐,但李文乐不满意,他要求两兄弟五五分。

当时有港媒披露,面对丈夫患癌以及无法治愈的可能,李文乐的妻子担心丈夫病逝后无法留下遗产,因此多次怂恿他与哥哥李文达分割财产。刚好在这段时期,李文达忙于一个重要项目,此时李文乐却告诉哥哥自己要求分家,让李文达大为吃惊。

多年的兄弟情谊面临崩溃,即使李文达多次劝诫弟弟不要急于求成,至少等自己撑过目前的经营难关再说,可李文乐却坚持分家,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导致对簿公堂。

虽然法院并未支持李文乐的要求,但李文乐又提出了8000万港元现金回购的方案。最终,李文达被迫出卖了黄竹坑厂房,并举债完成了这笔收购。

当时,8000万港元可不是小数目,再加上李锦记位于香港大埔的工厂正在筹建,急需资金支持,随时可能出现现金流危机。经过这场家变,李锦记一度陷入财务困难,发展停滞不前,家族事业险些葬送。

更可悲的是,李文达、李文乐两兄弟由此不相往来,两兄弟的父亲李兆南更是遭受巨大打击,于1988年不幸去世。

7.

此外,李锦记家族的第三次家变(未遂),也是近来受到媒体最多关注的一次,直接原因来自李文达的四儿子李惠森。

2008年金融海啸后,李锦记提出关闭直销业务,这引起了李惠森的不满,一怒之下想要自立门户。李惠森当时对媒体表示,他觉得很不爽,“这些年我做了那么多事情,就这么突然决定不做了”。

但在李文达的劝说下,李惠森最终回心转意,且直销业务也得以保留。他的回心转意,让家族没有分裂,却给了李文达深深的触动,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成了他的当务之急。

李文达某次表态说:“在我的经验当中,家族要为家庭的纷争付出沉重的代价,我的弟弟因为家族业务与我意见分歧,以至不与我往来,我至今十分痛心难过。”

“我不希望下一代有我这个不愉快的经历,无论如何,都要以家族为先,没有和谐的家庭,就不能延续家族,也没有可延续发展的家族事业。”他说。

为此,李文达着手建立家族委员会并打造了家族契约,部分内容包括:

A.家族委员会每三个月开会一次,每次会议持续四天,讨论家庭内部事务。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投票,票数相等,就投骰子决定。 

B.不准离婚,不准搞婚外情。违反者将被踢出委员会。据说,还有一条不准晚婚的规定,但是这条似有争议。如此严格的家法,皆为防堵家变而设。

C.从第五代家族成员开始,必须在外工作至少三年才能加入公司。

目前,李文达对于家族治理的探索,已经成为各类华人家族研究文献中最常出现的案例之一。

8.

在经历了惨痛的家变教训后,许多深入研究李锦记家族的学者指出,李锦记家族目前的传承观念是“以家族为中心”,显著区别于绝大多数家族“以企业为中心”的传承。

李文达曾明确提出“家族第一,企业第二”的观念,强调“家族利益高于企业利益”,致力于“通过家族的延续实现企业的延续”。

上述第三次分家危机的当事人李惠森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许多家族公司关注公司的延续,我们则更多关注如何让家族延续。”

李锦记将家族的传承与企业的接掌分离开来,并将前者放在更高的位置,意在建立和发展家族治理结构,传承创业精神,以期为代际持续创业提供制度上和文化上的保证。

事实上,华人社会由于盛行财产均分继承制度,家族积聚的财富在经历几次分家之后或是分割过散,或是消散殆尽,家族财富的分割成为企业持续创业和成长的现实约束。而李锦记家族以往的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情况。 

由于有着惨痛的经历,李锦记家族非常重视家族治理与家族团结。其将家族宪法这种正式治理手段引入家族治理结构中,又以文化价值观的强化来与之配合,将二者结合起来治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目前受到了许多华人家族领域观察者的推崇。

《香港华人家族企业:本土化与国际化》一书也给予了李锦记家族高度的评价。该书认为,李锦记家族将正式的契约引入家族治理,是对中国传统的大胆突破,其深层的意义在于家族对现代契约精神的吸纳与借鉴。

相比庞大的家族物质积累,李锦记家族基于惨痛教训留下的“家族第一”观念,以及对于家族治理的持续探索,或许是一种更宝贵的家族财富。

来源:华人家族财富

原标题:两次家变,一次家变未遂,李锦记家族有多少痛的感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次家变,一次家变未遂,李锦记家族有多少痛的感悟?

有着“蚝油大王”之称的李文达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带领家族式的小工厂晋升为世界级的调味品王国,也让李锦记家族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家族之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李锦记集团7月27日公布,家族第三代传人、主席李文达于26日离世,享年91岁。

李锦记集团在讣告中称,李文达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他成功带领李锦记从香港走向世界,让百年品牌焕发生机,成为国际知名酱料和调味品品牌。

有着“蚝油大王”之称的李文达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带领家族式的小工厂晋升为世界级的调味品王国,也让李锦记家族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家族之一。对于他的离世,香港政商界人士纷纷表示哀悼。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日前对李文达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她说,李文达是成功商人及杰出工业家,将祖业发展成一家家喻户晓的中式酱料王国,产品销售到全球,成就卓越;他多年来致力弘扬中国传统与饮食文化,并热心公益,关心国家发展,在内地参与建设,扶贫助学,2018年获颁“银紫荆星章”,“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李文达的地位,当然也由李锦记集团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他个人获得的物质财富充分彰显。尽管李锦记未曾对外公布财报,但据业内人士估算,集团每年的营收接近100亿美元。而2021年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显示,李文达以174亿美元的资产位居第6位。

李文达走了,但他身后的李锦记家族故事,以及他对家族治理的探索,已被当作经典载入史册,成为各类华人家族研究文献中最常出现的案例。

2.

李锦记这个品牌,距今已有133年的历史,有信史可查,不是某些牵强附会的“老字号”可比的。

19世纪80年代,李锦裳出生在广东珠海的一个小渔村,自幼丧父的他,跟着母亲东奔西走。

据说,母亲曾经营过一个茶水摊,以售卖茶水和煮生蚝为生。有一次,李锦裳因为打瞌睡,忘记了锅里煮着的生蚝,由于煮蚝时间过长,剩下了一锅粘稠的黑色汤汁,却意外得浓郁、鲜美。

好奇的李锦裳开始琢磨这种汤汁。为了能让汤汁更加美味,他反复熬煮、调制,最终“发明”了一种味道比酱油浓厚、夹带生蚝鲜味的调味品,并为它取名为——蚝油。

由于蚝油味道鲜美,经常被抢购一空,李锦裳索性办起了调味铺,并取名李锦记专门售卖蚝油。就这样,靠着制作蚝油,李家有了一笔家业。

3.

李锦裳1922年去世,儿子李兆南、李兆登继承了他的蚝油生意,当然,这还只是个小生意。其中,李兆南就是李文达的父亲。

在经营家业的过程中,李兆南和李兆登改进了父亲的工艺并开辟了新的货源,让一个小作坊向现代企业进行转型。特别是,李锦记的蚝油包装开始注重品牌辨识度。

李兆南上世纪30年代将家族的蚝油生意带到香港,相比广东腹地,这里局势相对稳定,营商环境更为成熟。也就在这个时期,李文达慢慢登上了家族历史舞台。

1945年,李文达开始帮父亲的忙,骑着单车给酒楼、杂货铺送货,进一步打响了李锦记蚝油的声誉,不少高档酒楼已经指名道姓就要李锦记的蚝油。李文达在1949年还到澳门创业,短短几年就在澳门开了六家工厂。

上世纪50年代,李文达听从父亲的安排,回到香港加入李锦记。1972年,他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主席一职。

尽管已经企业化运作,但这时的李锦记,仍然是一家小公司,职工不到30人。直到李文达接班后,李锦记才真正开始了世界化之路,最终成就了一个“酱料王国”。

4.

相比中国内地,香港更早搭上了全球化的顺风车,有技术有理念,但本地市场狭小,这始终是个瓶颈。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局势日益稳定,李文达开始在内地市场投放产品,同时建设工厂。1993年,李锦记在广州黄埔设立了加工厂,此后新会和济宁的生产基地相继投产。

在内地设立生产基地并打开销路后,李文达又开始琢磨“内外结合”,开始向海外发力。他先把李锦记的商标换为英文商标,然后又引进了自动化生产设备。仅用了几年时间,李锦记就打开了东南亚和日本市场,随后进军北美和欧洲市场。

在李文达的掌舵下,李锦记如今在香港占据80%以上的市场,在美国占据90%以上的市场,而在日本的销量长期位居第二。

同时,李锦记也从蚝油这样单一的产品,发展出蚝油、酱油、虾酱、XO酱、芝麻油等几十个品类,因此被称为“酱料王国”。不仅如此,李文达还开展多元化业务,涉及中草药制品、保健食品、物业管理以及投资业务,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李锦记和李文达的生平非常传奇,香港TVB甚至为此拍了一部电视剧,名为《大酱园》。

5.

相比名动香江的家族事业,李锦记家族内部却出过不少问题,比如被港媒热炒的所谓“三次家变”。

第一次家变,发生在李文达的父亲李兆南掌舵时期,当时李文达尚未接班,一些叔叔伯伯仍有不少影响力。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香港经济开始起飞,金融、旅游、地产都是热门行业,酱料行业不被看好。一些家族成员认为,应该考虑其他投资,还有人满脑子想着移民,酱料生意似乎只要维持现状就好,没必要冒险。

不过,李兆南选择支持儿子李文达做大生意,在他的支持下,李文达最后出面买下了叔伯们的股权,从此实现家族重整,为李锦记此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6.

第二次家变,则发生在李文达兄弟之间,过程非常惨烈,被一些人视作华人家族分家的著名反面教材。

李文达兄弟姐妹共8人,其中男孩为李文达和李文乐。1987年,李文乐患癌,并提出了分家的想法。

由于李文乐并未将全部精力放到家族事业上,当时李兆南给出的分配比例为6:4,即将李锦记40%的股权给李文乐,但李文乐不满意,他要求两兄弟五五分。

当时有港媒披露,面对丈夫患癌以及无法治愈的可能,李文乐的妻子担心丈夫病逝后无法留下遗产,因此多次怂恿他与哥哥李文达分割财产。刚好在这段时期,李文达忙于一个重要项目,此时李文乐却告诉哥哥自己要求分家,让李文达大为吃惊。

多年的兄弟情谊面临崩溃,即使李文达多次劝诫弟弟不要急于求成,至少等自己撑过目前的经营难关再说,可李文乐却坚持分家,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导致对簿公堂。

虽然法院并未支持李文乐的要求,但李文乐又提出了8000万港元现金回购的方案。最终,李文达被迫出卖了黄竹坑厂房,并举债完成了这笔收购。

当时,8000万港元可不是小数目,再加上李锦记位于香港大埔的工厂正在筹建,急需资金支持,随时可能出现现金流危机。经过这场家变,李锦记一度陷入财务困难,发展停滞不前,家族事业险些葬送。

更可悲的是,李文达、李文乐两兄弟由此不相往来,两兄弟的父亲李兆南更是遭受巨大打击,于1988年不幸去世。

7.

此外,李锦记家族的第三次家变(未遂),也是近来受到媒体最多关注的一次,直接原因来自李文达的四儿子李惠森。

2008年金融海啸后,李锦记提出关闭直销业务,这引起了李惠森的不满,一怒之下想要自立门户。李惠森当时对媒体表示,他觉得很不爽,“这些年我做了那么多事情,就这么突然决定不做了”。

但在李文达的劝说下,李惠森最终回心转意,且直销业务也得以保留。他的回心转意,让家族没有分裂,却给了李文达深深的触动,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成了他的当务之急。

李文达某次表态说:“在我的经验当中,家族要为家庭的纷争付出沉重的代价,我的弟弟因为家族业务与我意见分歧,以至不与我往来,我至今十分痛心难过。”

“我不希望下一代有我这个不愉快的经历,无论如何,都要以家族为先,没有和谐的家庭,就不能延续家族,也没有可延续发展的家族事业。”他说。

为此,李文达着手建立家族委员会并打造了家族契约,部分内容包括:

A.家族委员会每三个月开会一次,每次会议持续四天,讨论家庭内部事务。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投票,票数相等,就投骰子决定。 

B.不准离婚,不准搞婚外情。违反者将被踢出委员会。据说,还有一条不准晚婚的规定,但是这条似有争议。如此严格的家法,皆为防堵家变而设。

C.从第五代家族成员开始,必须在外工作至少三年才能加入公司。

目前,李文达对于家族治理的探索,已经成为各类华人家族研究文献中最常出现的案例之一。

8.

在经历了惨痛的家变教训后,许多深入研究李锦记家族的学者指出,李锦记家族目前的传承观念是“以家族为中心”,显著区别于绝大多数家族“以企业为中心”的传承。

李文达曾明确提出“家族第一,企业第二”的观念,强调“家族利益高于企业利益”,致力于“通过家族的延续实现企业的延续”。

上述第三次分家危机的当事人李惠森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许多家族公司关注公司的延续,我们则更多关注如何让家族延续。”

李锦记将家族的传承与企业的接掌分离开来,并将前者放在更高的位置,意在建立和发展家族治理结构,传承创业精神,以期为代际持续创业提供制度上和文化上的保证。

事实上,华人社会由于盛行财产均分继承制度,家族积聚的财富在经历几次分家之后或是分割过散,或是消散殆尽,家族财富的分割成为企业持续创业和成长的现实约束。而李锦记家族以往的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情况。 

由于有着惨痛的经历,李锦记家族非常重视家族治理与家族团结。其将家族宪法这种正式治理手段引入家族治理结构中,又以文化价值观的强化来与之配合,将二者结合起来治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目前受到了许多华人家族领域观察者的推崇。

《香港华人家族企业:本土化与国际化》一书也给予了李锦记家族高度的评价。该书认为,李锦记家族将正式的契约引入家族治理,是对中国传统的大胆突破,其深层的意义在于家族对现代契约精神的吸纳与借鉴。

相比庞大的家族物质积累,李锦记家族基于惨痛教训留下的“家族第一”观念,以及对于家族治理的持续探索,或许是一种更宝贵的家族财富。

来源:华人家族财富

原标题:两次家变,一次家变未遂,李锦记家族有多少痛的感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