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四五”期间,济南将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四五”期间,济南将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近日,《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

7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山东将打造和培育青岛、济南2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近日,《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从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行业治理三大方面,明确了“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任务。

其中,在基础设施方面《规划》提出,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重点实施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三大工程”,加快构建以综合运输通道为骨架、以多层次网络为依托、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支点的综合交通网,支撑和引领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一是完善“一轴两廊十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一轴两廊”,就是积极融入国家京津冀—长三角主轴、京哈走廊和京藏走廊。十通道,就是加快形成“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四横”,即鲁北通道、济青通道、鲁中通道、鲁南通道;“五纵”,即沿海通道、京沪辅助通道、滨临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沿黄达海通道,即积极融入黄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加快构建沿黄达海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

二是构建综合交通大网络。加快完善全国领先的轨道网、公路网、内河水运网,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加快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客运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干支相连、专线延伸的货运铁路网络。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加快推动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提速、增智”,实施普通干线品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村公路“五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构建干支相连内河水运网,完善提升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等“一纵两横、三干多支”航道网。服务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动“济南青岛两核辐射,临枣济菏一带相连”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建设。

三是建设“1+2+4+4+N”综合交通大枢纽。1是建设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2是打造和培育青岛、济南2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第一个4是打造和培育烟台、潍坊、临沂、菏泽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第二个4是打造和培育济南机场、青岛机场、烟台机场、临沂机场4个枢纽机场,N是加快建设一批综合交通枢纽设施。

到2025年,全省铁路总里程达到9700公里,高速(城际)铁路营运及在建里程达到44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营运及在建里程达到7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及在建里程达到10000公里,普通国省道实施新改建约2500公里,农村路新建改造提升约4万公里,内河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500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360个,运输机场达到12个,通用机场达到30个。

运输服务方面。《规划》提出,持续增加高品质、快速化运输服务供给,初步建成“123”客运通达网和“123”物流网两个“123”运输网。“123”客运通达网,就是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2小时通达、与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123”物流网,就是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

到2025年,全省国内民航航线增至670条,国际航空航线达到120条,全省高铁和城际铁路客运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基本实现相邻设区市通达时间不超过1小时,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保持100%,沿海港口集装箱中转比例达到18%,集装箱铁路疏港比例达到8%,建立50个以上内陆无水港。

 

来源:济南发布

原标题:“十四五”期间,济南将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四五”期间,济南将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近日,《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

7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山东将打造和培育青岛、济南2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近日,《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从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行业治理三大方面,明确了“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任务。

其中,在基础设施方面《规划》提出,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重点实施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三大工程”,加快构建以综合运输通道为骨架、以多层次网络为依托、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支点的综合交通网,支撑和引领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一是完善“一轴两廊十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一轴两廊”,就是积极融入国家京津冀—长三角主轴、京哈走廊和京藏走廊。十通道,就是加快形成“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四横”,即鲁北通道、济青通道、鲁中通道、鲁南通道;“五纵”,即沿海通道、京沪辅助通道、滨临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沿黄达海通道,即积极融入黄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加快构建沿黄达海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

二是构建综合交通大网络。加快完善全国领先的轨道网、公路网、内河水运网,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加快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客运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干支相连、专线延伸的货运铁路网络。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加快推动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提速、增智”,实施普通干线品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村公路“五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构建干支相连内河水运网,完善提升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等“一纵两横、三干多支”航道网。服务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动“济南青岛两核辐射,临枣济菏一带相连”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建设。

三是建设“1+2+4+4+N”综合交通大枢纽。1是建设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2是打造和培育青岛、济南2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第一个4是打造和培育烟台、潍坊、临沂、菏泽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第二个4是打造和培育济南机场、青岛机场、烟台机场、临沂机场4个枢纽机场,N是加快建设一批综合交通枢纽设施。

到2025年,全省铁路总里程达到9700公里,高速(城际)铁路营运及在建里程达到44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营运及在建里程达到7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及在建里程达到10000公里,普通国省道实施新改建约2500公里,农村路新建改造提升约4万公里,内河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500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360个,运输机场达到12个,通用机场达到30个。

运输服务方面。《规划》提出,持续增加高品质、快速化运输服务供给,初步建成“123”客运通达网和“123”物流网两个“123”运输网。“123”客运通达网,就是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2小时通达、与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123”物流网,就是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

到2025年,全省国内民航航线增至670条,国际航空航线达到120条,全省高铁和城际铁路客运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基本实现相邻设区市通达时间不超过1小时,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保持100%,沿海港口集装箱中转比例达到18%,集装箱铁路疏港比例达到8%,建立50个以上内陆无水港。

 

来源:济南发布

原标题:“十四五”期间,济南将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