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研究】为何有些人无法跳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研究】为何有些人无法跳舞?

虽然节奏协调感似乎应该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但不同的人在这上面的表现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图片来源:ABC

音乐和舞蹈不仅仅只是空闲时的消遣娱乐。

它们是能满足不同社会功用的普遍表现形式,也是相当有益的活动。在全世界所有的文明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这两个特性可以说是共通的。

音乐和舞蹈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律动,常常都附和着规律的脉冲式节拍。

然而人类对节奏韵律的掌握能力却让人感到些许困惑。

虽然节奏协调感似乎应该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但不同的人在这上面的表现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有些人和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一样,拥有像机器那般精确的律动节奏感,有些人则更接近于马修·迪翁(Mathieu Dion)那般节奏听障(beat-deaf)的情况。26岁的马修·迪翁是世界上第一位被正式诊断为患有节奏听障的人。

造成这些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观察大脑对节奏韵律的反应方式,我们可以一窥为何很多人都会在节拍响起后不由自主地跟着动起来。

节奏的力量

节奏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它能够调节情绪,战鼓擂动时能产生振奋人心的效果,轻晃婴儿时则能让人感到抚慰平静。它甚至还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精神宗教仪式和萨满宗教传统中的恍惚状态便是例证。

节奏和音乐也可以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复原治疗,例如中风和帕金森疾病。

更重要的是,随音乐和舞蹈所展示出来的节奏感可能是我们作为物种所必要的进化条件。

在1871年发表的《人类的由来》(The Descent of Man)一书中,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沉思道

看起来有可能的是,人类的祖先,不分男女,在还没获得用咬字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爱意的技能之前,就已经在试图用音符和节奏韵律吸引彼此。

与节奏韵律相得益彰的肢体动作可能还与让人兴奋的性吸引力有着类似的运作原理,能提供出有关个人身体健康的“诚实”信号(无法伪造)。

在找寻伴侣的竞技场之外,通过音乐和舞蹈来与他人相处更是能够促进人际关系,拉近彼此距离,增进信任与合作,从而提高社交凝聚力

音乐和舞蹈所产生的这些社会影响,可能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防止了早期人类社会落入没有社会文明的深渊。

如今,音乐和舞蹈依旧是人类强大的依赖,即便是在最高戒备的监狱里

节律同步

但如果音乐和舞蹈是如此普遍的存在,那为何会有人无法跟上节奏律动?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在外部环境中与节奏相附和的,以及这一外界节律同步化(neural entrainment)的过程如何支撑起肢体动作的。

当有规律的感知输入人体时,比如有着清晰节拍的音乐响起时,外界节律同步化便会发生,从而触发同步大脑活动的周期性脉冲。由于内外交互作用已经唤起了神经元,因此这一周期性的活动可以继续独立地进行外部节奏韵律的输入。这就好像它们是支持感知输入继续进行的一样。

节律同步因此能够通过将神经资源配置在正确的地方和时间来增强对传入信息的处理能力。当人们进行表演或随着音乐舞动的时候,节律同步还能预测下一秒的节奏会是什么。

在卢森堡上演的葡萄牙民族舞蹈。图片来源:Wikimedia

一项最近针对“个体不同的节奏感”的研究,对节律同步的力量与随着音乐同步摆动的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鉴定。我们基于两种类型的韵律,利用脑电图(EEG)来测量节律。连接人脑的电极设备可以记录神经活动,脑电图的电子图像信号则可以直观反映出神经活动。

其中一段韵律有着规律的节拍,首音周期性出现,另一段韵律相对则要更为复杂,有着活泼的切分音旋律,此外首音也并没有在全部的节拍中出现:一些地方由静音过渡。

结果表明,节律同步和人跟随节拍舞动的能力是有关系的。有着强大神经反应能力的个体能够更精确及时地跟上两段韵律的节拍。

换句话来说:有些人需要外部物理刺激才能感知到节拍,而其他人则能靠自己感知节拍。

值得注意的是,能够自行感知节拍的人在同步进行的预测音乐节奏变化的测试上也同样表现出色。

因此能自行感知节拍的能力便可以说是节奏技能的一个可靠标签。这也给小号大师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那句“音乐中,寂静比声响更重要”的格言增加了新的含义。

但我们依旧不清楚为什么不同的人在节律同步上会呈现出差异性。这可能反映出在诸如脑干反应这样的听觉处理进程早期神经反应的效率,或者后期听觉处理与运动皮层区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另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是,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能否促进合拍能力的提升。脑刺激技术能够诱导神经系统以特定的频率同步,这提供了一个优化节律同步的可行方法,从而有望提高个人对韵律节奏的应变能力。

(翻译:张光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来源:Business Insider

原标题:Here's why some people can't danc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研究】为何有些人无法跳舞?

虽然节奏协调感似乎应该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但不同的人在这上面的表现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图片来源:ABC

音乐和舞蹈不仅仅只是空闲时的消遣娱乐。

它们是能满足不同社会功用的普遍表现形式,也是相当有益的活动。在全世界所有的文明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这两个特性可以说是共通的。

音乐和舞蹈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律动,常常都附和着规律的脉冲式节拍。

然而人类对节奏韵律的掌握能力却让人感到些许困惑。

虽然节奏协调感似乎应该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但不同的人在这上面的表现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有些人和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一样,拥有像机器那般精确的律动节奏感,有些人则更接近于马修·迪翁(Mathieu Dion)那般节奏听障(beat-deaf)的情况。26岁的马修·迪翁是世界上第一位被正式诊断为患有节奏听障的人。

造成这些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观察大脑对节奏韵律的反应方式,我们可以一窥为何很多人都会在节拍响起后不由自主地跟着动起来。

节奏的力量

节奏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它能够调节情绪,战鼓擂动时能产生振奋人心的效果,轻晃婴儿时则能让人感到抚慰平静。它甚至还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精神宗教仪式和萨满宗教传统中的恍惚状态便是例证。

节奏和音乐也可以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复原治疗,例如中风和帕金森疾病。

更重要的是,随音乐和舞蹈所展示出来的节奏感可能是我们作为物种所必要的进化条件。

在1871年发表的《人类的由来》(The Descent of Man)一书中,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沉思道

看起来有可能的是,人类的祖先,不分男女,在还没获得用咬字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爱意的技能之前,就已经在试图用音符和节奏韵律吸引彼此。

与节奏韵律相得益彰的肢体动作可能还与让人兴奋的性吸引力有着类似的运作原理,能提供出有关个人身体健康的“诚实”信号(无法伪造)。

在找寻伴侣的竞技场之外,通过音乐和舞蹈来与他人相处更是能够促进人际关系,拉近彼此距离,增进信任与合作,从而提高社交凝聚力

音乐和舞蹈所产生的这些社会影响,可能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防止了早期人类社会落入没有社会文明的深渊。

如今,音乐和舞蹈依旧是人类强大的依赖,即便是在最高戒备的监狱里

节律同步

但如果音乐和舞蹈是如此普遍的存在,那为何会有人无法跟上节奏律动?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在外部环境中与节奏相附和的,以及这一外界节律同步化(neural entrainment)的过程如何支撑起肢体动作的。

当有规律的感知输入人体时,比如有着清晰节拍的音乐响起时,外界节律同步化便会发生,从而触发同步大脑活动的周期性脉冲。由于内外交互作用已经唤起了神经元,因此这一周期性的活动可以继续独立地进行外部节奏韵律的输入。这就好像它们是支持感知输入继续进行的一样。

节律同步因此能够通过将神经资源配置在正确的地方和时间来增强对传入信息的处理能力。当人们进行表演或随着音乐舞动的时候,节律同步还能预测下一秒的节奏会是什么。

在卢森堡上演的葡萄牙民族舞蹈。图片来源:Wikimedia

一项最近针对“个体不同的节奏感”的研究,对节律同步的力量与随着音乐同步摆动的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鉴定。我们基于两种类型的韵律,利用脑电图(EEG)来测量节律。连接人脑的电极设备可以记录神经活动,脑电图的电子图像信号则可以直观反映出神经活动。

其中一段韵律有着规律的节拍,首音周期性出现,另一段韵律相对则要更为复杂,有着活泼的切分音旋律,此外首音也并没有在全部的节拍中出现:一些地方由静音过渡。

结果表明,节律同步和人跟随节拍舞动的能力是有关系的。有着强大神经反应能力的个体能够更精确及时地跟上两段韵律的节拍。

换句话来说:有些人需要外部物理刺激才能感知到节拍,而其他人则能靠自己感知节拍。

值得注意的是,能够自行感知节拍的人在同步进行的预测音乐节奏变化的测试上也同样表现出色。

因此能自行感知节拍的能力便可以说是节奏技能的一个可靠标签。这也给小号大师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那句“音乐中,寂静比声响更重要”的格言增加了新的含义。

但我们依旧不清楚为什么不同的人在节律同步上会呈现出差异性。这可能反映出在诸如脑干反应这样的听觉处理进程早期神经反应的效率,或者后期听觉处理与运动皮层区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另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是,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能否促进合拍能力的提升。脑刺激技术能够诱导神经系统以特定的频率同步,这提供了一个优化节律同步的可行方法,从而有望提高个人对韵律节奏的应变能力。

(翻译:张光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tianxia.jiemian.com)。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来源:Business Insider

原标题:Here's why some people can't danc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