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欢乐颂》看都市剧如何走出“冷宫”逆袭上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欢乐颂》看都市剧如何走出“冷宫”逆袭上位?

回看近十年的都市题材剧,像《双面胶》、《奋斗》、《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裸婚时代》等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要么是和此前同类题材不同,要么是把这类题材做到极致,无论是真实性还是细节,都经得住推敲。

要说今年以来,最火的电视剧,除了韩剧《太阳的后裔》,那就是国产都市剧《欢乐颂》了。

在国产都市剧还囿于婆婆妈妈的日常或是苦情虐恋的怪圈中时,《欢乐颂》以“不回避现实并拿捏有度、能引发共鸣且让人反思”的真实犀利且不失温暖向上的魅力获得各方好评,一度激发了观众对都市剧的追剧热情,成为2016电视剧的现象级作品。

事实上,《欢乐颂》剧情并不算吸引人:同住在一个名叫“欢乐颂”的中档小区22楼,五个女人性格迥异,各自携带着来自工作、爱情和家庭的困难与不如意,从互相揣测到渐渐接纳彼此并互相敞开心扉,一起成长……但它勇于粉碎枷锁,五条人物线并进,提供国产都市剧久违的正常生活和鲜活人物:虚荣却有担当的资深HR樊胜美、小康家庭的乖乖女关雎尔、有勇无谋的小白领邱莹莹、深受家族精神病史困扰的高智商海归安迪、跋扈又仗义的富家女曲筱绡,深情又防备心极重的奇点,一身白大褂穿脱之间判若两人的赵医生,爱情面前患得患失的王柏川…… 

但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吸引人的剧情,却突破以往都市剧的枷锁,给观众带来了诸多惊喜。

五线并行开创国产剧先河

《欢乐颂》每一集几乎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全部是极其细节化的生活、对话,甚至水到渠成的感情戏都被“刻意”压制着偏偏不去满足观众,靳东、王凯这样红到发紫的演员,也被坚决“摁”在角色该有的位置,多一场戏都没有……总之,一切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这也是《欢乐颂》最值得点赞的特立独行。

五条人物线并行,这在国产剧中十分罕见,难度大不说,甚至有违反主流审美之风险。一般情况下,国产剧习惯故事驱动而不是人物驱动,恨不得离婚、死人前三集都搞全,并且中国观众更喜欢看一男一女,以一组人物引领的关系。《欢乐颂》在人物表现形式上,很大胆地跳脱了这个“安全区”。

《欢乐颂》采用“老友记”式的人物故事架构,在国产剧中算是开了先河,五个人的笔墨轻重得当,做到了真正的五线并行,就连戏份最少的关关也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可以说,完美地奏响了这部由五个女性共同演绎的欢乐颂。

没有大事发生小戏贯穿始终

《欢乐颂》和一般的都市剧相比,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特别大的事”。戏剧写作,小戏最难写,大戏很容易,《欢乐颂》中更多的时候是五个女孩坐在一起聊天,还聊得趣味盎然,流畅自在。这样的布局,让观众觉得更像一种生活的写实。毕竟生活本来就不是每天都有大事发生。让观众在很多小戏中间寻找趣味,从片中人物日常中间得到愉悦,又何尝不可?

而这种情景式的表达,也使作品更具现实针对性和贴合性,“生活流”式的熨帖讲述暗合了电视剧观看的日常伴随性,精致走心的细节呈现避免了虚假化、刻意化,旁白增强了作品的思维锐度与哲理深度。

没有虚假没有尴尬细节决定成败

过去常被吐槽的都市剧粗制滥造、漏洞明显的问题,在《欢乐颂》剧里被有心地进行了规避。

比如,剧组会为了安迪和奇点在Facebook上聊天专门去注册账号;王柏川请樊胜美吃饭,开车的喝果汁、坐车的喝红酒等细节,剧组会找遍上海各种档次的餐厅,以便剧中吃饭的地方和人物身份匹配且不重样;邱莹莹下地铁回来书包背在胸前;关雎尔拿到名牌巧克力扫二维码查价格;所有人接听电话时手机屏幕是暗的……

这些细节让人不禁感慨,这才是我们生活中真正可能出现的样子啊。而相较于之前国产剧所谓的生活家庭题材,虽然标榜着“现实主义”,但常常“虚假得让人尴尬”,《欢乐颂》算得上做到了真正贴近现实的良心之作。

真实到鲜血淋漓  代入感十足

相比互撕、狗血却严重脱离生活的都市剧,《欢乐颂》跳出了婆婆妈妈套路,真实到鲜血淋漓。它捅破了现实这层纸,赤裸裸地把一些不能言说的现实生活剥开给大家看,让你能够更多地去看看自己,也能够看到这个世界上其他不同的人。毋庸置疑,这是一部代入感很强的电视剧。

剧中五位女主角遇到的情感困惑和职场残酷,正是无数普通人正在感受或回首品咂的人生况味,剧中人的酸甜苦辣总能与观剧者的内心铭刻契合共鸣:五百强企业实习生关雎尔每天加班兢兢业业;职场新人邱莹莹被渣男陷害时,莽撞无助;大龄剩女樊胜美饱受生活压力,又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似乎就活在身边,让很多女性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欢乐颂》中五个女主,你最像哪一个”的提问页面,网友争先恐后地对号入座。而“大多数人都成为了安迪和曲筱绡,小部分人是关雎尔,更多的人慢慢从邱莹莹成长为樊胜美”的神总结,更是在微博和朋友圈持续刷屏。

《欢乐颂》为都市剧的创新探路

依托于现实的都市剧,近几年也陷入了一定的创作死胡同。套路雷同,难接地气,成为通病。

当观众审美疲劳后,都市情感剧一度便陷入收视“小年”的尴尬境地,尤其在古装玄幻、仙侠剧大势崛起之际,当代都市剧式微明显,像去年电视剧收视top10中,当代都市剧仅占到2部。

回看近十年的都市题材剧,像《双面胶》、《奋斗》、《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裸婚时代》等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要么是和此前同类题材不同,要么是把这类题材做到极致,无论是真实性还是细节,都经得住推敲。

比如《奋斗》就是前者,它让观众看到了久违的偶像剧,但同时也因为“男主人公陆涛创业失败、亟需帮助时掉下个富爸爸”这种情节饱受“伪现实”的诟病;而《双面胶》则属于后者,虽已近十年,但在挖掘造成婆媳矛盾的各种细节上至今无剧能出其右……

而《欢乐颂》的出现,显然没有惯性化地依循老路,多重维度上的“不一样”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欢乐颂》的成功,告诉我们,国产都市剧如果能在新意上突破前作,在细节上超越同类,成为现象级作品那都不是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欢乐颂》看都市剧如何走出“冷宫”逆袭上位?

回看近十年的都市题材剧,像《双面胶》、《奋斗》、《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裸婚时代》等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要么是和此前同类题材不同,要么是把这类题材做到极致,无论是真实性还是细节,都经得住推敲。

要说今年以来,最火的电视剧,除了韩剧《太阳的后裔》,那就是国产都市剧《欢乐颂》了。

在国产都市剧还囿于婆婆妈妈的日常或是苦情虐恋的怪圈中时,《欢乐颂》以“不回避现实并拿捏有度、能引发共鸣且让人反思”的真实犀利且不失温暖向上的魅力获得各方好评,一度激发了观众对都市剧的追剧热情,成为2016电视剧的现象级作品。

事实上,《欢乐颂》剧情并不算吸引人:同住在一个名叫“欢乐颂”的中档小区22楼,五个女人性格迥异,各自携带着来自工作、爱情和家庭的困难与不如意,从互相揣测到渐渐接纳彼此并互相敞开心扉,一起成长……但它勇于粉碎枷锁,五条人物线并进,提供国产都市剧久违的正常生活和鲜活人物:虚荣却有担当的资深HR樊胜美、小康家庭的乖乖女关雎尔、有勇无谋的小白领邱莹莹、深受家族精神病史困扰的高智商海归安迪、跋扈又仗义的富家女曲筱绡,深情又防备心极重的奇点,一身白大褂穿脱之间判若两人的赵医生,爱情面前患得患失的王柏川…… 

但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吸引人的剧情,却突破以往都市剧的枷锁,给观众带来了诸多惊喜。

五线并行开创国产剧先河

《欢乐颂》每一集几乎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全部是极其细节化的生活、对话,甚至水到渠成的感情戏都被“刻意”压制着偏偏不去满足观众,靳东、王凯这样红到发紫的演员,也被坚决“摁”在角色该有的位置,多一场戏都没有……总之,一切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这也是《欢乐颂》最值得点赞的特立独行。

五条人物线并行,这在国产剧中十分罕见,难度大不说,甚至有违反主流审美之风险。一般情况下,国产剧习惯故事驱动而不是人物驱动,恨不得离婚、死人前三集都搞全,并且中国观众更喜欢看一男一女,以一组人物引领的关系。《欢乐颂》在人物表现形式上,很大胆地跳脱了这个“安全区”。

《欢乐颂》采用“老友记”式的人物故事架构,在国产剧中算是开了先河,五个人的笔墨轻重得当,做到了真正的五线并行,就连戏份最少的关关也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可以说,完美地奏响了这部由五个女性共同演绎的欢乐颂。

没有大事发生小戏贯穿始终

《欢乐颂》和一般的都市剧相比,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特别大的事”。戏剧写作,小戏最难写,大戏很容易,《欢乐颂》中更多的时候是五个女孩坐在一起聊天,还聊得趣味盎然,流畅自在。这样的布局,让观众觉得更像一种生活的写实。毕竟生活本来就不是每天都有大事发生。让观众在很多小戏中间寻找趣味,从片中人物日常中间得到愉悦,又何尝不可?

而这种情景式的表达,也使作品更具现实针对性和贴合性,“生活流”式的熨帖讲述暗合了电视剧观看的日常伴随性,精致走心的细节呈现避免了虚假化、刻意化,旁白增强了作品的思维锐度与哲理深度。

没有虚假没有尴尬细节决定成败

过去常被吐槽的都市剧粗制滥造、漏洞明显的问题,在《欢乐颂》剧里被有心地进行了规避。

比如,剧组会为了安迪和奇点在Facebook上聊天专门去注册账号;王柏川请樊胜美吃饭,开车的喝果汁、坐车的喝红酒等细节,剧组会找遍上海各种档次的餐厅,以便剧中吃饭的地方和人物身份匹配且不重样;邱莹莹下地铁回来书包背在胸前;关雎尔拿到名牌巧克力扫二维码查价格;所有人接听电话时手机屏幕是暗的……

这些细节让人不禁感慨,这才是我们生活中真正可能出现的样子啊。而相较于之前国产剧所谓的生活家庭题材,虽然标榜着“现实主义”,但常常“虚假得让人尴尬”,《欢乐颂》算得上做到了真正贴近现实的良心之作。

真实到鲜血淋漓  代入感十足

相比互撕、狗血却严重脱离生活的都市剧,《欢乐颂》跳出了婆婆妈妈套路,真实到鲜血淋漓。它捅破了现实这层纸,赤裸裸地把一些不能言说的现实生活剥开给大家看,让你能够更多地去看看自己,也能够看到这个世界上其他不同的人。毋庸置疑,这是一部代入感很强的电视剧。

剧中五位女主角遇到的情感困惑和职场残酷,正是无数普通人正在感受或回首品咂的人生况味,剧中人的酸甜苦辣总能与观剧者的内心铭刻契合共鸣:五百强企业实习生关雎尔每天加班兢兢业业;职场新人邱莹莹被渣男陷害时,莽撞无助;大龄剩女樊胜美饱受生活压力,又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似乎就活在身边,让很多女性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欢乐颂》中五个女主,你最像哪一个”的提问页面,网友争先恐后地对号入座。而“大多数人都成为了安迪和曲筱绡,小部分人是关雎尔,更多的人慢慢从邱莹莹成长为樊胜美”的神总结,更是在微博和朋友圈持续刷屏。

《欢乐颂》为都市剧的创新探路

依托于现实的都市剧,近几年也陷入了一定的创作死胡同。套路雷同,难接地气,成为通病。

当观众审美疲劳后,都市情感剧一度便陷入收视“小年”的尴尬境地,尤其在古装玄幻、仙侠剧大势崛起之际,当代都市剧式微明显,像去年电视剧收视top10中,当代都市剧仅占到2部。

回看近十年的都市题材剧,像《双面胶》、《奋斗》、《媳妇的美好时代》、《蜗居》、《裸婚时代》等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要么是和此前同类题材不同,要么是把这类题材做到极致,无论是真实性还是细节,都经得住推敲。

比如《奋斗》就是前者,它让观众看到了久违的偶像剧,但同时也因为“男主人公陆涛创业失败、亟需帮助时掉下个富爸爸”这种情节饱受“伪现实”的诟病;而《双面胶》则属于后者,虽已近十年,但在挖掘造成婆媳矛盾的各种细节上至今无剧能出其右……

而《欢乐颂》的出现,显然没有惯性化地依循老路,多重维度上的“不一样”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欢乐颂》的成功,告诉我们,国产都市剧如果能在新意上突破前作,在细节上超越同类,成为现象级作品那都不是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