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江春水」流向FIRST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江春水」流向FIRST

电影在单纯的场景和关系中铺满翔实的生活细节,戴锦华在采访中形容影片叙事结构“从容、缜密”,“平淡中情感的力量来自深埋的历史梦魇”。结局的反转发生时,戏剧化的情节也被融合在生活当中,前文暗含的线索一一得到回应。

文|三声  陆娜

春寒料峭的南方江边小城,一位名叫蓉姐的女性看似平实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小城里她长期交往的人寥寥无几,老式足浴店里的同事,和家中靠她养活的弟弟。本打算就这样过一生,但伴随着弟弟女友的意外怀孕,她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电影巧妙之处在于“最后6分钟”的反转——蓉姐多年藏身于小城的秘密得以揭开。

这是来自第十五届FIRST竞赛单元的影片《一江春水》,也是FIRST今年新增设板块「FIRSTFRAME第一帧」的入围影片之一。该板块由FIRST与香奈儿联合发起,聚焦于女性电影创作者和女性题材,鼓励女性主题影像书写。影展期间,FIRST还举办了“银幕内外,我们在场” 的主题创作谈,邀请到几部女性题材的主创参与讨论分享,延续影像形态之外的关注。

片中蓉姐的扮演者李妍锡,因为对于角色“自如又克制”的诠释,获得了第十五届FIRST最佳女演员的荣誉。评委会颁奖词中写道“在语言与生活的细节中逼近日常的真实”,“叙述在表演中被缓缓道来,沉稳细腻,恰到好处”。

这样的描述同样贴合《一江春水》本身,电影在单纯的场景和关系中铺满翔实的生活细节,戴锦华在采访中形容影片叙事结构“从容、缜密”,“平淡中情感的力量来自深埋的历史梦魇”。结局的反转发生时,戏剧化的情节也被融合在生活当中,前文暗含的线索一一得到回应。“但这可能导致一部分观众会忽视一些细节”,影片导演高启盛告诉《三声》。

高启盛在此之前以编剧的身份有过多年的创作经历,曾获得过三届广电总局夏衍杯电影文学剧本大赛剧本奖。但其实早在90年代末,他从北师大编导专业毕业后,就已经有过了导演短片的经历。2014年,高启盛与陈可辛携手合作,执导的微电影《全城总动员》获得好莱坞微电影大赛优秀影片奖。

不过比起之前的创作经历,高启盛更愿意将《一江春水》视为自己真正发源于内心的表达,也将其定位为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拍电影对他而言,“是因为我已经只有这一个选择,不这么做,不是我人生的做法。”

高启盛在创作之初就定下了剧作结构的目标,“要讲一个稍微曲折一点的故事”。在他看来,平铺直叙是一种风格,但用些“巧劲儿”,延续观众在影片结束后的感受则是他更为期待的。类似于《麦琪的礼物》、《项链》等欧美经典短篇小说,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明确自己要拍的并不是一个快节奏、全程充满戏剧冲突的商业电影,更不靠前几分钟抓人眼球,高启盛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有吸引力,所以从叙事结构上设计为“最后6分钟”有一个反转。更重要的是,好电影能让观众在观影结束后留有余韵,这也是他所欣赏和期待的。

剧本2017年完成,两三个月就完成定稿。基于之前的编剧经历,高启盛对文本层面的要求很高,角色的行为逻辑、思维逻辑、情感逻辑,都会反复确认是否贴合,任何一个配角都有人物弧光。电影开机之后有过一次停拍,整整一个月,调整本,更换演员,重新理解人物和故事逻辑。演员们后来也都为角色写了从小到大的人物小传。

在《一江春水》中,高启盛希望表现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挣扎,“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但是很快乐”。“悲壮”体现在主人公蓉姐的遭遇——因为一场意外在19年前离开家乡,隐姓埋名在南方小城苟且生活,几度遇人不淑。而“快乐”则是她和游手好闲的“弟弟”相处始终充满生活的恬淡,而没有埋怨和悲情。

因为“自己很细腻和敏感”,高启盛对于情绪的感知和把握十分精准。“不论男女,首先都是人,情感是共通的。我只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先设定了角色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为,言行举止又决定了他的取舍。”他认为无论是书写女人还是男人,老人还是孩子,本质都是在写人的情感,创作的角色都有其自我投射。

对高启盛而言,这两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能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定位和能力,认清自己对电影的认知,欣赏和掌握何种风格。通过《一江春水》的创作,“我知道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电影的理解是什么,并且我能表现成什么样”。

制片人闫立瑞在接到这个项目后,就意识到了电影的市场化潜力。于是影片在表现形式和时长上都做了大众接受度更高的版本,并通过投电影节先让行业里面看到《一江春水》,再继续去寻找项目面向更多大众的机会。

而之所以选择在FIRST进行全球首映,是因为相较于FIRST其他更多元、更先锋、更追求风格的影片而言,他们认为“《一江春水》相对来说在形式上会收敛一些,也许跟导演本身的创作路径和创作沉淀也有关系,所以放在FIRST是有差异性的。”

以下是《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和导演高启盛、制片闫立瑞的部分对话整理:

三声:《一江春水》作为一个女性题材的电影,其中有很多很细腻的部分,你怎么去把握这种叙事?

高启盛:可能跟我自己内心的细腻和敏感有关。其实不论男女,首先都是“人”,情感是共通的。我只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先设定了角色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为,言行举止又决定了他的取舍。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很多因素,比如家庭环境、职业身份、地位等等。

这其实就是一种感受、一种体会,当写一个女人时,我在那段时间就会尽量去体会女人的内心。不管创造的是女人还是男人,是老人还是孩子,我都会把自己带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角色一定是有我的很多东西,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三声:她就是你的分身。

高启盛:对,哪怕她是一个女人,我觉得都可以,不是说我是个男人,我就不能有女人的想法。

三声:那最初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故事,并且用这样一个形象去完成你的某种表达?这个故事是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高启盛:2017年,写了两三个月。最开始是想拍一个感情故事,然后就开始想象人物搭建故事,也是过程中慢慢去丰满的。我想讲一个稍微曲折一点的故事,从编剧的角度说我可能会受到一些欧美短篇小说的影响,比如《麦琪的礼物》,它也是在最后会来一个很大的反转,这个风格和形式是我个人喜欢的。

三声:电影的剧作结构上,结尾的反转是一开始就定下的吗?

高启盛:大致结尾肯定是有提前设定的,但是具体细节是后面慢慢补充的。我拍的又不是一个商业电影,那怎么才能吸引观众?片子完了,但是观众的感受没有完,这是我比较欣赏的。现在很多电影都是看前6分钟能不能吸引观众,当然从平台的角度来看也没有错,但从电影本身可能不是这样考虑。

我们这个电影是后6分钟,因为在剧本创作上,我希望人物命运能有一些转折,平铺直叙的故事也是一种风格,但我个人更喜欢看到一些最后让我出乎意料的,在我想象范围内的故事,比如《调音师》。

三声:这个片子最吸引我的有两点。一个是它对于真实生活的还原和细节的处理,能够连接观众产生共鸣,另外就是片尾时的反转让影片的结构更有层次,同时又没有过度延展导致整体气质失衡。但把戏剧冲突放在最后展示,感觉蛮挑战观众的耐心,对于创作者而言应该也很需要勇气。

高启盛:我是觉得挑战勇气倒是没有,但很挑战能力。这是一个过程,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好。其实中间我们也经历过包括重新调整剧本、换演员,甚至停拍过一次,停了一个多月。我边拍边想象,人物命运走向到底是什么样,才既合理合情,又能为电影留下一个不错的结尾让观众回味,让观众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还要表达我的想法。主创也会一起讨论、想象,梳理人物逻辑。

想象是想象,在现场真正拍出来你会觉得这个人物逻辑对吗?拍出来的东西不好,那就停,重弄。我不敢说现在是最好的结局,各方面权衡之下选择了这个。我们不能只看到她把口罩烧了,彷佛一切就结束了。她之后的人生命运我们无法去想象,也可以随便去想象。

三声:最开始那个阶段的剧本和最后电影呈现的版本对比,你在过程当中修改比较大的方向有哪些?

高启盛:一个就是足疗店的一些戏份。足疗店主要是跟老板,跟她的好姐妹,跟顾客之间的一些情感纠葛。那个时候可能她和弟弟的情感纠结是很完整的,两条线是独立的,她不会让弟弟进到她的工作环境中,并不是那个工作不好,只是没有必要,弟弟就是一个学生。

改主要是我觉得别扭,可能当时没想清楚这个角色的行为逻辑、思维逻辑、情感逻辑是什么。逻辑可能是我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一个东西。而剧本它一定是串联起来的,一场戏改完之后又会影响到其他的,不会独立说这场戏不好改这场就行了,那不可能,那是不负责或者不专业的做法。

比如删了一段表现张三强和她的暧昧关系的戏,后来觉得其他地方都表现了,你再表现一下其实已经画蛇添足了,演员也觉得有点怪。大家都觉得不对的时候,那这肯定是错的,就别再犹豫了。再比如我会觉得当时写的一些东西是没有用的,它只是表现生活状态吗?我觉得我只是表现生活状态镜头只有两个,一个是她的摸手,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窗帘永远是拉上的。另外就是吃橘子。

最后电影里你不会觉得哪一场戏是没有用的,或者哪一句话是废话,没有一个废镜头。

三声:多年后她以“王丹”的身份回到家乡,为什么呈现的状态和“蓉姐”时差异会那么大?之前她一直都非常冷静、沉稳,但“王丹”却很情绪化,表现出得又过分轻松。

高启盛:这是我觉得全片最难演的一场戏。最后回东北这一段,因为环境因素,等下雪后的景,我们差不多隔了将近一年才拍。她曾经受过的所有苦我都没有表现,也不需要表现,因为都在她自己心里。我们一直在想,隔了19年,到底蓉姐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去把这件引起她人生命运极大转折和坎坷的事情说出来,而且说给那样一个对象听。我们研究了很久,其实很难表达。我不觉得现在是我要的理想状态。

三声:那你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

高启盛:姸锡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这场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表演了,甚至已经超越了我们俩共同的生命体验。实话实说,我能想象到好是什么样,但是我们都已经做不到了,这场戏拍了60多场。

闫立瑞:另外在语言上的切换,我们也认为是符合角色经历的。蓉姐作为一个十四岁就到了南方的北方人,她想隐藏自己,这么多年肯定熟练了当地的语言。而隐藏了19年再回到原来那个身份,人物本身也进入了一个表演状态,所以对演员来说,她是在表演一个人物在表演,或者说表演一个人物在试图找回19年前的自己。

三声:她是一个很复杂的状态。

高启盛:对。这么多年过去,一些事情她也释然了。我更希望表现的是,她还是会觉得爱情本身没有错,她的付出没有错,所以不应该为她的付出而悔恨。所以她谈到她的感情时是开心的,她当时喜欢这个男孩子就是喜欢,不会因为变成个渣男就开始恨,那你恨的就是自己的感情。

三声:在电影前半段,她处理感情的态度也是统一的,发现被欺骗后她也是很决绝地走,既不纠缠也不质问。她选择一段感情,就会去投入和付出,但最后离开的很决绝。

高启盛:她不会否定自己。这点很重要,如果她从头到尾都是那样很愤怒的状态,其实是在否定自己。她清楚付出是真心的,只是遇到了坏人而已。

她回到家乡真正的目的就是需要一个归宿,也可能是走向灭亡。而她走之前只跟弟弟和金花两个人告别,这就是一种一无反顾的态度。当他们都做了生活新的选择后,蓉姐不再感到自己被需要了。人真正不被需要的时候,才绝望,是真正的悲剧,比她当年做错的决定还要绝望。

本来另一个版本是她回家后跟姐姐说了很大一段台词,说了这些年的经历,包括她的想法。弟弟也长大了,也不需要她了,她的工作、感情什么都没有,最后的寄托就是选择面对过去接受惩罚。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连这个希望都落空了,她只能傻呆呆跟着姐姐回家,也无法面对姐姐说什么。唯一的动作就是把口罩烧了,仅此而已。

三声:蓉姐在面临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捶打,但是她一直没有被击倒,包括她跟“弟弟"相处的时候,她也一直都是开心的。

高启盛:在创作的时候,我经常不想表现要死要活的悲欢离合。人生中没有这么多时刻。蓉姐曾经跟金花说“能在这里待一辈子也挺好的”,她每天活得挺开心的,也不愁吃不愁穿,还攒了钱,弟弟也长大了,虽然考不上大学,但也能混着,这不就是很多人的想法吗?大家都是活下去,谁会想到明年会怎么样。她跟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普通人一点区别都没有,她不告诉你,你也不知道她有什么事。

她人生所有的苦难,其实就是最后被问到的那句,“你当年为什么不来?”这句话其实挺有深意的,她听不懂,她当年如果选择面对,就不需要远走他乡了,因为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我们觉得要死要活的,对于别人来说就是一句话而已。

三声:影片中的女性也有一些共性,比如蓉姐和弟弟之前的女朋友静,某种程度都选择了出走,只不过蓉姐更有点被迫的意味,而静离开这座城市是一种更更自我的选择,但也没有交代她离开后的生活。

高启盛:她自己够坚定就行了,包括最后小东说要去找静,也没交代他要去哪,能不能找到,找到之后怎么样,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的坚定、小东的成长,够了。静的坚定也打动了蓉姐,能让她看到当年的自己,才去反思一下自己。静别看只有17岁,但她其实是蓉姐当年的一个映照吧,甚至比蓉姐当年还要坚强。

《一江春水》中的弟弟和静

三声:之前你也说到这里面的角色都有你自身的投射,创作《一江春水》对你来说也是疏解吗?或者说它在帮你去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

高启盛: 没有寻找,我只是给自己一次拍电影的机会。如果需要寻找答案的话,我只是看自己在电影上的能力是怎样的。通过这个作品我是知道我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电影的理解是什么,并且我能表现成什么样了。认清自己确实是我这两年的一个很大的收获,认清自己的定位、认清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对生活、对电影的认知很重要。

但我可能本人确实对生活会有一点疏离,包括我工作起来可能给我工作伙伴的压力非常大,有人跟我反馈过。其实我有的时候也没有不高兴,只是觉得很多职业范围内的东西,应该是做好的,我讨厌人为犯错,除非是客观原因造成的错误我们无法避免。但一旦到拍摄现场我完全是照顾演员情绪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磨合好了。

三声:之前更多创作经历是在哪些方面?

高启盛:编剧。经常是很多人说写一个吧,写一个我们去找投资,但写那么多我自己都要写空了也不一定找着了。每个人的创作是有限的,情感全部都使用尽了还写什么?编剧是这个行业里最底层的,最不受尊重的。

也拍过片子,但是我觉得真正认清自己来创作,这是真正的第一部,也是让我满意的一部。其他的东西有局限我也不否定它,人在某个阶段包括认知和能力一定是有局限的,这个很正常。

三声:下一个长片计划是关于父子的故事,你会在表达上更有意识地去跟更多人连接吗,是一个更有大众基础的电影吗?

高启盛:我创作的时候我从来不想,因为我本身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感情也是普通人的感情,所以我不需要考虑别人理不理解,有没有共鸣。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但感情是共通的。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大家无法理解的,或者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东西,我写东西都很实在的,就是感情,就是生活,只是每个人生活不一样而已,细节不一样。

除了父子可能还会再创作别的主题,比如表达更自我的、中年人的困境。其实困境蛮多的,当然每个人不同,有的人是家庭,有的人是事业,有的人是感情,大家都在困境中很难解脱,或者很难找到答案,因为没有一个万全的方法,生活是无解的。

三声:剧本在2017年完成,后续项目的启动是怎样一个过程?

闫立瑞:这个项目是最早高导有剧本,我进来这个项目时,已经拍完在后期了。最早片子有一版比现在要长,是黑白的。后来我们就开始讨论怎么让这个片子做得更好,把它推出去。去年疫情后很多拍摄的镜头做不了,就都把精力花在了剪辑上边,到今年才推出来,所以说项目差不多前后有五年了。

三声:当时决定接手这个项目做制片,最吸引你的点是什么?你第一眼看到剧本后是什么感受?

闫立瑞:首先这个故事是很扎实的,导演也有一些自己风格和表达上追求的东西。从制片人的角度来讲,把艺术片推出去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们希望能让这个片子观众亲近感更强一点。

三声:那你觉得亲近感可以链接哪些方面和哪些具体的点上?

闫立瑞:比如说我们最早有一版比现在要长,有两个小时左右。我们还有一版黑白的,也想着之后有机会可以让大家来看。这个过程中我跟导演做了很多讨论,在想要不做现在的彩色版。因为考虑到黑白版会让人觉得比较疏离,呈现的人物和故事在另外一个层面,彩色版会让人觉得情感更容易连接一点,尤其是我们片子其实是一个女性的故事,彩色可能会更接近于生活质感。

最早导演写的剧本,格局会更大。比如说我们这个故事里面如果把角色都算上的话,一共有十个人,每个人都有很完整的故事,所有的人都有弧光。这也是我们很自信的一点,在更长的那一版,其实是把这些人全部交代得非常清楚。但我们又会讨论说,如果这样对观众来说有点吃力,因为那样视角不一定会聚集到蓉姐这一个人物身上,所以我们就把一些边角人物又多留白了一点,就有了现在的104分钟版本,出来的效果,我们会觉得可能对观众更友好一些。

三声:大概在什么时期有了让片子进院线,在大银幕上面对观众的想法?

闫立瑞:去年看到初剪后的版本我们就只有一个目标,希望这个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怎么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就是我们给他推荐一个路径,通过电影节先让行业里面看,而不是说很简单的把它发出去,不是压在抽屉里发不出去。

映后交流

三声:所以从黑白改到彩色版本,包括投电影节可能都是一个可以更好的让这个项目面对市场的路径,那当时为什么会想投FIRST?有投别的电影节吗?对于不同的电影节,你们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的感知吗?

闫立瑞:First之后,我们在北京电影节也有展映。26号在FIRST的第一场放映,也是这个片子在全球的正式首映。现场放映我们能感受到观众的实时反馈,他们也会觉得这个片子是有意思的,情感和人物是打动人的,包括也发现了我们可能没想到的一些笑点。

我们会觉得FIRST在影片形式上会更多元、更先锋,或者是更追求风格。《一江春水》相对来说在形式上会收敛一些,也许跟导演本身的创作路径和创作沉淀也有关系,所以放在FIRST是有差异性的。

三声:像当时你们做完映后,感受到现场的观众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闫立瑞:我觉得有一个很直接的点,比如有一些片子映后交流的时候,观众会问色调、色彩在内更多电影本体的内容。我们的电影好像不管是观众还是媒体,大家更多在讨论人物、故事,以及背后的一些社会性主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江春水」流向FIRST

电影在单纯的场景和关系中铺满翔实的生活细节,戴锦华在采访中形容影片叙事结构“从容、缜密”,“平淡中情感的力量来自深埋的历史梦魇”。结局的反转发生时,戏剧化的情节也被融合在生活当中,前文暗含的线索一一得到回应。

文|三声  陆娜

春寒料峭的南方江边小城,一位名叫蓉姐的女性看似平实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小城里她长期交往的人寥寥无几,老式足浴店里的同事,和家中靠她养活的弟弟。本打算就这样过一生,但伴随着弟弟女友的意外怀孕,她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电影巧妙之处在于“最后6分钟”的反转——蓉姐多年藏身于小城的秘密得以揭开。

这是来自第十五届FIRST竞赛单元的影片《一江春水》,也是FIRST今年新增设板块「FIRSTFRAME第一帧」的入围影片之一。该板块由FIRST与香奈儿联合发起,聚焦于女性电影创作者和女性题材,鼓励女性主题影像书写。影展期间,FIRST还举办了“银幕内外,我们在场” 的主题创作谈,邀请到几部女性题材的主创参与讨论分享,延续影像形态之外的关注。

片中蓉姐的扮演者李妍锡,因为对于角色“自如又克制”的诠释,获得了第十五届FIRST最佳女演员的荣誉。评委会颁奖词中写道“在语言与生活的细节中逼近日常的真实”,“叙述在表演中被缓缓道来,沉稳细腻,恰到好处”。

这样的描述同样贴合《一江春水》本身,电影在单纯的场景和关系中铺满翔实的生活细节,戴锦华在采访中形容影片叙事结构“从容、缜密”,“平淡中情感的力量来自深埋的历史梦魇”。结局的反转发生时,戏剧化的情节也被融合在生活当中,前文暗含的线索一一得到回应。“但这可能导致一部分观众会忽视一些细节”,影片导演高启盛告诉《三声》。

高启盛在此之前以编剧的身份有过多年的创作经历,曾获得过三届广电总局夏衍杯电影文学剧本大赛剧本奖。但其实早在90年代末,他从北师大编导专业毕业后,就已经有过了导演短片的经历。2014年,高启盛与陈可辛携手合作,执导的微电影《全城总动员》获得好莱坞微电影大赛优秀影片奖。

不过比起之前的创作经历,高启盛更愿意将《一江春水》视为自己真正发源于内心的表达,也将其定位为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拍电影对他而言,“是因为我已经只有这一个选择,不这么做,不是我人生的做法。”

高启盛在创作之初就定下了剧作结构的目标,“要讲一个稍微曲折一点的故事”。在他看来,平铺直叙是一种风格,但用些“巧劲儿”,延续观众在影片结束后的感受则是他更为期待的。类似于《麦琪的礼物》、《项链》等欧美经典短篇小说,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明确自己要拍的并不是一个快节奏、全程充满戏剧冲突的商业电影,更不靠前几分钟抓人眼球,高启盛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有吸引力,所以从叙事结构上设计为“最后6分钟”有一个反转。更重要的是,好电影能让观众在观影结束后留有余韵,这也是他所欣赏和期待的。

剧本2017年完成,两三个月就完成定稿。基于之前的编剧经历,高启盛对文本层面的要求很高,角色的行为逻辑、思维逻辑、情感逻辑,都会反复确认是否贴合,任何一个配角都有人物弧光。电影开机之后有过一次停拍,整整一个月,调整本,更换演员,重新理解人物和故事逻辑。演员们后来也都为角色写了从小到大的人物小传。

在《一江春水》中,高启盛希望表现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挣扎,“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但是很快乐”。“悲壮”体现在主人公蓉姐的遭遇——因为一场意外在19年前离开家乡,隐姓埋名在南方小城苟且生活,几度遇人不淑。而“快乐”则是她和游手好闲的“弟弟”相处始终充满生活的恬淡,而没有埋怨和悲情。

因为“自己很细腻和敏感”,高启盛对于情绪的感知和把握十分精准。“不论男女,首先都是人,情感是共通的。我只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先设定了角色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为,言行举止又决定了他的取舍。”他认为无论是书写女人还是男人,老人还是孩子,本质都是在写人的情感,创作的角色都有其自我投射。

对高启盛而言,这两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能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定位和能力,认清自己对电影的认知,欣赏和掌握何种风格。通过《一江春水》的创作,“我知道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电影的理解是什么,并且我能表现成什么样”。

制片人闫立瑞在接到这个项目后,就意识到了电影的市场化潜力。于是影片在表现形式和时长上都做了大众接受度更高的版本,并通过投电影节先让行业里面看到《一江春水》,再继续去寻找项目面向更多大众的机会。

而之所以选择在FIRST进行全球首映,是因为相较于FIRST其他更多元、更先锋、更追求风格的影片而言,他们认为“《一江春水》相对来说在形式上会收敛一些,也许跟导演本身的创作路径和创作沉淀也有关系,所以放在FIRST是有差异性的。”

以下是《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和导演高启盛、制片闫立瑞的部分对话整理:

三声:《一江春水》作为一个女性题材的电影,其中有很多很细腻的部分,你怎么去把握这种叙事?

高启盛:可能跟我自己内心的细腻和敏感有关。其实不论男女,首先都是“人”,情感是共通的。我只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先设定了角色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为,言行举止又决定了他的取舍。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很多因素,比如家庭环境、职业身份、地位等等。

这其实就是一种感受、一种体会,当写一个女人时,我在那段时间就会尽量去体会女人的内心。不管创造的是女人还是男人,是老人还是孩子,我都会把自己带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角色一定是有我的很多东西,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三声:她就是你的分身。

高启盛:对,哪怕她是一个女人,我觉得都可以,不是说我是个男人,我就不能有女人的想法。

三声:那最初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故事,并且用这样一个形象去完成你的某种表达?这个故事是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高启盛:2017年,写了两三个月。最开始是想拍一个感情故事,然后就开始想象人物搭建故事,也是过程中慢慢去丰满的。我想讲一个稍微曲折一点的故事,从编剧的角度说我可能会受到一些欧美短篇小说的影响,比如《麦琪的礼物》,它也是在最后会来一个很大的反转,这个风格和形式是我个人喜欢的。

三声:电影的剧作结构上,结尾的反转是一开始就定下的吗?

高启盛:大致结尾肯定是有提前设定的,但是具体细节是后面慢慢补充的。我拍的又不是一个商业电影,那怎么才能吸引观众?片子完了,但是观众的感受没有完,这是我比较欣赏的。现在很多电影都是看前6分钟能不能吸引观众,当然从平台的角度来看也没有错,但从电影本身可能不是这样考虑。

我们这个电影是后6分钟,因为在剧本创作上,我希望人物命运能有一些转折,平铺直叙的故事也是一种风格,但我个人更喜欢看到一些最后让我出乎意料的,在我想象范围内的故事,比如《调音师》。

三声:这个片子最吸引我的有两点。一个是它对于真实生活的还原和细节的处理,能够连接观众产生共鸣,另外就是片尾时的反转让影片的结构更有层次,同时又没有过度延展导致整体气质失衡。但把戏剧冲突放在最后展示,感觉蛮挑战观众的耐心,对于创作者而言应该也很需要勇气。

高启盛:我是觉得挑战勇气倒是没有,但很挑战能力。这是一个过程,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好。其实中间我们也经历过包括重新调整剧本、换演员,甚至停拍过一次,停了一个多月。我边拍边想象,人物命运走向到底是什么样,才既合理合情,又能为电影留下一个不错的结尾让观众回味,让观众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还要表达我的想法。主创也会一起讨论、想象,梳理人物逻辑。

想象是想象,在现场真正拍出来你会觉得这个人物逻辑对吗?拍出来的东西不好,那就停,重弄。我不敢说现在是最好的结局,各方面权衡之下选择了这个。我们不能只看到她把口罩烧了,彷佛一切就结束了。她之后的人生命运我们无法去想象,也可以随便去想象。

三声:最开始那个阶段的剧本和最后电影呈现的版本对比,你在过程当中修改比较大的方向有哪些?

高启盛:一个就是足疗店的一些戏份。足疗店主要是跟老板,跟她的好姐妹,跟顾客之间的一些情感纠葛。那个时候可能她和弟弟的情感纠结是很完整的,两条线是独立的,她不会让弟弟进到她的工作环境中,并不是那个工作不好,只是没有必要,弟弟就是一个学生。

改主要是我觉得别扭,可能当时没想清楚这个角色的行为逻辑、思维逻辑、情感逻辑是什么。逻辑可能是我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一个东西。而剧本它一定是串联起来的,一场戏改完之后又会影响到其他的,不会独立说这场戏不好改这场就行了,那不可能,那是不负责或者不专业的做法。

比如删了一段表现张三强和她的暧昧关系的戏,后来觉得其他地方都表现了,你再表现一下其实已经画蛇添足了,演员也觉得有点怪。大家都觉得不对的时候,那这肯定是错的,就别再犹豫了。再比如我会觉得当时写的一些东西是没有用的,它只是表现生活状态吗?我觉得我只是表现生活状态镜头只有两个,一个是她的摸手,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窗帘永远是拉上的。另外就是吃橘子。

最后电影里你不会觉得哪一场戏是没有用的,或者哪一句话是废话,没有一个废镜头。

三声:多年后她以“王丹”的身份回到家乡,为什么呈现的状态和“蓉姐”时差异会那么大?之前她一直都非常冷静、沉稳,但“王丹”却很情绪化,表现出得又过分轻松。

高启盛:这是我觉得全片最难演的一场戏。最后回东北这一段,因为环境因素,等下雪后的景,我们差不多隔了将近一年才拍。她曾经受过的所有苦我都没有表现,也不需要表现,因为都在她自己心里。我们一直在想,隔了19年,到底蓉姐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去把这件引起她人生命运极大转折和坎坷的事情说出来,而且说给那样一个对象听。我们研究了很久,其实很难表达。我不觉得现在是我要的理想状态。

三声:那你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

高启盛:姸锡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这场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表演了,甚至已经超越了我们俩共同的生命体验。实话实说,我能想象到好是什么样,但是我们都已经做不到了,这场戏拍了60多场。

闫立瑞:另外在语言上的切换,我们也认为是符合角色经历的。蓉姐作为一个十四岁就到了南方的北方人,她想隐藏自己,这么多年肯定熟练了当地的语言。而隐藏了19年再回到原来那个身份,人物本身也进入了一个表演状态,所以对演员来说,她是在表演一个人物在表演,或者说表演一个人物在试图找回19年前的自己。

三声:她是一个很复杂的状态。

高启盛:对。这么多年过去,一些事情她也释然了。我更希望表现的是,她还是会觉得爱情本身没有错,她的付出没有错,所以不应该为她的付出而悔恨。所以她谈到她的感情时是开心的,她当时喜欢这个男孩子就是喜欢,不会因为变成个渣男就开始恨,那你恨的就是自己的感情。

三声:在电影前半段,她处理感情的态度也是统一的,发现被欺骗后她也是很决绝地走,既不纠缠也不质问。她选择一段感情,就会去投入和付出,但最后离开的很决绝。

高启盛:她不会否定自己。这点很重要,如果她从头到尾都是那样很愤怒的状态,其实是在否定自己。她清楚付出是真心的,只是遇到了坏人而已。

她回到家乡真正的目的就是需要一个归宿,也可能是走向灭亡。而她走之前只跟弟弟和金花两个人告别,这就是一种一无反顾的态度。当他们都做了生活新的选择后,蓉姐不再感到自己被需要了。人真正不被需要的时候,才绝望,是真正的悲剧,比她当年做错的决定还要绝望。

本来另一个版本是她回家后跟姐姐说了很大一段台词,说了这些年的经历,包括她的想法。弟弟也长大了,也不需要她了,她的工作、感情什么都没有,最后的寄托就是选择面对过去接受惩罚。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连这个希望都落空了,她只能傻呆呆跟着姐姐回家,也无法面对姐姐说什么。唯一的动作就是把口罩烧了,仅此而已。

三声:蓉姐在面临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捶打,但是她一直没有被击倒,包括她跟“弟弟"相处的时候,她也一直都是开心的。

高启盛:在创作的时候,我经常不想表现要死要活的悲欢离合。人生中没有这么多时刻。蓉姐曾经跟金花说“能在这里待一辈子也挺好的”,她每天活得挺开心的,也不愁吃不愁穿,还攒了钱,弟弟也长大了,虽然考不上大学,但也能混着,这不就是很多人的想法吗?大家都是活下去,谁会想到明年会怎么样。她跟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普通人一点区别都没有,她不告诉你,你也不知道她有什么事。

她人生所有的苦难,其实就是最后被问到的那句,“你当年为什么不来?”这句话其实挺有深意的,她听不懂,她当年如果选择面对,就不需要远走他乡了,因为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我们觉得要死要活的,对于别人来说就是一句话而已。

三声:影片中的女性也有一些共性,比如蓉姐和弟弟之前的女朋友静,某种程度都选择了出走,只不过蓉姐更有点被迫的意味,而静离开这座城市是一种更更自我的选择,但也没有交代她离开后的生活。

高启盛:她自己够坚定就行了,包括最后小东说要去找静,也没交代他要去哪,能不能找到,找到之后怎么样,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的坚定、小东的成长,够了。静的坚定也打动了蓉姐,能让她看到当年的自己,才去反思一下自己。静别看只有17岁,但她其实是蓉姐当年的一个映照吧,甚至比蓉姐当年还要坚强。

《一江春水》中的弟弟和静

三声:之前你也说到这里面的角色都有你自身的投射,创作《一江春水》对你来说也是疏解吗?或者说它在帮你去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

高启盛: 没有寻找,我只是给自己一次拍电影的机会。如果需要寻找答案的话,我只是看自己在电影上的能力是怎样的。通过这个作品我是知道我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电影的理解是什么,并且我能表现成什么样了。认清自己确实是我这两年的一个很大的收获,认清自己的定位、认清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对生活、对电影的认知很重要。

但我可能本人确实对生活会有一点疏离,包括我工作起来可能给我工作伙伴的压力非常大,有人跟我反馈过。其实我有的时候也没有不高兴,只是觉得很多职业范围内的东西,应该是做好的,我讨厌人为犯错,除非是客观原因造成的错误我们无法避免。但一旦到拍摄现场我完全是照顾演员情绪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磨合好了。

三声:之前更多创作经历是在哪些方面?

高启盛:编剧。经常是很多人说写一个吧,写一个我们去找投资,但写那么多我自己都要写空了也不一定找着了。每个人的创作是有限的,情感全部都使用尽了还写什么?编剧是这个行业里最底层的,最不受尊重的。

也拍过片子,但是我觉得真正认清自己来创作,这是真正的第一部,也是让我满意的一部。其他的东西有局限我也不否定它,人在某个阶段包括认知和能力一定是有局限的,这个很正常。

三声:下一个长片计划是关于父子的故事,你会在表达上更有意识地去跟更多人连接吗,是一个更有大众基础的电影吗?

高启盛:我创作的时候我从来不想,因为我本身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感情也是普通人的感情,所以我不需要考虑别人理不理解,有没有共鸣。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但感情是共通的。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大家无法理解的,或者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东西,我写东西都很实在的,就是感情,就是生活,只是每个人生活不一样而已,细节不一样。

除了父子可能还会再创作别的主题,比如表达更自我的、中年人的困境。其实困境蛮多的,当然每个人不同,有的人是家庭,有的人是事业,有的人是感情,大家都在困境中很难解脱,或者很难找到答案,因为没有一个万全的方法,生活是无解的。

三声:剧本在2017年完成,后续项目的启动是怎样一个过程?

闫立瑞:这个项目是最早高导有剧本,我进来这个项目时,已经拍完在后期了。最早片子有一版比现在要长,是黑白的。后来我们就开始讨论怎么让这个片子做得更好,把它推出去。去年疫情后很多拍摄的镜头做不了,就都把精力花在了剪辑上边,到今年才推出来,所以说项目差不多前后有五年了。

三声:当时决定接手这个项目做制片,最吸引你的点是什么?你第一眼看到剧本后是什么感受?

闫立瑞:首先这个故事是很扎实的,导演也有一些自己风格和表达上追求的东西。从制片人的角度来讲,把艺术片推出去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们希望能让这个片子观众亲近感更强一点。

三声:那你觉得亲近感可以链接哪些方面和哪些具体的点上?

闫立瑞:比如说我们最早有一版比现在要长,有两个小时左右。我们还有一版黑白的,也想着之后有机会可以让大家来看。这个过程中我跟导演做了很多讨论,在想要不做现在的彩色版。因为考虑到黑白版会让人觉得比较疏离,呈现的人物和故事在另外一个层面,彩色版会让人觉得情感更容易连接一点,尤其是我们片子其实是一个女性的故事,彩色可能会更接近于生活质感。

最早导演写的剧本,格局会更大。比如说我们这个故事里面如果把角色都算上的话,一共有十个人,每个人都有很完整的故事,所有的人都有弧光。这也是我们很自信的一点,在更长的那一版,其实是把这些人全部交代得非常清楚。但我们又会讨论说,如果这样对观众来说有点吃力,因为那样视角不一定会聚集到蓉姐这一个人物身上,所以我们就把一些边角人物又多留白了一点,就有了现在的104分钟版本,出来的效果,我们会觉得可能对观众更友好一些。

三声:大概在什么时期有了让片子进院线,在大银幕上面对观众的想法?

闫立瑞:去年看到初剪后的版本我们就只有一个目标,希望这个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怎么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就是我们给他推荐一个路径,通过电影节先让行业里面看,而不是说很简单的把它发出去,不是压在抽屉里发不出去。

映后交流

三声:所以从黑白改到彩色版本,包括投电影节可能都是一个可以更好的让这个项目面对市场的路径,那当时为什么会想投FIRST?有投别的电影节吗?对于不同的电影节,你们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的感知吗?

闫立瑞:First之后,我们在北京电影节也有展映。26号在FIRST的第一场放映,也是这个片子在全球的正式首映。现场放映我们能感受到观众的实时反馈,他们也会觉得这个片子是有意思的,情感和人物是打动人的,包括也发现了我们可能没想到的一些笑点。

我们会觉得FIRST在影片形式上会更多元、更先锋,或者是更追求风格。《一江春水》相对来说在形式上会收敛一些,也许跟导演本身的创作路径和创作沉淀也有关系,所以放在FIRST是有差异性的。

三声:像当时你们做完映后,感受到现场的观众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闫立瑞:我觉得有一个很直接的点,比如有一些片子映后交流的时候,观众会问色调、色彩在内更多电影本体的内容。我们的电影好像不管是观众还是媒体,大家更多在讨论人物、故事,以及背后的一些社会性主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