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货、连锁、电商、O2O回顾和解读中国零售百年。
中国第一家百货商店,始于1900年5月14日开业于哈尔滨“秋林洋行”。
哈尔滨秋林洋行是俄国秋林的中国分部,以其创始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的名字命名。俄国秋林成立于1867年在尼古拉耶夫斯克 (庙街)成立。1869年,秋林公司所属的百货商店、农机具厂、化工厂、酒厂等已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哈巴罗夫斯克)、伊尔库茨克等地设立销售网点。同年,阿·沃·卡西雅诺夫加盟了秋林公司,经营有方,使得公司利润逐年增长,成为秋林公司的骨干。1882年,卡西雅诺夫成绩卓著,被秋林选为继承人,任秋林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
卡西雅诺夫上任后,秋林公司的分支机构扩充到整个西伯利亚,同时在俄国和欧洲部分的大城市也设立了分店。卡西雅诺夫见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离中国东北最近,便在那里建立了百货商店兼物资库,这里后来成为向中国运送货物的中转站。
1896年中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以中俄对日军事同盟为幌子,取得建筑中东铁路的特权(没有写错,是中东铁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中东铁路事件),1898年,俄国人的中东铁路管理局迁至哈尔滨香坊区,一时间教堂、气象站、银行、俱乐部等纷纷在此开建。借着中东铁路特权的机会,卡西雅诺夫决定设立秋林中国分部,1900年5月14日,哈尔滨香坊区的香政街与香坊大街拐角处的“秋林洋行”正式开业。
因战争而兴,工商并重
中东铁路从香坊进入哈尔滨,经过秦家岗、埠头区,再跨过松花江北上,铁路所经之处已聚居了大量的俄国人、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1902年,卡西雅诺夫在南岗区建了临时砖房,开店营业。其后不久,秋林洋行又在道里区靠近江边码头处增设了一家商店。1904年,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退伍军人及其他国家的几万人来到哈尔滨居住,消费人口的激增,秋林洋行的衣帽皮靴、日常杂货、食品罐头无法满足顾客需要,秋林公司开始新建百货大楼,开办工厂。俄国人嗜饮红茶,秋林洋行从中国南方、印度、锡兰(斯里兰卡)等地采购原茶,运回哈尔滨加工厂制成“秋林红茶”。除了茶厂,秋林还开设了葡萄酒酿造厂、肉肠、卷烟、服装、油漆、燃料等加工工厂。
1908年,位于南岗区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角处的秋林洋行百货大楼竣工。秋林洋行百货大楼是一座欧式风格的两层大厦,带有地下室,楼外橱窗宽大,营业厅宽敞明亮,还有完善的上下水和取暖设备。彼时,哈尔滨还没有发电厂,晚上各家都用煤油灯照明,秋林洋行却彩灯闪烁,一片通明,成了哈尔滨的一大景观,吸引了不少喜欢在傍晚逛街的当地居民。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成立,苏联政府把俄国国内的秋林公司全部收归国有,秋林公司董事长卡西雅诺夫等核心管理人员从莫斯科逃至哈尔滨,哈尔滨成为秋林总部。同时,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罗斯人涌入,哈尔滨的外国人口激增近10万。1918年,一战结束,秋林洋行开始再度发力,在哈尔滨道里中央大街与六道街交口处建了一座3层营业大楼,1919年新楼竣工开业,这便是后来的“道里秋林”。同时,卡西雅诺夫从美、德等国大量进口基建器材和五金商品,在中央大街39号开设了哈尔滨首家五金商店,还组建了工业技术部,经销机器设备;还建了汽车部和农具部,经销汽车、拖拉机并建立了农机试验场。精耕哈尔滨市场的同时,秋林公司在沈阳、长春、齐齐哈尔、满洲里等地增设百货商店,在上海和日本神户设了采购办事处,在大连设了托运事务所,工商并举,规模空前。
几易其主
1932年2月,日本占领哈尔滨,封锁海关,紧缩经济,大量倾销日货。1933年,秋林洋行的经营日趋衰落,第二年,英国汇丰银行以秋林洋行无力偿还贷款为由,把秋林洋行改为“英商哈尔滨股份有限公司”,夺去了经营权。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视“秋林”为敌国财产,指令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将其接管,秋林洋行易名为秋林株式会社。日方委任的总经理不懂经营,外埠的“秋林”分支机构先后倒闭,只剩哈尔滨秋林株式会社勉强支撑。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外贸部接收了“秋林”,并从莫斯科派来了新管理者,续用了老职员,还在满洲里、海拉尔、绥芬河、齐齐哈尔、佳木斯、长春、大连、营口等地恢复和重建秋林公司分支机构。
1953年10月,苏联把秋林股份有限公司有偿地移交中国,中国政府将其易名为“中国国营秋林总公司”,秋林公司进入国营时代。
1999年3月8日,公司内部职工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秋林的经营秘密
那么,秋林能屹立于两次世界大战和数次商荒而不倒秘密是什么呢?
商品管理,一丝不苟。秋林检验瓷器,检验员要一箱箱、一件件查看,器口圆不圆、声音清不清脆、器面粗不粗糙、彩绘好不好、有无破损等都要逐一登记,最后签上名字才能入库,提货时由各部门负责人再度开箱检验,发现有问题的商品便甩出不要,避免了残次品摆上柜台。检验汽车,从外国进货后,便请专家进行各部件检验,车钢还要进行化验,看其是否符合要求;然后进行外观检查,看车体油漆有没有划碰之处,如有便视为不合格,出售时要打折;最后还要走合,符合要求才能出售。对于食品,秋林则抽样化验,一旦查出问题,所有商品全都退货,肉食、糕点不卖隔日产品。严格的管理,带来一流的商誉,当时人们称其商品:“品质精良,坚固耐久,随意检选,故所有主,无不称便。”
管理层层制约,防止舞弊。彼时,传统商店,采取营业员直接向顾客付货,秋林洋行却设有专门付货处。顾客选中了某种商品,营业员便开交款取货的三联单,其中的两联给顾客去交款取货,剩下的一联同选中的商品一并送到付货处,由付货员交给顾客。此外,收银员由会计室选派,只收钱不结账,会计室出纳负责结账,会计负责入账。此种方式环环相扣,层层制约,防止了许多弊端。
秋林对服务要求,很严格也很细致。要求每个营业员举止言行有礼貌,待人和气,热情周到,站姿优雅,不高声说话,上班前不得吃异味食品及抽烟、喝酒,营业时不许聚堆说话,不许靠倚柜台。营业员有销售指标,完成者奖励,否则罚款。
从一战和二战的商荒和几易其主,到国营时代,再到上市公司,秋林百货的发展史,是近代商业史的一个完整缩影。而精良和坚固耐久的商品品质,环环相扣和层层制约的管理体系,热情周到和严格细致的服务要求,是秋林百货屹立百年的秘密,这对于今天零售业,依然具有教科书式的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