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米7亿元的员工公寓,能拯救租房焦虑的年轻人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米7亿元的员工公寓,能拯救租房焦虑的年轻人吗?

不仅有得住,更要住得好。

文|迈点

8月23日消息,据天眼查App显示,米公寓(北京)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7亿人民币,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含物业管理;出租商业用房;出租办公用房;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技术服务等。

此消息一出,便引起轰动,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年轻人的第一套房真的要等来了。

但小米集团公关部王化随即在微博上表示,小米斥资7亿元成立的公寓管理公司,其实就是小米员工的公寓。之所以成立公寓管理公司,主要是为了减轻小米员工的租房难、租房远和租房贵的压力,从而增强员工幸福感的一个举措。

虽然没有等来小米进军房地产的好消息,但是小米斥资7亿元打造员工公寓,也足以看出小米对于员工的关怀力度,以及背后想要进军住房租赁的决心。

其实,小米对住房租赁感兴趣早有预兆。

2014年,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以1亿元投资长租公寓品牌YOU+ 国际青年社区,成为公寓行业津津乐道的创业神话。2018年底,小米联合华润以26.57亿元竞得北京昌平区沙河镇一块近4.7万平米公建混合住宅用地。外界纷纷猜测这块土地有可能是用于建设小米办公大楼及小米员工的福利房。

不止小米,互联网大厂们对住房租赁市场同样垂涎已久。无论是蚂蚁金服投资的公寓SaaS平台蘑菇租房、蛋壳公寓,还是腾讯投资的自如……虽然其中有些品牌已经“凉凉”,但并不影响他们对万亿级住房租赁市场早早布局的野心。

互联网巨头们在忙着瓜分住房租赁的巨大蛋糕,另一面则是无数个年轻人心酸焦虑的租房遭遇。

深陷租房补贴怪圈,大厂员工如何实现“租房自由”?

今年6月,李云(化名)成功跳槽到上海北新泾附近的某互联网平台,工资每个月2万元,除工资外,她还可以获得1000元每月的房补。但要求是必须在公司附近租房,以确保加班时能随时赶来公司。

其实,互联网大厂的租房补贴已经十分普遍。以字节跳动为例,在北京,字节跳动员工的租房补贴是每月1500元,上海则是1000元。但对租房距离有着同样的限定——租房距离个人实际办公地点步行30分钟,骑车20分钟内。

基于此还衍生出了“节区房”的说法——字节跳动租房补贴范围内的房子。

拿到房补的李云并没有租到心仪的房子,经过几番筛选,她最终以5500元的租金租住了一套一居室户型。这套楼龄超过30年,室内外装修老化的房子已经是她觉得性价比最高的房子了。

上海长宁北新泾,聚集了美团、携程 、爱奇艺、拼多多、京东、饿了么等数十家互联网大厂。繁荣的大厂经济吸引了大批员工前来,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租房群体,同时直接带火了周边区域的租房市场。

互联网公司工资高,还有租房补贴,在房东和中介眼中,互联网公司员工成了嘴边的 “肥肉”。"这里有很多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就没有租不出去的房子”。上海某中介人员对李云说道。实际上,这里不仅房租高,而且房源十分紧俏,甚至出现了“北新泾房子不靠挑,靠抢”的供求严重失衡情况。

租房补贴本来是为了减少员工通勤时间,更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的“人性化的”补贴。但实际效果却与之背道而驰。不仅没有给员工带来切实的幸福感,反而催生了周边房源租金的上涨。而其他公司的员工也因此被误伤,“我们没有租房补贴,为什么也要承担房租的高溢价?”

在租房补贴的怪圈里,没有一个年轻人能够开心地租房。要么选择高租金、通勤方便的租房补贴,要么选择放弃补贴,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通勤时间,夹在中间的年轻人左右为难……

“别人家的公司”,顺丰格力京东等积极解决员工住宿问题

面对员工的住宿窘境,很多企业已经早早行动。

在解决员工住房问题上,比起互联网企业的“好心办坏事”,实体经济的老板们显得更加有钱任性——直接在员工宿舍上下功夫。

2017年底,号称“把员工当家人“的顺丰与杭州拱墅区吴家墩经合社签订外来务工人员公寓项目(二期)投资合作协议,在吴家墩社区建设一批公租房。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约6.57万平方米,将建设5幢小高层713套公寓房,还配备了幼儿园、农贸市场、停车场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公租房建成后,除了顺丰员工,拱墅区内其他企业员工也将受益。

而在此前,项目一期的公寓房已全部出租。目前,二期项目正在施工中,未来将成为顺丰首家快递小哥公寓示范点。

制造业知名企业格力的员工关怀也在行业内闻名。董明珠多次强调:“给员工幸福感是企业的责任,要让每一个员工都住上两室一厅的房子。”2005年,格力就在珠海兴建了员工宿舍区,可容纳近1万名格力员工。

今年6月15日,董明珠自媒体在微博发布了一段董明珠的演讲视频,称第一批3700套住房即将交付使用,优先分给优秀员工。

作为民营企业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京东在保障员工安居方面的做法同样可圈可点,不仅通过多种渠道,如福利租房、建立员工宿舍等为员工提供住房支持,还于2012年起推出“安居计划”, 向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最高100万的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的资金支持,用于缓解员工家庭在指定地区内购房首套房的压力。

2020年,京东将“安居计划”专项基金大幅提升至10亿元,截至目前,安居计划提供借款的金额累计超过14亿元,帮助员工实现乐业好生活。

从有得住到住得好,企业员工公寓蕴藏轻资产商机?

随着近年来企业员工离职率逐年增高,企业雇主纷纷把改善员工住宿环境作为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顺丰、京东等企业斥巨资兴建员工公寓的做法显然值得肯定。但员工公寓的目的绝非简单投入财力兴建,让员工有房子住而已,而在于如何为入住员工提供规范化的租住配套服务和日常管理,让员工真正享受到便捷实惠的住宿福利,从而提升工作幸福感。

不仅有得住,更要住得好,这才是企业打造员工公寓的初心所在。

而对于企业而言,这些深层要求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擅长领域。

“以一栋200间房源的员工公寓为例,其入住人数可能达到400人以上。治安管理、访客登记、快递收发、人员流动、消防安全等日常管理确实是一个难题。此外,还需要在一些节假日举办社群活动,宣传企业文化,我们的管理人手有些不足。”一家企业的HR向迈点空间租赁记者表示。

可见,企业员工公寓运营的背后需要一整套规范化、系统化的支撑,来实现更好的员工管理和服务。而这正是第三方公寓运营机构所擅长的。倘若轻资产公寓品牌能够为企业提供外派管家、房源管理系统、日常运营规范等支持,或许不失为一种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据迈点空间租赁观察,窝趣、乐乎等轻资产公寓品牌均可模块化输出系统、运营实力,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公寓运营管理解决方案。

结语

关怀员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这正如小米的做法:公司内部组织的活动,兴趣社团纳新、六一儿童节、园区周年庆、端午节等都会有应景的活动和福利,让大家在小米愉快的工作和生活。或许,这样实打实的员工福利比“996福报”更有温度,更能留住员工的心。

只有企业有了温度,城市才会变得温暖可爱,值得新市民留下来为之奋斗。

而被外界广泛关注的员工公寓,或许还要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更多创新,才能在根本上增加员工的幸福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米7亿元的员工公寓,能拯救租房焦虑的年轻人吗?

不仅有得住,更要住得好。

文|迈点

8月23日消息,据天眼查App显示,米公寓(北京)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7亿人民币,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含物业管理;出租商业用房;出租办公用房;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技术服务等。

此消息一出,便引起轰动,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年轻人的第一套房真的要等来了。

但小米集团公关部王化随即在微博上表示,小米斥资7亿元成立的公寓管理公司,其实就是小米员工的公寓。之所以成立公寓管理公司,主要是为了减轻小米员工的租房难、租房远和租房贵的压力,从而增强员工幸福感的一个举措。

虽然没有等来小米进军房地产的好消息,但是小米斥资7亿元打造员工公寓,也足以看出小米对于员工的关怀力度,以及背后想要进军住房租赁的决心。

其实,小米对住房租赁感兴趣早有预兆。

2014年,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以1亿元投资长租公寓品牌YOU+ 国际青年社区,成为公寓行业津津乐道的创业神话。2018年底,小米联合华润以26.57亿元竞得北京昌平区沙河镇一块近4.7万平米公建混合住宅用地。外界纷纷猜测这块土地有可能是用于建设小米办公大楼及小米员工的福利房。

不止小米,互联网大厂们对住房租赁市场同样垂涎已久。无论是蚂蚁金服投资的公寓SaaS平台蘑菇租房、蛋壳公寓,还是腾讯投资的自如……虽然其中有些品牌已经“凉凉”,但并不影响他们对万亿级住房租赁市场早早布局的野心。

互联网巨头们在忙着瓜分住房租赁的巨大蛋糕,另一面则是无数个年轻人心酸焦虑的租房遭遇。

深陷租房补贴怪圈,大厂员工如何实现“租房自由”?

今年6月,李云(化名)成功跳槽到上海北新泾附近的某互联网平台,工资每个月2万元,除工资外,她还可以获得1000元每月的房补。但要求是必须在公司附近租房,以确保加班时能随时赶来公司。

其实,互联网大厂的租房补贴已经十分普遍。以字节跳动为例,在北京,字节跳动员工的租房补贴是每月1500元,上海则是1000元。但对租房距离有着同样的限定——租房距离个人实际办公地点步行30分钟,骑车20分钟内。

基于此还衍生出了“节区房”的说法——字节跳动租房补贴范围内的房子。

拿到房补的李云并没有租到心仪的房子,经过几番筛选,她最终以5500元的租金租住了一套一居室户型。这套楼龄超过30年,室内外装修老化的房子已经是她觉得性价比最高的房子了。

上海长宁北新泾,聚集了美团、携程 、爱奇艺、拼多多、京东、饿了么等数十家互联网大厂。繁荣的大厂经济吸引了大批员工前来,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租房群体,同时直接带火了周边区域的租房市场。

互联网公司工资高,还有租房补贴,在房东和中介眼中,互联网公司员工成了嘴边的 “肥肉”。"这里有很多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就没有租不出去的房子”。上海某中介人员对李云说道。实际上,这里不仅房租高,而且房源十分紧俏,甚至出现了“北新泾房子不靠挑,靠抢”的供求严重失衡情况。

租房补贴本来是为了减少员工通勤时间,更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的“人性化的”补贴。但实际效果却与之背道而驰。不仅没有给员工带来切实的幸福感,反而催生了周边房源租金的上涨。而其他公司的员工也因此被误伤,“我们没有租房补贴,为什么也要承担房租的高溢价?”

在租房补贴的怪圈里,没有一个年轻人能够开心地租房。要么选择高租金、通勤方便的租房补贴,要么选择放弃补贴,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通勤时间,夹在中间的年轻人左右为难……

“别人家的公司”,顺丰格力京东等积极解决员工住宿问题

面对员工的住宿窘境,很多企业已经早早行动。

在解决员工住房问题上,比起互联网企业的“好心办坏事”,实体经济的老板们显得更加有钱任性——直接在员工宿舍上下功夫。

2017年底,号称“把员工当家人“的顺丰与杭州拱墅区吴家墩经合社签订外来务工人员公寓项目(二期)投资合作协议,在吴家墩社区建设一批公租房。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约6.57万平方米,将建设5幢小高层713套公寓房,还配备了幼儿园、农贸市场、停车场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公租房建成后,除了顺丰员工,拱墅区内其他企业员工也将受益。

而在此前,项目一期的公寓房已全部出租。目前,二期项目正在施工中,未来将成为顺丰首家快递小哥公寓示范点。

制造业知名企业格力的员工关怀也在行业内闻名。董明珠多次强调:“给员工幸福感是企业的责任,要让每一个员工都住上两室一厅的房子。”2005年,格力就在珠海兴建了员工宿舍区,可容纳近1万名格力员工。

今年6月15日,董明珠自媒体在微博发布了一段董明珠的演讲视频,称第一批3700套住房即将交付使用,优先分给优秀员工。

作为民营企业员工人数最多的企业,京东在保障员工安居方面的做法同样可圈可点,不仅通过多种渠道,如福利租房、建立员工宿舍等为员工提供住房支持,还于2012年起推出“安居计划”, 向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最高100万的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的资金支持,用于缓解员工家庭在指定地区内购房首套房的压力。

2020年,京东将“安居计划”专项基金大幅提升至10亿元,截至目前,安居计划提供借款的金额累计超过14亿元,帮助员工实现乐业好生活。

从有得住到住得好,企业员工公寓蕴藏轻资产商机?

随着近年来企业员工离职率逐年增高,企业雇主纷纷把改善员工住宿环境作为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顺丰、京东等企业斥巨资兴建员工公寓的做法显然值得肯定。但员工公寓的目的绝非简单投入财力兴建,让员工有房子住而已,而在于如何为入住员工提供规范化的租住配套服务和日常管理,让员工真正享受到便捷实惠的住宿福利,从而提升工作幸福感。

不仅有得住,更要住得好,这才是企业打造员工公寓的初心所在。

而对于企业而言,这些深层要求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擅长领域。

“以一栋200间房源的员工公寓为例,其入住人数可能达到400人以上。治安管理、访客登记、快递收发、人员流动、消防安全等日常管理确实是一个难题。此外,还需要在一些节假日举办社群活动,宣传企业文化,我们的管理人手有些不足。”一家企业的HR向迈点空间租赁记者表示。

可见,企业员工公寓运营的背后需要一整套规范化、系统化的支撑,来实现更好的员工管理和服务。而这正是第三方公寓运营机构所擅长的。倘若轻资产公寓品牌能够为企业提供外派管家、房源管理系统、日常运营规范等支持,或许不失为一种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据迈点空间租赁观察,窝趣、乐乎等轻资产公寓品牌均可模块化输出系统、运营实力,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公寓运营管理解决方案。

结语

关怀员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这正如小米的做法:公司内部组织的活动,兴趣社团纳新、六一儿童节、园区周年庆、端午节等都会有应景的活动和福利,让大家在小米愉快的工作和生活。或许,这样实打实的员工福利比“996福报”更有温度,更能留住员工的心。

只有企业有了温度,城市才会变得温暖可爱,值得新市民留下来为之奋斗。

而被外界广泛关注的员工公寓,或许还要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更多创新,才能在根本上增加员工的幸福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