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张过去的CD, 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有时会突然忘了我还在爱着你。”习惯用手机享受流媒体服务这种“快餐音乐”的我们,可能觉得黑胶只应存在于热爱收藏的土豪家中,可能会觉得黑胶是过期的东西。事实上这些唱片里,不仅有音乐,更有当时音乐人的喜怒哀乐和只有在那个时代才会发生的故事。
黑胶已死?
你又是怎么看待“黑胶唱片”:√ 歌颂情怀的文青玩物?√ 土豪家的藏品?√ 一些堆在家里吃灰的东西?√ 黑胶已死,现在我只会用手机听音乐”
调查显示,黑胶唱片在去年销量就达到了 1700 万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购买者是因为在 Spotify 、Apple Music 等云音乐应用上听到这首歌,才去购买相关的黑胶唱片的。而在这些已知的购买者当中,有 48% 的人表示他们并没有听过这些黑胶唱片,其中 7% 的人表示,他们并没有黑胶唱片用的唱机。对此,很多受访者表示,他们通常通过数字渠道去收听艺人的作品,但拥有实体唱片可以成为他们热爱音乐的一种象征、对歌手的一种支持,或者能成为他们缅怀过去的一种标志。
黑胶到数字音乐的发展史
提起黑胶,大多数人首先会想起电影《无间道》中,梁朝伟和刘德华一起听黑胶唱片《被遗忘的时光》的场景。
从最初的黑胶唱片发展到如今的数字音乐,音乐的载体主要经历了黑胶唱片、磁带、CD和数字音乐四个阶段。
黑胶唱片又称LP(long play),是最早出现的音乐载体。早在1921年,赢过留声机公司Gramophone Company便在伦敦开张了首家HMV门店,销售留声机唱片。尽管黑胶唱片具有保真度高、临场氛围好等诸多优点,但是播放设备笨重、单碟容量低等特点注定其只能成为小圈子的玩物,并未成为主流大众的音乐播放载体。
中国唱片总公司版库中还珍藏着中国唱片发展史上的许多个“第一”:1949年6月生产的新中国第一批粗纹唱片《解放区的天》、1959年10月出版的第一张中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这些珍贵的唱片文物,不仅记载着中国唱片的发展历程,更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1963年,荷兰的飞利浦公司研制成功全球首盘盒式磁带,为音乐播放设备大规模流行带来了真正的转机。和黑胶唱片相比,磁带的容量更大,体积更小,是一种更加理想的音乐储存介质。因此一经推出,磁带便迅速取代黑胶成为最主流的音乐存储载体,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
CD的出现将音乐载体的变迁史又推进到下一个阶段。和磁带不同,CD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音乐,因为更高的存储密度、更优质稳定的音质,CD迅速取代磁带成为追求品质人群的首选。
CD的出现为迄今为止最新的一次音乐载体变革买下了伏笔。从本质上来说,CD已经是一种数字化的存储介质。和磁带不同,它是将音乐转化为“0”和“1”的数字格式进行存储。
90年代初,一个多国小组开发出了MP3格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有损数字音频压缩格式,能够在保证足够音频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小存储体积。MP3的出现为数字音乐的流行和传播踩下了最后一脚油门,正式拉开了数字音乐革命的帷幕。
和CD相比,MP3能够提供足够令大部分人满意的音质,同时对存储介质的依赖更小,硬盘、闪存等都可以存储。在MP3的促进下,更多形式的数字音频存储格式被开发出来,也衍生了众多体积更小、功能更加强大的便携随声听设备。
黑胶复兴进行时
80年代开始,黑胶唱片逐渐被磁带和CD取代,随着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唱片生产线的关闭,黑胶唱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黑胶唱片是属于某个特定年代的。但近年来,黑胶唱片似乎迎来了它的复兴,张学友2014年推出的全新国语专辑《醒着做梦》就是黑胶版本的,大打复古牌。
据报告显示,2015年黑胶唱片市场一共贡献了4.2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这甚至超过了包括YouTube、VEVO、Spotify、SoundCLoud在内所有流媒体免费服务所创营业收入的总和。
究竟是什么人群在消费黑胶唱片呢?一项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一般乐迷成为了购买黑胶唱片的主力,目前的音乐市场有44%的消费者集中于35岁及35岁以下的青年人,而这些人购买的黑胶唱片数量占到了黑胶销售总量的77%。
黑胶的魅力在哪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对这样一种录音时间短、播放时难免跳针、总要不时翻面且十分容易损坏的音乐介质情有独钟的呢?好音质
黑胶唱片的好音质非常触动人心,大家听腻了生冷干涩的数字声音后,发现黑胶唱片中的传统模拟声音有一种温暖自然、且无可取代的特质。由于黑胶基本采用模拟的记录形式,与模拟录音母带所记录的内容是一致的,使其拥有了高保真的特性。接近原声的音质超越磁带和CD,黑胶唱片丰富、细腻、温暖的独特声音特质,空灵感和现场感也是数字音乐无法代替的。
复古潮流
黑胶唱片代表了一种情怀,它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如同样散发着怀旧气息的宝丽来。近日,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美剧《黑胶时代》再次掀起一场70年代复古潮流。影视作品成为年轻人了解过去时代最便捷的途径,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此开始喜欢上黑胶唱片。
收藏增值
对于看重黑胶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的人来说,购买黑胶等于是一种投资。譬如,目前一张未开封的Michael Jackson签名版《Thriller》,在国外可以卖到4万美元;在中国,目前新出版或复刻的黑胶唱片价格大约为200元人民币,二手唱片价格也在几百到上千元不等,一张80年代发行的黑胶老唱片更是卖到了几万元,这些都是CD或卡带所远远不及的。
比数字音乐更好的听觉体验
对于广大黑胶爱好者来说,听黑胶音乐能产生一种来自仪式的幸福感。它是一种更加主动的聆听音乐的方式,你需要走到黑胶唱机前,在转盘上摆好唱片,再将唱针轻轻搁置在唱片上面。
不同于数字音乐的沉闷机械,黑胶传出的乐音是有温度的,更值得人们去沉下心来慢慢欣赏。拿着一张唱片,它需要花你一点时间,看一看封面,读一读歌词,如果你在电脑上听歌,大量的信息则会让你目不暇接。聆听黑胶音乐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对音乐的朝圣。
每张黑胶唱片都是活的历史
黑胶唱片能完好地穿越时代。也许它来自我们的父辈还在咿呀学语的年代,经历了私人收藏、图书馆珍藏,又被转卖到世界某个角落的跳蚤市场,漂洋过海,经历许多,也许被我们得到时它的封套已经泛黄、变脆。我们在播放它的时候,它已曾经在另一个时空,为成千上万的同样的爱好者播放过了。这张唱片就是这两个时空的连接。
关于黑胶,你要知道的
1.快速鉴定黑胶唱片的优劣:将一张唱片竖放在地上,如果唱片是直挺的,表示质量好。因为弯曲的唱片在唱机上播放时会有起伏,对音质造成影响。
2.黑胶唱片的保存:放置场所需通风或干燥以防止发霉;将唱片垂直放置,如书本一样;平时注意进行例行保养,如果发霉了、有灰尘了,实在不行就放洗碟机里洗一洗。
3.并非拥有昂贵的唱片机才能享受到绝佳的音乐。即便没有高端设备,只要学会巧妙拨针就能达到相近的绝佳音色。
4.黑胶唱片机本身不是特别贵,但还要配套的唱针、音响、线材等一大堆东西。最烧钱的应该就是唱针了,手一抖,几千块钱就没有了。所以玩黑胶唱片的人,一要有钱,二要有时间,三要有兴趣。
端一杯咖啡,打开一本好书,在洒满阳光的房间,当那种带着年代烙印的声音从大喇叭中释放出来时,顿时便透出一股莫名的磁性,那一刻,世界是 属于音乐的,属于黑胶的,有的只是声音在耳畔的流动,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感到岁月的温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