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将纽约地标挪了个地方,结果美呆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将纽约地标挪了个地方,结果美呆了

建筑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建筑。

图片来源:网络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花了16年的时间用来设计古根海姆博物馆。这座通体白色的螺旋型建筑在今天俨然屹立成为了一座真正的业内精品的典范。直到有一天,肉眼可见的污染侵蚀了在博物馆四周漫步的悠然。热狗摊上油烟腾腾,小贩们兜售者各种各样印着“I♥ NY”的小玩意,排队排到地老天荒的游客们横亘在眼前,阻挡了想要一瞰赖特大师杰作的视线。

古根海姆博物馆只是遭遇到这些问题的建筑物的一个例子。“在纽约有很多设计很精美的建筑,不过用不了一年他们就会把它弄的一团糟,”Anton Repponen这样说到。“CVS会带着他们那难看至极的广告牌入驻,星巴克会入驻。汽车也都会停在这里,一切就都毁了。”

在名为“错位→纽约”( Misplaced →New York)的建筑摄影作品中,他对古根海姆博物馆做了大胆的设想。他把这座博物馆从上东区“拔起”,又“砰”的一下放在了一处遍地红黑色岩石的火山地质景观里。看上去古根海姆博物馆就如同建在了火星上。Repponen把“错位→纽约”设计得如同一本旅游指南——11张作品,每张下面都会有一段简短的介绍。古根海姆博物馆那一张下面这样写着:

古根海姆博物馆正如同雨后春笋般分布在全球,从巴斯克地区到遥远的迪拜,直到再也没有一处能让它崛地而起的角落。董事会派人去找寻对现代一无所知、未被当代艺术沾染的原始净土。最终一声令下,一切成为定局。一张写下的支票,一群被雇佣的民工,一座博物馆就此在X地区的火山滩涂上拔地而起,买票的人寥寥无几。

Repponen在两年之前放弃了在一家大公司做交互设计师,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成为了一名干劲十足的摄影师。他于去年秋天开始制作这些合成照片,并在媒体开始关注他INS主页后,于今年4月底创办了自己的网站。

Repponen这一系列合成摄影作品中,还包括了被搬进寂寥沙漠中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坐落在布满植被岩石山丘上的惠特尼博物馆以及遍地粉色花朵映衬下的库珀联盟学院大楼。其中有一些风格更为荒诞的介绍文字,出自Repponen身为记者的好友——乔恩·厄尔笔下:

在环境恶劣的荒野中建起一座野兽派的布劳耶大楼很艰难,也很值得。当夜晚来临,恼人的小虫子们从一个个小小的洞口中爬出来,不顾一切的攻击我们的眼睛。那痛苦的感觉就如同在烧着的窑中捏出一樽陶土罐或是把手伸进烤箱给正在烤制的火鸡刷油。说实话,我都已经不太记得当时我们是怎样吧混凝土运过去的了。用骡子吗?这一切都在脑中模糊成了一团。楼上仅有一扇窗户,因为玻璃实在太烫,没有人敢去碰。哈,我只是开个玩笑。这是布劳耶希望它成为的样子。从某种程度上我也很喜欢它,它就像是库克罗普斯(独眼巨人)的眼睛,又像是藤壶或者其他别的什么。

Repponen这些超现实主义的建筑版本很具吸引力,一部分是因为他精心细致的将这些图像毫无痕迹的合成在一起,另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图像所散发出的神秘感。在纽约拍摄这些建筑时,他多次在太阳下调整角度,避免拍到投射在外墙上的影子。为了给这些建筑照片搭配合适的自然景观,他筛遍了自己近十年的旅行照片来找到投影,以及能和建筑物吻合的风景照片。这些自然景观地理跨度很大,从哥斯达黎加火山到夏威夷再到巴西北部的沙漠,不过在“错位”影集中,它们都被定义成了一个坐标“当前位置:未知”。Repponen有意这样标注。他说,如果不这样做,包括那些自然景观在内,“一切都会被破坏掉。”

Anton Repponen名为“错位→纽约”的建筑摄影作品中,纽约最著名的一些地标建筑被“搬”到了各种自然景观中。如图中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搬离了中心公园,坐落在了类似火星的土地上。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布劳耶大楼曾是惠特尼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所在地,而现在变成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一部分。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而新的惠特尼博物馆搬到了这儿!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每一张作品下的简短接受都出自Repponen身为记者的好友乔恩·厄尔笔下。在出自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之手的IAC大楼的照片旁,他这样写道:“这座横帆样式的大楼是弗兰克·盖里经巨蟒小组(Monty Python)的歌曲激发灵感后的唯一作品。‘作为一个在位于内陆的阿尔巴尼亚成长起来的男孩,我总是在幻想:要是《脱线一箩筐》(Accountancy Shanty)中的会计办公司扬帆远航到世界的尽头,会怎么样呢?会被砸成碎片么?会消失在空洞中么?’盖里若有所思。‘我更愿相信它最终会着陆在一片寂寥的沙原之上,我也愿IAC大楼能同样伫立在那样一个地方。’”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Repponen这一系列合成摄影作品中,还包括被搬进寂寥沙漠中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坐落在林肯中心的大都会歌剧院被“搬到”了一片荒野之中。不过Repponen表示不会透露具体坐标,因为那会“毁了这一切”。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纽约标准酒店的简介下还仿造了一段的顾客评价:“起初我觉得很不爽。 “标准酒店在哪?”我转向Coco,大声说道。我们叫了优步,花了超过24小时才找到了真正的“标准酒店”。(我们一路跟着这些手写的指示牌,上面写着“标准酒店这边走”还标着小箭头。太太太俗气了。这都可以让它降一个星级了。)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迷失在了外乡云层中的克莱斯勒大厦。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被“搬进”沙漠里的盖里的另一作品——云杉街8号。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新当代艺术博物馆li连同墙上的小船也被整个从纽约“挪”到了这里。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翻译:殷晓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Wired

原标题:NY’s Iconic Buildings Are Even More Stunning in Unfamiliar Lands

最新更新时间:05/31 10:0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将纽约地标挪了个地方,结果美呆了

建筑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建筑。

图片来源:网络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花了16年的时间用来设计古根海姆博物馆。这座通体白色的螺旋型建筑在今天俨然屹立成为了一座真正的业内精品的典范。直到有一天,肉眼可见的污染侵蚀了在博物馆四周漫步的悠然。热狗摊上油烟腾腾,小贩们兜售者各种各样印着“I♥ NY”的小玩意,排队排到地老天荒的游客们横亘在眼前,阻挡了想要一瞰赖特大师杰作的视线。

古根海姆博物馆只是遭遇到这些问题的建筑物的一个例子。“在纽约有很多设计很精美的建筑,不过用不了一年他们就会把它弄的一团糟,”Anton Repponen这样说到。“CVS会带着他们那难看至极的广告牌入驻,星巴克会入驻。汽车也都会停在这里,一切就都毁了。”

在名为“错位→纽约”( Misplaced →New York)的建筑摄影作品中,他对古根海姆博物馆做了大胆的设想。他把这座博物馆从上东区“拔起”,又“砰”的一下放在了一处遍地红黑色岩石的火山地质景观里。看上去古根海姆博物馆就如同建在了火星上。Repponen把“错位→纽约”设计得如同一本旅游指南——11张作品,每张下面都会有一段简短的介绍。古根海姆博物馆那一张下面这样写着:

古根海姆博物馆正如同雨后春笋般分布在全球,从巴斯克地区到遥远的迪拜,直到再也没有一处能让它崛地而起的角落。董事会派人去找寻对现代一无所知、未被当代艺术沾染的原始净土。最终一声令下,一切成为定局。一张写下的支票,一群被雇佣的民工,一座博物馆就此在X地区的火山滩涂上拔地而起,买票的人寥寥无几。

Repponen在两年之前放弃了在一家大公司做交互设计师,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成为了一名干劲十足的摄影师。他于去年秋天开始制作这些合成照片,并在媒体开始关注他INS主页后,于今年4月底创办了自己的网站。

Repponen这一系列合成摄影作品中,还包括了被搬进寂寥沙漠中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坐落在布满植被岩石山丘上的惠特尼博物馆以及遍地粉色花朵映衬下的库珀联盟学院大楼。其中有一些风格更为荒诞的介绍文字,出自Repponen身为记者的好友——乔恩·厄尔笔下:

在环境恶劣的荒野中建起一座野兽派的布劳耶大楼很艰难,也很值得。当夜晚来临,恼人的小虫子们从一个个小小的洞口中爬出来,不顾一切的攻击我们的眼睛。那痛苦的感觉就如同在烧着的窑中捏出一樽陶土罐或是把手伸进烤箱给正在烤制的火鸡刷油。说实话,我都已经不太记得当时我们是怎样吧混凝土运过去的了。用骡子吗?这一切都在脑中模糊成了一团。楼上仅有一扇窗户,因为玻璃实在太烫,没有人敢去碰。哈,我只是开个玩笑。这是布劳耶希望它成为的样子。从某种程度上我也很喜欢它,它就像是库克罗普斯(独眼巨人)的眼睛,又像是藤壶或者其他别的什么。

Repponen这些超现实主义的建筑版本很具吸引力,一部分是因为他精心细致的将这些图像毫无痕迹的合成在一起,另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图像所散发出的神秘感。在纽约拍摄这些建筑时,他多次在太阳下调整角度,避免拍到投射在外墙上的影子。为了给这些建筑照片搭配合适的自然景观,他筛遍了自己近十年的旅行照片来找到投影,以及能和建筑物吻合的风景照片。这些自然景观地理跨度很大,从哥斯达黎加火山到夏威夷再到巴西北部的沙漠,不过在“错位”影集中,它们都被定义成了一个坐标“当前位置:未知”。Repponen有意这样标注。他说,如果不这样做,包括那些自然景观在内,“一切都会被破坏掉。”

Anton Repponen名为“错位→纽约”的建筑摄影作品中,纽约最著名的一些地标建筑被“搬”到了各种自然景观中。如图中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搬离了中心公园,坐落在了类似火星的土地上。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布劳耶大楼曾是惠特尼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所在地,而现在变成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一部分。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而新的惠特尼博物馆搬到了这儿!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每一张作品下的简短接受都出自Repponen身为记者的好友乔恩·厄尔笔下。在出自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之手的IAC大楼的照片旁,他这样写道:“这座横帆样式的大楼是弗兰克·盖里经巨蟒小组(Monty Python)的歌曲激发灵感后的唯一作品。‘作为一个在位于内陆的阿尔巴尼亚成长起来的男孩,我总是在幻想:要是《脱线一箩筐》(Accountancy Shanty)中的会计办公司扬帆远航到世界的尽头,会怎么样呢?会被砸成碎片么?会消失在空洞中么?’盖里若有所思。‘我更愿相信它最终会着陆在一片寂寥的沙原之上,我也愿IAC大楼能同样伫立在那样一个地方。’”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Repponen这一系列合成摄影作品中,还包括被搬进寂寥沙漠中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坐落在林肯中心的大都会歌剧院被“搬到”了一片荒野之中。不过Repponen表示不会透露具体坐标,因为那会“毁了这一切”。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纽约标准酒店的简介下还仿造了一段的顾客评价:“起初我觉得很不爽。 “标准酒店在哪?”我转向Coco,大声说道。我们叫了优步,花了超过24小时才找到了真正的“标准酒店”。(我们一路跟着这些手写的指示牌,上面写着“标准酒店这边走”还标着小箭头。太太太俗气了。这都可以让它降一个星级了。)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迷失在了外乡云层中的克莱斯勒大厦。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被“搬进”沙漠里的盖里的另一作品——云杉街8号。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新当代艺术博物馆li连同墙上的小船也被整个从纽约“挪”到了这里。图片来源:Anton Repponen

翻译:殷晓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Wired

原标题:NY’s Iconic Buildings Are Even More Stunning in Unfamiliar Lands

最新更新时间:05/31 10:0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