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6座艺术村,为乡建注入新“艺”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6座艺术村,为乡建注入新“艺”识

艺术为乡村振兴开辟一条新路径。

撰文 | 卢凤玥 

海报 | knock

版式 | WZR

来源 | 乡创联盟

对于一座村子,艺术是什么?

是新的景色,是新的视野,是新的机会,也是使每座村子找到与过去沟通方式的新途径。

让我们走进这6个村子,看看艺术为它们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01寒溪村

“艺术在浮梁”是“大地艺术节中国计划”开展“地域型艺术探索”的一次重要实践,以寒溪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从5月1日开始,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2 天里将聚集22个艺术项目,4项文化活动,1次乡村公共艺术展。5个国家,26位艺术家、建筑师、音乐人、创意人共同参与这场乡村艺术盛事。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间以全村为范围的,没有屋顶的乡村美术馆。

浮梁寒溪村史子园

地域型艺术有个重要的“在地性”原则。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要基于本地的自然条件与文化背景进行创作,并且只唯一属于这块土地。艺术让美好的景色重新与人的行为连接,重新激活了广袤乡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色美在整体性,艺术在这里不是一个永久性的东西,而是作为一种媒介,可以让人在庸俗日常的生活里,找到一些人文性的体验。

艺术在浮梁2021作品《大地之灯》 艺术家:马岩松

摄影:田方方

艺术在浮梁2021作品《渠道——之形》 艺术家:刘建华

摄影:刘建华工作室

用艺术来连接乡民情感,用艺术抚慰故去的记忆。在寒溪村,艺术承担着乡村振兴的任务,也给了我们一种连接过去的途径。

艺术在浮梁2021作品《我 · 家 · 乡》艺术家:倪倪、霍城、于瑒

摄影:刘新征

艺术在浮梁2021作品 《碑林散系—艺术福椋》艺术家:谷文达

摄影:谷文达工作室

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

02明月村

当中国绝大部分地方理解的乡村振兴就是拆掉老建筑、土建筑,修新房子、造广场的时候,明月村却选择修复一座古窑,保留和改造乡土气息的老房子,这个做法让明月村获得了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古窑

在修复明月窑的基础上,明月村以“筑巢引凤”的形式引入陶艺、篆刻、草木染等文创项目: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房、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明月剧场等。截止2021年3月,明月村共引进文创项目50个,其中30个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一百余位陶艺家、艺术家、设计师栖居田园,成为明月村的新村民。

陶艺

明月村凭借一座古窑,吸引了一大群有才华又有情怀的人留下来,并且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环境,让这些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乐于做的事情中去,因为这些人的不断努力和创造,又让明月村这个平台生产出了更多的价值,明月村的平台影响力也延伸得更远,甚至用村子里的文创产品打通了城市的空间。

蓝染

明月村像一个完美的童话故事,它的核心,是一群既热爱乡村生活又很好玩的新村民,和世代在这里生活的老村民,他们一起热情地在这里工作,快乐地在这里生活。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

03 横港村

“艺术介入乡村”,横港村通过吸引艺术家前来或自发进行乡村的美化和改造。利用艺术去唤醒一个国家和地区被遗忘的精神,这个构思,并不算稀奇的想法。最早进行艺术改造的村子,他们是通过大量的艺术活动邀请了许多艺术家,但是并没有让当地形成健康的产业链,最终这些艺术家都没有留下来。

和这些村子相比,对于横港村改造的构思有一项内容值得关注,那便是对亲子活动的重视。小鸭艺术中心的核心任务,就是重塑邻里文化。艺术中心是整个横港布局的破局关键,横港的聚落结构里缺乏真正公共活动场地。对于一个以宗族观念为依托的村落体系来说,一个崭新的、更有内容的广场更容易吸引他们的聚集。

小鸭驿站

小鸭艺术中心开发阶梯课堂

艺术化和亲子关系一直都是这场改革的核心。艺术化和亲子的结合是一条更有持续性,而且也更容易吸引艺术家常驻的道路。

可食花园

莫奈花园自然风光

地点:浙江省嘉兴市

04 田岗知行村

田岗知行村的整体规划以艺术为抓手,试图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没有盖的大地艺术馆,可以让全龄段的人在全域的场景当中,欣赏到美的价值和产业本身带来的情感体验。基于内容与在地优势的深度融合以及可积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艺术”确立为田岗知行村试点打通城乡通路的破题和乡村场域全产业的联动点。

圆歌·易水

易水三年展,以乡村为平台、艺术为载体、全域驱动为手段,每三年为一届,围绕易水湖核心山水,覆盖周边六镇八村十二渡,开拓一条艺术与乡村和谐共生的区域蝶变。

易水三年展

一座农桥

装置艺术作品《草帽歌》 张哲溢

在易水全域艺术驻留计划中,艺术家来到田岗驻地,去爬附近的山,参拜山上的娘娘庙,坐在“田岗塞纳河”边发呆,和村里的爷爷奶奶聊天,到了晚上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他们研究传统村落,重新梳理文化脉络,在启发创作思维的同时,经过艺术家们参与的“营造”,将北方古村与人连接在一起,让艺术与这里真正地融合。

艺术介入乡村,不是所谓的改造,也不是所谓的改建,而是真正地融合。

地点: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安格庄乡

05 帕连艺术村

刚到村子里,一个傣族小女孩举着相机专心朝前拍摄的场景吸引了艺术家信王军的注意。于是,他将这个“发现“以画作的方式记录在墙壁之上。这幅画对村子来说起到指向标的作用,游客一到这里便想顺着相机的朝向往村子里走。并且,当人们站在小女孩的“镜头”前,摆出姿势时,这一整幅作品就完成了。

墙画

而后,信王军设计了一组灯光,叫万家灯火。当夜幕下沉,灯光起舞,配合着墙上的诗句,从村口走到村尾,就像从现代走向古代。

万家灯火

信王军在村子里建了一座“你们的美术馆”,他希望把艺术的权力交给大众。人人都可以来画画,人人都可以来写诗,人人都可以来聊天,一个独具乡村特色的美术馆就这样诞生了。

你们的美术馆

信王军还把一个10平米的牛圈改造成了一家民宿,起名叫艺术圈(juàn)。这间民宿有两个功能,一楼是迷你的供销社,二楼是住宿的地方。二楼小小的民宿带来了客流,一楼的产品得以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全国各地。

艺术圈(juàn)

也许乡村本身才是最接近艺术的净土,扎根乡村的土壤之上,才更能体会到艺术的意义,让艺术尽情释放魅力的同时,不断改变着乡村。

用500本在废品收购站收来的旧书做成的书柱,像天地之间的一道彩虹

地点:云南省腾冲市

06经堂村

乡土文化是中国最大多数人创造的,它依赖于土地,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是没有趋同性的地域文化。艺术之于经堂村,其实在于找到其本原的乡土之美。

经堂村·治愈原乡

“唤起村民对经堂村之美的感知和认同,和村民一起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温度的乡村社区”是经堂村改造从起点就定下的目标。

“真实”是经堂村带给良相设计团队最大的感受,于是他们将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直接截取村中的景象和元素:关于飞禽走兽、农作器具,关于乡野农夫、贩夫走卒。用厚重的色彩和毛边的手法进行绘制,追求民俗的自然本真。

为了帮龚木匠卖凳子,几何文创孵化所和川美的研究生小伙伴们结队前往龚叔家搬板凳,并开始自主创作[农夫集市],搜集村民家可以贩卖的产物,用美术赋能乡村,为村民手绘产品海报。

地点:重庆市荣昌区

 

中国乡创地图由乡创联盟、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于2018年首次提出,联合清华文创院、博鳌文创院、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人民阅读、央视生活圈栏目、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梁漱溟乡建中心、袁家村、明月村等乡村振兴领域权威机构推出中国首份乡村振兴案例地图,每年11月在博鳌文创周进行发布。中国乡创地图2018年以乡创实践为主题,2019年以县域生态为主题,2020年以数字乡村为主题,共计100+优秀乡村案例上榜地图。

 

 

来源:URM 乡创联盟

原标题:这6座艺术村,为乡建注入新“艺”识

最新更新时间:01/05 12:0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6座艺术村,为乡建注入新“艺”识

艺术为乡村振兴开辟一条新路径。

撰文 | 卢凤玥 

海报 | knock

版式 | WZR

来源 | 乡创联盟

对于一座村子,艺术是什么?

是新的景色,是新的视野,是新的机会,也是使每座村子找到与过去沟通方式的新途径。

让我们走进这6个村子,看看艺术为它们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01寒溪村

“艺术在浮梁”是“大地艺术节中国计划”开展“地域型艺术探索”的一次重要实践,以寒溪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从5月1日开始,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2 天里将聚集22个艺术项目,4项文化活动,1次乡村公共艺术展。5个国家,26位艺术家、建筑师、音乐人、创意人共同参与这场乡村艺术盛事。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间以全村为范围的,没有屋顶的乡村美术馆。

浮梁寒溪村史子园

地域型艺术有个重要的“在地性”原则。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要基于本地的自然条件与文化背景进行创作,并且只唯一属于这块土地。艺术让美好的景色重新与人的行为连接,重新激活了广袤乡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景色美在整体性,艺术在这里不是一个永久性的东西,而是作为一种媒介,可以让人在庸俗日常的生活里,找到一些人文性的体验。

艺术在浮梁2021作品《大地之灯》 艺术家:马岩松

摄影:田方方

艺术在浮梁2021作品《渠道——之形》 艺术家:刘建华

摄影:刘建华工作室

用艺术来连接乡民情感,用艺术抚慰故去的记忆。在寒溪村,艺术承担着乡村振兴的任务,也给了我们一种连接过去的途径。

艺术在浮梁2021作品《我 · 家 · 乡》艺术家:倪倪、霍城、于瑒

摄影:刘新征

艺术在浮梁2021作品 《碑林散系—艺术福椋》艺术家:谷文达

摄影:谷文达工作室

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

02明月村

当中国绝大部分地方理解的乡村振兴就是拆掉老建筑、土建筑,修新房子、造广场的时候,明月村却选择修复一座古窑,保留和改造乡土气息的老房子,这个做法让明月村获得了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古窑

在修复明月窑的基础上,明月村以“筑巢引凤”的形式引入陶艺、篆刻、草木染等文创项目: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房、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明月剧场等。截止2021年3月,明月村共引进文创项目50个,其中30个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一百余位陶艺家、艺术家、设计师栖居田园,成为明月村的新村民。

陶艺

明月村凭借一座古窑,吸引了一大群有才华又有情怀的人留下来,并且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环境,让这些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乐于做的事情中去,因为这些人的不断努力和创造,又让明月村这个平台生产出了更多的价值,明月村的平台影响力也延伸得更远,甚至用村子里的文创产品打通了城市的空间。

蓝染

明月村像一个完美的童话故事,它的核心,是一群既热爱乡村生活又很好玩的新村民,和世代在这里生活的老村民,他们一起热情地在这里工作,快乐地在这里生活。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

03 横港村

“艺术介入乡村”,横港村通过吸引艺术家前来或自发进行乡村的美化和改造。利用艺术去唤醒一个国家和地区被遗忘的精神,这个构思,并不算稀奇的想法。最早进行艺术改造的村子,他们是通过大量的艺术活动邀请了许多艺术家,但是并没有让当地形成健康的产业链,最终这些艺术家都没有留下来。

和这些村子相比,对于横港村改造的构思有一项内容值得关注,那便是对亲子活动的重视。小鸭艺术中心的核心任务,就是重塑邻里文化。艺术中心是整个横港布局的破局关键,横港的聚落结构里缺乏真正公共活动场地。对于一个以宗族观念为依托的村落体系来说,一个崭新的、更有内容的广场更容易吸引他们的聚集。

小鸭驿站

小鸭艺术中心开发阶梯课堂

艺术化和亲子关系一直都是这场改革的核心。艺术化和亲子的结合是一条更有持续性,而且也更容易吸引艺术家常驻的道路。

可食花园

莫奈花园自然风光

地点:浙江省嘉兴市

04 田岗知行村

田岗知行村的整体规划以艺术为抓手,试图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没有盖的大地艺术馆,可以让全龄段的人在全域的场景当中,欣赏到美的价值和产业本身带来的情感体验。基于内容与在地优势的深度融合以及可积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艺术”确立为田岗知行村试点打通城乡通路的破题和乡村场域全产业的联动点。

圆歌·易水

易水三年展,以乡村为平台、艺术为载体、全域驱动为手段,每三年为一届,围绕易水湖核心山水,覆盖周边六镇八村十二渡,开拓一条艺术与乡村和谐共生的区域蝶变。

易水三年展

一座农桥

装置艺术作品《草帽歌》 张哲溢

在易水全域艺术驻留计划中,艺术家来到田岗驻地,去爬附近的山,参拜山上的娘娘庙,坐在“田岗塞纳河”边发呆,和村里的爷爷奶奶聊天,到了晚上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他们研究传统村落,重新梳理文化脉络,在启发创作思维的同时,经过艺术家们参与的“营造”,将北方古村与人连接在一起,让艺术与这里真正地融合。

艺术介入乡村,不是所谓的改造,也不是所谓的改建,而是真正地融合。

地点: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安格庄乡

05 帕连艺术村

刚到村子里,一个傣族小女孩举着相机专心朝前拍摄的场景吸引了艺术家信王军的注意。于是,他将这个“发现“以画作的方式记录在墙壁之上。这幅画对村子来说起到指向标的作用,游客一到这里便想顺着相机的朝向往村子里走。并且,当人们站在小女孩的“镜头”前,摆出姿势时,这一整幅作品就完成了。

墙画

而后,信王军设计了一组灯光,叫万家灯火。当夜幕下沉,灯光起舞,配合着墙上的诗句,从村口走到村尾,就像从现代走向古代。

万家灯火

信王军在村子里建了一座“你们的美术馆”,他希望把艺术的权力交给大众。人人都可以来画画,人人都可以来写诗,人人都可以来聊天,一个独具乡村特色的美术馆就这样诞生了。

你们的美术馆

信王军还把一个10平米的牛圈改造成了一家民宿,起名叫艺术圈(juàn)。这间民宿有两个功能,一楼是迷你的供销社,二楼是住宿的地方。二楼小小的民宿带来了客流,一楼的产品得以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全国各地。

艺术圈(juàn)

也许乡村本身才是最接近艺术的净土,扎根乡村的土壤之上,才更能体会到艺术的意义,让艺术尽情释放魅力的同时,不断改变着乡村。

用500本在废品收购站收来的旧书做成的书柱,像天地之间的一道彩虹

地点:云南省腾冲市

06经堂村

乡土文化是中国最大多数人创造的,它依赖于土地,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是没有趋同性的地域文化。艺术之于经堂村,其实在于找到其本原的乡土之美。

经堂村·治愈原乡

“唤起村民对经堂村之美的感知和认同,和村民一起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温度的乡村社区”是经堂村改造从起点就定下的目标。

“真实”是经堂村带给良相设计团队最大的感受,于是他们将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直接截取村中的景象和元素:关于飞禽走兽、农作器具,关于乡野农夫、贩夫走卒。用厚重的色彩和毛边的手法进行绘制,追求民俗的自然本真。

为了帮龚木匠卖凳子,几何文创孵化所和川美的研究生小伙伴们结队前往龚叔家搬板凳,并开始自主创作[农夫集市],搜集村民家可以贩卖的产物,用美术赋能乡村,为村民手绘产品海报。

地点:重庆市荣昌区

 

中国乡创地图由乡创联盟、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于2018年首次提出,联合清华文创院、博鳌文创院、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人民阅读、央视生活圈栏目、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梁漱溟乡建中心、袁家村、明月村等乡村振兴领域权威机构推出中国首份乡村振兴案例地图,每年11月在博鳌文创周进行发布。中国乡创地图2018年以乡创实践为主题,2019年以县域生态为主题,2020年以数字乡村为主题,共计100+优秀乡村案例上榜地图。

 

 

来源:URM 乡创联盟

原标题:这6座艺术村,为乡建注入新“艺”识

最新更新时间:01/05 12:0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