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文旅观察| 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济南的机会在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文旅观察| 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济南的机会在哪?

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发布,山东省济南市入选。

文 | 陈明一

8月30日,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发布,山东省济南市入选,这也意味着济南再添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

2021年,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济南迎来了落实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强省会战略的“起步之年”。

当“东亚文化之都,齐鲁文明首府”成为一句呼号,不难看出,“东亚文化之都”的到来,对于建设“五个济南”与打造“文化济南”,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东亚文化之都”,为什么是济南?

2012年,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提及国际文化城市品牌创建工程;同年5月,第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上海举办期间,三国文化部长就评选“东亚文化之都”达成共识,决定在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对各国推荐的候选城市进行讨论和协商,选出一国一城即3座城市作为“东亚文化之都”。

2013年,泉州市成为首个当选的中国城市,随后,中国已有青岛、宁波、长沙、哈尔滨、西安、扬州、绍兴、敦煌等城市,亦成为“东亚文化之都”。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的2020年至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评选要求,济南开展了两年的创建工作。2019年与2020年,通过两轮专家评审,济南成为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此后,济南顺利通过终审验收,成功当选。

事实上,在中国,若论文化底蕴,济南自是有“当仁不让”的底气。

“一部文学史,半部在济南。”自宋代以来,以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文坛上的领军人物始终都有济南人,更是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瑰丽的“济南文学景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不少人初识济南的印象,72眼泉水造就了济南“泉城之名”,也构成了济南文旅的底色。

如今,从“泉城济南”到“省会济南”,济南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山东发展的“龙头”责任。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趟出路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跟随国家战略,这一次,作为文化旅游大省的中心,济南必须要全面统筹自家的文旅财富,济南的视野更要走出泉城,汇聚齐鲁文化创新之大成,济南文旅融合之路必须要为省内地市提供灵感,甚至是升华可鉴的模板。简言之,济南文旅策略,需在山东做好引领和示范,趟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那么,对于济南而言,“东亚文化之都”的意义几何?

此前,在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活动现场,济南市市长孙述涛郑重承诺,如果申报成功,济南将认真实施“东亚文化之都”三年创建方案,高质量举办系列活动,全力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高标准举办东亚文化之都济南年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千年古城魅力,为东亚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引用济南市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刊文,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对济南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诸如,随着济南经济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和发展,要突出城市国际化建设路径要求,这是认识、评估、塑造城市文化个性,让国际社会重新认识济南、感知济南的重要契机,是济南提升城市文化的国际认知度、进而以文化国际化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契机和路径。

与此同时,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也是重新梳理济南城市文化脉络、激活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交流,完善文化发展体系与机制的重要契机,通过进一步的梳理、整合和传播,将济南文旅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正如方才提到的“文化济南”,在加速推进“五个济南”攻坚的当下,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与打造“文化济南”不谋而合,济南文化软实力也倍添“硬气”的支撑。

对于济南而言,“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高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重要门户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机遇期,通过创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携来“金字”招牌,寻找最佳“城市策”

当“东亚文化之都”荣誉翩然而至,“文化济南”如何把握大好机遇的到来?

比如,济南已经启动的黄河国家重大战略。

事实上,在东亚,黄河是最具代表性的图腾象征之一。古往今来,黄河文化集中华文化之大成。黄河文化自然是“文化济南”绕不开的课题。

除此之外,面对“东亚文化之都”这一金字招牌,济南应该顺势而为,精心布局文旅产业,着眼于“双招双引”,以文化产业夯实“文化济南”的基础。

在过往很长的一段时间,或许,“泉城”之名的光芒遮盖了济南其他闪耀之处。其实,济南不只有泉之灵,滔滔母亲河默默奉献,精心呵护着这片土地已许久。

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也顺势提出,立足黄河下游自然生态特点和济南文化资源禀赋,聚焦183公里黄河济南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湿地公园整合、黄河文化挖掘、绿色交通链接为重点,策划打造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为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示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扬起黄河流域龙头打好生态基础。

自此,借力国家战略,以文旅融合为引擎,让母亲河更加灵动,扬起黄河流域的龙头,成为济南探索文旅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又一重要使命。

早在多年前,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既已提出,将“聚力打造黄河文化名城,奋力争当‘五个济南’建设排头兵”,围绕黄河文化名城的打造,济南需要突出做好文化保护传承和展示。

回归文旅融合层面,借力黄河战略扩展资源,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梳理好黄河文化的资源,建立黄河文化遗产名录和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来推动系统保护和传承。同时,做好传承和展示的文章,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及其时代价值。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今,济南正在实施顶层规划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重点项目,如黄河文化体验区、主题公园、文化遗址等,让市民和游客能像亲近泉水一样,亲近黄河文化,也使这座城市的黄河文化能够立起来。

那么,文化如何能“立起来”,依然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撑。简言之,济南需要招引更多的项目。

随着“五个济南”被写入政府报告,济南也在逐渐强化作为省会城市的自身优势和坚实基础,推进提升济南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文化济南”这一命题,济南更需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探索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

事实上,岁月上溯,“文化济南”曾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曾与北京、天津并称为曲艺的三大码头。1943年以晨光茶社的开业为标志,相声在济南逐渐兴盛,时有“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的老话。

文化底蕴造就一方水土,尽管此后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时的盛况没有持续下去,但并不影响济南整体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发展。

犹记得,2020年,经多次充分磋商,山东德云综合演艺中心项目落地济南,济南正积极做好运营策划筹备,充分发挥德云社的运营优势和品牌效应,策划相声演艺、曲艺表演、婚庆餐饮、文创开发等经营业态,力争实现开门红的轰动效应。

正如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郅良表示要在演艺常态化上面做文章,把济南打造成演艺之都。此外,济南市也提到要结合济南城市风貌、历史、人文特色,依托书场、戏社、剧院等场所,加快引进著名文化社团。

不得不说,以德云社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项目,已成为济南文旅“双招双引”的典范,高度契合济南市高质量发展定位。同时,文化演艺大咖的到来,“流量”成为最先可见的“红利”。作为产业,促使文化长期在济南“驻足”,依靠品牌效应,对济南“吃住行游购娱”整体市场的带动将起到积极作用。

回望2020年,济南文旅战绩颇丰,从全力推进山东德云综合演艺中心、花朝园田园综合体、凤凰谷田园综合体、山东乐华文旅城、山东月宫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文旅标杆”项目的建设可以预见,凭借“东亚文化之都”荣誉,济南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引会更上一层楼。

2021年,是济南落实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强省会起步之年,我们期待济南借力“东亚文化之都”品牌,进一步打通全产业链条,推动济南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成为山东真正的龙头引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文旅观察| 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济南的机会在哪?

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发布,山东省济南市入选。

文 | 陈明一

8月30日,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发布,山东省济南市入选,这也意味着济南再添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

2021年,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济南迎来了落实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强省会战略的“起步之年”。

当“东亚文化之都,齐鲁文明首府”成为一句呼号,不难看出,“东亚文化之都”的到来,对于建设“五个济南”与打造“文化济南”,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东亚文化之都”,为什么是济南?

2012年,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提及国际文化城市品牌创建工程;同年5月,第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上海举办期间,三国文化部长就评选“东亚文化之都”达成共识,决定在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对各国推荐的候选城市进行讨论和协商,选出一国一城即3座城市作为“东亚文化之都”。

2013年,泉州市成为首个当选的中国城市,随后,中国已有青岛、宁波、长沙、哈尔滨、西安、扬州、绍兴、敦煌等城市,亦成为“东亚文化之都”。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的2020年至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申报评选要求,济南开展了两年的创建工作。2019年与2020年,通过两轮专家评审,济南成为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此后,济南顺利通过终审验收,成功当选。

事实上,在中国,若论文化底蕴,济南自是有“当仁不让”的底气。

“一部文学史,半部在济南。”自宋代以来,以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文坛上的领军人物始终都有济南人,更是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瑰丽的“济南文学景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不少人初识济南的印象,72眼泉水造就了济南“泉城之名”,也构成了济南文旅的底色。

如今,从“泉城济南”到“省会济南”,济南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山东发展的“龙头”责任。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趟出路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跟随国家战略,这一次,作为文化旅游大省的中心,济南必须要全面统筹自家的文旅财富,济南的视野更要走出泉城,汇聚齐鲁文化创新之大成,济南文旅融合之路必须要为省内地市提供灵感,甚至是升华可鉴的模板。简言之,济南文旅策略,需在山东做好引领和示范,趟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那么,对于济南而言,“东亚文化之都”的意义几何?

此前,在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活动现场,济南市市长孙述涛郑重承诺,如果申报成功,济南将认真实施“东亚文化之都”三年创建方案,高质量举办系列活动,全力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高标准举办东亚文化之都济南年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千年古城魅力,为东亚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引用济南市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刊文,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对济南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诸如,随着济南经济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和发展,要突出城市国际化建设路径要求,这是认识、评估、塑造城市文化个性,让国际社会重新认识济南、感知济南的重要契机,是济南提升城市文化的国际认知度、进而以文化国际化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契机和路径。

与此同时,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也是重新梳理济南城市文化脉络、激活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交流,完善文化发展体系与机制的重要契机,通过进一步的梳理、整合和传播,将济南文旅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正如方才提到的“文化济南”,在加速推进“五个济南”攻坚的当下,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与打造“文化济南”不谋而合,济南文化软实力也倍添“硬气”的支撑。

对于济南而言,“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区域文化高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重要门户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机遇期,通过创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携来“金字”招牌,寻找最佳“城市策”

当“东亚文化之都”荣誉翩然而至,“文化济南”如何把握大好机遇的到来?

比如,济南已经启动的黄河国家重大战略。

事实上,在东亚,黄河是最具代表性的图腾象征之一。古往今来,黄河文化集中华文化之大成。黄河文化自然是“文化济南”绕不开的课题。

除此之外,面对“东亚文化之都”这一金字招牌,济南应该顺势而为,精心布局文旅产业,着眼于“双招双引”,以文化产业夯实“文化济南”的基础。

在过往很长的一段时间,或许,“泉城”之名的光芒遮盖了济南其他闪耀之处。其实,济南不只有泉之灵,滔滔母亲河默默奉献,精心呵护着这片土地已许久。

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也顺势提出,立足黄河下游自然生态特点和济南文化资源禀赋,聚焦183公里黄河济南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湿地公园整合、黄河文化挖掘、绿色交通链接为重点,策划打造济南黄河生态风貌带,为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示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扬起黄河流域龙头打好生态基础。

自此,借力国家战略,以文旅融合为引擎,让母亲河更加灵动,扬起黄河流域的龙头,成为济南探索文旅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又一重要使命。

早在多年前,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既已提出,将“聚力打造黄河文化名城,奋力争当‘五个济南’建设排头兵”,围绕黄河文化名城的打造,济南需要突出做好文化保护传承和展示。

回归文旅融合层面,借力黄河战略扩展资源,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梳理好黄河文化的资源,建立黄河文化遗产名录和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来推动系统保护和传承。同时,做好传承和展示的文章,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及其时代价值。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今,济南正在实施顶层规划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重点项目,如黄河文化体验区、主题公园、文化遗址等,让市民和游客能像亲近泉水一样,亲近黄河文化,也使这座城市的黄河文化能够立起来。

那么,文化如何能“立起来”,依然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撑。简言之,济南需要招引更多的项目。

随着“五个济南”被写入政府报告,济南也在逐渐强化作为省会城市的自身优势和坚实基础,推进提升济南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文化济南”这一命题,济南更需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探索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

事实上,岁月上溯,“文化济南”曾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曾与北京、天津并称为曲艺的三大码头。1943年以晨光茶社的开业为标志,相声在济南逐渐兴盛,时有“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的老话。

文化底蕴造就一方水土,尽管此后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时的盛况没有持续下去,但并不影响济南整体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发展。

犹记得,2020年,经多次充分磋商,山东德云综合演艺中心项目落地济南,济南正积极做好运营策划筹备,充分发挥德云社的运营优势和品牌效应,策划相声演艺、曲艺表演、婚庆餐饮、文创开发等经营业态,力争实现开门红的轰动效应。

正如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郅良表示要在演艺常态化上面做文章,把济南打造成演艺之都。此外,济南市也提到要结合济南城市风貌、历史、人文特色,依托书场、戏社、剧院等场所,加快引进著名文化社团。

不得不说,以德云社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项目,已成为济南文旅“双招双引”的典范,高度契合济南市高质量发展定位。同时,文化演艺大咖的到来,“流量”成为最先可见的“红利”。作为产业,促使文化长期在济南“驻足”,依靠品牌效应,对济南“吃住行游购娱”整体市场的带动将起到积极作用。

回望2020年,济南文旅战绩颇丰,从全力推进山东德云综合演艺中心、花朝园田园综合体、凤凰谷田园综合体、山东乐华文旅城、山东月宫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文旅标杆”项目的建设可以预见,凭借“东亚文化之都”荣誉,济南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引会更上一层楼。

2021年,是济南落实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强省会起步之年,我们期待济南借力“东亚文化之都”品牌,进一步打通全产业链条,推动济南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成为山东真正的龙头引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