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蚂蚁集团彭翼捷:蚂蚁森林继续“双端激励”,未来会全方位开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蚂蚁集团彭翼捷:蚂蚁森林继续“双端激励”,未来会全方位开放

目前,蚂蚁森林开放的场景将近40类,涵盖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循环利用等多个维度,例如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公交出行等。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佘晓晨

年前的8月,一个在支付宝里“收能量种树”的产品诞生了。

回想起来,蚂蚁森林产品经理徐笛(花名:祖望)完全没想到这产品会做得这么大。“当时的想法蛮简单,我们觉得绿色会是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否有可能在平台上,让更多人参与到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里。”

蚂蚁森林推出之后,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中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费、网络购票等行为获得“绿色能量”,能量可以用来申请种虚拟树木,最终变成在现实里种树。徐笛曾经在一次分享中回忆过蚂蚁森林初期的发展过程:上线3个月后,蚂蚁森林用户突破6000万人,5个月,累计用户超过2个亿。

而这个“在手机里种树”的想法,得到了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的全力支持。再后来,蚂蚁森林真正变成了一个产品,变成了许多落地的项目,包括生物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2016年8月27日,蚂蚁森林正式上线;2019年4月,蚂蚁森林参与者超过5亿,累计种植和养护真树1亿棵。5年来,蚂蚁森林累计产生“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

在蚂蚁森林上线五周年之际,蚂蚁集团社会公益及绿色发展事业群总裁彭翼捷接受了界面新闻等媒体的采访。2020年5月,蚂蚁集团成立社会公益及绿色发展事业群,彭翼捷担任该事业群总裁。在此之前,彭翼捷于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先后在阿里巴巴B2B和支付宝国际业务部门负责相关业务。

管理蚂蚁森林的时间并不长,但彭翼捷见证了蚂蚁森林五年来的发展。“最早团队并没有展望太多,中间也遇到过很多次挑战和危机,但接下来,我们希望将蚂蚁森林的模式发展下去。”彭翼捷表示。

彭翼捷将蚂蚁森林的模式总结为一种“双端激励行为”——用远方“看得见的绿色”激励身边“看不见的绿色”。产生绿色减排的行为后,蚂蚁森林给行为以激励。

具体来说,蚂蚁森林计算能量的体系包括绿色出行、减少出行、减纸减塑、高效节能和循环利用这五个板块,在这五个板块下又有40多个低碳场景,每个场景对应绿色能量数值。而能量计算的逻辑有固定的计算方式,例如在使用环保袋时候,需要考虑塑料袋在全生命周期内排放是多少、使用塑料袋的人比例是多少,最终得出能量值。

但这样的模式并不是一开始就被理解。徐笛清楚地记得,2017年,一位蚂蚁集团内部的业务部门负责人不接受线下支付只有“5克能量”的计算结果,找到他争论。徐笛在采访中透露,实际上,所有在蚂蚁森林里获得绿色能量的场景,必须是绿色低碳的、需要经过专业的第三方评定,第三方机构包括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环境交易所等一系列合作伙伴。

做蚂蚁森林有别于一般业务,这让整个团队在蚂蚁集团内部略显特别。彭翼捷认为,“这个事情可以这么纯粹,当然也是因为井贤栋、管理层给了团队纯粹的空间。”在蚂蚁内部,蚂蚁森林是少数几个没有KPI要求的团队。

不过,在近两年的“碳中和”风口之下,上述模式也遭受了质疑。

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节能减排成为更重要的议程。今年3月,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预测,随着各国政府和企业将碳中和从设想转向实施,净零排放目标将成为2021年的一大驱动力。

蚂蚁集团也于3月对外公布碳中和目标,承诺在今年起实现运营排放的碳中和,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自2021年起定期披露碳中和进展。

而今年5月,有市场传言称蚂蚁森林将能量用于碳交易,对此,蚂蚁森林方面解释称,蚂蚁森林是纯公益项目,不会为蚂蚁集团带来任何资金收益,而“绿色能量”是根据低碳行为设计出来的虚拟积分,不能参与碳交易。

对于未来的规划,彭翼捷表示,蚂蚁森林未来的举措,和一些背景的变化有关系——首先是自然资产变得愈发重要。彭翼捷认为,过去自然的价值被忽视,但未来肯定会有更综合的衡量经济成功的因素,这是一个明显的改变趋势。

举例而言,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支持当地老乡参与蚂蚁森林项目,除了在蚂蚁森林劳务增收,还尝试通过在梭梭上接种苁蓉、科学采摘沙棘果制成天然果汁、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还有一点则是制度层面的变革,尤其是金融制度。彭翼捷认为,全球的金融体系已经在引导金融投资向更利于自然资产的经济活动倾斜,而且鼓励可持续性的消费和生产。

基于此,蚂蚁森林未来的举措是保持上述的“激励”模式,向两端深化。

在生态保护侧,相比过去主要保护地和种树,蚂蚁森林会全面参与到生态修复领域的公益项目,进行更为体系化的生态建设。此外,蚂蚁森林计划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助农模式的探索。

“接下来会到一个发展期,(需要思考)生态价值怎么转化为经济价值。”彭翼捷称,上述两个方面是未来蚂蚁森林在三到五年内大力发展的部分,蚂蚁森林在“种树”之后,会去衡量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的变化。

在最为贴近用户的产品侧,蚂蚁森林计划做更多开放,包括技术、平台和品牌三个方面。“以前我们也开放,但是这次的开放希望是全方位的、更加深入的。”彭翼捷称。

目前,蚂蚁森林开放的场景将近40类,涵盖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循环利用等多个维度,例如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公交出行等。

具体的合作落地上,今年8月,海尔、一汽大众、无印良品、饿了么等首批10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共同以蚂蚁森林“绿色能量”作为积分式奖励,推动用户选择节能降耗、低碳减排的产品服务。“原来我们一直想打通,今年很不容易,和淘宝、天猫一起突破了。”彭翼捷表示,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用户意识的提升,未来还会有更多“收能量”的场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蚂蚁集团彭翼捷:蚂蚁森林继续“双端激励”,未来会全方位开放

目前,蚂蚁森林开放的场景将近40类,涵盖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循环利用等多个维度,例如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公交出行等。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佘晓晨

年前的8月,一个在支付宝里“收能量种树”的产品诞生了。

回想起来,蚂蚁森林产品经理徐笛(花名:祖望)完全没想到这产品会做得这么大。“当时的想法蛮简单,我们觉得绿色会是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否有可能在平台上,让更多人参与到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里。”

蚂蚁森林推出之后,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中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费、网络购票等行为获得“绿色能量”,能量可以用来申请种虚拟树木,最终变成在现实里种树。徐笛曾经在一次分享中回忆过蚂蚁森林初期的发展过程:上线3个月后,蚂蚁森林用户突破6000万人,5个月,累计用户超过2个亿。

而这个“在手机里种树”的想法,得到了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的全力支持。再后来,蚂蚁森林真正变成了一个产品,变成了许多落地的项目,包括生物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2016年8月27日,蚂蚁森林正式上线;2019年4月,蚂蚁森林参与者超过5亿,累计种植和养护真树1亿棵。5年来,蚂蚁森林累计产生“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

在蚂蚁森林上线五周年之际,蚂蚁集团社会公益及绿色发展事业群总裁彭翼捷接受了界面新闻等媒体的采访。2020年5月,蚂蚁集团成立社会公益及绿色发展事业群,彭翼捷担任该事业群总裁。在此之前,彭翼捷于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先后在阿里巴巴B2B和支付宝国际业务部门负责相关业务。

管理蚂蚁森林的时间并不长,但彭翼捷见证了蚂蚁森林五年来的发展。“最早团队并没有展望太多,中间也遇到过很多次挑战和危机,但接下来,我们希望将蚂蚁森林的模式发展下去。”彭翼捷表示。

彭翼捷将蚂蚁森林的模式总结为一种“双端激励行为”——用远方“看得见的绿色”激励身边“看不见的绿色”。产生绿色减排的行为后,蚂蚁森林给行为以激励。

具体来说,蚂蚁森林计算能量的体系包括绿色出行、减少出行、减纸减塑、高效节能和循环利用这五个板块,在这五个板块下又有40多个低碳场景,每个场景对应绿色能量数值。而能量计算的逻辑有固定的计算方式,例如在使用环保袋时候,需要考虑塑料袋在全生命周期内排放是多少、使用塑料袋的人比例是多少,最终得出能量值。

但这样的模式并不是一开始就被理解。徐笛清楚地记得,2017年,一位蚂蚁集团内部的业务部门负责人不接受线下支付只有“5克能量”的计算结果,找到他争论。徐笛在采访中透露,实际上,所有在蚂蚁森林里获得绿色能量的场景,必须是绿色低碳的、需要经过专业的第三方评定,第三方机构包括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环境交易所等一系列合作伙伴。

做蚂蚁森林有别于一般业务,这让整个团队在蚂蚁集团内部略显特别。彭翼捷认为,“这个事情可以这么纯粹,当然也是因为井贤栋、管理层给了团队纯粹的空间。”在蚂蚁内部,蚂蚁森林是少数几个没有KPI要求的团队。

不过,在近两年的“碳中和”风口之下,上述模式也遭受了质疑。

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节能减排成为更重要的议程。今年3月,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预测,随着各国政府和企业将碳中和从设想转向实施,净零排放目标将成为2021年的一大驱动力。

蚂蚁集团也于3月对外公布碳中和目标,承诺在今年起实现运营排放的碳中和,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自2021年起定期披露碳中和进展。

而今年5月,有市场传言称蚂蚁森林将能量用于碳交易,对此,蚂蚁森林方面解释称,蚂蚁森林是纯公益项目,不会为蚂蚁集团带来任何资金收益,而“绿色能量”是根据低碳行为设计出来的虚拟积分,不能参与碳交易。

对于未来的规划,彭翼捷表示,蚂蚁森林未来的举措,和一些背景的变化有关系——首先是自然资产变得愈发重要。彭翼捷认为,过去自然的价值被忽视,但未来肯定会有更综合的衡量经济成功的因素,这是一个明显的改变趋势。

举例而言,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支持当地老乡参与蚂蚁森林项目,除了在蚂蚁森林劳务增收,还尝试通过在梭梭上接种苁蓉、科学采摘沙棘果制成天然果汁、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还有一点则是制度层面的变革,尤其是金融制度。彭翼捷认为,全球的金融体系已经在引导金融投资向更利于自然资产的经济活动倾斜,而且鼓励可持续性的消费和生产。

基于此,蚂蚁森林未来的举措是保持上述的“激励”模式,向两端深化。

在生态保护侧,相比过去主要保护地和种树,蚂蚁森林会全面参与到生态修复领域的公益项目,进行更为体系化的生态建设。此外,蚂蚁森林计划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助农模式的探索。

“接下来会到一个发展期,(需要思考)生态价值怎么转化为经济价值。”彭翼捷称,上述两个方面是未来蚂蚁森林在三到五年内大力发展的部分,蚂蚁森林在“种树”之后,会去衡量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的变化。

在最为贴近用户的产品侧,蚂蚁森林计划做更多开放,包括技术、平台和品牌三个方面。“以前我们也开放,但是这次的开放希望是全方位的、更加深入的。”彭翼捷称。

目前,蚂蚁森林开放的场景将近40类,涵盖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循环利用等多个维度,例如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公交出行等。

具体的合作落地上,今年8月,海尔、一汽大众、无印良品、饿了么等首批10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共同以蚂蚁森林“绿色能量”作为积分式奖励,推动用户选择节能降耗、低碳减排的产品服务。“原来我们一直想打通,今年很不容易,和淘宝、天猫一起突破了。”彭翼捷表示,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用户意识的提升,未来还会有更多“收能量”的场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