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业绩增速亮眼 零售资产规模突破8000亿 北京银行投资价值凸显

北京银行存量风险加速出清,拨备覆盖率充足。

日前北京银行(601169.SH)公布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北京银行营业收入333.7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3亿元,同比增长9.28%。年化后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85%和11.68%,分别较2020年末回升0.02个百分点和0.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北京银行的品牌价值达到654亿元,位居中国银行业第7位。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二季度业绩相较一季度呈明显复苏趋势。北京银行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99%和17.29%,而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3.24%和3.11%。

北京银行逐季复苏是其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和一贯注重风险管控的结果。

零售转型全面提速

北京银行推进全面战略转型的一个方面是向零售业务转型。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零售转型全面提速,实现了贡献占比、客户规模、盈利水平、资产质量的全方位新提升。上半年,北京银行零售营收贡献占比26.4%,较年初提升3.7个百分点,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零售利息净收入、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对全行贡献均突破30%。

其中,北京银行的代销基金、私募、保险产品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零售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7.2%,代销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2%,上半年公募、私募基金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9.5%和234%,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突破8000亿元,基金余额同比实现翻一番。

北京银行零售贷款结构持续优化。6月末,北京银行的零售贷款余额达到5430亿元,较年初增长380亿元。其中,经营贷、消费贷增量贡献占比超过60%;线上合作贷款和自营线上消费贷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22%和131%;个人信贷不良率为0.41%,资产质量保持同业较优水平。

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获得突破背后是其不断夯实的客群基础。截止今年6月30日,北京银行零售客户数已经达到2455万户,同比增长199.4万户,较年初增长97.5万户,增量达近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贵宾客户增速更是达到全量客户的2倍以上。

北京银行还成功组建了近千人的信用卡团队,打造“周一充电日”“天天有惊喜”等特色营销品牌。上半年,北京银行的信用卡客户新增38万户,累计423.5万户,同比增长22%。相应的,北京银行信用卡收入同比增长28%,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59%,网申新户同比增长110%。

手机银行方面,北京银行还上线手机银行APP6.0,推出手机银行尊爱版和英文版,打造十大非金融场景以及公积金关联、“扫码缴税”等便民服务。手机银行客户突破1000万户、月活首破300万户,信用卡“掌上京彩”APP用户突破百万户。

轻资本转型持续加深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业务呈现轻型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北京银行在轻资本转型方面也不断深化。

2021年6月末,北京银行金融市场管理业务规模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0.2%,货币市场交易总量18.9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全市场占比3.6%,处于市场第一梯队。北京银行正加速轻资本转型,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场业务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5.6%,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收入同比增幅45.2%。

北京银行改革托管业务运营模式,加速轻资本化转型。成立北京、天津托管运营分中心,实现总行-分中心两级运营模式,显著提升托管业务集约化、专业化运营水平。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托管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17%,公募基金托管规模较年初增幅57.7%,业务结构明显优化。

北京银行还加快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布局,创新推出“医宝金”、“易淘金新客”和“易淘金尊享”等现金管理类拳头产品及“科创京品”和“定增京品”等固收增强型特色拳头产品。6月末北京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3317.7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规模2993.3亿元,占比90%。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还获得了银行间外汇市场远掉期尝试做市商资格,获批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候选机构,产品服务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数字化转型蹄疾步稳

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规划是北京银行全面战略转型的又一方面。

首先,加速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自主研发“京牛”流程机器人,孵化流程优化项目30余个,提升业务处理效率30%以上,节约近2万小时人工。公司还加快对公业务线上化、平台化、智能化转型。其全新搭建的企业网银8.0版、“京管+”4.0版和微信银行1.0版“三位一体”的对公线上渠道体系,依托银企户联APP优化对公开户流程;打造普惠线上拓客平台、对公网贷平台,落地虚拟信贷工厂审批模式,推动从端到端的对公客户流程全面优化。

其次,北京银行还从企业级业务架构建模出发,形成企业级业务能力和工程方法。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以“211工程”为牵引,以“京匠工程”等十大项目群建设为支撑,自主研发“顺天”技术平台,夯实全行技术底座;完成分布式核心系统交易主控“云旗”平台设计与研发,实现核心底层技术自助可控。

数据存储方面,北京银行启动企业数据湖建设,构建“物理集中、逻辑分离、数据共享”的数据服务体系,实现内外部数据的平台化管理,为释放数据资产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特色金融

针对传统存贷款业务,北京银行也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深化特色金融业务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54.61亿元,同比下降0.59%。利息收入结构中,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是最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上半年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362.53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超过利息收入总体,带动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加速推进“客户倍增计划”,继续加强G端场景建设,巩固机构业务。截止6月底,北京银行新增公司客户1.59万户,增幅12%,超去年全年增量水平,全行公司有效客户数达到15.2万户。北京地区财政存款规模1946亿元,较年初增长435亿元。另外,北京银行还入围北京市市级预付资金监管平台首批存管银行,上线北京市财政非税电子化系统,中标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系统建设项目。

北京银行正全力打造科技、文化、绿色三大特色金融品牌。在科技金融方面,制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务方案,对接知识产权大数据,研发科企贷专属产品;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694.3亿元,较年初增长5%。在文化金融方面,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资中心携手打造“文信贷”文化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体系,推出“漫步北京及网红打卡地金融支持计划”“文化英才贷”等创新产品,支持《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等多部“爆款”影视作品;截至6月末,文化金融贷款余额767.97亿元,较年初增长14%。在绿色金融方面,北京银行发布“绿融+”绿色金融服务品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截至6月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312亿元,较年初增长19%。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责任担当,优化贷款方向。上半年,北京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07亿元,同比增长65%。而且,北京银行还大力拓展供应链金融,“京信链”核心企业、供应商数量同比增长170%、158%。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1180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08%。普惠小微客户达到6万户,较年初增加3.79万户,增幅171%。上半年北京银行支持2539户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96.4亿元,累计办理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369笔,金额24.9亿元。

通过用好政策工具、完善金融生态体系,北京银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道路。北京银行首贷支持小微企业3043户,金额340.7亿元;落实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推动北京地区“京创通”“京文通”落地;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开展全国首笔科创专项转贷款业务,累计开展转贷款规模达274亿元,支持3870家小微企业和3813位小企业主,受益客户节约利息1.7亿元。

资产质量稳中加固

2021上半年,北京银行多措并举加快存量风险出清,“一户一策”制定重点业务风险化解方案,持续严控大额风险,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风险前瞻预警、精准研判和有效治理,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截止6月末,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5%,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尤其是,关注级和次级贷款占比分别为0.96%和0.89%,比起2020年末分别下降了0.18和0.1个百分点,说明北京银行风险出清已取得显著效果。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还主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227.93%,较年初上升11.98个百分点,较一季末上升1.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呈逐季改善趋势。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北京银行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Wind显示,北京银行目前市净率估值只有0.44倍,大幅低于同类型可比城市商业银行平均市净率0.82倍的估值水平。叠加北京银行存量风险加速出清、拨备覆盖率充足的情况,北京银行业务转型带来的增长动能强化,北京银行的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北京银行

3.9k
  • 银行板块盘初走弱,华夏银行跌超8%
  • 北京银行(601169.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76.72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4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二季度业绩增速亮眼 零售资产规模突破8000亿 北京银行投资价值凸显

北京银行存量风险加速出清,拨备覆盖率充足。

日前北京银行(601169.SH)公布了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北京银行营业收入333.7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3亿元,同比增长9.28%。年化后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85%和11.68%,分别较2020年末回升0.02个百分点和0.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北京银行的品牌价值达到654亿元,位居中国银行业第7位。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二季度业绩相较一季度呈明显复苏趋势。北京银行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99%和17.29%,而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3.24%和3.11%。

北京银行逐季复苏是其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和一贯注重风险管控的结果。

零售转型全面提速

北京银行推进全面战略转型的一个方面是向零售业务转型。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零售转型全面提速,实现了贡献占比、客户规模、盈利水平、资产质量的全方位新提升。上半年,北京银行零售营收贡献占比26.4%,较年初提升3.7个百分点,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零售利息净收入、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对全行贡献均突破30%。

其中,北京银行的代销基金、私募、保险产品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零售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7.2%,代销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2%,上半年公募、私募基金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9.5%和234%,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突破8000亿元,基金余额同比实现翻一番。

北京银行零售贷款结构持续优化。6月末,北京银行的零售贷款余额达到5430亿元,较年初增长380亿元。其中,经营贷、消费贷增量贡献占比超过60%;线上合作贷款和自营线上消费贷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22%和131%;个人信贷不良率为0.41%,资产质量保持同业较优水平。

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获得突破背后是其不断夯实的客群基础。截止今年6月30日,北京银行零售客户数已经达到2455万户,同比增长199.4万户,较年初增长97.5万户,增量达近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贵宾客户增速更是达到全量客户的2倍以上。

北京银行还成功组建了近千人的信用卡团队,打造“周一充电日”“天天有惊喜”等特色营销品牌。上半年,北京银行的信用卡客户新增38万户,累计423.5万户,同比增长22%。相应的,北京银行信用卡收入同比增长28%,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59%,网申新户同比增长110%。

手机银行方面,北京银行还上线手机银行APP6.0,推出手机银行尊爱版和英文版,打造十大非金融场景以及公积金关联、“扫码缴税”等便民服务。手机银行客户突破1000万户、月活首破300万户,信用卡“掌上京彩”APP用户突破百万户。

轻资本转型持续加深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业务呈现轻型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北京银行在轻资本转型方面也不断深化。

2021年6月末,北京银行金融市场管理业务规模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0.2%,货币市场交易总量18.9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全市场占比3.6%,处于市场第一梯队。北京银行正加速轻资本转型,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场业务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5.6%,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收入同比增幅45.2%。

北京银行改革托管业务运营模式,加速轻资本化转型。成立北京、天津托管运营分中心,实现总行-分中心两级运营模式,显著提升托管业务集约化、专业化运营水平。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托管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17%,公募基金托管规模较年初增幅57.7%,业务结构明显优化。

北京银行还加快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布局,创新推出“医宝金”、“易淘金新客”和“易淘金尊享”等现金管理类拳头产品及“科创京品”和“定增京品”等固收增强型特色拳头产品。6月末北京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3317.7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规模2993.3亿元,占比90%。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还获得了银行间外汇市场远掉期尝试做市商资格,获批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候选机构,产品服务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数字化转型蹄疾步稳

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规划是北京银行全面战略转型的又一方面。

首先,加速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自主研发“京牛”流程机器人,孵化流程优化项目30余个,提升业务处理效率30%以上,节约近2万小时人工。公司还加快对公业务线上化、平台化、智能化转型。其全新搭建的企业网银8.0版、“京管+”4.0版和微信银行1.0版“三位一体”的对公线上渠道体系,依托银企户联APP优化对公开户流程;打造普惠线上拓客平台、对公网贷平台,落地虚拟信贷工厂审批模式,推动从端到端的对公客户流程全面优化。

其次,北京银行还从企业级业务架构建模出发,形成企业级业务能力和工程方法。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以“211工程”为牵引,以“京匠工程”等十大项目群建设为支撑,自主研发“顺天”技术平台,夯实全行技术底座;完成分布式核心系统交易主控“云旗”平台设计与研发,实现核心底层技术自助可控。

数据存储方面,北京银行启动企业数据湖建设,构建“物理集中、逻辑分离、数据共享”的数据服务体系,实现内外部数据的平台化管理,为释放数据资产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特色金融

针对传统存贷款业务,北京银行也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深化特色金融业务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54.61亿元,同比下降0.59%。利息收入结构中,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是最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上半年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362.53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超过利息收入总体,带动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加速推进“客户倍增计划”,继续加强G端场景建设,巩固机构业务。截止6月底,北京银行新增公司客户1.59万户,增幅12%,超去年全年增量水平,全行公司有效客户数达到15.2万户。北京地区财政存款规模1946亿元,较年初增长435亿元。另外,北京银行还入围北京市市级预付资金监管平台首批存管银行,上线北京市财政非税电子化系统,中标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系统建设项目。

北京银行正全力打造科技、文化、绿色三大特色金融品牌。在科技金融方面,制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务方案,对接知识产权大数据,研发科企贷专属产品;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694.3亿元,较年初增长5%。在文化金融方面,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文资中心携手打造“文信贷”文化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体系,推出“漫步北京及网红打卡地金融支持计划”“文化英才贷”等创新产品,支持《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等多部“爆款”影视作品;截至6月末,文化金融贷款余额767.97亿元,较年初增长14%。在绿色金融方面,北京银行发布“绿融+”绿色金融服务品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截至6月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312亿元,较年初增长19%。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责任担当,优化贷款方向。上半年,北京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07亿元,同比增长65%。而且,北京银行还大力拓展供应链金融,“京信链”核心企业、供应商数量同比增长170%、158%。

2021年上半年,北京银行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1180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08%。普惠小微客户达到6万户,较年初增加3.79万户,增幅171%。上半年北京银行支持2539户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96.4亿元,累计办理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369笔,金额24.9亿元。

通过用好政策工具、完善金融生态体系,北京银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道路。北京银行首贷支持小微企业3043户,金额340.7亿元;落实人民银行再贴现政策,推动北京地区“京创通”“京文通”落地;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开展全国首笔科创专项转贷款业务,累计开展转贷款规模达274亿元,支持3870家小微企业和3813位小企业主,受益客户节约利息1.7亿元。

资产质量稳中加固

2021上半年,北京银行多措并举加快存量风险出清,“一户一策”制定重点业务风险化解方案,持续严控大额风险,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风险前瞻预警、精准研判和有效治理,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截止6月末,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5%,较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尤其是,关注级和次级贷款占比分别为0.96%和0.89%,比起2020年末分别下降了0.18和0.1个百分点,说明北京银行风险出清已取得显著效果。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还主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227.93%,较年初上升11.98个百分点,较一季末上升1.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呈逐季改善趋势。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北京银行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Wind显示,北京银行目前市净率估值只有0.44倍,大幅低于同类型可比城市商业银行平均市净率0.82倍的估值水平。叠加北京银行存量风险加速出清、拨备覆盖率充足的情况,北京银行业务转型带来的增长动能强化,北京银行的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