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到2025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24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每千人口托位数不少于4.5个,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到92%。
通知针对当前养老托育服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瓶颈制约,从养老环境设施、医养结合、家庭社区照护等多个方面提出了19项重点任务。
通知中称,到2022年,各乡镇(街道)基本实现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全覆盖。在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时,统筹考虑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利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闲置校舍等资源,建设非营利性托育机构。
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建设,新建城区和居民住宅小区要按规定建设养老托育服务设施。
配套养老托育服务设施要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到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
此外,推进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加强母婴设施配套,在具备条件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普遍设置母婴室。
推动闲置办公用房、公租房等转换为养老场所,开展助餐助行、康复护理等服务。支持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利用富余资源,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在推动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服务方面,确保转养老服务项目在2022年底前基本投入运营。
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实施普惠养老托育专项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支持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此外,还将制定完善养老托育机构等级评定程序,建立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依法逐步实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