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政策暖风频吹,资本助力种业大变局,风口将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政策暖风频吹,资本助力种业大变局,风口将至?

随着近两月政策暖风频出,种业板块在投资领域该如何把控?

图片来源:pexels-Olga Lioncat

文|港股解码 许螣垚

农业农村部主要领导在9月8日表示,中央即将下发《行动方案》,这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种业涉及转基因概念,被称为“农业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属于战略层面。随着近两月政策暖风频出,种业板块在投资领域该如何把控?

高层表示: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

9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消息,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发表署名文章: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

文章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7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中央即将下发《行动方案》,这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文章中提到,《行动方案》明确了分物种、分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其中,要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全面研究梳理种业企业阵型,分类型拉出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强化具体指导、重点支持,促进种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种业基地紧密对接。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疫情在全球蔓延及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农产品生产供应、贸易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我国粮食安全引发担忧,而解决种子问题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核心。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进程,种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而就在前不久,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于8月2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折不扣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主动权。

胡春华指出,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发展基础仍不牢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种源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和紧迫。要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要求,着力夯实种质资源基础,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抓紧做好保护和鉴定评价工作。要围绕保障优良品种的自主可控,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快建立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要顺应现代农业用种需求,切实提高种业基地建设水平,增强良种稳定供应能力。要全面优化种业市场环境,完善种业市场法律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处罚力度。

据8月13日经济参考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发布文章称,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现代化种养业良种生产基地,形成保、育、测、繁分工合作、紧密衔接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实现基础强、体系强、科技强、企业强,全面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中泰证券认为,政策暖风频出,新《种子法》呼之欲出以及先正达上市进程的提速,让市场对我国种业集约化、科技化、品牌化的加速充满期待。我国种业处于政策助推的全新发展阶段,优质种业公司将摆脱跟随粮价波动的週期特征,赋予集中度提升的成长属性;知识产权保护将提升行业的技术壁垒,具有先进育种创新能力,且拥有良好行业口碑的龙头种业公司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天风证券认为,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粮食安全大基调下,我国已在种业的制度设计、法律法规修订、安全证书发放、鉴定技术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为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加快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该机构认为,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种业的重要性与大变局

“中国种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这是多位产学研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的共同感受。变化表征之一,是在新的国际政经格局下,种业问题开始被各界重新认知,并成为中国农业打破既有发展模式的突破口,进而带来农业生产链条中“重生产、轻育种”格局的重构。在此过程中,持续数千年种业和农业自我循环也被打破,资本力量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其中,种业公司的资本运作提速明显。

据证券时报报道,种业大变局之下,短板和困境都在加速破题。不过,在新的产业生态下,转基因商业化、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以何种节奏推进?如何有效解决结构性难题?中国种企“小而散”难题何以化解?……这些依然被视为在通往打赢“农业芯片”翻身仗过程中,摆在中国种业参与者面前的重要挑战。

农业变局,种业首当其冲。这一方面是基于种子在农业中的地位类似于半导体产业里的芯片,只有掌握了种子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利益分配和产业链定价方面进行把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中国种业解决结构性难题的紧迫性。

近两月,主要领导频繁关注农业种业,政策暖风频出,也代表着高层对种业这个“农业芯片”的重视与期待。

中泰证券认为,作为农业“芯片”,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前端基础,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在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实现经济稳步向前的物质基础。解决种业受限的难题,核心就是要在技术层面打破种质来源、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难题。单产劣势、抗虫性低是我国实现粮食自给率的掣肘之一,转基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大豆、玉米转基因证书陆续发放,商业化推广一旦启动,市场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资本助力种业变局

种业变局之下,各参与方摩拳擦掌加速化解产业掣肘。A股种业公司资本运作明显提速。

荃银高科(300087.SZ)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将变身正宗的“央企系”公司。2020年12月31日,荃银高科股东贾桂兰筹划将所持全部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公司第一大股东现代农业行使,由此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更为现代农业和国务院国资委。在机构看来,这成为荃银高科发展有望更上一层楼的起点。

荃银高科是中国创业板种业第一股,公司从事杂交水稻等各类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业务。先正达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扎实的业务布局,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领先的种业公司,并向全球种业前十强公司进发。

证券时报引用机构点评道:中化现代农业的控股股东先正达,具有世界一流的种业生物技术及育种技术,这有望助力荃银在转基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跃进式发展。

借道融资加码主业也成为种业公司的一大动作,隆平高科(000998.SZ)去年启动定增,以完善公司高质量种子加工基地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今年2月,其控股子公司隆平生物也进行增资扩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新洋丰等。

隆平高科是一家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名字命名、并由袁隆平院士担任名誉董事长的高科技现代化种业集团,第一大股东为中信集团。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种业运营和农业服务两大体系,其中杂交水稻种子业务全球领先,玉米、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种子业务国内领先。

此外,7月02日,全球最大的植保公司、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书,拟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27.86亿股,并在科创板上市。其650亿元募资规模,有望成为10年来最大A股IPO。该公司上市进度申请目前为“已受理”。关于先正达的情况,详见笔者7月27日文章《政策频出、机构点名、资金异动:这行业要火?》。不过笔者再次查询公司公告发现,公司在7月02日后暂无新公告。

关于先正达的影子股,根据该股招股说明书,先正达集团还直接或间接参股多家上市公司资产,包括安道麦(000553.SZ)、扬农化工(600486.SH)、荃银高科(300087.SZ)、中化化肥(00297.HK)。

种业个股基本面梳理

按中信行业分类,截至2021年9月09日,笔者查询choice数据,种业股情况如下(按市值降序排列):

对比财务数据发现,荃银高科的成本控制较好(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值较低),而净资产收益率ROE又较高,若从这两项数据来比较,荃银高科的情况相对来说不错。

而隆平高科是目前种业板块里总市值最大的公司,但ROE却相对较低,除了神农科技ROE为负外,隆平高科的ROE水平已经是ROE为正值的公司里最低的了。而对比成本费用就发现,公司在销售费用控制上,没有荃银高科做的好。

基于此,笔者查询了隆平高科公司治理层面的情况。

据2021年半年报,天风证券点评: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亚华水稻事业部,将原亚华种业、百分农业、四川隆平等五大产业主体整合,有利于加强统一管理,促进制种和销售更为科学有序,厘清各大主体的销售品种和区域,避免内耗。

此外,据东兴证券点评:公司在管理上持续优化,推行数字化管理,于2020年9月上线了ERP系统,未来将实现管理体系全面覆盖;2021年上半年公司制定了《经营管理健康指标体系》,形成了营销、生产、库存、财务、研发五方面二十项健康指标体系,为公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该机构认为,公司大力推进内部协同与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有望促进公司各板块健康发展,形成对外合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股价表现上,9月08日受本文开始提及的消息影响,当日午后种业板块异动,概念龙头隆平高科涨幅由早盘的2.5%左右拉升至涨停板附近,收盘涨8.74%,涨幅居前的还有敦煌种业、荃银高科、神农科技等概念股。当日资金流入方面,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主力净流入额居前,分别净流入3.16亿元、1.51亿元。

但9月09日隆平高科、荃银高科股价皆冲高回落,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截至9月09日收盘,隆平高科收跌1.19%,荃银高科收跌5.17%。

小结

高层关注,政策暖风频吹,种业作为“农业芯片”,是农业发展的前端基础,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但种业板块从股价异动以及资金流入情况来看,暂时只能当成题材来看,尚未看到炒作的可持续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荃银高科

  • 粮食ETF(159698)受益稳产政策与成本改善,机构看好农业链
  • 荃银高科2024年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部分应收款与存货账面价值准确性审计范围受限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政策暖风频吹,资本助力种业大变局,风口将至?

随着近两月政策暖风频出,种业板块在投资领域该如何把控?

图片来源:pexels-Olga Lioncat

文|港股解码 许螣垚

农业农村部主要领导在9月8日表示,中央即将下发《行动方案》,这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种业涉及转基因概念,被称为“农业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属于战略层面。随着近两月政策暖风频出,种业板块在投资领域该如何把控?

高层表示: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

9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消息,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发表署名文章: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

文章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7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中央即将下发《行动方案》,这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文章中提到,《行动方案》明确了分物种、分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其中,要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全面研究梳理种业企业阵型,分类型拉出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强化具体指导、重点支持,促进种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种业基地紧密对接。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疫情在全球蔓延及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农产品生产供应、贸易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我国粮食安全引发担忧,而解决种子问题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核心。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进程,种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而就在前不久,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于8月2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折不扣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主动权。

胡春华指出,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发展基础仍不牢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种源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和紧迫。要按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要求,着力夯实种质资源基础,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抓紧做好保护和鉴定评价工作。要围绕保障优良品种的自主可控,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快建立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要顺应现代农业用种需求,切实提高种业基地建设水平,增强良种稳定供应能力。要全面优化种业市场环境,完善种业市场法律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处罚力度。

据8月13日经济参考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发布文章称,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现代化种养业良种生产基地,形成保、育、测、繁分工合作、紧密衔接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实现基础强、体系强、科技强、企业强,全面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中泰证券认为,政策暖风频出,新《种子法》呼之欲出以及先正达上市进程的提速,让市场对我国种业集约化、科技化、品牌化的加速充满期待。我国种业处于政策助推的全新发展阶段,优质种业公司将摆脱跟随粮价波动的週期特征,赋予集中度提升的成长属性;知识产权保护将提升行业的技术壁垒,具有先进育种创新能力,且拥有良好行业口碑的龙头种业公司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天风证券认为,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粮食安全大基调下,我国已在种业的制度设计、法律法规修订、安全证书发放、鉴定技术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为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加快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该机构认为,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种业的重要性与大变局

“中国种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这是多位产学研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的共同感受。变化表征之一,是在新的国际政经格局下,种业问题开始被各界重新认知,并成为中国农业打破既有发展模式的突破口,进而带来农业生产链条中“重生产、轻育种”格局的重构。在此过程中,持续数千年种业和农业自我循环也被打破,资本力量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其中,种业公司的资本运作提速明显。

据证券时报报道,种业大变局之下,短板和困境都在加速破题。不过,在新的产业生态下,转基因商业化、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以何种节奏推进?如何有效解决结构性难题?中国种企“小而散”难题何以化解?……这些依然被视为在通往打赢“农业芯片”翻身仗过程中,摆在中国种业参与者面前的重要挑战。

农业变局,种业首当其冲。这一方面是基于种子在农业中的地位类似于半导体产业里的芯片,只有掌握了种子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利益分配和产业链定价方面进行把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中国种业解决结构性难题的紧迫性。

近两月,主要领导频繁关注农业种业,政策暖风频出,也代表着高层对种业这个“农业芯片”的重视与期待。

中泰证券认为,作为农业“芯片”,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前端基础,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在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实现经济稳步向前的物质基础。解决种业受限的难题,核心就是要在技术层面打破种质来源、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难题。单产劣势、抗虫性低是我国实现粮食自给率的掣肘之一,转基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大豆、玉米转基因证书陆续发放,商业化推广一旦启动,市场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资本助力种业变局

种业变局之下,各参与方摩拳擦掌加速化解产业掣肘。A股种业公司资本运作明显提速。

荃银高科(300087.SZ)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将变身正宗的“央企系”公司。2020年12月31日,荃银高科股东贾桂兰筹划将所持全部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公司第一大股东现代农业行使,由此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更为现代农业和国务院国资委。在机构看来,这成为荃银高科发展有望更上一层楼的起点。

荃银高科是中国创业板种业第一股,公司从事杂交水稻等各类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业务。先正达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扎实的业务布局,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领先的种业公司,并向全球种业前十强公司进发。

证券时报引用机构点评道:中化现代农业的控股股东先正达,具有世界一流的种业生物技术及育种技术,这有望助力荃银在转基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跃进式发展。

借道融资加码主业也成为种业公司的一大动作,隆平高科(000998.SZ)去年启动定增,以完善公司高质量种子加工基地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今年2月,其控股子公司隆平生物也进行增资扩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新洋丰等。

隆平高科是一家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名字命名、并由袁隆平院士担任名誉董事长的高科技现代化种业集团,第一大股东为中信集团。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种业运营和农业服务两大体系,其中杂交水稻种子业务全球领先,玉米、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种子业务国内领先。

此外,7月02日,全球最大的植保公司、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书,拟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27.86亿股,并在科创板上市。其650亿元募资规模,有望成为10年来最大A股IPO。该公司上市进度申请目前为“已受理”。关于先正达的情况,详见笔者7月27日文章《政策频出、机构点名、资金异动:这行业要火?》。不过笔者再次查询公司公告发现,公司在7月02日后暂无新公告。

关于先正达的影子股,根据该股招股说明书,先正达集团还直接或间接参股多家上市公司资产,包括安道麦(000553.SZ)、扬农化工(600486.SH)、荃银高科(300087.SZ)、中化化肥(00297.HK)。

种业个股基本面梳理

按中信行业分类,截至2021年9月09日,笔者查询choice数据,种业股情况如下(按市值降序排列):

对比财务数据发现,荃银高科的成本控制较好(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值较低),而净资产收益率ROE又较高,若从这两项数据来比较,荃银高科的情况相对来说不错。

而隆平高科是目前种业板块里总市值最大的公司,但ROE却相对较低,除了神农科技ROE为负外,隆平高科的ROE水平已经是ROE为正值的公司里最低的了。而对比成本费用就发现,公司在销售费用控制上,没有荃银高科做的好。

基于此,笔者查询了隆平高科公司治理层面的情况。

据2021年半年报,天风证券点评: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亚华水稻事业部,将原亚华种业、百分农业、四川隆平等五大产业主体整合,有利于加强统一管理,促进制种和销售更为科学有序,厘清各大主体的销售品种和区域,避免内耗。

此外,据东兴证券点评:公司在管理上持续优化,推行数字化管理,于2020年9月上线了ERP系统,未来将实现管理体系全面覆盖;2021年上半年公司制定了《经营管理健康指标体系》,形成了营销、生产、库存、财务、研发五方面二十项健康指标体系,为公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该机构认为,公司大力推进内部协同与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有望促进公司各板块健康发展,形成对外合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股价表现上,9月08日受本文开始提及的消息影响,当日午后种业板块异动,概念龙头隆平高科涨幅由早盘的2.5%左右拉升至涨停板附近,收盘涨8.74%,涨幅居前的还有敦煌种业、荃银高科、神农科技等概念股。当日资金流入方面,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主力净流入额居前,分别净流入3.16亿元、1.51亿元。

但9月09日隆平高科、荃银高科股价皆冲高回落,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截至9月09日收盘,隆平高科收跌1.19%,荃银高科收跌5.17%。

小结

高层关注,政策暖风频吹,种业作为“农业芯片”,是农业发展的前端基础,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但种业板块从股价异动以及资金流入情况来看,暂时只能当成题材来看,尚未看到炒作的可持续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