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的儿女》大结局了,也终于在这最后几天登上了收视第一的榜单,不过这样的“殊荣”似乎来得太晚。一时间,各大博主也宛如开闸放水输出剧评,字里行间多半都带了些爱之深责之切的意味。
评价一部电视剧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纬度——话题度、演员演技、收视率……对于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来说,大家的要求和期待是“成年人的世界,我都要”。毕竟正午阳光属于国剧中根正苗红的资优生。只不过,“正午出品,必属精品”——这顶“皇冠”,《乔家的儿女》戴得不是很稳。
从最实在的角度来看,《乔家的儿女》在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双平台直播,作为一部上星剧收视率一度跌破0.1,任谁都会大跌眼镜。客观来说,《乔家的儿女》确实是进场晚了。8月17日开播之际,闫妮主演的《亲爱的爸妈》和孙俪主演的《理想之城》已经进程过半,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牢牢地占有了市场份额。要想从两位具有国民影响力的电视剧女神手中夺走大爷大妈的遥控器,对于此次年轻化的主创阵容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在前两部剧大结局后的9月,《乔家的儿女》实时收视率一度破3.5,成为全国卫视第一。遗憾的是,在最辉煌的时候这部剧也被迫收尾。很多人都说,如果再多个十几集,数据上的表现要好看得多。暑期档代表机会也意味着更激烈的厮杀,在硬实力上,《乔家的儿女》不得不认输。

不过时机也确实不能够算是完美的借口,电视剧总是要看内容的。
从风格来看,《乔家的儿女》依旧有着强烈的正午阳光的烙印。从年代剧《父母爱情》到宅斗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午阳光的团队一直围绕着“家庭”这个核心组织和传统观念,娴熟地讲好什么是“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再试图透过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抗争去反观整个社会洪流的发展。看完《乔家的儿女》的原著,我相信主创团队也是冲着这个思路去选择改编这部小说的,乃至于这部剧的编剧就是原著作者。
但是由原著作者操刀改编真的是一种保证吗?看完电视剧,不得不打上问号。
《乔家的儿女》 原著读起来是让人痛快的,剧情设置上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没有半点拖沓,书中大段的心理描写和感伤式旁白也不难看出作者在这本书里面的倾注的个人情感,这也是原著能够打动人的光彩之处。但是,换到以剧情为主要支撑的电视剧,如何将原著大段的心理描写转化成可视化的表演,是一道难题,这也是电视剧最可惜的地方。

“渣爹、家暴、出轨……”那些能够让现代人兴奋的狗血元素明明一应俱全,《乔家的儿女》却没能够成为南京版《都挺好》。
“细碎”是这部剧给人的第一感觉。你并不能说这部剧没有主线,“五个倒霉蛋”长大、结婚、离婚的剧情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面前,可是落到实处,故事怎么讲得合理有节奏成了最大的问题。在最需要调动观众看剧热情的前期,《乔家的儿女》的氛围是沉闷的平淡,穷苦的日子没有波澜。而到了后期,电视剧又在八百倍加速,还没搞清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完结了。“前面慢悠悠,后面好像在着急赶工”这是大多数剧粉失望的地方。有人说,导演张开宙的“浪漫主义”情节需要为此负责,主次不分、平铺直叙的剪辑使得本该鸡飞狗跳的剧情渐进成“一切都会变好的”的田园史诗。同样的问题,在其执导的《清平乐》中也有体现。
除了剪辑之外,狗血成了这部剧的标签。比如,一个家庭内的每个人都离过婚,再比如乔四美面对渣男一次次的原谅,“事不过三”这个原则在这部剧里从不存在。编剧致力于把极致的撕扯堆砌在一起。可惜,洒狗血也要讲究有张有弛,洒得太多了,反而给人以堆砌的现实窒息感,好好的食材做成了一大锅炖菜。在豆瓣,剧粉经常会在各组针对剧情开帖讨论企图达到安利的效果,但没想到作用是反向的——“看你们的讨论太糟心了”,大多数人选择不去受这个罪。同样是展现原生家庭的残酷,在看《都挺好》过程当中,看客们骂归骂,但是女主苏明玉一直充当着那个让大家感到“解气”的角色,而《乔家的儿女》只让大家觉得倒霉憋屈。有些剧是又骂又想看,有些剧,骂着骂着可就弃了。

不过,豆瓣目前7.9的评分似乎又在告诉我们,不能因为平时总考高分的好学生交了一次及格作就把《乔家的儿女》贬得这么一无是处。如果说这部剧在内容制作上是不够满意的,但是正午的营销却是专业的。在微博,你可以每天定期看到《乔家的儿女》相关话题登在热搜榜,这一个月下来,哪怕没有看过剧,你也能对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鸡毛蒜皮都留点印象。
不同于《扫黑风暴》和抖音剪辑之间的不快纠纷,《乔家的儿女》与抖音实现了互利共惠。在剧集榜,《乔家的儿女》排在了第一名,拥有破40亿的播放量。借了短视频时代的东风,《乔家的儿女》在打造话题方面游刃有余,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该剧剪辑的弱点。毕竟抖音看剧就是碎片式的,几段高潮剪辑就能让评论区吵得热火朝天。在关于四美离婚的视频下,网友的评论最高热赞破10万。“乔爹爹还是挺好的 比起那些偏心的父母算是非常良心了,对于几个孩子一视同仁,全都不管”这句话,我们时常能够在不同的剪辑的评论区看到,玩梗也是观众入戏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对于主创年轻演员的加成作用要大得多。其实不难发现,在“流量”逐渐翻车的这几年,假如过于依赖流量效应,名气和粉丝就会变成一种负资产,无论是对明星本人还是对其参加的项目都开始具备风险性。要想走良性发展的道路,年轻的演员们都在力图改变大众对于自身的刻板印象,在正剧里打转成了很多人的转型之路。和正午阳光这样专业的制作团队合作,就是不错的选择。就算达不到正午该有的高度,但是成品出来,演员的表现还是有目共睹。
《乔家的儿女》主演白宇等人都是新生代年轻演员,其中最小的宋祖儿出生于1998年。尽管他们过去也有出演不少的作品,但是因为市场的原因,古装剧、偶像剧是这一代演员的主攻方向,这也使得他们的履历看上去缺乏分量。如今,“男妈妈”一成、“勇敢追爱”的二强、“令人心疼”的三丽、“骄纵任性”的四美成为了白宇、张晚意、毛晓彤和宋祖儿的代名词。在人物塑造上,他们让观众们共情了,也引发了大众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讨论。
我们绝不能说演了部好剧就能转型成演技派,但是留下个把角色足以起到给自己的履历镀金的作用,角色滤镜也是一个演员最好的背书。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是我看完《乔家的儿女》最大的感觉,只能说以后不能对正午的剧过于期待了。不知正午阳光也是否感受到一些信用危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