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600家,互联网医院的能与不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600家,互联网医院的能与不能

想要真正做到“网上看病”,分级诊疗,搭好平台后,还需要更多“血肉”填充。

图片来源:pexels-Oles kanebckuu

文|IT时报 江丽雯

编辑|郝俊慧 挨踢妹

30秒快读

1.患者如果想要在互联网医院看病,需要近期先在实体医院看过病,有就诊经历。

2.患者信息在互联网医院之间无法形成共享,如果患者在其他医院已经有完整诊疗数据,换个医院不能复诊。

3.只提供“在线复诊”带来的弊端是,医院收支难以平衡,好的医生资源无法通过互联网医院“下乡”。

拥挤的排队人群、漫长的就诊等待、繁琐的挂号缴费……伴随着浓浓的消毒水味,张阿姨每个月都要在医院度过一个上午,作为一名冠心病患者,她需要定期开药、拿药,尽管每次在医生办公室的时间可能不超过3分钟。

2020年,张阿姨就诊的这家医院拿到了互联网医院的牌照,儿子欣喜地告诉她,这意味着,以后她可以直接在网上复诊、开药,不用再去医院折腾。然而,一年过去,这家医院只开出了两个线上诊室,心内血管科依然无法在线复诊。

“互联网医院什么时候能好用?”张阿姨的“灵魂拷问”背后,隐藏着一个可观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院已超1600家。

蓬勃发展的同时,互联网医院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不久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互联网医院分会会长文俭指出,现有互联网医院中,闲置不用和同质化问题严重。

2020年,上海有34家市级医院拿到互联网医院的牌照,这些互联网医院是否跑得“既快又稳”,《IT时报》记者做了一番体验式调查。

01 市级互联网医院大多已上线

近年来,医疗服务领域新形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医疗”算是其中的突起之秀。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允许医疗机构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明确了发展方向。

图源: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12月8日,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在桐乡成立,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患者无需面对面,通过网络视频即可完成诊疗、开具电子处方、配药等全过程,整个过程可能只需十几分钟。

五年多来,互联网医院已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就医问诊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约500家。

目前,互联网医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医院为主导,实体医院自建的互联网诊断平台,为病人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另一种是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导,互联网公司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实体医院合作,集中实体医院的医资为患者提供在线医疗服务。

在上海,第一种依托于传统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发展更为迅速。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上海市市级医院的管理主体,一份发表于今年3月的《上海市级医院互联网总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论文中透露,截至今年发稿,申康所辖市级医院已有34家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

然而,对于前文中张阿姨提出的疑问,并非简单数字可以解答,想要真正做到“网上看病”,分级诊疗,搭好平台后,还需要更多“血肉”填充。

02 在线复诊“左右为难”

《2020年度互联网医院100强榜单》前20强中,上海医院占据六席,华山、中山、瑞金名列前茅。“在线复诊、在线开方、在线支付、配送到家”,上海互联网医院总入口的四句介绍词,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这些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功能。

与实体医院相比,这些公立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更偏向于接待慢性病、常见病的复诊患者,比如开具糖尿病、高血压等药品处方。也就是说,患者如果想要在互联网医院看病,需要近期先在实体医院看过病,有就诊经历。

比如排名第五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规定,针对3个月内在本院现场就诊过的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提供复诊配药服务,如果3个月之内没有就诊记录,要先前往线下就医配药,而不能在该平台直接问诊。其他排名靠前的医院,如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也都只支持在线复诊。仁济医院开出了仁医问诊专区,旨在提供名医级专家团问诊,但目前该栏目还在建设中。只有中山医院的“在线看病”和“复诊极速配药”是两个入口,且可以直接预约。

图源:华山医院公众号互联网医院入口

“受限于线上诊疗的手段,有些实体医院的功能在互联网医院里没法实现,以复诊为主要功能也是考虑到医患供需情况。”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陶思羽告诉记者。

尽管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视频远程看病,但对于医生而言,现有的技术条件很难做到真正的“望闻问切”,病人端的摄像头清晰度是否足够高、光线是否充足、各项指标检查数据是否齐全等问题,都会给首次问诊带来困难。因此,《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患者未在实体医疗机构就诊,医师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

这样的考虑自然有合理性,不过,现实中往往存在另一种情况,如果患者在其他医院已经有完整诊疗数据,换个医院能否算复诊呢?

答案是否定的,迈过“复诊”这道门槛,必须先将医院之间的“烟囱”打掉。

03 打掉“医院间的烟囱”

“互联网+医疗”的迅速普及,给人们看病就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许多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带来了新问题。互联网医院以复诊为主,而此类人群中相当部分是老人,对他们来说,在手机上“看病”并不简单。

进入互联网医院一般要通过医院自建的App、公众号,或者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开发的上海市互联网总医院平台,但无论是各家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还是总平台,患者都要分别进行注册、输入个人信息、绑定医保卡等操作。

图源:华山医院公众号

老人和互联网医院之间,竖立着一个个“数字烟囱”。

“我们在静安区进行了试点,将静安区的互联网医院纳入了一个系统并安装在IPTV中。”上海电信卫健创新中心部门副经理李德成告诉《IT时报》记者,“将手机端转变为老人更熟悉的电视端,减少了数字化的操作负担。”打开IPTV互联网医院专区,会出现来自静安区的各家互联网医院,老人只要根据需求选择医院、科室、医生就可以预约在线问诊,不论是字体的大小还是页面的内容,都会按照老人的阅读习惯设置。

虽然在进入端口处进行了优化,但和上海市互联网总医院平台一样,IPTV上的每家医院还是“各自为政”,患者的信息并没有在不同医院之间形成共享。

“数据多跑路,患者少排队”,是互联网医院成立的初衷,但“医疗信息烟囱”的存在,使互联网远没有发挥出它该有的作用。

病人隐私、网络瓶颈、医患纠纷……每一根稻草都压在互联网医院的身上。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多年来一直推动影像、报告在自己所辖市级医院中流动,旗下38家市级医院已经实现了检验检查报告“互联互通互认”。通过申康开发的上海互联网总医院公号,患者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自己在不同医院做的检查报告,包括影像,但在现实中,有医生表示,由于影像数据巨大,很难实时看到其他医院的片子。

不过,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与数据、信息安全的法律出台并实施,5G、千兆网络的普及,数据要素地位的确立,打破“烟囱”已经势在必行。

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要把老人甩在时代的身后,而是要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多的温度。

03 好医生“下乡”的经济账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看病,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科室需求和医生质量,前文中的张阿姨常去的医院共有41个普通门诊科室,但互联网医院入口里的在线诊疗室,却只有两个。

这并非个例。调查中,《IT时报》记者发现,几乎所有互联网医院的线上诊断病种范围都会少于线下。

华山医院是上海互联网医院中的排头兵,其线上共有风湿免疫科、皮肤科、消化科等9个“复诊科室”,而线下仅总院的普通门诊就有33种之多。

瑞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科室分为内科、外科和医技,从大分类上看,和线下实体医院的预约就诊分类一致,但细分科室仍有不同。线上的内科包括儿内科、呼吸科、皮肤科等15个分支科,而线下总院的内科系统则划分了26个分支科,单从内科分支数量上看,互联网医院的选择就比线下少了9个。

图源:瑞金医院公众号互联网医院入口

中山医院几乎上线了所有科室,但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在线预约,甚至连内科这样的常见科室,在接下来的三周内,都显示“暂无挂号信息或已挂满”。

除了科室少于线下,专家门诊在上海的互联网医院里也没有出现。互联网及临床专家曲晓良分析,互联网医院之所以上线科室少,很大程度上受专业医师资源、科目运营方向的影响,无能力开展的不上,不愿开展的不上。

只提供“在线复诊”带来的弊端是,医院收支难以平衡。

目前,几家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的挂号费均为25元/人次,与普通门诊挂号费用相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医院建立的互联网平台的主要业务相当于线下慢性病门诊配药,主要盈利来源是普通挂号费,这限制了我们的专家参与到互联网医疗服务中来。”

互联网医院从一出生,便承担着将优质医疗资源“送下乡”的重任,是新医改的重要创新模式,但现实显然离理想还有一段距离。

一份由张焜琨、于广军撰写的《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咋收费?》文章中,曾以同时为5个普通复诊及常见病患者在线服务为标准进行建设的信息系统建设成本做了估算,每年摊销成本约210.2万元,常见病及慢性病复诊线上诊察成本为35.03元/人次,高于目前的普通门诊价格25元/人次。

2019年9月,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后,全国多个省份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了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从其他省市的定价来看,除了普通门诊之外,副主任和主任医生以上的单学科远程会诊价格约180-300元不等。这意味着,如果互联网医院能突破“复诊”桎梏,高质量诊疗的回报可以让“好医生下乡”变得可行。

不久前的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文俭指出,互联网医院进入集中建设期,但建成的互联网医院同质化问题严重,都在做预约挂号、医疗咨询、复诊续方、开方售药等非医疗核心业务,“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疑难杂症等方面下功夫,发挥专家和技术优势,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引领创新,明确流程,争做标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600家,互联网医院的能与不能

想要真正做到“网上看病”,分级诊疗,搭好平台后,还需要更多“血肉”填充。

图片来源:pexels-Oles kanebckuu

文|IT时报 江丽雯

编辑|郝俊慧 挨踢妹

30秒快读

1.患者如果想要在互联网医院看病,需要近期先在实体医院看过病,有就诊经历。

2.患者信息在互联网医院之间无法形成共享,如果患者在其他医院已经有完整诊疗数据,换个医院不能复诊。

3.只提供“在线复诊”带来的弊端是,医院收支难以平衡,好的医生资源无法通过互联网医院“下乡”。

拥挤的排队人群、漫长的就诊等待、繁琐的挂号缴费……伴随着浓浓的消毒水味,张阿姨每个月都要在医院度过一个上午,作为一名冠心病患者,她需要定期开药、拿药,尽管每次在医生办公室的时间可能不超过3分钟。

2020年,张阿姨就诊的这家医院拿到了互联网医院的牌照,儿子欣喜地告诉她,这意味着,以后她可以直接在网上复诊、开药,不用再去医院折腾。然而,一年过去,这家医院只开出了两个线上诊室,心内血管科依然无法在线复诊。

“互联网医院什么时候能好用?”张阿姨的“灵魂拷问”背后,隐藏着一个可观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院已超1600家。

蓬勃发展的同时,互联网医院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不久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互联网医院分会会长文俭指出,现有互联网医院中,闲置不用和同质化问题严重。

2020年,上海有34家市级医院拿到互联网医院的牌照,这些互联网医院是否跑得“既快又稳”,《IT时报》记者做了一番体验式调查。

01 市级互联网医院大多已上线

近年来,医疗服务领域新形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医疗”算是其中的突起之秀。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允许医疗机构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明确了发展方向。

图源: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12月8日,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在桐乡成立,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患者无需面对面,通过网络视频即可完成诊疗、开具电子处方、配药等全过程,整个过程可能只需十几分钟。

五年多来,互联网医院已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就医问诊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约500家。

目前,互联网医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医院为主导,实体医院自建的互联网诊断平台,为病人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另一种是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导,互联网公司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与实体医院合作,集中实体医院的医资为患者提供在线医疗服务。

在上海,第一种依托于传统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发展更为迅速。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上海市市级医院的管理主体,一份发表于今年3月的《上海市级医院互联网总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论文中透露,截至今年发稿,申康所辖市级医院已有34家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

然而,对于前文中张阿姨提出的疑问,并非简单数字可以解答,想要真正做到“网上看病”,分级诊疗,搭好平台后,还需要更多“血肉”填充。

02 在线复诊“左右为难”

《2020年度互联网医院100强榜单》前20强中,上海医院占据六席,华山、中山、瑞金名列前茅。“在线复诊、在线开方、在线支付、配送到家”,上海互联网医院总入口的四句介绍词,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这些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功能。

与实体医院相比,这些公立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更偏向于接待慢性病、常见病的复诊患者,比如开具糖尿病、高血压等药品处方。也就是说,患者如果想要在互联网医院看病,需要近期先在实体医院看过病,有就诊经历。

比如排名第五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规定,针对3个月内在本院现场就诊过的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提供复诊配药服务,如果3个月之内没有就诊记录,要先前往线下就医配药,而不能在该平台直接问诊。其他排名靠前的医院,如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也都只支持在线复诊。仁济医院开出了仁医问诊专区,旨在提供名医级专家团问诊,但目前该栏目还在建设中。只有中山医院的“在线看病”和“复诊极速配药”是两个入口,且可以直接预约。

图源:华山医院公众号互联网医院入口

“受限于线上诊疗的手段,有些实体医院的功能在互联网医院里没法实现,以复诊为主要功能也是考虑到医患供需情况。”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陶思羽告诉记者。

尽管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视频远程看病,但对于医生而言,现有的技术条件很难做到真正的“望闻问切”,病人端的摄像头清晰度是否足够高、光线是否充足、各项指标检查数据是否齐全等问题,都会给首次问诊带来困难。因此,《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患者未在实体医疗机构就诊,医师只能通过互联网医院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

这样的考虑自然有合理性,不过,现实中往往存在另一种情况,如果患者在其他医院已经有完整诊疗数据,换个医院能否算复诊呢?

答案是否定的,迈过“复诊”这道门槛,必须先将医院之间的“烟囱”打掉。

03 打掉“医院间的烟囱”

“互联网+医疗”的迅速普及,给人们看病就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许多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带来了新问题。互联网医院以复诊为主,而此类人群中相当部分是老人,对他们来说,在手机上“看病”并不简单。

进入互联网医院一般要通过医院自建的App、公众号,或者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开发的上海市互联网总医院平台,但无论是各家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还是总平台,患者都要分别进行注册、输入个人信息、绑定医保卡等操作。

图源:华山医院公众号

老人和互联网医院之间,竖立着一个个“数字烟囱”。

“我们在静安区进行了试点,将静安区的互联网医院纳入了一个系统并安装在IPTV中。”上海电信卫健创新中心部门副经理李德成告诉《IT时报》记者,“将手机端转变为老人更熟悉的电视端,减少了数字化的操作负担。”打开IPTV互联网医院专区,会出现来自静安区的各家互联网医院,老人只要根据需求选择医院、科室、医生就可以预约在线问诊,不论是字体的大小还是页面的内容,都会按照老人的阅读习惯设置。

虽然在进入端口处进行了优化,但和上海市互联网总医院平台一样,IPTV上的每家医院还是“各自为政”,患者的信息并没有在不同医院之间形成共享。

“数据多跑路,患者少排队”,是互联网医院成立的初衷,但“医疗信息烟囱”的存在,使互联网远没有发挥出它该有的作用。

病人隐私、网络瓶颈、医患纠纷……每一根稻草都压在互联网医院的身上。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多年来一直推动影像、报告在自己所辖市级医院中流动,旗下38家市级医院已经实现了检验检查报告“互联互通互认”。通过申康开发的上海互联网总医院公号,患者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自己在不同医院做的检查报告,包括影像,但在现实中,有医生表示,由于影像数据巨大,很难实时看到其他医院的片子。

不过,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与数据、信息安全的法律出台并实施,5G、千兆网络的普及,数据要素地位的确立,打破“烟囱”已经势在必行。

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要把老人甩在时代的身后,而是要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多的温度。

03 好医生“下乡”的经济账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看病,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科室需求和医生质量,前文中的张阿姨常去的医院共有41个普通门诊科室,但互联网医院入口里的在线诊疗室,却只有两个。

这并非个例。调查中,《IT时报》记者发现,几乎所有互联网医院的线上诊断病种范围都会少于线下。

华山医院是上海互联网医院中的排头兵,其线上共有风湿免疫科、皮肤科、消化科等9个“复诊科室”,而线下仅总院的普通门诊就有33种之多。

瑞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科室分为内科、外科和医技,从大分类上看,和线下实体医院的预约就诊分类一致,但细分科室仍有不同。线上的内科包括儿内科、呼吸科、皮肤科等15个分支科,而线下总院的内科系统则划分了26个分支科,单从内科分支数量上看,互联网医院的选择就比线下少了9个。

图源:瑞金医院公众号互联网医院入口

中山医院几乎上线了所有科室,但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在线预约,甚至连内科这样的常见科室,在接下来的三周内,都显示“暂无挂号信息或已挂满”。

除了科室少于线下,专家门诊在上海的互联网医院里也没有出现。互联网及临床专家曲晓良分析,互联网医院之所以上线科室少,很大程度上受专业医师资源、科目运营方向的影响,无能力开展的不上,不愿开展的不上。

只提供“在线复诊”带来的弊端是,医院收支难以平衡。

目前,几家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的挂号费均为25元/人次,与普通门诊挂号费用相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医院建立的互联网平台的主要业务相当于线下慢性病门诊配药,主要盈利来源是普通挂号费,这限制了我们的专家参与到互联网医疗服务中来。”

互联网医院从一出生,便承担着将优质医疗资源“送下乡”的重任,是新医改的重要创新模式,但现实显然离理想还有一段距离。

一份由张焜琨、于广军撰写的《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咋收费?》文章中,曾以同时为5个普通复诊及常见病患者在线服务为标准进行建设的信息系统建设成本做了估算,每年摊销成本约210.2万元,常见病及慢性病复诊线上诊察成本为35.03元/人次,高于目前的普通门诊价格25元/人次。

2019年9月,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后,全国多个省份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了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从其他省市的定价来看,除了普通门诊之外,副主任和主任医生以上的单学科远程会诊价格约180-300元不等。这意味着,如果互联网医院能突破“复诊”桎梏,高质量诊疗的回报可以让“好医生下乡”变得可行。

不久前的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文俭指出,互联网医院进入集中建设期,但建成的互联网医院同质化问题严重,都在做预约挂号、医疗咨询、复诊续方、开方售药等非医疗核心业务,“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疑难杂症等方面下功夫,发挥专家和技术优势,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引领创新,明确流程,争做标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