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拆掉那个信息茧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拆掉那个信息茧房

没有真正永恒的垄断,只有不断前进的创新技术浪潮,推升着新的产品/企业出现,突破原有的效率阈值。每一个行业都要去理解这个问题,对号入座,不然枪声响起的时候,才知道被瞄准的是自己。

文丨读懂财经

《悲惨世界》改编而成的音乐剧中,有那么一句歌词:

“Somewhere beyond the barricade, is there a world you long to see ?”

“在重重街垒之外,是否有一个你渴望的新世界?”

80、90后应该记得,当我们刚开始接触电脑和互联网时,无论是网吧还是学校的电脑,总会用IE浏览器那个“E”来指代“上网”。

2010年之前,仿佛IE浏览器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IE浏览器。

如果没有21世纪初,那场针对微软的“合众国诉微软案”,很可能到今天,我们用的仍是IE浏览器。而在没有选择、比较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会觉得IE浏览器难用,只会认为浏览器就是这样,想象不到还有其它可能。

垄断的原罪,往往并不是从你身上赚钱,而是让整个市场失去可能性,让用户失去选择的权利,让你认为本应如此,只能如此。

今天,不少人可能还会觉得,淘宝只能用支付宝支付是天经地义的,微信不能分享其它公司链接是理所当然的,百度搜索只展示百家号的文章是无法避免的。这时,我们的想象力,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垄断锁死了。

所以,这次工信部要求各大互联网平台解除屏蔽外链,本质是反垄断的更进一步,反流量垄断,真正做到互联互通。

对用户来说,微信、淘宝、抖音、百度之间,就快要打通了,再也不用复制一堆奇怪的字母和符号,可以直接打开链接,也不需要另行打开APP才能进入他人分享的页面。

对巨头来说,互联互通牵涉到太多利益,互有利弊,各大巨头还处于充分博弈阶段,究竟会开放到何种程度尚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壁垒”被打开了,这将成为改写互联网版图的不确定性因素。

靴子即将落地,一场关于洗牌、创新、竞争的大幕已经拉开,沉寂已久的巨头们是重新焕发体内的创新力,还是依旧选择“躺平”赚钱?不同选择或许会将它们导向不同的结局。

/ 01 /从信息孤岛到网络中立

大概以2013 年淘宝和微信相互屏蔽为正式节点,此后各大平台亲疏有别,选择性屏蔽外链几乎成了行业共识。

大家拥流量自重,占地为王——各家经济体分立,用户、数据、基础设施割裂。过去十年时间里,淘宝、微信、抖音全部都破茧成蝶,用户却搬进了这些平台打造的信息茧房。

一个大众能感知的变化是:美团无法使用支付宝支付,淘宝无法使用微信支付、BAT围绕淘宝链接互相屏蔽,快手、抖音为电商业务屏蔽淘宝链接。说白了,是友军就开放,非友统统屏蔽,火药味十足。

巨头们这么做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它们将社交、支付、本地生活等高频业务,作为核心流量入口,而后向金融、游戏、电商等领域伸出触手进行延伸,意图触及对方的核心腹地,讲述一个多消费场景的生态故事,让资本市场买单。所谓链接屏蔽不过是围绕核心腹地展开的攻防战。

正是这种你来我往的攻防战,将互联网的信息分割成一块块的孤岛,让互联网成为了“互不联网”。也许大多数用户已经习惯现状,但在不便捷的碎片化搜索动作中,还是会有人惊觉:这不该是互联网的本质啊。这是孤岛带来的问题之一。

其二,生态孤岛压力渐显,创新机制遭受抑制。有限的孤岛空间内,创造不了无限的价值。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的信息孤岛是一个发展阶段。在百度百科的定义中,信息孤岛是一个追求“实用快上”而产生的。不可否认,二十年间,国内互联网发展水平在国际上首屈一指,“实用快上”的推动功不可没,但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并非信息孤岛,而是“网络中立”,即利用开放、平等的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开放竞争的。

监管要求互联网企业互联互通背后的真正含义也于此。所谓“网络中立”,这个概念应用最广泛是在美国通讯行业。美国的通信企业大搞“价格歧视”,对不同的企业按不同的标准收费。类似国内下载软件的付费下载操作,要么忍受下载速度慢、要么乖乖交钱。

这引起美国用户的抗议,提出“网络中立”,不能对带宽进行限速甚至屏蔽。“网络中立”曾短暂存在过,但由于特殊原因,再度被废除。垄断效应下,美国的三大运营商基本互不开放,因此,美国的网络覆盖低、费率高。

反观国内,早些年,三大运营商其模式也与美国类似,要求区别收费。但在政策指导,国内的信息水平大幅提高,携号转网也成功实现,流量结转上网费率也大幅度降低。

国内与国外巨大的差异就在于,国内三大运营商是在开放竞争,而国外却依旧停留在垄断阶段。这也告诉我们,占山为王实际上是画地为牢。

“网络中立”的概念同样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之间。各大互联网企业各自封闭生态,充分发挥垄断效应,追求利润最大化,实际上是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的。只有各自开放生态,才能促进企业长期良好的发展。

监管和用户都在期待着,拆掉那个信息茧房。

/ 02 /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

在监管要求下,中国互联网老死不相往来的巨头们,纷纷表态互联互通。

虽然这是网友对腾讯、字节、阿里回应的调侃,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巨头之间博弈的微妙心态。

没办法,多年经营下来,巨头们势力盘根错节,尤其阿里,强调“闭环”,虽投资了很多公司,目的却都是为主航道(交易)业务服务,以此整合搭建起一个内生性的商业帝国。如今,面对自己的宿敌,也只能说“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接下来,究竟会发生何等变化?谁受益、谁遭殃?

目前看,阿里、腾讯和字节的相互隔离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最为重大。从阿里和腾讯的角度出发,政策落地后阿里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腾讯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宝;腾讯则可能将允许阿里的电商信息在微信分享,或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的一些服务,比如淘宝特价版小程序。

单向的开放不叫开放,双向的开放才叫开放,一笔也写不出两个马字来。

对阿里来说,互联互通将得以开辟新的流量入口。

阿里陷入流量焦虑已非一朝一夕。过去,阿里始终无法从微信的池子里抽取流量,但以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变。

梳理阿里的成长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变化,在阿里扶持下,返利网、楚楚街、蘑菇街等一系列导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背后的逻辑是阿里急需流量。但随后阿里认为,导购网站的流量占比过高,可能会成为为第二个淘宝,威胁自己的基本盘,于是开始打压导购网站。“阿里的流量一定是来自草原,而不是森林。”阿里的这一核心原则,便是那一时期确立。

但阿里的流量焦虑始终要解决,淘宝客成为关键先生。导购网站消失后,淘宝客成为阿里获取外部流量的主力军。淘宝客们利用群控等设备,大肆从微信、QQ等流量池挖掘流量,但最后群控设备被微信封杀。

因此,不难判断,生态开放以后,淘宝链接不再被屏蔽,转化效率会大幅提高,即便群控设备被封杀,淘宝客的崛起是极大可能的事情,淘宝客甚至会成为各大电商玩家争先抢夺的优质资源。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外部流量增加后,商家对流量的需求是恒定的,直通车、钻展等内部的广告收入可能会受到一定打压。

当下的阿里,劣势是缺少流量入口,优势则是丰富的商品品类和售后体系。因此,阿里弥补流量劣势的前提,是得保护好自己的内容基本盘,把高价值的用户数据留在自有体系内。只有这样,即使让低单价为主的平台纳入微信平台、接入微信支付的伤害,也将小很多。

对腾讯来说,腾讯会变成了一个公域流量池。但腾讯可以利用小程序将其他企业的流量截留在的微信内,进一步丰富小程序的生态。当然,链接开放以后对腾讯的考验也是极大的,比如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问题会不同程度爆发。

但相较于腾讯微不足道的隐忧,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腾讯系的“附庸”们。原本腾讯系的企业核心优势是将竞争对手挡在腾讯流量池之外,生态开放将打破这种状态。

比如拼多多,早期拼多多依靠微信流量崛起,现阶段的活跃用户甚至超过阿里,拥有更多阿里不曾拥有的下沉用户,但微信生态开放后,淘宝有机会利用供应链、品牌品类等优势对拼多多造成冲击。类似的逻辑还体现在快手上,抖音的月活原本就比快手多,微信生态开放后,抖音拥有更多的机会超越快手。

对字节来说,抖音、头条等内容将在微信生态得到分享,市场份额有望扩张。但显然,生态开放,字节正在打造社交属性、及电商业务都会受到不小的冲击。毕竟,微信、淘宝都在一旁盯着呢。

/ 03 /流量让位,效率为王

监管鼓励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把反垄断的大棒变成促分享的胡萝卜。这是反垄断的更进一步,是让互联网基础设施回归本位,最终真正做到互联互通、激发整体经济和社会创新活力的一个起点,也可能会引发中国互联网生态一次深层次变革。

不再是流量为王,而是效率为王。

当我们梳理诸多可能发生的变化后,不难发现,过去部分业务依靠自家的流量入口,即便效率低也能获得不错的市场份额,这将慢慢成为历史。生态开放以后,所谓的生态业务,流量为王的逻辑破灭,转而导向效率为王的逻辑。

核心在于,围墙的打破将促使各公司的各业务站在同一起跑线,巨头的流量加速包失效。这种情况下,效率更高者胜出,与巨头光环、派系身份无关。

说白了,就是各互联网企业未来要更加聚焦于主业,腾讯做好社交与游戏、阿里、拼多多做好电商、字节做好内容。

事实上,即便是聚焦主业其实也具备大的增长潜力的,参考国际科技巨头。比如,Facebook、谷歌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互联网广告,而苹果的营收则基本围绕硬件。这几家企业其估值水平也一直远远高于国内互联网企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是仅仅依靠核心业务也能取得不错的增长,且能维持不错的估值水平。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互联互通后,巨头们的业务线可能会充分调整,砍掉效率更低的支线业务,聚焦效率更高的核心业务。

这也会迫使它们真正转向用户服务、产品研发方面的创新,而不是仅仅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来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新老巨头们走向开放,势必会努力提升各自生产效率,进而为用户,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没有真正永恒的垄断,只有不断前进的创新技术浪潮,推升着新的产品/企业出现,突破原有的效率阈值。每一个行业都要去理解这个问题,对号入座,不然枪声响起的时候,才知道被瞄准的是自己。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巴巴

5.5k
  • 飞猪:“五一”国内跟团游预订量倍增,出境游增长接近100%
  • 机构:五一出境游商品预订量增长约10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拆掉那个信息茧房

没有真正永恒的垄断,只有不断前进的创新技术浪潮,推升着新的产品/企业出现,突破原有的效率阈值。每一个行业都要去理解这个问题,对号入座,不然枪声响起的时候,才知道被瞄准的是自己。

文丨读懂财经

《悲惨世界》改编而成的音乐剧中,有那么一句歌词:

“Somewhere beyond the barricade, is there a world you long to see ?”

“在重重街垒之外,是否有一个你渴望的新世界?”

80、90后应该记得,当我们刚开始接触电脑和互联网时,无论是网吧还是学校的电脑,总会用IE浏览器那个“E”来指代“上网”。

2010年之前,仿佛IE浏览器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IE浏览器。

如果没有21世纪初,那场针对微软的“合众国诉微软案”,很可能到今天,我们用的仍是IE浏览器。而在没有选择、比较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会觉得IE浏览器难用,只会认为浏览器就是这样,想象不到还有其它可能。

垄断的原罪,往往并不是从你身上赚钱,而是让整个市场失去可能性,让用户失去选择的权利,让你认为本应如此,只能如此。

今天,不少人可能还会觉得,淘宝只能用支付宝支付是天经地义的,微信不能分享其它公司链接是理所当然的,百度搜索只展示百家号的文章是无法避免的。这时,我们的想象力,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垄断锁死了。

所以,这次工信部要求各大互联网平台解除屏蔽外链,本质是反垄断的更进一步,反流量垄断,真正做到互联互通。

对用户来说,微信、淘宝、抖音、百度之间,就快要打通了,再也不用复制一堆奇怪的字母和符号,可以直接打开链接,也不需要另行打开APP才能进入他人分享的页面。

对巨头来说,互联互通牵涉到太多利益,互有利弊,各大巨头还处于充分博弈阶段,究竟会开放到何种程度尚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壁垒”被打开了,这将成为改写互联网版图的不确定性因素。

靴子即将落地,一场关于洗牌、创新、竞争的大幕已经拉开,沉寂已久的巨头们是重新焕发体内的创新力,还是依旧选择“躺平”赚钱?不同选择或许会将它们导向不同的结局。

/ 01 /从信息孤岛到网络中立

大概以2013 年淘宝和微信相互屏蔽为正式节点,此后各大平台亲疏有别,选择性屏蔽外链几乎成了行业共识。

大家拥流量自重,占地为王——各家经济体分立,用户、数据、基础设施割裂。过去十年时间里,淘宝、微信、抖音全部都破茧成蝶,用户却搬进了这些平台打造的信息茧房。

一个大众能感知的变化是:美团无法使用支付宝支付,淘宝无法使用微信支付、BAT围绕淘宝链接互相屏蔽,快手、抖音为电商业务屏蔽淘宝链接。说白了,是友军就开放,非友统统屏蔽,火药味十足。

巨头们这么做的逻辑也不难理解:它们将社交、支付、本地生活等高频业务,作为核心流量入口,而后向金融、游戏、电商等领域伸出触手进行延伸,意图触及对方的核心腹地,讲述一个多消费场景的生态故事,让资本市场买单。所谓链接屏蔽不过是围绕核心腹地展开的攻防战。

正是这种你来我往的攻防战,将互联网的信息分割成一块块的孤岛,让互联网成为了“互不联网”。也许大多数用户已经习惯现状,但在不便捷的碎片化搜索动作中,还是会有人惊觉:这不该是互联网的本质啊。这是孤岛带来的问题之一。

其二,生态孤岛压力渐显,创新机制遭受抑制。有限的孤岛空间内,创造不了无限的价值。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的信息孤岛是一个发展阶段。在百度百科的定义中,信息孤岛是一个追求“实用快上”而产生的。不可否认,二十年间,国内互联网发展水平在国际上首屈一指,“实用快上”的推动功不可没,但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并非信息孤岛,而是“网络中立”,即利用开放、平等的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开放竞争的。

监管要求互联网企业互联互通背后的真正含义也于此。所谓“网络中立”,这个概念应用最广泛是在美国通讯行业。美国的通信企业大搞“价格歧视”,对不同的企业按不同的标准收费。类似国内下载软件的付费下载操作,要么忍受下载速度慢、要么乖乖交钱。

这引起美国用户的抗议,提出“网络中立”,不能对带宽进行限速甚至屏蔽。“网络中立”曾短暂存在过,但由于特殊原因,再度被废除。垄断效应下,美国的三大运营商基本互不开放,因此,美国的网络覆盖低、费率高。

反观国内,早些年,三大运营商其模式也与美国类似,要求区别收费。但在政策指导,国内的信息水平大幅提高,携号转网也成功实现,流量结转上网费率也大幅度降低。

国内与国外巨大的差异就在于,国内三大运营商是在开放竞争,而国外却依旧停留在垄断阶段。这也告诉我们,占山为王实际上是画地为牢。

“网络中立”的概念同样适用于互联网企业之间。各大互联网企业各自封闭生态,充分发挥垄断效应,追求利润最大化,实际上是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的。只有各自开放生态,才能促进企业长期良好的发展。

监管和用户都在期待着,拆掉那个信息茧房。

/ 02 /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

在监管要求下,中国互联网老死不相往来的巨头们,纷纷表态互联互通。

虽然这是网友对腾讯、字节、阿里回应的调侃,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巨头之间博弈的微妙心态。

没办法,多年经营下来,巨头们势力盘根错节,尤其阿里,强调“闭环”,虽投资了很多公司,目的却都是为主航道(交易)业务服务,以此整合搭建起一个内生性的商业帝国。如今,面对自己的宿敌,也只能说“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接下来,究竟会发生何等变化?谁受益、谁遭殃?

目前看,阿里、腾讯和字节的相互隔离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最为重大。从阿里和腾讯的角度出发,政策落地后阿里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腾讯的微信支付引入淘宝;腾讯则可能将允许阿里的电商信息在微信分享,或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的一些服务,比如淘宝特价版小程序。

单向的开放不叫开放,双向的开放才叫开放,一笔也写不出两个马字来。

对阿里来说,互联互通将得以开辟新的流量入口。

阿里陷入流量焦虑已非一朝一夕。过去,阿里始终无法从微信的池子里抽取流量,但以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变。

梳理阿里的成长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变化,在阿里扶持下,返利网、楚楚街、蘑菇街等一系列导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背后的逻辑是阿里急需流量。但随后阿里认为,导购网站的流量占比过高,可能会成为为第二个淘宝,威胁自己的基本盘,于是开始打压导购网站。“阿里的流量一定是来自草原,而不是森林。”阿里的这一核心原则,便是那一时期确立。

但阿里的流量焦虑始终要解决,淘宝客成为关键先生。导购网站消失后,淘宝客成为阿里获取外部流量的主力军。淘宝客们利用群控等设备,大肆从微信、QQ等流量池挖掘流量,但最后群控设备被微信封杀。

因此,不难判断,生态开放以后,淘宝链接不再被屏蔽,转化效率会大幅提高,即便群控设备被封杀,淘宝客的崛起是极大可能的事情,淘宝客甚至会成为各大电商玩家争先抢夺的优质资源。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外部流量增加后,商家对流量的需求是恒定的,直通车、钻展等内部的广告收入可能会受到一定打压。

当下的阿里,劣势是缺少流量入口,优势则是丰富的商品品类和售后体系。因此,阿里弥补流量劣势的前提,是得保护好自己的内容基本盘,把高价值的用户数据留在自有体系内。只有这样,即使让低单价为主的平台纳入微信平台、接入微信支付的伤害,也将小很多。

对腾讯来说,腾讯会变成了一个公域流量池。但腾讯可以利用小程序将其他企业的流量截留在的微信内,进一步丰富小程序的生态。当然,链接开放以后对腾讯的考验也是极大的,比如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问题会不同程度爆发。

但相较于腾讯微不足道的隐忧,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腾讯系的“附庸”们。原本腾讯系的企业核心优势是将竞争对手挡在腾讯流量池之外,生态开放将打破这种状态。

比如拼多多,早期拼多多依靠微信流量崛起,现阶段的活跃用户甚至超过阿里,拥有更多阿里不曾拥有的下沉用户,但微信生态开放后,淘宝有机会利用供应链、品牌品类等优势对拼多多造成冲击。类似的逻辑还体现在快手上,抖音的月活原本就比快手多,微信生态开放后,抖音拥有更多的机会超越快手。

对字节来说,抖音、头条等内容将在微信生态得到分享,市场份额有望扩张。但显然,生态开放,字节正在打造社交属性、及电商业务都会受到不小的冲击。毕竟,微信、淘宝都在一旁盯着呢。

/ 03 /流量让位,效率为王

监管鼓励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把反垄断的大棒变成促分享的胡萝卜。这是反垄断的更进一步,是让互联网基础设施回归本位,最终真正做到互联互通、激发整体经济和社会创新活力的一个起点,也可能会引发中国互联网生态一次深层次变革。

不再是流量为王,而是效率为王。

当我们梳理诸多可能发生的变化后,不难发现,过去部分业务依靠自家的流量入口,即便效率低也能获得不错的市场份额,这将慢慢成为历史。生态开放以后,所谓的生态业务,流量为王的逻辑破灭,转而导向效率为王的逻辑。

核心在于,围墙的打破将促使各公司的各业务站在同一起跑线,巨头的流量加速包失效。这种情况下,效率更高者胜出,与巨头光环、派系身份无关。

说白了,就是各互联网企业未来要更加聚焦于主业,腾讯做好社交与游戏、阿里、拼多多做好电商、字节做好内容。

事实上,即便是聚焦主业其实也具备大的增长潜力的,参考国际科技巨头。比如,Facebook、谷歌9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互联网广告,而苹果的营收则基本围绕硬件。这几家企业其估值水平也一直远远高于国内互联网企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是仅仅依靠核心业务也能取得不错的增长,且能维持不错的估值水平。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互联互通后,巨头们的业务线可能会充分调整,砍掉效率更低的支线业务,聚焦效率更高的核心业务。

这也会迫使它们真正转向用户服务、产品研发方面的创新,而不是仅仅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来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新老巨头们走向开放,势必会努力提升各自生产效率,进而为用户,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没有真正永恒的垄断,只有不断前进的创新技术浪潮,推升着新的产品/企业出现,突破原有的效率阈值。每一个行业都要去理解这个问题,对号入座,不然枪声响起的时候,才知道被瞄准的是自己。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