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提振消费14条措施之外,还要克服4大难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提振消费14条措施之外,还要克服4大难点

分析师指出,目前制约消费的主要有四大“拦路虎”,分别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滑,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人口老龄化以及疫情对消费习惯的影响。

2021年7月28日,北京王府井大街,暑期旅游旺季人头攒动的游客和消费者。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本周有两件事关“消费”的大事。一是,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降至2.5%,创一年来新低;二是,商务部周四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从汽车、家装、餐饮等领域提出14项措施,希望提振消费。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消费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能力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同比增速为3.9%,远低于疫情前水平。

“消费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更是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但如果消费不振,势必会制约各行各业生产端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所以促消费是极为必要的,且意义深远。”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中心主任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

从商务部的文件可以看出,监管对于促进消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稳定大宗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和优化消费平台。

文件的第一个特点是突出汽车消费。大宗消费方面共有四条措施,其中两条是关于汽车,还有两条分别是餐饮和家庭装修。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政府把提振汽车消费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汽车消费占国内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的比重约1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大宗消费品;其次,汽车消费会拉动石油及制品等相关消费,对全部社会零售品消费的实际影响更大;此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大势所趋,将带动大量增量汽车消费需求。

文件的第二个特点是强调新型消费。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指出,商务部的文件直接围绕新消费的部署就有5条内容,由此可见,新型消费正在成为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重头戏,承载着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扩大内需促消费的核心战略功能。

“年轻人天生的好奇心和对新事物的关注还是会促使他们‘买买买’,随着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这对喜欢追逐潮流的年轻人也更具吸引力,消费潜力还是在孕育中的。”朱克力对界面新闻表示。

文件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取消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的范畴,比如破除制约汽车购买使用障碍,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因地制宜建设夜间消费集聚区、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等。

“过去受到限制的中高端消费,包括服务类消费,未来会在市场准入层面继续放开。针对居民消费的一些限制性措施,比如汽车的限号限购等也会放宽,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更好实现扩大内需。”伍超明表示。

虽然政策端已万事俱备,但提升消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分析师指出,目前制约消费的主要有四大“拦路虎”,分别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滑,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人口老龄化以及疫情对消费习惯的影响。

“钱”是首要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扣除价格因素后,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低于同期经济增速0.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为6.5%。

“加钱”是老百姓的迫切愿望,对此,国务院在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将“优化劳动者就业环境,提升劳动者收入和权益保障水平”相关内容专辟一章,要求合理增加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消费不振的第二个原因是房地产调控。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疫情的冲击使得居民开始对长期收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加重视,这也带来了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亮眼,地产销售面积强势回升也带动了中国内需的稳健恢复。进入下半年,伴随着中国疫情逐步得到全面控制,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开始重启。

“当然,从长期来看,中央政府是希望通过现阶段的地产调控政策开始引导中国住房价格预期回落,从而更好的将储蓄转化为金融和工业资本以支持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他说,但是,在银行信贷投放对地产业的严格控制下,居民贷款增量开始回落,居民购房消费得到明显限制。

楼市萎靡了,与房子相关的消费项目自然也就暗淡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速分别较上半年下降6.1和6.3个百分点至26.8%和23.7%。

第三个原因是人口的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支出的负面影响。程实认为,老龄化将开始显著影响以80及90后为代表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

“当80及90年代人群进入中年阶段后,尽管家庭收入整体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降低。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需要面临偿还青年阶段所累计的负债(比如按揭贷款),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分担家族财务压力,独生子女会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和养老。”他说。

此外,有分析师指出,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观正在趋向于理性。这种消费趋势和习惯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结束,以避免增加更多的债务负担。

比如,百度在2020年“双11”前发布的2020年年轻人消费搜索大数据显示,受疫情等外部环境冲击影响,年轻人消费习惯和趋势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直播购物和储蓄理财的搜索数据分别上升167%、46%,而逛街购物则下降了33%。

付一夫表示,促消费扩内需,归根结底是要着力释放14亿人口的大规模消费潜力,让人们敢于消费、愿意消费,这其中提高收入、稳定就业是重中之重。比如,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继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经营,从而稳住民众就业,有了稳定的工作,才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提振消费14条措施之外,还要克服4大难点

分析师指出,目前制约消费的主要有四大“拦路虎”,分别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滑,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人口老龄化以及疫情对消费习惯的影响。

2021年7月28日,北京王府井大街,暑期旅游旺季人头攒动的游客和消费者。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本周有两件事关“消费”的大事。一是,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降至2.5%,创一年来新低;二是,商务部周四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从汽车、家装、餐饮等领域提出14项措施,希望提振消费。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消费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能力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同比增速为3.9%,远低于疫情前水平。

“消费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更是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但如果消费不振,势必会制约各行各业生产端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所以促消费是极为必要的,且意义深远。”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中心主任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

从商务部的文件可以看出,监管对于促进消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稳定大宗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和优化消费平台。

文件的第一个特点是突出汽车消费。大宗消费方面共有四条措施,其中两条是关于汽车,还有两条分别是餐饮和家庭装修。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政府把提振汽车消费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汽车消费占国内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的比重约1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大宗消费品;其次,汽车消费会拉动石油及制品等相关消费,对全部社会零售品消费的实际影响更大;此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大势所趋,将带动大量增量汽车消费需求。

文件的第二个特点是强调新型消费。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指出,商务部的文件直接围绕新消费的部署就有5条内容,由此可见,新型消费正在成为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重头戏,承载着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扩大内需促消费的核心战略功能。

“年轻人天生的好奇心和对新事物的关注还是会促使他们‘买买买’,随着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这对喜欢追逐潮流的年轻人也更具吸引力,消费潜力还是在孕育中的。”朱克力对界面新闻表示。

文件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取消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的范畴,比如破除制约汽车购买使用障碍,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因地制宜建设夜间消费集聚区、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等。

“过去受到限制的中高端消费,包括服务类消费,未来会在市场准入层面继续放开。针对居民消费的一些限制性措施,比如汽车的限号限购等也会放宽,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更好实现扩大内需。”伍超明表示。

虽然政策端已万事俱备,但提升消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分析师指出,目前制约消费的主要有四大“拦路虎”,分别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滑,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人口老龄化以及疫情对消费习惯的影响。

“钱”是首要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扣除价格因素后,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低于同期经济增速0.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为6.5%。

“加钱”是老百姓的迫切愿望,对此,国务院在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将“优化劳动者就业环境,提升劳动者收入和权益保障水平”相关内容专辟一章,要求合理增加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消费不振的第二个原因是房地产调控。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疫情的冲击使得居民开始对长期收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加重视,这也带来了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亮眼,地产销售面积强势回升也带动了中国内需的稳健恢复。进入下半年,伴随着中国疫情逐步得到全面控制,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开始重启。

“当然,从长期来看,中央政府是希望通过现阶段的地产调控政策开始引导中国住房价格预期回落,从而更好的将储蓄转化为金融和工业资本以支持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他说,但是,在银行信贷投放对地产业的严格控制下,居民贷款增量开始回落,居民购房消费得到明显限制。

楼市萎靡了,与房子相关的消费项目自然也就暗淡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速分别较上半年下降6.1和6.3个百分点至26.8%和23.7%。

第三个原因是人口的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支出的负面影响。程实认为,老龄化将开始显著影响以80及90后为代表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

“当80及90年代人群进入中年阶段后,尽管家庭收入整体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降低。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需要面临偿还青年阶段所累计的负债(比如按揭贷款),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分担家族财务压力,独生子女会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和养老。”他说。

此外,有分析师指出,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观正在趋向于理性。这种消费趋势和习惯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结束,以避免增加更多的债务负担。

比如,百度在2020年“双11”前发布的2020年年轻人消费搜索大数据显示,受疫情等外部环境冲击影响,年轻人消费习惯和趋势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直播购物和储蓄理财的搜索数据分别上升167%、46%,而逛街购物则下降了33%。

付一夫表示,促消费扩内需,归根结底是要着力释放14亿人口的大规模消费潜力,让人们敢于消费、愿意消费,这其中提高收入、稳定就业是重中之重。比如,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继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经营,从而稳住民众就业,有了稳定的工作,才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