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篮球江湖:关于王七、朱八、易九的传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篮球江湖:关于王七、朱八、易九的传说

当筵席散场,回想初见的面容,我们唏嘘感慨,又难说再见。 当英雄落幕,唯有祝福,唯有相忘于江湖。

赵翼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任你呼风唤雨,凭你叱咤风云,当地覆天翻,沧海变桑田,那些清晰的面目逐渐模糊,街谈巷议的时事沦为载于书卷的故事,故事随书页枯黄,终成传说。 新一届中国男篮刚刚结束了在五棵松与澳大利亚球队的奥运热身赛,男篮为时数年的“换血”已完成,里约奥运会中国球迷将第一次经历自08年以来没有王七、朱八的奥运会。关于“789”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你爱他也好,恨他也罢,赞他也好,辱他也罢,“789”作为“后姚明时代”的标配阵容,已然在中国篮球史上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日与众人清茶淡话,漫谈篮球江湖的故事,那场下满一代人青春的烟雨,关于王七、朱八、易九的传说。

球迷的集体记忆

片段一:王仕鹏 2006年日本大阪世锦赛,对手斯洛文尼亚,比赛最后六秒,落后的中国队后场发球,王仕鹏带球直冲前场,三分线前一步迎着防守强行投篮,球进哨响,中国队绝杀了斯洛文尼亚晋级十六强。只能用“疯狂”来形容,记得当时各大媒体循环播放数天。

片段二:朱芳雨 2008年奥运会:首战对阵美国队,迎着科比等球星的防守,三分球三投三中;次站对阵最终的赛会亚军西班牙队,全场比赛命中五记三分球,第二节连续命中三分,西班牙队教练暴跳如雷,被迫叫停。 朱八拥有教科书式的投篮姿势,年少时球场上学他投篮的朋友不在少数

片段三:易建联 2007年11月26日,雄鹿队VS小牛: 初出茅庐的阿联,低位接球对位诺维茨基,转身一步过掉诺天王,暴力劈扣。 这个场景想必不会陌生,可谓易建联的生涯高光时刻之一,当时的你在哪里?是不是也热血沸腾?【爱或不爱,他们就在那里】 后姚明时代,对“7、8、9”的质疑和吐槽从未停止过,阿联被吐槽球风偏软,被网友戏称“莲妹”,王七被称为“神经刀“,而朱八更是因为“偷笑门”被质疑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即便如此,网络上任何一次讨论都阵营鲜明的分为两派 。显然,众人黑的背后是他们三人在当时无可撼动的篮坛地位及强大的偶像效应。 球迷众口难调,角度偏好不同,加之互联网“调侃之风”盛行,这一切就显得无可厚非。毕竟,即便科比也不仅有“黑曼巴”的称号,还有“铁王”。 对于“789”,你爱或不爱,他们就在那里。后姚明时代:王七(最具杀伤力的移动炮台)、朱八(国内最稳定的固定炮台)、易九(男篮领袖)。生涯末年的“789”率领着广东队连续几年与以马布里、莫里斯为支柱的北京男篮浴血厮杀,每每败下阵来却送上了经典大战,他们在外援越来越决定球队走向的CBA联赛中支撑着中国篮球的脸面。【唯天赋论是对球员的不尊重】 常有人把博尔特等牙买加田径运动员的成功归结于“人种”,认为黑色人种在田径等速度、耐力性项目上的优势让他们轻而易举的取得较好成绩,这种推论看似有其道理,实则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甚至暗含种族歧视的意味。体育运动有业余和专业之分,人们容易把他们能触及到的业余体育经验和观点转嫁到专业体育之上,而专业和业余的差别实则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任何运动项目但凡进入专业级别(更不用说世界级),运动能力的每一丝进步都由运动训练与恢复、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各因素共同推动。 仅依靠天赋成就不了伟大的运动员,王七、朱八、易九作为中国篮球标杆性的人物,成就他们的亦不是天赋。

朱芳雨进入俱乐部初期是由中锋改打小前锋,是以身体强壮的扣将之名进入CBA的,投篮在当时并不是他的强项,出道之时谁又会想到日后的朱八会是成长为神射手;

易建联12岁时和朋友报名参加深圳的街头篮球赛,第一轮遭到了淘汰;

王仕鹏最初被招入国家队主要是作为轮换阵容中的突破手来使用。

运动员取得成功最大原因有且仅有一条:努力而科学的训练。

图为“篮盟”独家收藏的nike“炼”纪录片首映式,“789”现场签名的海报。 

恰如三人在NIKE“炼”系列纪录片中的对白:易建联:“很多时候我看东西,看一样很珍贵的东西,或者是感觉上很漂亮很珍贵的东西,我都会去想,这东西该怎么去做出来。”朱芳雨:“没有谁说那个时候就是不练,现在能够打主力,没有。”王仕鹏:“我觉得如果你想成功,没有捷径,没有经过这个苦力关的话,你根本就不可能达到一个高度。”

【英雄落幕,不如相忘于江湖】

刚刚过去的15-16CBA半决赛中广东VS辽宁的比赛,最后时刻,“789”赛季罕见的同时登场,曾经所向披靡的三人组没能顶住辽宁队新生力量的冲击。 时间仿佛回到了11年前,04-05赛季CBA总决赛最后一场,落后16分的广东队依靠以“789”为班底年轻队伍,下起了“三分雨”,以顽强的冲劲逆转比赛,战胜了拥有胡卫东等国手的江苏男篮,“小将朱芳雨”第一次获得总决赛MVP,广东王朝开启。

恰似太极阴阳鱼的形状,一路倒到转转,故事大都回到了原点。

当筵席散场,回想初见的面容,我们唏嘘感慨,又难说再见。 当英雄落幕,唯有祝福,唯有相忘于江湖。

(END)

声明:文章观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篮盟立场;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篮盟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篮球江湖:关于王七、朱八、易九的传说

当筵席散场,回想初见的面容,我们唏嘘感慨,又难说再见。 当英雄落幕,唯有祝福,唯有相忘于江湖。

赵翼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任你呼风唤雨,凭你叱咤风云,当地覆天翻,沧海变桑田,那些清晰的面目逐渐模糊,街谈巷议的时事沦为载于书卷的故事,故事随书页枯黄,终成传说。 新一届中国男篮刚刚结束了在五棵松与澳大利亚球队的奥运热身赛,男篮为时数年的“换血”已完成,里约奥运会中国球迷将第一次经历自08年以来没有王七、朱八的奥运会。关于“789”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你爱他也好,恨他也罢,赞他也好,辱他也罢,“789”作为“后姚明时代”的标配阵容,已然在中国篮球史上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日与众人清茶淡话,漫谈篮球江湖的故事,那场下满一代人青春的烟雨,关于王七、朱八、易九的传说。

球迷的集体记忆

片段一:王仕鹏 2006年日本大阪世锦赛,对手斯洛文尼亚,比赛最后六秒,落后的中国队后场发球,王仕鹏带球直冲前场,三分线前一步迎着防守强行投篮,球进哨响,中国队绝杀了斯洛文尼亚晋级十六强。只能用“疯狂”来形容,记得当时各大媒体循环播放数天。

片段二:朱芳雨 2008年奥运会:首战对阵美国队,迎着科比等球星的防守,三分球三投三中;次站对阵最终的赛会亚军西班牙队,全场比赛命中五记三分球,第二节连续命中三分,西班牙队教练暴跳如雷,被迫叫停。 朱八拥有教科书式的投篮姿势,年少时球场上学他投篮的朋友不在少数

片段三:易建联 2007年11月26日,雄鹿队VS小牛: 初出茅庐的阿联,低位接球对位诺维茨基,转身一步过掉诺天王,暴力劈扣。 这个场景想必不会陌生,可谓易建联的生涯高光时刻之一,当时的你在哪里?是不是也热血沸腾?【爱或不爱,他们就在那里】 后姚明时代,对“7、8、9”的质疑和吐槽从未停止过,阿联被吐槽球风偏软,被网友戏称“莲妹”,王七被称为“神经刀“,而朱八更是因为“偷笑门”被质疑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即便如此,网络上任何一次讨论都阵营鲜明的分为两派 。显然,众人黑的背后是他们三人在当时无可撼动的篮坛地位及强大的偶像效应。 球迷众口难调,角度偏好不同,加之互联网“调侃之风”盛行,这一切就显得无可厚非。毕竟,即便科比也不仅有“黑曼巴”的称号,还有“铁王”。 对于“789”,你爱或不爱,他们就在那里。后姚明时代:王七(最具杀伤力的移动炮台)、朱八(国内最稳定的固定炮台)、易九(男篮领袖)。生涯末年的“789”率领着广东队连续几年与以马布里、莫里斯为支柱的北京男篮浴血厮杀,每每败下阵来却送上了经典大战,他们在外援越来越决定球队走向的CBA联赛中支撑着中国篮球的脸面。【唯天赋论是对球员的不尊重】 常有人把博尔特等牙买加田径运动员的成功归结于“人种”,认为黑色人种在田径等速度、耐力性项目上的优势让他们轻而易举的取得较好成绩,这种推论看似有其道理,实则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甚至暗含种族歧视的意味。体育运动有业余和专业之分,人们容易把他们能触及到的业余体育经验和观点转嫁到专业体育之上,而专业和业余的差别实则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任何运动项目但凡进入专业级别(更不用说世界级),运动能力的每一丝进步都由运动训练与恢复、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各因素共同推动。 仅依靠天赋成就不了伟大的运动员,王七、朱八、易九作为中国篮球标杆性的人物,成就他们的亦不是天赋。

朱芳雨进入俱乐部初期是由中锋改打小前锋,是以身体强壮的扣将之名进入CBA的,投篮在当时并不是他的强项,出道之时谁又会想到日后的朱八会是成长为神射手;

易建联12岁时和朋友报名参加深圳的街头篮球赛,第一轮遭到了淘汰;

王仕鹏最初被招入国家队主要是作为轮换阵容中的突破手来使用。

运动员取得成功最大原因有且仅有一条:努力而科学的训练。

图为“篮盟”独家收藏的nike“炼”纪录片首映式,“789”现场签名的海报。 

恰如三人在NIKE“炼”系列纪录片中的对白:易建联:“很多时候我看东西,看一样很珍贵的东西,或者是感觉上很漂亮很珍贵的东西,我都会去想,这东西该怎么去做出来。”朱芳雨:“没有谁说那个时候就是不练,现在能够打主力,没有。”王仕鹏:“我觉得如果你想成功,没有捷径,没有经过这个苦力关的话,你根本就不可能达到一个高度。”

【英雄落幕,不如相忘于江湖】

刚刚过去的15-16CBA半决赛中广东VS辽宁的比赛,最后时刻,“789”赛季罕见的同时登场,曾经所向披靡的三人组没能顶住辽宁队新生力量的冲击。 时间仿佛回到了11年前,04-05赛季CBA总决赛最后一场,落后16分的广东队依靠以“789”为班底年轻队伍,下起了“三分雨”,以顽强的冲劲逆转比赛,战胜了拥有胡卫东等国手的江苏男篮,“小将朱芳雨”第一次获得总决赛MVP,广东王朝开启。

恰似太极阴阳鱼的形状,一路倒到转转,故事大都回到了原点。

当筵席散场,回想初见的面容,我们唏嘘感慨,又难说再见。 当英雄落幕,唯有祝福,唯有相忘于江湖。

(END)

声明:文章观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篮盟立场;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篮盟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