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诈骗基地深度揭秘(X):当教练的台湾,诈骗产业年入百亿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诈骗基地深度揭秘(X):当教练的台湾,诈骗产业年入百亿元

比较之下,湾骗们的演技该算是一线红星,或者“表演艺术家”。

温馨提示:

1.本文涉及内容较为专业,可能需要深入思考,不适宜轻松阅读。

2.文章信息量较大,阅读全文约需20分钟以上,请选择合适的时间。

[零]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 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其地理位置扼守西太平洋要冲,是中国与亚太地区海上航道的重要枢纽,同时具有极其重要战略的意义。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陆地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地形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五大地形,超过一半的面积是东部的山区地形,可耕地占24%。台湾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有268座,最高点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玉山主峰。

因为处于大陆板块交界处断层带,这里极易发生地震。100年间我国发生的5级及以上地震就有36%发生在台湾。但壮丽的海洋、高耸的山岳、多样的自然生态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海岛。

“台湾”一名,源于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并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各机关、官方文书中均采用“民国纪年”,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日常生活中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并行使用。

全岛人口约235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 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其中有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

因此,其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 原住民族的南岛文化为辅,近现代又融合日本和欧美文化,呈现多元风貌。现代标准汉语和繁体中文是台湾地区法律公文、学校教学、主要媒体通用的语言文字。

台湾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让台湾和大陆的小朋友同时抄写“忧郁的台湾乌龟”100遍。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台湾的小朋友抄了十几遍后就不耐烦了,而大陆的小朋友全部都能坚持抄完。

科学家由此断定,几十年的文化差异,导致大陆小朋友失去了权利意识……

台湾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认定为“发达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台湾GDP9770.88亿美元,为世界第20大经济体,人均GDP40581美元,居世界第17名。 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五。 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为0.882,居世界第21名,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自1960年代起,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台湾经济奇迹,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第一地区,其次为美国和日本。

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全球领先。高新技术产业已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35%降至2%。为降低生产成本,台湾许多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台湾人民所经历的战乱与困苦、屈辱与悲壮,实在是罄竹难书。在此就不详细叙说了……

[二]

十个湾湾九个骗,还有一个当教练

十万湾湾九万骗,还有一万在训练

蓝绿名嘴当教练,总部设在立法院

肯亚印尼菲律宾,处处都有连锁店

狂发短信打电话,誓把大陆搜刮遍

如果被抓不要怕,遣回台湾继续骗

礼仪廉耻全不见,台湾经验真惊艳

根据比较可考的说法,台湾的骗子(以下简称“湾骗”)其实也不算是自学成才,而是从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囚徒骗局”和后期的“尼日利亚骗局”中得到的灵感。但是,湾骗们将聪明才智在诈骗领域发挥到了极致,从跳出海岛到冲出国门,从布局亚洲到走向世界,终于成长为年收入上百亿元,全球痛恨的“国际集团”。

早在1980年代左右,台湾即有所谓的诈骗组织的雏形出现。那时的湾骗做案工具简单,做案技巧拙劣。由于当时台湾人民并没有很强的防范意识,所以诈骗分子还是很容易得手。

开始时,大部分是由所谓的“金光党”,还有部分的老千为骨干,然后招揽一些可靠的亲戚朋友共同行骗。

所谓“金光党”,原是指将假黄金故意丢路上,诱骗路人拾获,然后上前假意分赃的骗徒群,后来逐渐引申为骗子群体的代名词。“金光党”便是台湾诈骗集团的前身,也被台湾人称为Local骗术。想不到的是,这种骗术至今依然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俗称“丢包诈骗”。

如果说这种骗术还属小打小闹,那么,台湾出现的较为成熟的有组织诈骗,应该从1990年代的“刮刮乐”开始的。他们通常会选择最便捷的渠道接触到受害人。因为那时的通讯工具还是以家用座机电话为主,所以早期的大部分骗术,都是以登报卖六合彩明牌或寄发刮刮乐奖券的广告方式,诱使被害人主动打电话联络,再进行诈骗。

是不是感觉这种诈骗手法很LOW呢?现在听起来确实是,但这种手法直到2005年左右才传到福建的安溪,“非常6+1”、“快乐大本营”、“超女快男”、“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的手法,与十几年前的“刮刮乐”如出一辙。所以,台湾骗子很引以自豪的是,你们大陆人,什么都比我们落后,就连诈骗手法也是一样。

不得不承认,湾骗确实牛B,虽然没念过几天书,但是都是脑袋灵光,洞悉人性,社会经历丰富,口才了得,学习能力强,个性坚毅,阴险狡诈,疑神疑鬼的性格,这些特质至今仍未改变。

正值台湾经济的蓬勃发展期,骗得金额也相当高。而且银行的金融管制也不像现在那么严格。骗子们不用证件,就可以随意提现数百万现金。

日进斗金,对当时的诈骗集团来说稀松平常啊!

曾经的老湾骗是这样描述当时情形的:“我们每个星期分一次钱,分钱的时候是用水果箱来装钱。不是一箱钱大家分,而是每一个人能分到的钱,是用箱子来计算的。”

当时诈骗行业的成功率可见一斑!为了减少竞争,他们作风低调,组织严密,从不轻易让外人加入,也不会把自己会的技巧教给别人,就算是同一个组织,但分工不同的“兄弟”,也一样不会交流。由于这种“闭关锁国”政策,让同组织的人即使想学,也没办法学。厢型货车,常作为流动式的办公场所,有的是隐匿在一般公寓民居中,极少在商业写字楼的。

湾骗们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只要有“鱼”上钩,必须立刻开工。所以通常24小时随时待命,工作压力是相当相当大的。

于是,他们设计了作“三休一”的作息制度,每行骗三个月休息一个月。这样不仅可以舒缓工作压力,还能延缓案件的增长趋势,同时又能在休息期筹备开设分公司。

诈骗组织的首脑们在经过多年的操盘后,人累了,钱也赚够了,就把棒子交给一个或几个“有前途,有慧根,并且忠诚”的接班人。但自己会持有该组织一定比例的股份,以后就在幕后安心养老分红。

就这样,逐渐的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集团建立起来了,受害人数直线上升。2000年,毫无执政经验的民进党上台以后,对台湾社会治理束手无策,致使电信诈骗达至疯狂状态。台湾骗子发明的诈骗“专利”,从“刮刮乐”到“公检法”,首先祸害的一定是同在岛上、同宗同源的善良淳朴的湾湾们。

一段时间内,“中奖”这个词语,竟在台湾销声匿迹。因为全台湾的百姓都被骗怕了,正规真实的“中奖”活动,都已没有人再相信。台湾遭遇到史上最严重的诚信危机……

根据台湾警方的统计,从1996年到2008年,发生在台湾的诈骗案件从2800起上升到41000起,12年间上升了近14倍。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85.9亿元新台币。

2004年,电信诈骗在岛内引发天怒人怨后,台湾当局被迫下定决心进行整治。这一年被定为“反诈骗行动年”,一系列的打防举措强势出台。反诈骗专线“165”应运而生。

两三年间,在本土行骗的危险性越来越高。台湾岛内的诈骗案件应声而落。湾骗们开始考虑到是否要到祖国大陆去发展?

刚开始,这一步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感到纠结和犹豫的。因为对大陆环境的陌生,当地的黑社会组织怎样?地方政府的法律政策如何?等各种疑问一直萦绕在心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两相权宜之下,依然勇敢的迈了过去。当年校长没有做到的,湾骗们做到了……

[三]

两岸血脉相连、语言相通。湾骗们来大陆“发展”可谓是“水到渠成”。早期湾骗“祖师爷”,带着领先大陆同行数十年的诈骗经验和技术来了。他们一边在大陆沿海城市架设机房,继续对台湾实施诈骗。一边又为了伺机攻占大陆“市场”在当地大量招收“学徒”进行培训。

包括农村无业青年、中年家庭主妇、高级知识份子、刑满释放人员等等。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学历、不限职业,凡是,有嘴巴会说话,有手能打电话的人通通欢迎。由于道德信仰的缺陷,钱成了唯一的追求,各种曾经的正人君子、三教九流、蝇营狗苟都被融入了这口“大黑锅”。

2004年起,中国政府陆续授权20余个省市区,为在大陆的台湾居民补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因此,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帮扶下,各湾骗团伙纷纷披着“台商”的马甲不断潜入了进来。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台湾经济备受重创,当年GDP萎缩2.14%。而海峡对面的大陆经济却依然坚挺,GDP增速高达9%。“经济危机”挽救了台湾的百姓……

一边是“人精钱少”;另一边是“人傻钱多”。在该领域浸淫多年的湾骗们毫不犹豫的,以雨后春笋般的发展速度,开拓了这片广袤的“净土”。开始肆无忌惮的祸害大陆同胞。

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年代,这些人对于当地政府确实也做出了一定贡献。赚到钱的部分人在夜总会挥金如土,过著酒池肉林、夜夜笙歌的日子;另一部分人就在当地买车买房,或者投资正经生意企图漂白……

(仅为示意,图文无关)

但是,让大陆警方“苦恼”的事出现了。在台湾的诈骗案件从2006年开始,逐年下降的同时,大陆的诈骗案件却迅速攀升。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到2015年,大陆的诈骗案件从每年10万宗上升至近60万宗。全国14亿人中,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的几乎没有。无数的大陆百姓被骗得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

来自台湾方面的资料表明,现台湾有近10万人以从事电信诈骗犯罪为生,而台湾总人口是2348万人。也就是说,每235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个诈骗犯!

这个比例在全世界都世界都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台湾被称为“诈骗之岛”应该是实至名归了。

[四]

以单个案件的诈骗案值计,湾骗冒充公检法的骗局已经连续多年荣获“诈骗之王”称号,且屡创新高。对此,号称“诈骗之后”的广西宾阳Q仔表示不服。

2015年12月11日,宾阳Q仔冒充深圳某国企老总,给公司财务总监下达指令转款3505万,刷新了国内单个诈骗案值的最高记录。

但仅仅20天后,湾骗就打破这一记录,重新夺回王座。

2015年12月31日,贵阳某国企老板的1.27亿资金被骗个精光,创下了电信诈骗的新的历史记录。

以下图表就很能说明湾湾们作为诈骗之王的本事:发生在大陆的总体骗案中,湾湾们主谋的案件只有20%左右,但诈骗的金额却达到50%,而单个骗案案值1000万以上的案件几乎都是湾湾所为。

 

[五]

与本系列文章中其他几个重灾区“灾民”的演技相比,湾骗们的演技该算是一线红星,或者“表演艺术家”。

这是央视公布的“台湾骗子”的诈骗录音,自己感受下。

演员也有专业分工的。大致分为三种角色:

一线:“接线员”,负责与受害人初步接洽。(大陆人)

二线:“侦查员”,负责加深受害人的信任度。(台湾人)

三线:“检查官”,负责指导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台湾人)

这条流水线的分工极其明确,并严格禁止私自沟通,有兴趣可以观看我们的历史文章:

《今日头条非TA莫属 | 起底跨境电信诈骗》

[六]

提到台湾人,不得不提历代迁徙而来的,占全台湾四分之三人口的闽南人。众所周知,闽南人所具有的极强的适应能力、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他们性格刚强、拼搏创业,精诚团结、注重乡情。由于政治原因,身处台湾的闽商,又在近百年的传承中,吸收了日本、欧美的文化中的精华,不断进化为现在的台商。

湾骗的蓬勃发展,与台企的经商之道不无关联。

有位网友在“知乎”上是这样对比的:

台企比较实事求是,陆企比较浑水摸鱼

台企比较遵规守纪,陆企比较不守规矩

台企比较精打细算,陆企比较浪费资源

台企品质要求严,制度要求严。得到了欧美大咖(比如:苹果)的认可,也得到了大陆普工的诟病。

其实,湾骗与台商的共同点有三个,那就是:流程、管理、资源。湾骗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进化。

一、流程

完善化的规章、精细化的剧本、标准化的操作。以保证每一个骗局的全程,都在全封闭、高质量的环境下运行。免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不留任何一丝漏洞,这样的“产品”才能保证如一的品质。

(这是某案中缴获的台版原始剧本)

二、管理

人员分工极其明确,严格规范每一个岗位的行为动作,包括老板在内,都不可越雷池半步。为了达到超强的执行力,而绝不会任用不合格的员工,更不会存在裙带关系干涉管理。名副其实的是把员工当做机器上的齿轮,“坏掉”的不用修理,直接换新。

本号历史文章中有详细分工解读:

《看了骗子公司的《招聘启事》,哥TM给跪了!》

三、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湾骗们会利用一切可以获取的资源(漏洞),将效率提高,达到利润最大化。从公民个人身份信息、通讯链(改号电话)、资金链(银行卡四件套)等各种黑色产业,都是在湾骗们的强烈的需求下,而不断完善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VOIP的改号电话,简直是为湾骗们量身定制,他们深知国内电信行业的不规范,改成“公检法”的电话,在获取受害人信任的同时,也时刻消耗着政府的公信力。因为每一个“公检法”的受害人,今生今世都绝不会再相信政府的电话了……

另外,为了逃避侦查,需要不停的更换机房、落脚点。湾骗们从本岛、大陆、东南亚、非洲……不断转战全球。也是充分利用了其护照优势(可在140多个国家或地区免签证或者落地签证入境)。

[七]

面对诈骗犯罪的主体(骗子)、客体(受害人)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貌似解决诈骗问题的方法就是:打击和防范。而跨境电信诈骗案件,犯罪的低成本与打击的高成本,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于是,防范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了。我们一边看到了警方不断发布打掉团伙的新闻,另一边看到了警方铺天盖地的反诈骗宣传,确实对发案率的降低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小编认为,防范绝不是教老百姓不要相信那么简单。而是应该从“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多个层面同时进行。毕竟,老百姓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面对每天都在变化的骗术,真的难以铭记于心。

这个本应该建立在上层的“大防火墙”,怎么可能用逐个安装在百姓身上的“小防火墙”来代替呢?

看看2004年台湾当局被迫做出的举措吧!

行政院成立跨部会平台,向电信诈骗犯罪宣战;

台湾最高法院检察署成立查缉电话电信诈骗恐吓督导小组;

法务部提议研修《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

台湾警政署成立了“165反诈骗咨询专线”;

从严把关电话卡申办,杜绝非实名制;

实行金融账户警示冻结机制;

规定取款机每次转账金额不得超过3万元;

成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责机关。

电信诈骗,不同于其他犯罪,由公安一家来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无法根除。今年初,由公安部牵头的联席会议召开,诸多令人鼓舞的新举措出台:

《郭部长究竟讲了什么?【基层办案民警必读】》

 

[八]

2009年4月26日,签署了《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罪犯及司法互助协议》确认了未来两岸共同打击罪犯及司法互助的合作范围、人员遣返方式以及请求的程序;同时构建双方主管部门间的交流与联系机制。

针对严峻的涉台电信诈骗犯罪形势,中国大陆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持续组织开展打击行动,联手台湾警方开展警务执法合作。2011年以来,两岸警方联手赴印尼、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先后组织多次跨国跨两岸同步抓捕行动,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7700余名,其中台湾犯罪嫌疑人4600余名。

虽然,台湾的刑罚对于诈骗犯罪的量刑过轻,而导致的湾骗们有恃无恐的心态。但是,与大陆公安一样,台湾警方对湾骗们的打击从未停止过。据统计,台湾从2004年至2015年,抓获的诈骗分子就有近20万人。

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这66年来第一次的“世纪之握”,开创了两岸关系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2016年5月20日,小马哥卸任。

台湾,你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神秘X区】系列精彩回顾: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一“猜不透的电白”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二“玩机票的儋州”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三“爱网聊的宾阳”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四“搞艺术的双峰”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五“扮黑帮的丰宁”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六“退货款的新罗”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七“求精子的余干”

郑重提示

【神秘X区】番外篇,下周将继续为您奉上精彩的内容。

(声明:1.本系列文章所提地区,来源于公安部公布的诈骗重灾区名单。2.文章仅陈述事实情况,绝无地域攻击。个别地区简称仅为代指少数犯罪嫌疑人,与绝大多数守法百姓无关。3.文中图片与视频均来自互联网,仅用于公益传播,非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诈骗基地深度揭秘(X):当教练的台湾,诈骗产业年入百亿元

比较之下,湾骗们的演技该算是一线红星,或者“表演艺术家”。

温馨提示:

1.本文涉及内容较为专业,可能需要深入思考,不适宜轻松阅读。

2.文章信息量较大,阅读全文约需20分钟以上,请选择合适的时间。

[零]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 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其地理位置扼守西太平洋要冲,是中国与亚太地区海上航道的重要枢纽,同时具有极其重要战略的意义。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陆地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地形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五大地形,超过一半的面积是东部的山区地形,可耕地占24%。台湾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有268座,最高点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玉山主峰。

因为处于大陆板块交界处断层带,这里极易发生地震。100年间我国发生的5级及以上地震就有36%发生在台湾。但壮丽的海洋、高耸的山岳、多样的自然生态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海岛。

“台湾”一名,源于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并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各机关、官方文书中均采用“民国纪年”,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日常生活中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并行使用。

全岛人口约235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 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其中有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

因此,其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 原住民族的南岛文化为辅,近现代又融合日本和欧美文化,呈现多元风貌。现代标准汉语和繁体中文是台湾地区法律公文、学校教学、主要媒体通用的语言文字。

台湾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让台湾和大陆的小朋友同时抄写“忧郁的台湾乌龟”100遍。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台湾的小朋友抄了十几遍后就不耐烦了,而大陆的小朋友全部都能坚持抄完。

科学家由此断定,几十年的文化差异,导致大陆小朋友失去了权利意识……

台湾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认定为“发达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台湾GDP9770.88亿美元,为世界第20大经济体,人均GDP40581美元,居世界第17名。 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五。 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为0.882,居世界第21名,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自1960年代起,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台湾经济奇迹,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国际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第一地区,其次为美国和日本。

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全球领先。高新技术产业已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35%降至2%。为降低生产成本,台湾许多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台湾人民所经历的战乱与困苦、屈辱与悲壮,实在是罄竹难书。在此就不详细叙说了……

[二]

十个湾湾九个骗,还有一个当教练

十万湾湾九万骗,还有一万在训练

蓝绿名嘴当教练,总部设在立法院

肯亚印尼菲律宾,处处都有连锁店

狂发短信打电话,誓把大陆搜刮遍

如果被抓不要怕,遣回台湾继续骗

礼仪廉耻全不见,台湾经验真惊艳

根据比较可考的说法,台湾的骗子(以下简称“湾骗”)其实也不算是自学成才,而是从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囚徒骗局”和后期的“尼日利亚骗局”中得到的灵感。但是,湾骗们将聪明才智在诈骗领域发挥到了极致,从跳出海岛到冲出国门,从布局亚洲到走向世界,终于成长为年收入上百亿元,全球痛恨的“国际集团”。

早在1980年代左右,台湾即有所谓的诈骗组织的雏形出现。那时的湾骗做案工具简单,做案技巧拙劣。由于当时台湾人民并没有很强的防范意识,所以诈骗分子还是很容易得手。

开始时,大部分是由所谓的“金光党”,还有部分的老千为骨干,然后招揽一些可靠的亲戚朋友共同行骗。

所谓“金光党”,原是指将假黄金故意丢路上,诱骗路人拾获,然后上前假意分赃的骗徒群,后来逐渐引申为骗子群体的代名词。“金光党”便是台湾诈骗集团的前身,也被台湾人称为Local骗术。想不到的是,这种骗术至今依然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俗称“丢包诈骗”。

如果说这种骗术还属小打小闹,那么,台湾出现的较为成熟的有组织诈骗,应该从1990年代的“刮刮乐”开始的。他们通常会选择最便捷的渠道接触到受害人。因为那时的通讯工具还是以家用座机电话为主,所以早期的大部分骗术,都是以登报卖六合彩明牌或寄发刮刮乐奖券的广告方式,诱使被害人主动打电话联络,再进行诈骗。

是不是感觉这种诈骗手法很LOW呢?现在听起来确实是,但这种手法直到2005年左右才传到福建的安溪,“非常6+1”、“快乐大本营”、“超女快男”、“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的手法,与十几年前的“刮刮乐”如出一辙。所以,台湾骗子很引以自豪的是,你们大陆人,什么都比我们落后,就连诈骗手法也是一样。

不得不承认,湾骗确实牛B,虽然没念过几天书,但是都是脑袋灵光,洞悉人性,社会经历丰富,口才了得,学习能力强,个性坚毅,阴险狡诈,疑神疑鬼的性格,这些特质至今仍未改变。

正值台湾经济的蓬勃发展期,骗得金额也相当高。而且银行的金融管制也不像现在那么严格。骗子们不用证件,就可以随意提现数百万现金。

日进斗金,对当时的诈骗集团来说稀松平常啊!

曾经的老湾骗是这样描述当时情形的:“我们每个星期分一次钱,分钱的时候是用水果箱来装钱。不是一箱钱大家分,而是每一个人能分到的钱,是用箱子来计算的。”

当时诈骗行业的成功率可见一斑!为了减少竞争,他们作风低调,组织严密,从不轻易让外人加入,也不会把自己会的技巧教给别人,就算是同一个组织,但分工不同的“兄弟”,也一样不会交流。由于这种“闭关锁国”政策,让同组织的人即使想学,也没办法学。厢型货车,常作为流动式的办公场所,有的是隐匿在一般公寓民居中,极少在商业写字楼的。

湾骗们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只要有“鱼”上钩,必须立刻开工。所以通常24小时随时待命,工作压力是相当相当大的。

于是,他们设计了作“三休一”的作息制度,每行骗三个月休息一个月。这样不仅可以舒缓工作压力,还能延缓案件的增长趋势,同时又能在休息期筹备开设分公司。

诈骗组织的首脑们在经过多年的操盘后,人累了,钱也赚够了,就把棒子交给一个或几个“有前途,有慧根,并且忠诚”的接班人。但自己会持有该组织一定比例的股份,以后就在幕后安心养老分红。

就这样,逐渐的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集团建立起来了,受害人数直线上升。2000年,毫无执政经验的民进党上台以后,对台湾社会治理束手无策,致使电信诈骗达至疯狂状态。台湾骗子发明的诈骗“专利”,从“刮刮乐”到“公检法”,首先祸害的一定是同在岛上、同宗同源的善良淳朴的湾湾们。

一段时间内,“中奖”这个词语,竟在台湾销声匿迹。因为全台湾的百姓都被骗怕了,正规真实的“中奖”活动,都已没有人再相信。台湾遭遇到史上最严重的诚信危机……

根据台湾警方的统计,从1996年到2008年,发生在台湾的诈骗案件从2800起上升到41000起,12年间上升了近14倍。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85.9亿元新台币。

2004年,电信诈骗在岛内引发天怒人怨后,台湾当局被迫下定决心进行整治。这一年被定为“反诈骗行动年”,一系列的打防举措强势出台。反诈骗专线“165”应运而生。

两三年间,在本土行骗的危险性越来越高。台湾岛内的诈骗案件应声而落。湾骗们开始考虑到是否要到祖国大陆去发展?

刚开始,这一步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感到纠结和犹豫的。因为对大陆环境的陌生,当地的黑社会组织怎样?地方政府的法律政策如何?等各种疑问一直萦绕在心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两相权宜之下,依然勇敢的迈了过去。当年校长没有做到的,湾骗们做到了……

[三]

两岸血脉相连、语言相通。湾骗们来大陆“发展”可谓是“水到渠成”。早期湾骗“祖师爷”,带着领先大陆同行数十年的诈骗经验和技术来了。他们一边在大陆沿海城市架设机房,继续对台湾实施诈骗。一边又为了伺机攻占大陆“市场”在当地大量招收“学徒”进行培训。

包括农村无业青年、中年家庭主妇、高级知识份子、刑满释放人员等等。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学历、不限职业,凡是,有嘴巴会说话,有手能打电话的人通通欢迎。由于道德信仰的缺陷,钱成了唯一的追求,各种曾经的正人君子、三教九流、蝇营狗苟都被融入了这口“大黑锅”。

2004年起,中国政府陆续授权20余个省市区,为在大陆的台湾居民补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因此,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帮扶下,各湾骗团伙纷纷披着“台商”的马甲不断潜入了进来。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台湾经济备受重创,当年GDP萎缩2.14%。而海峡对面的大陆经济却依然坚挺,GDP增速高达9%。“经济危机”挽救了台湾的百姓……

一边是“人精钱少”;另一边是“人傻钱多”。在该领域浸淫多年的湾骗们毫不犹豫的,以雨后春笋般的发展速度,开拓了这片广袤的“净土”。开始肆无忌惮的祸害大陆同胞。

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年代,这些人对于当地政府确实也做出了一定贡献。赚到钱的部分人在夜总会挥金如土,过著酒池肉林、夜夜笙歌的日子;另一部分人就在当地买车买房,或者投资正经生意企图漂白……

(仅为示意,图文无关)

但是,让大陆警方“苦恼”的事出现了。在台湾的诈骗案件从2006年开始,逐年下降的同时,大陆的诈骗案件却迅速攀升。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到2015年,大陆的诈骗案件从每年10万宗上升至近60万宗。全国14亿人中,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的几乎没有。无数的大陆百姓被骗得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

来自台湾方面的资料表明,现台湾有近10万人以从事电信诈骗犯罪为生,而台湾总人口是2348万人。也就是说,每235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个诈骗犯!

这个比例在全世界都世界都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台湾被称为“诈骗之岛”应该是实至名归了。

[四]

以单个案件的诈骗案值计,湾骗冒充公检法的骗局已经连续多年荣获“诈骗之王”称号,且屡创新高。对此,号称“诈骗之后”的广西宾阳Q仔表示不服。

2015年12月11日,宾阳Q仔冒充深圳某国企老总,给公司财务总监下达指令转款3505万,刷新了国内单个诈骗案值的最高记录。

但仅仅20天后,湾骗就打破这一记录,重新夺回王座。

2015年12月31日,贵阳某国企老板的1.27亿资金被骗个精光,创下了电信诈骗的新的历史记录。

以下图表就很能说明湾湾们作为诈骗之王的本事:发生在大陆的总体骗案中,湾湾们主谋的案件只有20%左右,但诈骗的金额却达到50%,而单个骗案案值1000万以上的案件几乎都是湾湾所为。

 

[五]

与本系列文章中其他几个重灾区“灾民”的演技相比,湾骗们的演技该算是一线红星,或者“表演艺术家”。

这是央视公布的“台湾骗子”的诈骗录音,自己感受下。

演员也有专业分工的。大致分为三种角色:

一线:“接线员”,负责与受害人初步接洽。(大陆人)

二线:“侦查员”,负责加深受害人的信任度。(台湾人)

三线:“检查官”,负责指导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台湾人)

这条流水线的分工极其明确,并严格禁止私自沟通,有兴趣可以观看我们的历史文章:

《今日头条非TA莫属 | 起底跨境电信诈骗》

[六]

提到台湾人,不得不提历代迁徙而来的,占全台湾四分之三人口的闽南人。众所周知,闽南人所具有的极强的适应能力、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他们性格刚强、拼搏创业,精诚团结、注重乡情。由于政治原因,身处台湾的闽商,又在近百年的传承中,吸收了日本、欧美的文化中的精华,不断进化为现在的台商。

湾骗的蓬勃发展,与台企的经商之道不无关联。

有位网友在“知乎”上是这样对比的:

台企比较实事求是,陆企比较浑水摸鱼

台企比较遵规守纪,陆企比较不守规矩

台企比较精打细算,陆企比较浪费资源

台企品质要求严,制度要求严。得到了欧美大咖(比如:苹果)的认可,也得到了大陆普工的诟病。

其实,湾骗与台商的共同点有三个,那就是:流程、管理、资源。湾骗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进化。

一、流程

完善化的规章、精细化的剧本、标准化的操作。以保证每一个骗局的全程,都在全封闭、高质量的环境下运行。免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不留任何一丝漏洞,这样的“产品”才能保证如一的品质。

(这是某案中缴获的台版原始剧本)

二、管理

人员分工极其明确,严格规范每一个岗位的行为动作,包括老板在内,都不可越雷池半步。为了达到超强的执行力,而绝不会任用不合格的员工,更不会存在裙带关系干涉管理。名副其实的是把员工当做机器上的齿轮,“坏掉”的不用修理,直接换新。

本号历史文章中有详细分工解读:

《看了骗子公司的《招聘启事》,哥TM给跪了!》

三、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湾骗们会利用一切可以获取的资源(漏洞),将效率提高,达到利润最大化。从公民个人身份信息、通讯链(改号电话)、资金链(银行卡四件套)等各种黑色产业,都是在湾骗们的强烈的需求下,而不断完善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VOIP的改号电话,简直是为湾骗们量身定制,他们深知国内电信行业的不规范,改成“公检法”的电话,在获取受害人信任的同时,也时刻消耗着政府的公信力。因为每一个“公检法”的受害人,今生今世都绝不会再相信政府的电话了……

另外,为了逃避侦查,需要不停的更换机房、落脚点。湾骗们从本岛、大陆、东南亚、非洲……不断转战全球。也是充分利用了其护照优势(可在140多个国家或地区免签证或者落地签证入境)。

[七]

面对诈骗犯罪的主体(骗子)、客体(受害人)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貌似解决诈骗问题的方法就是:打击和防范。而跨境电信诈骗案件,犯罪的低成本与打击的高成本,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于是,防范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了。我们一边看到了警方不断发布打掉团伙的新闻,另一边看到了警方铺天盖地的反诈骗宣传,确实对发案率的降低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小编认为,防范绝不是教老百姓不要相信那么简单。而是应该从“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多个层面同时进行。毕竟,老百姓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面对每天都在变化的骗术,真的难以铭记于心。

这个本应该建立在上层的“大防火墙”,怎么可能用逐个安装在百姓身上的“小防火墙”来代替呢?

看看2004年台湾当局被迫做出的举措吧!

行政院成立跨部会平台,向电信诈骗犯罪宣战;

台湾最高法院检察署成立查缉电话电信诈骗恐吓督导小组;

法务部提议研修《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

台湾警政署成立了“165反诈骗咨询专线”;

从严把关电话卡申办,杜绝非实名制;

实行金融账户警示冻结机制;

规定取款机每次转账金额不得超过3万元;

成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责机关。

电信诈骗,不同于其他犯罪,由公安一家来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无法根除。今年初,由公安部牵头的联席会议召开,诸多令人鼓舞的新举措出台:

《郭部长究竟讲了什么?【基层办案民警必读】》

 

[八]

2009年4月26日,签署了《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罪犯及司法互助协议》确认了未来两岸共同打击罪犯及司法互助的合作范围、人员遣返方式以及请求的程序;同时构建双方主管部门间的交流与联系机制。

针对严峻的涉台电信诈骗犯罪形势,中国大陆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持续组织开展打击行动,联手台湾警方开展警务执法合作。2011年以来,两岸警方联手赴印尼、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先后组织多次跨国跨两岸同步抓捕行动,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7700余名,其中台湾犯罪嫌疑人4600余名。

虽然,台湾的刑罚对于诈骗犯罪的量刑过轻,而导致的湾骗们有恃无恐的心态。但是,与大陆公安一样,台湾警方对湾骗们的打击从未停止过。据统计,台湾从2004年至2015年,抓获的诈骗分子就有近20万人。

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这66年来第一次的“世纪之握”,开创了两岸关系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2016年5月20日,小马哥卸任。

台湾,你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神秘X区】系列精彩回顾: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一“猜不透的电白”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二“玩机票的儋州”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三“爱网聊的宾阳”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四“搞艺术的双峰”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五“扮黑帮的丰宁”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六“退货款的新罗”

深度揭秘诈骗基地之七“求精子的余干”

郑重提示

【神秘X区】番外篇,下周将继续为您奉上精彩的内容。

(声明:1.本系列文章所提地区,来源于公安部公布的诈骗重灾区名单。2.文章仅陈述事实情况,绝无地域攻击。个别地区简称仅为代指少数犯罪嫌疑人,与绝大多数守法百姓无关。3.文中图片与视频均来自互联网,仅用于公益传播,非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