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南北两起疫情再引“超长潜伏期”争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南北两起疫情再引“超长潜伏期”争议

9月份来,我国福建和黑龙江两省接连出现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截至目前,两省疫情感染者已达500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9月份以来,我国福建和黑龙江两省接连出现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截至目前,两省疫情感染者已达500例。值得注意的是,两省疫情流调均发现国外入境人员为早期感染者。这是否预示着新冠肺炎潜伏期变长?我国执行的入境隔离政策是否应及时调整?

2021年9月2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报告新增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1例,拉响了新一轮黑龙江省本土疫情的警报。对于本次疫情的源头,官方暂未给出明确说明,但人们注意到,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中,有2名从菲律宾返哈解除隔离人员,后也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以上两人于8月3日从菲律宾尼诺阿基诺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入境广州白云机场,在广州医学隔离14天,8月18日解除集中隔离后,当日乘坐航班抵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8月18日至9月1日在巴彦县家中居家隔离14天,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9月1日解除隔离。9月21日,两人作为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在核酸检测筛查中被发现阳性,此时距其入境已经过去50天。

而在福建莆田疫情中,疑似疫情源头的林某某,8月4日乘坐飞机自新加坡从厦门机场入境,其按照福建省的防疫要求,总共完成了“14+7”天的集中隔离,期间9次核酸检测结果、1次血清检测均为阴性,到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距离其入境已经过去38天。

9月24日,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柯云楠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根据目前已检出病例基因测序情况,哈尔滨本土病例感染病毒显示也为德尔塔毒株。

此前,多名专家已表示,德尔塔变异毒株具有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短、症状不典型、传染性强等特点。此次疫情中入境解除隔离人员核酸检测阳性是否意味着德尔塔变异毒株出现了“超长潜伏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卓家同向界面新闻介绍,新冠病毒不管是原始流行株还是变异株(包括德尔塔)都存在一定比例的长于14天潜伏期才发病的现象,因此称为超长潜伏期,只不过比例不多而偶有发生。

此前,2020年2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发表了一项对全国31个省市552家医院中的1099例确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发病潜伏期最短为0天,最长可达24天。

卓家同介绍,原始流行株超长潜伏期最为典型的是由韩国归国的尹某某引发的沈阳新冠肺炎疫情。尹某某于2020年11月29日从韩国乘坐航班抵达沈阳桃仙机场,隔离观察期间进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和1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于12月13日隔离期满后,核酸检测阴性,回到家中。在2020年12月23日核酸检测阳性。从其入境时间计算起,潜伏期24天才检测出阳性。

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发文表示,超长潜伏期发生的概率极低,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动力学研究提示,其传染力比原流行毒株增加1倍。传播速度加快,主要是其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1-2天。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德尔塔变异株不太可能会出现超长潜伏期。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高山则告诉界面新闻,他的团队在新加坡和墨西哥等国家流行的新冠病毒中,发现一种源自德尔塔突变株 B.1.617.2的新突变株,这种突变株带有TRS基序(转录调控序列基序)突变,不仅会产生疫苗逃逸,还会引起无症或轻症感染者增多,潜伏时间长,以及漏检率上升等问题。但目前暂无证据表明国内确诊病例感染的是此种变异株。

“超长潜伏期有真性和假性之分”,卓家同表示,区别真性和假性要以检测呈阳性的入境人员携带毒株的基因序列来鉴定和甄别。真性超长潜伏期是入境人员毒株与始发地毒株一致;假性超长潜伏期则是与航班上接触阳性人员、隔离酒店或集中隔离点阳性人员毒株一致。

“入境人员从入境国到航班飞机到隔离酒店和当地集中隔离点至少经历4个时间和空间,而这4个节点都有可能会感染上病毒。”卓家同表示。

在隔离点感染、可称之为“假性超长潜伏期”的情况或已有先例。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9月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还有抗体水平检测,尤其是根据基因测序的比对分析,莆田入境人员林某某有非常大可能性是在隔离期间感染上的,从而导致了后续疫情的发生。”

此外,核酸检测也可能出现“假阴性”。高山表示,鼻咽拭子的病毒拷贝数实际上不能代表体内全部的感染情况,病毒还会在血液和肠道等部位进行复制,鼻咽处的病毒拷贝数可能不足以检出阳性。

华大基因交付中心技术总监唐美芳此前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受检样品是新冠病毒的RNA,而RNA不稳定且非常容易被降解,如果样品运输和样本保存条件不当,如温度太高等都可能使RNA降解,导致出现‘假阴性’”。

对于入境人员在何处被感染,有人猜测是否系其携带的物品被污染,进而在回家开箱使用时被感染?对此,卓家同认为,从逻辑和常识上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病毒在常温下存活时间是有限的,常温下不会存活一个月。

2020年3月17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中可存活3小时,在金属铜表面能存活4小时,在纸板上能存活24小时,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能够存活长达2至3天。

福建和黑龙江本轮疫情的早期感染源头都被怀疑是入境人员,那是否需要继续延长入境人员的隔离期?

钟南山6月25日接受媒体采访谈及这个问题时表示,当前并不需要延长隔离时间,因为绝大多数新冠病毒潜伏期还不长,如果入境隔离观察时间再延长,弊大于利,会给我们与国外沟通和交流带来更多困难,“可以加强对来自高危国家入境人员在隔离时间内的健康监测频率,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常荣山也表示,“完全没有必要增加隔离时间,对一个感染潜伏期中位数为4.4天的自限性疾病来说,14天的隔离期已经很长了。”而增加隔离时间,不仅需要更多消耗人力物力等社会成本,同时也会进一步提升隔离点的管控难度,反而更容易出现在隔离点感染的情况。

卓家同也认为现在执行的14+7集中隔离外加7天居家隔离措施,“这是科学合理和可以接受的。现在需要做的是针对新情况采取补充措施弥补不足”。他表示,居家隔离的7天可考虑每天跟踪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仍要进行健康监测、保证外出戴口罩,目的是及时发现阳性并在最大程度避免传染别人,从而避免大规模的疫情。

不过,界面新闻注意到,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9月25日已对外发布通告,为确保第130届广交会顺利举办,广州从即日起至10月20日实施新冠疫情防控提档升级措施,其中对所有目的地为广州市的国外入境人员,隔离政策由“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7天”调整为一律实施“集中隔离21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南北两起疫情再引“超长潜伏期”争议

9月份来,我国福建和黑龙江两省接连出现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截至目前,两省疫情感染者已达500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9月份以来,我国福建和黑龙江两省接连出现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截至目前,两省疫情感染者已达500例。值得注意的是,两省疫情流调均发现国外入境人员为早期感染者。这是否预示着新冠肺炎潜伏期变长?我国执行的入境隔离政策是否应及时调整?

2021年9月2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报告新增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1例,拉响了新一轮黑龙江省本土疫情的警报。对于本次疫情的源头,官方暂未给出明确说明,但人们注意到,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中,有2名从菲律宾返哈解除隔离人员,后也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以上两人于8月3日从菲律宾尼诺阿基诺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入境广州白云机场,在广州医学隔离14天,8月18日解除集中隔离后,当日乘坐航班抵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8月18日至9月1日在巴彦县家中居家隔离14天,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9月1日解除隔离。9月21日,两人作为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在核酸检测筛查中被发现阳性,此时距其入境已经过去50天。

而在福建莆田疫情中,疑似疫情源头的林某某,8月4日乘坐飞机自新加坡从厦门机场入境,其按照福建省的防疫要求,总共完成了“14+7”天的集中隔离,期间9次核酸检测结果、1次血清检测均为阴性,到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距离其入境已经过去38天。

9月24日,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柯云楠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根据目前已检出病例基因测序情况,哈尔滨本土病例感染病毒显示也为德尔塔毒株。

此前,多名专家已表示,德尔塔变异毒株具有病毒载量高、潜伏期短、症状不典型、传染性强等特点。此次疫情中入境解除隔离人员核酸检测阳性是否意味着德尔塔变异毒株出现了“超长潜伏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卓家同向界面新闻介绍,新冠病毒不管是原始流行株还是变异株(包括德尔塔)都存在一定比例的长于14天潜伏期才发病的现象,因此称为超长潜伏期,只不过比例不多而偶有发生。

此前,2020年2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发表了一项对全国31个省市552家医院中的1099例确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发病潜伏期最短为0天,最长可达24天。

卓家同介绍,原始流行株超长潜伏期最为典型的是由韩国归国的尹某某引发的沈阳新冠肺炎疫情。尹某某于2020年11月29日从韩国乘坐航班抵达沈阳桃仙机场,隔离观察期间进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和1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于12月13日隔离期满后,核酸检测阴性,回到家中。在2020年12月23日核酸检测阳性。从其入境时间计算起,潜伏期24天才检测出阳性。

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发文表示,超长潜伏期发生的概率极低,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动力学研究提示,其传染力比原流行毒株增加1倍。传播速度加快,主要是其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1-2天。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德尔塔变异株不太可能会出现超长潜伏期。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高山则告诉界面新闻,他的团队在新加坡和墨西哥等国家流行的新冠病毒中,发现一种源自德尔塔突变株 B.1.617.2的新突变株,这种突变株带有TRS基序(转录调控序列基序)突变,不仅会产生疫苗逃逸,还会引起无症或轻症感染者增多,潜伏时间长,以及漏检率上升等问题。但目前暂无证据表明国内确诊病例感染的是此种变异株。

“超长潜伏期有真性和假性之分”,卓家同表示,区别真性和假性要以检测呈阳性的入境人员携带毒株的基因序列来鉴定和甄别。真性超长潜伏期是入境人员毒株与始发地毒株一致;假性超长潜伏期则是与航班上接触阳性人员、隔离酒店或集中隔离点阳性人员毒株一致。

“入境人员从入境国到航班飞机到隔离酒店和当地集中隔离点至少经历4个时间和空间,而这4个节点都有可能会感染上病毒。”卓家同表示。

在隔离点感染、可称之为“假性超长潜伏期”的情况或已有先例。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9月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还有抗体水平检测,尤其是根据基因测序的比对分析,莆田入境人员林某某有非常大可能性是在隔离期间感染上的,从而导致了后续疫情的发生。”

此外,核酸检测也可能出现“假阴性”。高山表示,鼻咽拭子的病毒拷贝数实际上不能代表体内全部的感染情况,病毒还会在血液和肠道等部位进行复制,鼻咽处的病毒拷贝数可能不足以检出阳性。

华大基因交付中心技术总监唐美芳此前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受检样品是新冠病毒的RNA,而RNA不稳定且非常容易被降解,如果样品运输和样本保存条件不当,如温度太高等都可能使RNA降解,导致出现‘假阴性’”。

对于入境人员在何处被感染,有人猜测是否系其携带的物品被污染,进而在回家开箱使用时被感染?对此,卓家同认为,从逻辑和常识上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病毒在常温下存活时间是有限的,常温下不会存活一个月。

2020年3月17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在气溶胶中可存活3小时,在金属铜表面能存活4小时,在纸板上能存活24小时,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能够存活长达2至3天。

福建和黑龙江本轮疫情的早期感染源头都被怀疑是入境人员,那是否需要继续延长入境人员的隔离期?

钟南山6月25日接受媒体采访谈及这个问题时表示,当前并不需要延长隔离时间,因为绝大多数新冠病毒潜伏期还不长,如果入境隔离观察时间再延长,弊大于利,会给我们与国外沟通和交流带来更多困难,“可以加强对来自高危国家入境人员在隔离时间内的健康监测频率,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常荣山也表示,“完全没有必要增加隔离时间,对一个感染潜伏期中位数为4.4天的自限性疾病来说,14天的隔离期已经很长了。”而增加隔离时间,不仅需要更多消耗人力物力等社会成本,同时也会进一步提升隔离点的管控难度,反而更容易出现在隔离点感染的情况。

卓家同也认为现在执行的14+7集中隔离外加7天居家隔离措施,“这是科学合理和可以接受的。现在需要做的是针对新情况采取补充措施弥补不足”。他表示,居家隔离的7天可考虑每天跟踪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仍要进行健康监测、保证外出戴口罩,目的是及时发现阳性并在最大程度避免传染别人,从而避免大规模的疫情。

不过,界面新闻注意到,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9月25日已对外发布通告,为确保第130届广交会顺利举办,广州从即日起至10月20日实施新冠疫情防控提档升级措施,其中对所有目的地为广州市的国外入境人员,隔离政策由“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7天”调整为一律实施“集中隔离21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