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砍树改种”到“橡胶惠农”,听胶农怎么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砍树改种”到“橡胶惠农”,听胶农怎么说

眼下正是橡胶收成的季节,距离年底还剩三个半月,海南各地农场的胶农忙碌不已。

文丨史子杨 倪叶青

忙到临近中午,日头越来越毒,李瑜(化名)一天的工作算是结束了。当天山上既湿又热,茂密的胶树遮天蔽日,林中只有少许阳光泄下,风一扫,光斑来回闪烁。李瑜们从凌晨一点潜进胶林割胶,凌晨五点收工,在早上七点开始收胶前的间隙,还能回家煮饭、吃个早餐。细算,她们每日的工作时间在七个小时左右,有时更短。

垦三代的小确幸:有胶割,有钱拿

李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海南省屯昌县中建农场的开场工人,五十年代初一手锄头一手镐,开始了六至七年为一个周期的垦荒、栽树轮替循环,几十年间在中建农场复制出了漫山遍野的橡胶树。她自1995年进入海胶集团工作,手上就没离过九寸长的割胶刀,是实打实的标准“垦三代”。

见到李瑜时,她正在山腰为400棵橡胶树涂增胶乳剂。“涂药过程遵守以下几条原则:选择晴天涂药;涂药沿着新割面2厘米宽处均匀涂药;为获得高效产量,涂药后24小时内不得割胶。”要完全处理完四百棵橡胶树的涂药工作,李瑜还需要在山上折腾一段时间。山里烦人的花蚊子多,来前,李瑜大声嘱咐:“可不能不带蚊香!”

割胶是个辛苦活,每一步必须小心翼翼。下刀、行刀、收刀,手腕手指配合翻转间,片片树桩碎屑飘落,一道道清晰整齐的割线在割面上逐渐显现,严丝合缝。

拼体力耐力,最后拼精力。收胶和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不同,没有标准,看天吃饭,雨水就是最大的变数。有时正在橡胶林里忙着,骤然下雨,就得慌忙抢救收好的胶水,给胶杯翻面。没来得及收的胶水,雨水沿着切面流进胶中,顷刻间就废了。

除了公家橡胶林要管,还有自家近三十亩水稻、橡胶、槟榔农林要照顾。时间充裕时,李瑜热衷做散工,这是降低种植风险的好生计。在当地,帮老板照料一天橡胶最少能获得180元。

另外,她的户口在农场,家里分有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作物对市场反应灵活,经济效益较高。丈夫和妯娌闲时都会来帮忙,尤其是八十多岁的家婆,老当益壮,身子骨硬朗,坚持不脱离劳动,下菜地干活小菜一碟。这样精耕细作的小格局在中建农场再常见不过,冬季无胶可割时,李瑜也有大把的个人时间,长久以往,日子也算舒坦。

2015年夏天,一家人一砖一瓦建起了一栋崭新的两层楼房,海胶集团的劳动政策、工资福利都令她十分满意,“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公司没有拖发工资、拖欠胶钱,稳产保供的丰收来之不易。收成好时,每月拿到一万元也不是问题”。

“保险+期货”破解胶农难题

从2014年起,国内外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价贱伤农,弃管弃种,甚至砍树改种,这曾是困死过无数民营胶农的无解窘境。

“胶价跌得最狠的时候,一个月收不到一千元的胶。”在今年9月的海南省第五届割胶技能竞赛上,民营组一位参赛胶工坦言,他们的基本共识是:虽种植灵活的产物回报远比橡胶划算,但胶树生长期较长,贸然将已成熟的胶树砍掉并不见得是更优的做法。界面海南了解到,前些年有胶农因胶价过低,未经审批砍伐胶树,被林业局处罚补种被砍伐胶树5倍数量的树苗。

骑虎难下的尴尬在近些年得到些许改善,界面海南从热科院橡胶研究所了解到,海南从2017年起,在多地落实橡胶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在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特别胶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保险+期货”双重保障,普惠胶农。

上海期货所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上海期货所在海南累计投入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和场外期权项目资金2.354亿元。不完全统计,仅是海南省白沙县的橡胶弃割率从2017年的45%下降至2020年的15%。截至今年9月,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在今年共承保天然橡胶2200吨,覆盖白沙胶农25081户,其中贫困户10914户,共产生赔付金额191万元,赔付率达到113%。对稳定胶农收入、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各环节长期稳定收益起到积极作用。

“一旦胶价低于一公斤16元时,保险就要按赔付比例赔偿胶农。不仅对标的是上海期货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且期货产生的部分收益同样能补贴农户。”李瑜割胶已经26年了,在这个时代,一份持续26年的坚持已经算是长情。如今收胶季日收胶水三百斤,在胶价下跌的这几年中,这份工作也没让她捉襟见肘。

眼下正是橡胶收成的季节,距离年底还剩三个半月,海南各地农场的胶农忙碌不已。海垦集团的胶工雷金(化名)叫来了家中姨妈等人帮忙割胶,在这片世代耕作的红土地上,亲人们是最好的帮手。他们在收成好的月份里,一千四百颗胶树能收两万元,令人眼红不已。他们坚信,只要愿意种,终究会赚更多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砍树改种”到“橡胶惠农”,听胶农怎么说

眼下正是橡胶收成的季节,距离年底还剩三个半月,海南各地农场的胶农忙碌不已。

文丨史子杨 倪叶青

忙到临近中午,日头越来越毒,李瑜(化名)一天的工作算是结束了。当天山上既湿又热,茂密的胶树遮天蔽日,林中只有少许阳光泄下,风一扫,光斑来回闪烁。李瑜们从凌晨一点潜进胶林割胶,凌晨五点收工,在早上七点开始收胶前的间隙,还能回家煮饭、吃个早餐。细算,她们每日的工作时间在七个小时左右,有时更短。

垦三代的小确幸:有胶割,有钱拿

李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海南省屯昌县中建农场的开场工人,五十年代初一手锄头一手镐,开始了六至七年为一个周期的垦荒、栽树轮替循环,几十年间在中建农场复制出了漫山遍野的橡胶树。她自1995年进入海胶集团工作,手上就没离过九寸长的割胶刀,是实打实的标准“垦三代”。

见到李瑜时,她正在山腰为400棵橡胶树涂增胶乳剂。“涂药过程遵守以下几条原则:选择晴天涂药;涂药沿着新割面2厘米宽处均匀涂药;为获得高效产量,涂药后24小时内不得割胶。”要完全处理完四百棵橡胶树的涂药工作,李瑜还需要在山上折腾一段时间。山里烦人的花蚊子多,来前,李瑜大声嘱咐:“可不能不带蚊香!”

割胶是个辛苦活,每一步必须小心翼翼。下刀、行刀、收刀,手腕手指配合翻转间,片片树桩碎屑飘落,一道道清晰整齐的割线在割面上逐渐显现,严丝合缝。

拼体力耐力,最后拼精力。收胶和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不同,没有标准,看天吃饭,雨水就是最大的变数。有时正在橡胶林里忙着,骤然下雨,就得慌忙抢救收好的胶水,给胶杯翻面。没来得及收的胶水,雨水沿着切面流进胶中,顷刻间就废了。

除了公家橡胶林要管,还有自家近三十亩水稻、橡胶、槟榔农林要照顾。时间充裕时,李瑜热衷做散工,这是降低种植风险的好生计。在当地,帮老板照料一天橡胶最少能获得180元。

另外,她的户口在农场,家里分有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作物对市场反应灵活,经济效益较高。丈夫和妯娌闲时都会来帮忙,尤其是八十多岁的家婆,老当益壮,身子骨硬朗,坚持不脱离劳动,下菜地干活小菜一碟。这样精耕细作的小格局在中建农场再常见不过,冬季无胶可割时,李瑜也有大把的个人时间,长久以往,日子也算舒坦。

2015年夏天,一家人一砖一瓦建起了一栋崭新的两层楼房,海胶集团的劳动政策、工资福利都令她十分满意,“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公司没有拖发工资、拖欠胶钱,稳产保供的丰收来之不易。收成好时,每月拿到一万元也不是问题”。

“保险+期货”破解胶农难题

从2014年起,国内外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价贱伤农,弃管弃种,甚至砍树改种,这曾是困死过无数民营胶农的无解窘境。

“胶价跌得最狠的时候,一个月收不到一千元的胶。”在今年9月的海南省第五届割胶技能竞赛上,民营组一位参赛胶工坦言,他们的基本共识是:虽种植灵活的产物回报远比橡胶划算,但胶树生长期较长,贸然将已成熟的胶树砍掉并不见得是更优的做法。界面海南了解到,前些年有胶农因胶价过低,未经审批砍伐胶树,被林业局处罚补种被砍伐胶树5倍数量的树苗。

骑虎难下的尴尬在近些年得到些许改善,界面海南从热科院橡胶研究所了解到,海南从2017年起,在多地落实橡胶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在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特别胶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保险+期货”双重保障,普惠胶农。

上海期货所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上海期货所在海南累计投入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和场外期权项目资金2.354亿元。不完全统计,仅是海南省白沙县的橡胶弃割率从2017年的45%下降至2020年的15%。截至今年9月,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在今年共承保天然橡胶2200吨,覆盖白沙胶农25081户,其中贫困户10914户,共产生赔付金额191万元,赔付率达到113%。对稳定胶农收入、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各环节长期稳定收益起到积极作用。

“一旦胶价低于一公斤16元时,保险就要按赔付比例赔偿胶农。不仅对标的是上海期货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且期货产生的部分收益同样能补贴农户。”李瑜割胶已经26年了,在这个时代,一份持续26年的坚持已经算是长情。如今收胶季日收胶水三百斤,在胶价下跌的这几年中,这份工作也没让她捉襟见肘。

眼下正是橡胶收成的季节,距离年底还剩三个半月,海南各地农场的胶农忙碌不已。海垦集团的胶工雷金(化名)叫来了家中姨妈等人帮忙割胶,在这片世代耕作的红土地上,亲人们是最好的帮手。他们在收成好的月份里,一千四百颗胶树能收两万元,令人眼红不已。他们坚信,只要愿意种,终究会赚更多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