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业者,有人正盯着你的朋友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业者,有人正盯着你的朋友圈

正在找合作伙伴或者融资的创业者,要小心,朋友圈也需要“经营”。

作者:何伊凡

手机里大约加了三百多位创业者,既有种子期的也有即将IPO的,我从未想过研究一下他们的朋友圈,直到有一次遇到好未来的创始人张邦鑫。好未来是教育培训领域的隐形大鳄,根据其2016年的第二财季财报,截至4月7日,好未来市盈率为39.16倍,市值39.15亿美元,而同在美股上市的新东方市盈率为25.7倍,市值54.77亿美元。

作为很宅的巨蟹男,创始人张邦鑫不适应觥筹交错的社交生活,不过好未来资本动作频繁, 从 2013年开始,好未来曾陆续投资了果壳网、宝宝树等数十家公司,跨度从种子期、天使一直到C轮,后期又从投资转向了全面收购。

这些交易,多数都是张自己主导的。投资,总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对一个不擅言谈的人来说,张邦鑫是如何识人的?其中一项“识人术”就是翻翻创业者的朋友圈。

对于那些经常在朋友圈中晒美食、晒生活的创业者,张邦鑫持比较怀疑的态度,他觉得太爱悠闲生活的人,可能做不了很苦逼的事。至于那些总是晒与马云、雷军、刘强东各种大神合影的创业者,也让他觉得不靠谱。但是,有一类创业者,他觉得可以深度接触,就是每天只在朋友圈里疯狂而执着推自己产品的,或者多数时间都保持沉默的。

受他启发,我开始特别留意了自己朋友圈中的创业者。

那些已经拿到B轮,或B轮以上投资的创业者,果然每天在朋友圈发的内容,多数只有产品推广、体验、活动。有一位生产智能窗帘朋友,偶尔有一天发了一张在三亚酒店的自拍照,我好奇的点开看,发现酒店窗帘上有他自己公司一个显眼的LOGO。

那些最喜欢转发鸡汤文的,或者合影专业户,这两年生意没有起色的比例颇高。有这种习惯的创业者,从事的多是所谓的人脉生意或圈子生意,例如培训等等。偶尔,也会发几张粗糙PS过的截屏:“**大区传来捷报,三天已经报名1000多人啦!”“只剩下最后一席了!”不但在朋友圈中发,有时还群发给通讯录上的每一个人。

我一直觉得人生感叹号太多,最后留下的往往只是问号,这样的人还是屏蔽了的好。

又特别留意了一下已经成功IPO,颇有成就的企业家。除了永远沉默的少数,他们在朋友圈中表现往往分为两极。有的人只喜欢展示生活,如不同城市的风景,或比较酷的运动,跳伞、骑摩托车穿越沙漠等。有几位女企业家,看起来特别喜欢禅修、瑜伽,发一些心灵感悟。劳模型的企业家,还是只谈公司业务。贾跃亭的朋友圈,只发与乐视系相关的内容,连他的微信号都叫乐视,每逢公司有重大动作他就会刷屏。今年5月20日,他连发了五条,其中一条关于乐视汽车的,一条关于乐视生态落地俄罗斯的,一条关于发布会的,还有一条关于乐视手机销量破1000万的,以及关于海信面对乐视超级电视挑衅露怯的。幸亏乐视产品多,他就是每天刷屏十条估计也不会重。

姚劲波的朋友圈,跟新频率不高主要也发58同城与58到家的各种消息,偶尔转发一两条重大时事。罕见的自娱自乐是去年发过一张how-old网站上测算年龄的照片,显示他只有31岁。

当然,并非只有在微信上表现的像个工作狂才能成为赢家。唐岩几乎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任何关于公司的事,语言风格时而文青,时而毒舌,偶尔秀秀儿子,还是把陌陌带上了纳斯达克。除了与新东方相关的事务,俞敏洪老师经常会发布与盛希泰合作的洪泰基金的变化,以及孔丹学院的进展,也会关注身边一花一叶的美丽。

有几位企业家,常常在朋友圈中转一些管理方面的内容,如是否需要狼性之类的,我理解这是所谓的隔空传音,发给自己同事看的。还有的人在朋友圈中谈一下美食或音乐,不到半小时,又在说公司战略,在工作与生活之中高频切换,这些人恰恰是在转型中高度焦虑的几位。

观察一个人在朋友圈中的发言,能看出一个人的个性、习惯与品位。对于投资人而言,张邦鑫的方法值得借鉴。对于正在找合作伙伴或者融资的创业者而言,要小心,朋友圈也需要“经营”,可能你转发了一条格调不高的微信,说不定就会让默默观察你的人失去信心。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 【盒饭财经】 ID :daxiongfa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业者,有人正盯着你的朋友圈

正在找合作伙伴或者融资的创业者,要小心,朋友圈也需要“经营”。

作者:何伊凡

手机里大约加了三百多位创业者,既有种子期的也有即将IPO的,我从未想过研究一下他们的朋友圈,直到有一次遇到好未来的创始人张邦鑫。好未来是教育培训领域的隐形大鳄,根据其2016年的第二财季财报,截至4月7日,好未来市盈率为39.16倍,市值39.15亿美元,而同在美股上市的新东方市盈率为25.7倍,市值54.77亿美元。

作为很宅的巨蟹男,创始人张邦鑫不适应觥筹交错的社交生活,不过好未来资本动作频繁, 从 2013年开始,好未来曾陆续投资了果壳网、宝宝树等数十家公司,跨度从种子期、天使一直到C轮,后期又从投资转向了全面收购。

这些交易,多数都是张自己主导的。投资,总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对一个不擅言谈的人来说,张邦鑫是如何识人的?其中一项“识人术”就是翻翻创业者的朋友圈。

对于那些经常在朋友圈中晒美食、晒生活的创业者,张邦鑫持比较怀疑的态度,他觉得太爱悠闲生活的人,可能做不了很苦逼的事。至于那些总是晒与马云、雷军、刘强东各种大神合影的创业者,也让他觉得不靠谱。但是,有一类创业者,他觉得可以深度接触,就是每天只在朋友圈里疯狂而执着推自己产品的,或者多数时间都保持沉默的。

受他启发,我开始特别留意了自己朋友圈中的创业者。

那些已经拿到B轮,或B轮以上投资的创业者,果然每天在朋友圈发的内容,多数只有产品推广、体验、活动。有一位生产智能窗帘朋友,偶尔有一天发了一张在三亚酒店的自拍照,我好奇的点开看,发现酒店窗帘上有他自己公司一个显眼的LOGO。

那些最喜欢转发鸡汤文的,或者合影专业户,这两年生意没有起色的比例颇高。有这种习惯的创业者,从事的多是所谓的人脉生意或圈子生意,例如培训等等。偶尔,也会发几张粗糙PS过的截屏:“**大区传来捷报,三天已经报名1000多人啦!”“只剩下最后一席了!”不但在朋友圈中发,有时还群发给通讯录上的每一个人。

我一直觉得人生感叹号太多,最后留下的往往只是问号,这样的人还是屏蔽了的好。

又特别留意了一下已经成功IPO,颇有成就的企业家。除了永远沉默的少数,他们在朋友圈中表现往往分为两极。有的人只喜欢展示生活,如不同城市的风景,或比较酷的运动,跳伞、骑摩托车穿越沙漠等。有几位女企业家,看起来特别喜欢禅修、瑜伽,发一些心灵感悟。劳模型的企业家,还是只谈公司业务。贾跃亭的朋友圈,只发与乐视系相关的内容,连他的微信号都叫乐视,每逢公司有重大动作他就会刷屏。今年5月20日,他连发了五条,其中一条关于乐视汽车的,一条关于乐视生态落地俄罗斯的,一条关于发布会的,还有一条关于乐视手机销量破1000万的,以及关于海信面对乐视超级电视挑衅露怯的。幸亏乐视产品多,他就是每天刷屏十条估计也不会重。

姚劲波的朋友圈,跟新频率不高主要也发58同城与58到家的各种消息,偶尔转发一两条重大时事。罕见的自娱自乐是去年发过一张how-old网站上测算年龄的照片,显示他只有31岁。

当然,并非只有在微信上表现的像个工作狂才能成为赢家。唐岩几乎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任何关于公司的事,语言风格时而文青,时而毒舌,偶尔秀秀儿子,还是把陌陌带上了纳斯达克。除了与新东方相关的事务,俞敏洪老师经常会发布与盛希泰合作的洪泰基金的变化,以及孔丹学院的进展,也会关注身边一花一叶的美丽。

有几位企业家,常常在朋友圈中转一些管理方面的内容,如是否需要狼性之类的,我理解这是所谓的隔空传音,发给自己同事看的。还有的人在朋友圈中谈一下美食或音乐,不到半小时,又在说公司战略,在工作与生活之中高频切换,这些人恰恰是在转型中高度焦虑的几位。

观察一个人在朋友圈中的发言,能看出一个人的个性、习惯与品位。对于投资人而言,张邦鑫的方法值得借鉴。对于正在找合作伙伴或者融资的创业者而言,要小心,朋友圈也需要“经营”,可能你转发了一条格调不高的微信,说不定就会让默默观察你的人失去信心。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 【盒饭财经】 ID :daxiongfa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